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材料帝国 >

第981章

材料帝国-第981章

小说: 材料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圈子总共也没有几家企业,马蒙公司是从哪里得到了原料,花谷三郎岂能不知?
  石墨烯的价格是以克为单位计算的,即使每克产品的利润是1美元,1公斤也能达到1000美元。从马蒙公司销售的产品来分析,他们每天的石墨烯消耗量在20公斤以上,也就是说。光马蒙公司一天就给大秦集团贡献了不少于2万美元的利润。而事实上,每克产品1美元利润,只是一个最低的估计,按吉田源的计算,如果大秦集团的石墨烯售价是18美元,则每克的利润将达到10美元。
  花谷三郎似乎能够看到,无数绿油油的钞票正像潮水一样涌向中国,流进秦海的腰包。而秦海的腰也随之不断地膨胀起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写满了“财大气粗”的字样。
  不行,绝对不能让大秦集团获得超额利润。
  花谷三郎这样想着,也就迅速地付诸行动了。他让森冈嘉纪修订了报价单,把每克的价格从19。6美元下降到18美元,随后又降到了17美元、16美元……然而这种降价并没有带来任何的效果,那些欧洲的大客户依然是一口咬住。认为新冢化工的产品价格偏高,啥时候能报个良心价出来,大家再谈也不迟。
  森冈嘉纪弄不清楚对方到底是真的嫌价钱太高,还是在玩一套欲擒故纵的心理游戏。他刻意地把降价的速度放慢,想给对方制造出一种自己不会妥协的假像。可是事实证明。他想得太多了,人家根本就不是在跟他玩什么战术,人家就是嫌价钱太高了。
  这边迟迟无法打动客户,那头生产装置却没闲着,以每天200公斤的速度在不断地进行着生产。1克石墨烯的成本是14。5美元,200公斤差不多就是300万美元。仅仅半个月时间,积压下来的石墨烯就已经占用了近5000万美元的成本,这可让花谷三郎抓了瞎了。
  以新冢化工的资本,当然不至于让价值5000万美元的积压产品拖垮了,但森冈嘉纪那边一点突破的迹象都没有,再这样生产下去,就相当于把钱往水里扔了。如果要把生产装置停下来,前面投入的原料就全报废了,未来如果要再启动装置,还要额外付出一笔清理残余物的支出,里里外外也得好几百万美元。
  生产出来的石墨烯积压下来,毕竟还是有价值的产品,未来只要卖出去,就能够把钱赚回来。这种因为停止生产而带来的损失,是白白扔掉的,与生产中的消耗完全不是一回事。考虑到这一点,花谷三郎又难以下决心停机了。
  万般无奈之下,花谷三郎告诉森冈嘉纪:再降价,一直降到新冢化工的成本线为止。现在森冈嘉纪在向各家客户宣布的,就是这个价格。
  “森冈先生,像这种1美元、2美元的降价,就不必浪费大家的时间了。石墨烯是一种新产品,这不假。作为新产品,当然是应当有比较高的利润的,这一点我们也能理解。不过,贵公司把价格提到这样的水平,未免太过于贪心了,你们敢说你们每克的生产成本高于5美元吗?”尼科尔在电话那头拖着长腔批评道。
  “什么,每克5美元!”森冈嘉纪脸都憋红了,“这怎么可能,你们怎么能这样估计我们的成本?”
  “难道不是吗?”尼科尔理直气壮地说道,马蒙公司现在每天要从大秦集团购入20多公斤的石墨烯,最终的成交价也就是每克5美元。虽然马蒙公司也拿出一些专利技术让渡给大秦集团,作为交换条件,但这并不能否认大秦集团的石墨烯价格就是这么低。大秦集团当然不是活雷锋,不可能赔本卖东西,所以他们的生产成本一定是在5美元以下的。
  大秦集团能够做到的事情,难道新冢化工做不到吗?作为一家有五六十年历史的老牌化工企业,你能说你的成本控制能力比大秦集团还差?
  好吧,就算大秦集团手里拥有更先进的专利,成本的确比你们更低一些,你们如果连奋起直追的勇气都没有,又凭什么跑来向我们推销你们的产品呢?
  尼科尔认为自己的理由是十分充分的,新冢化工报出14美元的价格,要么是心太黑,想赚大钱,要么就是本事太差,根本不具备玩石墨烯的资格,不管是哪种,都不妨碍尼科尔向森冈嘉纪说硬话。
  “尼科尔先生,我们双方是多年的老朋友了,马蒙公司一直都是我们新冢化工的老客户,我们的合作一向非常愉快。在石墨烯这个问题上,我们已经表现出了最大的诚意,希望你们也拿出一些诚意来,共同讨论一下合作的方式。”森冈嘉纪强压着心中的恼火,向尼科尔说道。
  尼科尔道:“森冈先生,我们的诚意也是非常明白的,你们的报价如果不能降到5美元以下,我们是不会考虑采购贵公司产品的。”
  “你过去可不是这样跟我说的。”森冈嘉纪说道。
  “过去……嗯,那时候我们不了解石墨烯的成本,而且我们也没有表示过愿意接受更高的价格,我们的承诺只是……在合理的价格之下,优先采用新冢化工的产品。我们现在理解的合理价格就是……不超过5美元。”尼科尔吞吞吐吐地说道。
  所谓不了解成本,当然只是一种托辞,马蒙公司早就得到了大秦集团的报价单,知道大秦集团能够以5美元的价格向他们供货。但尼科尔非常聪明地没有把这条信息告诉森冈嘉纪,目的就是让新冢化工尽快形成自己的生产能力,从而对大秦集团形成竞争压力,避免大秦集团因为拥有垄断地位而肆意涨价。
  现在新冢化工的生产装置已经投产了,这个世界上拥有了第二家能够生产石墨烯的企业,在这个时候,尼科尔就没有必要再捂着大秦集团的价格不吭声了。他需要以适当的方式把这个价格透露出来,让新冢化工和大秦集团去对着咬吧。
  尼科尔的大实话,落到森冈嘉纪的耳朵里就变了味了。森冈嘉纪用手捂着话筒,对花谷三郎和吉田源说道:“尼科尔说,他们只能接受5美元以下的价格,并且说我们的成本肯定是在5美元以下的。”
  “这完全不可能!”吉田源跳了起来,“我们即使改进了工艺,成本也只能降到8美元以下,而中国人要想把成本降到5美元以下,除非把现有的装置扩大10倍。尼科尔一定是在使诈,这个世界上绝对不可能存在5美元以下的石墨烯!”
  听到吉田源如此信誓旦旦的断言,森冈嘉纪也有了底气,他对着电话说道:“尼科尔先生,作为老朋友,我对你这种压价的行为表示遗憾。你口口声声说石墨烯的成本在5美元以下,我敢这样说,你如果能够找到5美元的石墨烯,不管有多少,我们都愿意购入。”
  “你确信?”尼科尔打了个哈哈,“森冈先生,你敢和我签一个协议吗?”(未完待续。。)
  ps:  推荐一下一桶布丁的新书《科技传承》,这本书现在正在三江推荐,从三江推荐榜上就能够看到。老作者了,前一本书接近精品,功力还是不错的。这本书写得挺爽的,属于黑科技碾压流的都市文,追求合理性的同学就先闪吧,这就是一本很好看的爽文。


第六百八十章 可怕的对手

  森冈嘉纪说的是一句气话,但尼科尔的回复却明显没有收敛的意思,而是跟着叫起板来了。森冈嘉纪也是生意场上混过多年的人,岂能听不出这其中的意思。对方敢这样说,莫非他真的能够找到5美元以下的石墨烯?
  “尼科尔先生,你是说,你们目前从中国人那里得到的石墨烯,价格在每克5美元以下?”森冈嘉纪把声音压低了一点,问道。其实他倒不是要瞒着什么人,只是用这样的语调来表示这是一种具有私人性质的询问。
  “是的,中国大秦集团向我们销售的石墨烯,供货价格是每克5美元。”尼科尔正式地向森冈嘉纪通报道。
  “确定吗?”森冈嘉纪完全不敢相信,但此前尼科尔的表现又让他觉得此言不虚。
  尼科尔也懒得再和森冈嘉纪罗索了,他哼了一声,道:“我以我的人格向你保证,这个价格的确是大秦集团的供货价。而且据我所知,他们向另外几家企业的供货价也在这个水平上下。”
  说完这些,尼科尔便把电话撂下了,他知道新冢化工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这些信息,等到他们有能力把供货价格降到这个水平的时候,森冈嘉纪肯定还会再和他联系的。至于在降价之前,他可不想再听什么废话。
  森冈嘉纪傻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把话筒放回座机的,他看着花谷三郎,好半天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5美元?”花谷三郎扭头看着吉田源,刚才电话里尼科尔的话他也听见了,话说到这个程度,再去怀疑对方是在使诈,已经没什么意思了。
  “中国人在搞倾销!”吉田源憋了半天。终于憋出了一个理由,“为了独占这个市场,他们在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
  “这个可能性不大吧?”森冈嘉纪摇了摇头,“他们没有这个必要,其实以每克8美元或者10美元的价格,他们已经能够把我们堵在市场之外了。没必要赔钱促销。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的生产成本的确低于5美元。吉田君,你能不能猜出来,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除非……”吉田源嘴唇动了,一副欲说还休的样子。
  “董事长,这是刚刚找到的一条消息。”花谷三郎的秘书走了进来,递过一张打印纸。新冢化工有自己的情报部门,随时追踪全球各种与自己有关的情报。一般的情报,他们会以汇编的方式提交给各位高管和相关职能部门。而特别重要的情报。就会像现在这样,迅速地直接报送到花谷三郎的面前。
  “是中国国家电视台刚刚播出的新闻……”花谷三郎看了一眼打印纸上的标题,说道,“新闻上说,由大秦集团投资22亿人民币,相当于2。65亿美元建设的安河省岑州碳素材料厂,经过两个月满负荷的试生产,日前宣布正式投产。有关官员参加了投产庆典。这家碳素材料厂的主要产品是石墨烯,采用了气相沉积法工艺。日产……1500公斤!”
  “嘶……”吉田源捂着腮帮子,直接栽倒在凳子上了。一次性投入2。65亿美元,直接形成日产1500公斤的产能,这是何其疯狂的一种作为啊,可这个秦海居然就真的做出来了。
  2。65亿美元,即便对于新冢化工来说。也是一笔了不起的投资。这倒不是说新冢化工没有进行过这样大的投资,事实上,一家大型乙烯厂,或者其他的一些化工装置,投入5亿、10亿美元也并不奇怪。
  关键在于。石墨烯是一种全新的产品,市场需求到底有多大,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正常情况下,一家企业应当会先建设一套小规模或者中等规模的装置,比如日产100公斤,或者200公斤,试探一下市场的需求。如果市场需求小于这个数量,那么由于前期投资少,企业也不会背上太多的负担。如果市场需求大,那么在一段时间内供不应求,也有饥饿营销的效果,能够获得一些额外的利润。
  新冢化工就是这样考虑的,所以吉田源改造的第一套设备,正是日产200公斤的规模。在之前,吉田源从王晓晨那里听说大秦集团只准备形成日产5公斤的产能,后来根据客户那边的反馈,又猜测大秦集团可能会建设一套200公斤左右的装置。吉田源也是根据这个生产规模来揣测大秦集团的石墨烯成本的。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海居然敢于一下子砸进去近3亿美元,搞出了一套日产1500公斤的装置。
  难道他就不担心产能过剩吗?
  吉田源不知道,秦海对于石墨烯的市场是有着充分信心的,因为他了解石墨烯的性能和应用范围,知道一旦价格降下来,石墨烯能够用在多少领域中,这些领域对于石墨烯产品的需求是非常庞大的,完全能够消化掉日产1500公斤的产能。
  秦海开放石墨烯的研究,招揽全球的技术人员到红泽去研究石墨烯的应用,也是在为拓展石墨烯市场做准备。像马蒙公司这样的企业,在正常情况下,可能需要两到三年才能关注到石墨烯的影响,并且开发出基于石墨烯的新产品。而在秦海的推动下,这个过程只花了三个月时间,现在马蒙公司用石墨烯为原材料生产的各种专用薄膜风靡了整个欧美市场,每天20公斤的石墨烯供应已经有点不够用了,正在积极联系大秦集团,要求增加供应量呢。
  大秦集团悄无声息地建了一套日产1500公斤的装置,瞒住了包括新冢化工在内的同行。等到这个消息最终曝光的时候,人家已经偷偷摸摸地满负荷生产了两个月,至于说这两个月是什么试生产,这简直就是侮辱大家的智商。谁家的装置在试生产的时候就开满负荷的,照着每克石墨烯5美元的成本计算,满负荷生产一天就是750万美元的投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