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七侠五义 >

第5章

七侠五义-第5章

小说: 七侠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浑身是汗。包兴说道:“罢咧!这便如何是好?”正在为难,只见一簇人围绕着观看。包兴挤进去,见地下铺一张纸,上面字迹分明。忽听旁边有人侉声侉气说道:“告白。”又说:“白老四是我的朋友,为什么告他呢? ”包兴闻听,不由笑道:“不是这等,待我念来。上面是:告白四方仁人君子知之。今有隐逸村内李老大人宅内,小姐被妖迷住,倘有能治邪捉妖者,谢纹银三百两,决不食言。谨此告白。”包兴念完,心中暗想道:“我何不如此如此。倘若事成,这一路上京,便不吃苦了;即或不成,也混他两天吃喝也好。”想罢,上前。这正是:难里巧逢机会事,急中生出智谋来。未审后事如何,下回分解。
  第004回 除妖魁包文正联姻 受皇恩定远县赴任
  且说包兴见了“告白”,急中生出智来。见旁边站着一人,他即便向那人道:“这隐逸村离此多远? ”那人见问,连忙答道:“不过三里之遥,你却问怎的? ”包兴道:“不瞒你们说,只因我家相公惯能驱逐邪祟,降妖捉怪,手到病除。只是一件,我们原是外乡之人,我家相公他虽有些神通,却不敢露头,惟恐妖言惑众,轻易不替人驱邪,必须来人至诚恳求。
  相公必然说是不会降妖,越说不会,越要恳求。他试探了来人果是真心,一片至诚,方能应允。“那人闻听,说:”这有何难。只要你家相公应允,我就是赴汤蹈火也是情愿的。“包兴道:”既然如此,闲话少说,你将这‘告白’收起,随了我来。“
  两旁看热闹之人,闻听有人会捉妖的,不由的都要看看,后面就跟了不少的人。
  包兴带领那人,来在二荤铺门口,便向众人说道:“众位乡亲,倘我家相公不肯应允,欲要走时,求列位拦阻拦阻。”
  那人也向众人说道:“相烦众位高邻,倘若法师不允,奉求帮衬帮衬。”包兴将门口儿埋伏了个结实,进了饭店,又向那人说道:“你先到柜上将我们钱会了,省得回来走时,又要耽延工夫。”那人连连称是。来到柜上,只见柜内俱各执手相让,说:“李二爷请了,许久未来到小铺。”谁知此人姓李名保,乃李大人宅中主管。李保连忙答应道:“请了。借重,借重。楼上那位相公、这位管家吃了多少钱文,写在我账上罢。”掌柜的连忙答应,暗暗告诉跑堂的知道。包兴同李保来至楼梯之前,叫李保听咳嗽为号,急便上楼恳求。李保答应,包兴方才上楼。
  谁知包公在楼上等的心内焦躁,眼也望穿了,再也不见包兴回来,满腹中胡思乱想。先前犹以为见他母舅,必有许多的缠绕,或是借贷不遂,不好意思前来见我。后又转想,从来没听见他说有这门亲戚,别是他见我行李盘费皆无,私自逃走了罢。或者他年轻幼小,错走了路头也未可知。疑惑之间,只见包兴从下面笑嘻嘻的上来。包公一见,不由得动怒嗔道:“你这狗才往哪里去了?叫我在此好等!”包兴上前悄悄的道:“我没找着我母舅,如今倒有一事。”便将隐逸村李宅小姐被妖迷住请人捉妖之事,说了一遍。“如今请相公前去混他一混。”包公闻听不由得大怒,说:“你这狗才!”包兴不容分说,在楼上连连咳嗽。只见李保上得楼来,对着包公双膝跪倒,道:“相公在上,小人名叫李保,奉了主母之命,延请法官以救小姐。方才遇见相公的亲随,说相公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望祈搭救我家小姐才好。”说罢磕头,再也不肯起来。包公说道:“管家休听我那小价之言,我是不会捉妖的。”包兴一旁插言道:“你听见了,说出不会来了,快磕头罢。”李保闻听,连连叩首,连楼板都碰了个山响。包兴又道:“相公,你看他一片诚心,怪可怜的。没奈何,相公慈悲慈悲罢。”包公闻听,双眼一瞪道:“你这狗才,满口胡说。”又向李保道:“管家你起来,我还要赶路呢。我是不会捉妖的。”李保那里肯放,道:“相公,如今是走不的了。小人已哀告众位乡邻,在楼下帮扶着小人拦阻。再者,众乡邻皆知相公是法官,相公若是走了,倘被小人主母知道,小人实实吃罪不起。”说罢又复叩首。
  包公被缠不过,只是暗恨包兴。复又转想道:“此事终属妄言,如何会有妖魅?我包某以正胜邪,莫若随他看看,再作脱身之计便了。”想罢,向李保道:“我不会捉妖,却不信邪。也罢,我随你去看就了。”李保闻听包公应允,满心欢喜,磕了头,站起来,在前引路。包公下得楼来,只见铺子门口人山人海,俱是看法官的。
  李保一见,连忙向前说道:“有劳列位乡亲了。且喜我李保一片至诚,法官业已应允,不劳众位拦阻。望乞众位闪闪,让开一条路,实为方便。”说罢奉了一揖。众人闻听,往两旁一闪,当中让出一条同来。仍是李保引路,包公随着,后面是包兴。
  只听众人中有称赞的道:“好相貌,好神气!怪道有此等法术。
  只这一派的正气,也就可以避邪了。“其中还有好事儿的,不辞劳苦,跟随到隐逸村的也就不少。不知不觉进了村头,李保先行禀报去了。
  且说这李大人不是别人,乃吏部天官李文业,告老退归林下。就是这隐逸村名,也是李大人起的,不过是退归林下之意。
  夫人张氏,膝下无儿,只生一位小姐。因游花园,偶然中了邪祟。原是不准声张,无奈夫人疼爱女儿的心盛,特差李保前去各处觅请法师退邪。李老爷无可奈何,只得应允。这日正在卧房,夫妻二人讲论小姐之病。只见李保禀道:“请到法师,是个少年儒流。”老爷闻听,心中暗想:“既是儒流,读圣贤之书,焉有攻乎异端之理。待我出去责备他一番。”想罢,叫李保请至书房。
  李保回身来至大门外,将包公主仆引至书房。献茶后,复进来说道:“家老爷出见。”包公连忙站起。从外面进来一位须发半白、面若童颜的官长。包公见了,不慌不忙上前一揖,口称:“大人在上,晚生有礼。”李大人看见包公气度不凡,相貌清奇,连忙还礼,分宾主坐下。便问:“贵姓?仙乡?因何来到敝处?”包公便将上京会试、路途遭劫,毫无隐匿,和盘说出。李大人闻听,原来是个落难的书生。你看他言语直爽,倒是忠诚之人,但不知他学问如何?于是攀话之间,考问多少学业。包公竟是问一答十,就便是宿儒名流,也不及他的学问渊博。李大人不胜欢喜,暗想道:“看此子骨格清奇,又有如此学问,将来必为人上之人。”谈不多时,暂且告别。并吩咐李保:“好生服侍包相公,不可怠慢。晚间就在书房安歇。”
  说罢回内去了。所有捉妖之事,一字却也未提。
  谁知夫人暗里差人告诉李保,务必求法官到小姐屋内捉妖,如今已将小姐挪至夫人卧房去了。李保便问:“法官应用何物?趁早预备。”包兴便道:“用桌子三张,椅子一张,随围桌椅披,在小姐室内设坛。所有朱砂、新笔、黄纸、宝剑、香炉、烛台,俱要洁净的,等我家相公定性养神,二鼓上坛便了。”
  李保答应去了。不多时,回来告诉包兴道:“俱已齐备。”包兴道:“既已齐备,叫他们拿到小姐绣房。大家帮着我设坛去。”
  李保闻听,叫人抬桌搬椅,所有其余物件,俱是自己拿着,请了包兴,一同引至小姐卧房。只闻房内一股幽香。就在明间堂屋,先将两张桌子并好,然后搭了一张搁在前面桌子上,又把椅子放在后面桌子上,系好了桌围,搭好了椅披,然后摆设香炉、烛台,安放墨砚纸笔宝剑等物。摆设停当,方才同李保出了绣房,竟奔书房而来。叫李保不可远去,听候呼唤即便前来。
  李保连声答应。
  包兴便进了书房,已有初更的时候。谁知包公劳碌了一夜,又走了许多路程,乏困已极,虽未安寝,已经困得前仰后合。
  包兴一见,说:“我们相公吃饱了食困,也不怕存住食。”便走到跟前,叫了一声相公。包公惊醒,见包兴,说:“你来的正好,服侍我睡觉罢。”包兴道:“相公就是这么睡觉,还有什么说的?咱们不是捉妖来了吗?”包公道:“那不是你这狗才干的!我是不会捉妖的。”包兴悄悄道:“相公也不想想,小人费了多少心机,给相公找了这样住处,又吃那样的美馔,喝那样好陈绍酒,又香又陈,如今吃喝足了,就要睡觉。俗语道:‘无功受禄,寝食不安。’相公也是这么过意的去么?咱们何不到小姐卧房看看,凭着相公正气,假若胜了邪魅,岂不两全其美? ”一席话说的包公心活;再者,自己也不信妖邪,原要前来看看的,只得说着:“罢了,由着你这狗才闹罢了。”
  包兴见包公立起身来,急忙呼唤:“快掌灯呀!”只听外面连声答应:“伺候下了。”
  包公出了书房,李保提灯在前引道,来至小姐卧房一看,只见灯烛辉煌,桌椅高搭,设摆的齐备,心中早已明白是包兴闹的鬼。迈步来到屋中,只听包兴吩咐李保道:“所有闲杂人等,俱各回避,最忌的是妇女窥探。”李保闻听,连忙退出藏躲去了。
  包兴拿起香来,烧放炉内,趴在地下又磕了三个头。包公不觉暗笑。只见他上了高桌,将朱砂墨研好,蘸了新笔,又将黄纸撕了纸条儿。刚要写,只觉得手腕一动,仿佛有人把着的一般。自己看时,上面写着:“淘气,淘气!该打,该打!”
  包兴心中有些发毛,急急在灯上烧了,忙忙的下了台。只见包公端坐在那边。包兴走至跟前道:“相公与其在这里坐着,何不在高台上坐着呢?岂不是好。”包公无奈,只得起身上了高台,坐在椅子上。只见桌子上面放着宝剑一口,又有朱砂、黄纸、笔、砚等物。包公心内也暗自欢喜,难为他想得周到。因此不由的将笔提起,蘸了朱砂,铺下黄纸。刚要写,不觉腕随笔动,顺手写将下去。才要看时,只听得外面哎呀了一声,咕咚栽倒在地。
  包公闻听,急忙提了宝剑,下了高台,来至卧房外看时,却是李保。见他惊惶失色,说道:“法官老爷,吓死小人了。
  方才来至院内,只见白光一道,冲户而出,是小人看见,不觉失色栽倒。“包公也觉纳闷,进得屋来却不见包兴。与李保寻时,只见包兴在桌子底下缩作一堆,见有人来,方敢出头。却见李保在旁,便遮饰道:”告诉你们,我家相公作法不可窥探,连我还在桌子底下藏着呢。你们何得不遵法令?幸亏我家相公法力无边。“一片谎言说得很象,这也是他的聪明机变的好处。
  李保方才说道:“只因我家老爷夫人惟恐相公夜深劳苦,叫小人前来照应,请相公早早安歇。”包公闻听,方叫包兴打了灯笼,前往书房去了。
  李保叫人来拆了法台,见有个朱砂黄纸字帖,以为法官留下的镇压符咒,连宝剑一同拿起,回身来到内堂,禀道:“包相公业已安歇了,这是宝剑,还有符咒,俱各交进。”丫环接进来。李保才待转身,忽听老爷说道:“且住,拿来我看。”
  丫环将黄纸字帖呈上。李老爷灯下一阅,原来不是符咒,却是一首诗句,写道:“避劫山中受大恩,欺心毒饼落于尘。寻钗井底将君救,三次相酬结好姻。”李老爷细看诗中隐藏事迹,不甚明白,便叫李保暗向包兴探问其中事迹,并打听娶妻不曾,明日一早回话。李保领命。
  你道李老爷为何如此留心?只因昨日书房见了包公之后,回到内宅,见了夫人,连声夸奖,说包公人品好,学问好,将来不可限量。张氏夫人闻听道:“既然如此,他若将我孩儿治好,何不就与他结为秦晋之好呢? ”老爷道:“夫人之言正合我意。且看我儿病体何如,再作道理。”所以老两口儿惦记此事。又听李保说,二鼓还要上坛捉妖,因此不敢早眠。天交二鼓,尚未安寝,特遣李保前来探听。不意李保拿了此帖回来,故叫他细细的访问。
  到了次日,谁知小姐其病若失,竟自大愈,实是奇事。老爷、夫人更加欢喜,急忙梳洗已毕。只见李保前来回话:“昨晚细问,包兴说,这字帖上的事迹,是他相公自幼儿遭的磨难,皆是逢凶化吉,并未遇害。并且问明尚未定亲。”李老爷闻听,满心欢喜,心中已明白是狐狸报恩,成此一段良缘,便整衣襟来至书房。李保通报,包公迎出。只见李老爷满面笑容道:“小女多亏贤契救拔,如今沉疴已愈,实为奇异。老夫无儿,只生此女,尚未婚配,意欲奉为箕帚,不知贤契意下如何?”包公答道:“此事晚生实实不敢自专,须要禀明父母、兄嫂,方敢联姻。”李老爷见他不肯应允,便笑嘻嘻从袖中掏出黄纸帖儿递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