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银幕时代 >

第39章

银幕时代-第39章

小说: 银幕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音像市场之类的,蚊子再小也是肉,这里也拿下了一百万。
    剩下的……视频网站有想要购买《潜伏》的,给了五千块一集。
    这个年代,快播之流横行,再加《潜伏》已经过地面频道之播放,盗版容易出现,而且,各大网站所谓“播客”上传视频不加控制,网络版权,只是一种笑谈。
    所以,五千块并不算少,人家能给你钱,已经算是客气。
    但陈惜摇头拒绝,这绝不可能!
    且不说五千块这个数字,寒碜人,哪怕更高十倍,他也不愿意卖。
    因为,视频网站现在显得边缘化:一方面面临版权问题,另一方面,面临收益问题,两大困境,把他们夹在中间。
    但四年之后,视频网站版权逐渐规范,收益来源逐渐清晰,各大视频网站在扩张版图,无所不用其极……
    所有电视剧、电影的网络首播权,留着,将来有大用!
    而且,在陈惜的产业版图里,如果想要达到对中国电影有所作为的目标,视频网站,绝对是无法跳过的一步,等到资本雄厚,他甚至要自行运作视频网站……
    趁这两年,大家对各大影视作品网络版权毫不重视,陈惜还会购买许多版权以后用,自己的,当然更不可能出售给视频网站。
    眼下,很多收益冲了过来,扣除所有成本,《潜伏》还是能让陈惜挣到一千多万……
    这件事情,也暂时尘埃落定。
    《潜伏》给陈惜他们的“深空影视制作公司”带来了第一批收入,与此同时,还带来了一个颇具分量的ip。

第七十九章 趁热打铁
    ip,英文“知识产权”的缩写。
    在文化界,这相当于“品牌”的意思。
    一个ip,能够转化成多种商品,电影、电视剧、小说、周边货物……
    中国的ip概念,需要视频网站时代到来之后,才会火热起来,因为它将一切紧密联系在一起。
    现在积攒,以后,将会升职。
    “深空影视”办公室。
    陈惜、欧扬志、叶东南三人,坐在这里,三人不成正姿,鞋歪倒靠,十分随意。
    “要不要招几个女秘书过来?”叶东南眼睛放光:“你可是一下子就挣到了偌大家业,现在,差不多就开始享受吧!”
    陈惜不置可否,说:“这个算了,不过,接下来我们得看看市中心,应该会有不错的写字楼,租下来,当做办公室!人也要招几个,至少把架子搭起来,我们不是皮包公司。”
    养员工,那铺子铺开,花销也随之增加。
    再在市中心租个房子,钱财如滚水溜走。
    曾经很多人以为,明星工作室,工作人员,靓丽光鲜,接近明星,收入高。
    实际上,这些人绝大多数,过着苦逼生活。
    只因一个明星工作室,招入哪怕才十人,平均年薪十万,那一年就要支出上百万,明星一年的收入,要花费不少在其中。
    员工多了,开销就大、再加房屋水电、鸡零狗碎,陈惜得到的上千万,如果再拍个电影,很快就会被折腾得一干二净。
    这是一条只能不断向上的路。
    “你想好了么?”欧扬志看着陈惜,坐正身子,看得出,他很认真。
    陈惜点点头,把手里的纸杯放在桌子上,手肘撑着大腿:“总得慢慢规划!我的新电影,已经在筹划中,我现在打算先把拍摄许可申请下来。”
    从《非诚勿扰》开始,叶东南与欧扬志就发现,陈惜的节奏在加快,仿佛从慢放变成快进,他的计划,一个接着一个,链条一环扣一环不断延伸。
    偏偏,他似乎异想天开的东西,总大放异彩。
    《边境风云》在《人在囧途》之前,这个电影,欧扬志与叶东南,心中赞赏,不过,考虑到成本与拍摄风险,这份心情,总归低落了一些。
    陈惜现在就是一堆燃烧的干柴,总想越烧越高。
    两人的反应,一点不差,全被陈惜映照在脑海中。
    想了想,陈惜推心置腹:“我知道你们的顾虑,所以,这个公司,风险我来担,只要能有所成绩,再说那个时候的话。”
    公司的股份什么的,陈惜并不是特别在乎。
    或许不能这么说……
    应该是,他觉得太过于在乎,总归是指缝中沙,抓的越紧,散得越快,真到了越做越大的时候,想要一人拥有全部股份,那叫异想天开。
    “这都是什么话。”叶东南眉头微蹙:“我们不过只是希望你在事业刚开始的时候,别因为步子迈得太大,反而难以顾及。”
    陈惜摇头笑笑:“只是为了这个,那不必担忧,我自有分寸!”
    顿了顿,陈惜道:“老欧,不过,接下来你帮我做件事情!帮我炒一下,以《潜伏》导演、编剧,《非诚勿扰》总策划的身份,帮我炒一炒。”
    欧扬志面带奇怪,看着陈惜,转而明白了陈惜的算盘。
    他并不是想要成为明星:否则,以他的长相,去当个演员,有了运气的话,也可以成。
    他现在这么做,显然是为接下来造势。
    叶东南这会儿,显然也琢磨过来味道。
    哪怕陈惜这人,骨子里,好大喜功、喜欢受人吹捧,但他现在变得尤为冷静,不会做无用之事。
    这样吹捧自己,是为之后的事情做铺垫。
    从陈惜的角度而言,他很快将要失去苏淮卫视这个平台:闹到之前的地步,腾挪方寸,已成逼仄,再想如以前般花好月圆,显然不可能。
    离开苏淮卫视,如果没有《潜伏》的名气傍身,当这电视剧逐渐淡出视野,哪怕宣传可用,但在大众眼中,已是陌生人。
    趁热打铁,才是王道。
    欧扬志认识的人,来源比较广泛,三教九流,上至庙堂之高,下到江湖之远,总归有那么几个朋友,到时候花点钱,一切都水到渠成。
    “行!我有个朋友,现在在《电视剧》杂志,主要就是负责‘访谈’这一块,我找找他聊聊!电视上……这方面你应该比我更了解,你自己想想办法,网络……这一块要不要试试?”
    欧扬志语出征询。
    陈惜点点头:“当然要,尤其是,网络需要成为最重的阵地!”
    喧嚣的全民娱乐时代,炒作,越炒越火。
    人类的历史,总是重复以前做过的事,如今却也是一样。
    如同三国时代,有了名声,才三顾茅庐,娱乐圈,有了名,不愁钱,哪怕是那些炒作一番,捞一笔钱就走之人,也对名有着超乎寻常的渴望。
    导演更是如此。
    导演的名气,很能转换成票房。
    《小时代》让郭敬铭赚得盆满钵满……
    赵微《致青春》,首开大陆青春怀旧之河,七亿票房夺人眼球。
    ……但一些精彩的电影,火过了,导演,依然没有多少人记住。
    《全民目击》之非行、《绣春刀》之路扬……例子太多,有时,出名得趁早,赶巧。
    有了名气,一切都会滚滚而来。
    而现在,互联网在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实体播放平平凡凡,网络爆红的例子不少,《武林外传》就是其中翘楚。
    互联网上的名声,很容易会刻进人们心里。
    当下,陈惜说道:“网络上,找个推手公司!我可以花一百万!”
    一百万资金,如果都能投到实处,作为网络推手公司,那已经是一大笔资金。
    如果放在十年后,一百万在互联网,只能打起水花,但这年头,一百万能做的事情太多。
    “这么下血本?”欧扬志都有些惊奇,这陈惜,在某些地方,大方得可怕!哪怕别人很难理解,但他有着自己的一套逻辑,或许,也总能成功。
    ps:求推荐票,求收藏呐!

第八十章 2006的尾声
    “是,不过,必须得找相对成熟一点的推手公司。”陈惜的右手,伸出三根手指,在下巴摩挲道。
    推手公司,这个年头也不少,只是,事情如果露馅,那可有得好受。
    在名气能进入口耳相传的良性循环之前,有的手段,带着阴测,稍有不合,很容易翻船。
    一切都得小心。
    当然,以现在《潜伏》的名气,等到在电视台播放之后,陈惜甚至会不炒自火,如再加这一番炒作,必然会声名远播。
    战略布局四个字,现在的陈惜,远未够得着,算个战术布局,都是有些抬举。
    但总归是一件需要做的事。
    《潜伏》、《非诚勿扰》的成功,让陈惜看到,凭借脑海里的记忆,逐渐掌握一根撬动未来的杠杆,这是可行的。
    未来十年,陈希留给陈惜的记忆,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因为,这是大陆市场的黄金十年,票房大盘,从一年十多亿,到一年四百亿,单片票房,从两亿均让人振奋至极,到出现二十亿的单片票房……
    但这也是中国电影万马齐喑的岁月。
    每年出现的好作品,寥寥可数,大部分沉迷于纸醉金迷的光影里,一切向钱看,任何事物,只要能赚钱,均可走向电影院。
    陈惜的最近期目标,正在逐渐达成:拥有名气,站稳脚跟,涉足电影圈!
    所以,陈惜开始考虑自己的远期目标:让中国电影变得更好。
    作为这个目标,首先,他要掌握话语权。
    话语权是什么东西?那是对整个电影市场的影响力乃至于控制权。
    于这方面而言,哪怕是张奕谋、冯晓刚,他们对中国电影市场,更多只是带动风潮的建议权,并无控制权。
    其中冯晓刚“爱我所爱”的情怀之作《温故1942》票房滑铁卢,还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于是,这种建议权,薄弱程度,可想而知。
    控制权,从何得来?
    市场、权威!
    市场,便是院线,中国,院线与制作公司,纠缠不清,并无法律强制分开。
    权威,那是控制一切之力量,现在的权威,乃是某局,是中影。
    从这两方面入手,才能让自己的未来见识,成为高屋建瓴,指导前进的东西。
    ……但这一切,现在对于一个刚拍出《潜伏》的年轻导演而言,总有几分趴在泥沼里仰望星空的感觉。
    这一切都隔得太远。
    好在,泥沼与星空之间,建立出了一条天路。
    这条通天之路,也许艰难万分,可一旦成功,他将会到达一个个人与理想都同时实现的位置。
    陈惜,正在迈开脚步。
    ……一百万的资金,并非玩笑。
    真正落到实处,也的确有六十八万,花在宣传。
    其他的炒作,大多如同无头苍蝇,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但这推手公司,真不是盖的,炒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且自成体系,一点一点,如同芝麻开花,节节升高。
    网络上,陈惜见诸报端。
    传统媒体上,提到陈惜的地方越来越多,还有一些带着软文性质的《潜伏》评论刊发……
    2006年的冬天,在料峭中越来越浓,江宁街头,时常可见飞舞的雪花。
    陈惜漫步街头。
    最开始的时候,某个自信膨胀的新人导演,希望在江宁街头,通过干咳、故作姿态等方式,引起路人注意。
    如若有人说一声:“哇,陈导演啊!”
    那他将老怀大慰,心比蜜甜。
    可惜,这事情没有发生。
    失落的陈导依然上街,却并非为了名气,而是喜欢上这种方式。
    此时的江宁街头,梧桐叶飘零,在风中滴溜溜地旋转,绕落地面,有的时候下起一场小雨。
    在他经过大屠杀纪念馆的时候,能感觉到这边的阴气,在冬天的寒冷里更见深沉。
    “安息吧……或许有一天,我也能拍出关于你们,又能让世界接受的电影。”陈惜在心中,回味出两部截然不同的片子。
    《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
    第一部,陆汌作品,第二部,张奕谋。
    张奕谋的电影,在世界,有不少批评,有人也认为他将性与屠杀结合一起,噱头的旁边,是亵渎。但陈惜也好,陈希也罢,都觉得,这个片子,拍得不错。
    陆汌之作……则是让人气闷到几点。
    因为这人拍的电影,去关注了所谓日本军人之“人性”,妄图挖掘出一群禽兽背后所谓人性。
    在陈惜的评价里,这不过是数典忘祖,是真正的消费民族伤痛。
    的确,有人会觉得,总从伤痛出发没有新意。但有的东西,不容新意、不容歪曲。他没有资格,在那受尽折磨的几十万冤魂面前,去发掘所谓的刽子手美好的一面。他也没有资格,代替这这怨灵,去原谅一群牲口。
    日本是一个矛盾的国家,残忍又善良,先进又落后,自大又自卑……这些,也许可以在其他地方评价,但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有资格在类似电影里发掘那些东西。
    陆汌在《南京南京》的商业成功里,丢掉《可可西里》的美,而变成一个自恋者。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