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战争之王 >

第514章

战争之王-第514章

小说: 战争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信这条船是专程来蒙塔亚的,这里面应该有些不便于告诉外人事情才对。而且自己又是华裔的身份,似乎应当回避才对。
    在听到周吉平的顾虑后,蒙巴顿哈哈一笑摇头拒绝了。“不管怎么说,对方都是来蒙塔亚送礼的。在得到消息后仍旧把他们拒之门外似乎不太合适。至于这条船到底怎么回事,与其坐在这里猜测,还不如把对方叫进来问一问更合适。至于周吉平所说的回避的事情,蒙巴顿更是嗤之以鼻,如果这么件事情就需要回避,那将来遇到战事,作为混血儿的弗朗索瓦要不要回避?”
    歪理难驳。不过想想也是,就算自己对这个奇怪的商人有些怀疑,大不了叫过来问一问好了。
    很快,一个浑身上下透着精明气的商人来到了蒙塔亚都桑加城,来到了蒙巴顿周吉平等人的面前。
    “我叫江浩之,中国温州的商人。”自称来自温州的中年商人谦恭的自我介绍道:“本来这一船货是准备送到欧洲的,可近一阶段欧洲各国国内正在排斥中国货。一些中国人的仓库都被查封,或者是被纵火。如果我现在把这些货物运到码头,估计很可能就会被扣住,那样的话,我的损失可就大了。正好这时候我知道蒙塔亚正在举行国庆,所以就想来试试。这批货我不求赚钱,只求少损失一点就好。”
    江浩之的眼睛弯成了月芽,几乎是见人就笑,完全无害的神情让在座的蒙塔亚最高领袖们一时间不知该拿他怎么办才好。因为谁也狠不下心来,对这样一个见人就笑的家伙出言不逊,更何况人家可是来送礼的。
    就在人们犹豫的当儿,周吉平侧过头去看了目恩一眼。目恩见状,悄悄的溜出了会客室,不见了。周吉平知道,目恩这是去查证江浩之的话是否属实了。虽然目恩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他的聪明也确实是无人能及的。很多时候,周吉平只需要一个眼神,甚至连手势都不用,目恩就能猜出你心里想的是什么。这也就是到了现在,犯过大错的目恩还能工作在周吉平手下的原因。
    “你带来了些什么货?能以优惠的价格卖给我吗?”蒙巴顿摆出了一份政治商人的派头问道。
    “尊敬的总统阁下……听”到蒙巴顿问话,江浩之立刻起身并且身体略向前倾,毕恭毕敬的向蒙巴顿回话道。“我这次带来了一些服装百货和日用品,种类很多。至于优惠价格,这当然可以。我从欧洲把货送到非洲,就是为了少损失一点,只要贵国能够吃下这些货,我再退一步没有问题的。”
    江浩之谦恭的回答把蒙巴顿挤到了死角。看吧,人家已经赔得底掉了,还要人家优惠,好意思吗?
    是有点不好意思。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蒙巴顿自己都有点不看不起自己了。尽管这个江浩之一直是以谦恭的态度示人,可偏偏这种谦恭的背后,似乎又隐藏着一股更强大的强硬态度。
    “这批货到底值多少钱?总价值是多少?”周吉平详细问道。
    “按国际售价,大概八千万欧元。”江浩之的嘴角一直挂着善意的微笑。可他温和的话语和微微朝上的嘴角,却几乎让蒙巴顿等人晕厥。
    八千万欧元!只不过是一个商人手中的商品数量,这实在让包括周吉平在内的蒙塔亚领导人们惊讶了。他们都知道,去年整个蒙塔亚的经济也到不了五百万。这么大一批货,已经够让蒙塔亚穷尽国力许多年了。
    “哦,我知道,贵国近来不太景气,同时我也知道贵国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展计划。对此,我非常感兴趣。我想,虽然贵国可能不需要太多的商品,但如果我能在蒙塔亚设立一个批的终点站,我愿意再以更优惠的价格出售一批货物……”
    还有这好事!蒙塔亚的经济刺激计划刚出炉,这就来了一个投资的,而且还是位彻头彻尾的实力商人。这怎能不让蒙巴顿和周吉平等人兴奋。
    虽然周吉平对江浩之的精明有些忌惮,但在蒙巴顿等人迫切的要求下,蒙塔亚新政府支持下的第一个外资项目正式确定了投资意向。
    谈判的第二天,也就是蒙塔亚国庆日的第三天。蒙塔亚一些大型城市的大街上,出现了几辆满载塑料拖鞋的货车。
    “这是新政府给人民的福利!让我们为民主欢呼吧!让我们为新政府喝彩吧!”车上的人一边喊着,一边把手里的拖鞋向人群抛洒着。短短一天的时间,在蒙塔亚北方的所有大城市,以及一部分规模较大的乡镇,都有很多蒙塔亚平民得到了这种政府赠送的拖鞋。所以,蒙塔亚的国庆日往往又被一些人戏称为“拖鞋庆典。”
    只有周吉平表示南方区的部联居民们暂时不需要这种鞋,这才拒绝了江浩之的公然贿赂行为。不过即使是这样,江浩之依然获得了莱加洛港的一块位置绝佳的土地。在那里,即将建起一座东非最大的小商品仓储批基地。
战争之王 … 第六卷 和平之殇 第二十四章 百废俱兴
    作为取得这块土地的回报,江浩之这次运来的货物中的十分之一左右,将用来支付这块土地的长期租借费用,租期五十年。
    对蒙塔亚来说,这笔投资是蒙塔亚吸引来的第一笔投资,而且更是一笔巨额的投资。仅是租地的费用,这个来自中国温州的商人,便付出了八百万欧元的代价。八百万欧元是什么意义呢?比蒙塔亚一年的gdp还要高出了百分之六十。这还不要说这个巨型仓库建造过程中,以及建成后对蒙塔亚经济的刺激作用,以及会给蒙塔亚带来的就业机会。
    就在免费拖鞋放到民众们手里的同时,蒙巴顿等一干国家领导人,已经迫不及待的从江浩之的货物中提出了一部分小商品,然后带着这些T恤、毛由、镜子、文具之类的东西,深入到蒙塔亚民众中去了。慰问牺牲战士的家属,看望生活无助的老人,拜访曾受前任政府迫害的民主人士……在蒙塔亚国家电视台的镜头下,蒙巴顿等人把一件件的礼品送了出去。换来的是被看望者感动的泪水,或激动,或欣喜的反应。
    作秀,几乎是所有当权者的本能,也是当权者们生存的必备本领。不可否认,蒙巴顿等人的这次作秀还是相当成功的。当蒙巴顿和马昆达以及博尔玛等人的形象出现在电视画布的时候,整个蒙塔亚的气氛都充满了欣喜和感动。对吃惯了苦的蒙塔亚民众们来到说,当权者如此关心他们,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更别说还给他们送来了这些在他们看来是珍贵的,从来都没见过的礼品了。
    往往只是一面小镜子,一方雪白的毛巾,就可以打动整整一大家子的人。尤其是当蒙巴顿亲手为一个失去父母的孤儿穿上一件T恤,然后把这个可怜的孩子搂在怀里的时候,整个蒙塔亚都被这一幕布感动了。
    只有一个人,还保持着冷静,那就是周吉平。
    周吉平倒不是反对党蒙巴顿等人的作秀,相反周吉平也同样认为,为受尽苦楚的蒙塔亚民众们做些事,拉近新政府与民众的距离,这求学不是一件好事。只是周吉平觉得,江浩之这件事实在是有点不让人放心,双方合作的度实在是太快了些。。
    一个国家的gdp不过几百万欧元,一个商人来了不过区区两天,就以比这个国家gdp还要高得多的价格租下了一大片地。就算这个租期长了一点,这个商人租下的地块也足够大。可问题是,蒙塔亚的土地真的值这么多钱吗?一个精明的商人,为什么会这么做?
    难道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只是为了寻找一个在欧洲以外的,且又离欧洲不远,又可以覆盖大半个东非的落脚点?就算他和蒙塔亚政府签下的投资协议里,有禁止其他商人在蒙塔亚修建小商品仓储批基地,但这真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所应当做的吗?在其他国家就不能这么做吗?
    本能的,周吉平总喜欢,或者说还没有放弃用战争的思维来看待眼前的事情。虽然周吉平也知道自己这样做可能有些过于敏感,但他仍旧不能完全放松下来,享受眼前的和平时光。真的和平了吗?真的没有什么阴谋吗?周吉平在不停的问着自己。
    在当天,目恩就从负责海外报纸的资料分析员那里了解到了欧洲排华的事情经过。只不过是起因于一些中国商品质量不合格,结果一些认为中国商品侵犯了他们利益的欧洲商人就放火烧了中国商人在欧洲多个国家兴建的仓库和市场。那个江浩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则为避祸,二则为了重新选择一个商业上的战略要地。就这样,这个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温州商人,就来到了刚刚结束战乱的蒙塔亚。
    在蒙巴顿等人兴冲冲的提走了一批货物,去向蒙塔亚民众沟通感情的同时,周吉平认真的检查了露天存放在码头上的那批集装箱。衣服,鞋帽,箱包,钟表……各种类型的东西应有尽有。至于质量,倒也像那么回事,没有太过明显的暇疵。如果不是这些集装箱都处在封闭状态,周吉平还真的会把这里当成一座小型的批商场。
    周吉平知道,这些货物大多不是江浩之本人的。只不过江浩之雇佣的货船到达欧洲,大部分货物尚未卸载时,就生产了排挤华商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和船东关系不错的江浩之豪赌了一把。他用很低的价格就把不属于他的大半船货都吃了下来,然后就选中了蒙塔亚作为他的落脚点。
    不得不说,周吉平还是很佩服这个江浩之的。表面商人的市侩下,却隐藏着一种只有军事统帅才有的战略眼光。假如这个江浩之真没问题,而他的豪赌又得以成功的话。那在未来的东非大陆,江浩之的地位还真就无人能憾,除非到时他自己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可即使是这样,周吉平仍旧不能强迫自己忘掉对江浩之的那一丝丝怀疑。他实在没法相信,一个商人的眼光真的可以与一个战略家相癖美。
    怀疑归怀疑,不放心归不放心。周吉平现在毕竟很忙,还不允许他在这一件事情上花费太大的精力。工程兵已经动了起来,屯田兵也已经借着旱季水位较低的时机,开始了对水利设施的修筑和农田的整殇工作。可工程技术人员奇缺,熟悉农田水利和耕作的农业技术人员更是没有几个。接下来的工作怎么展开,实在是个大麻烦。
    快乐总是短暂的,蒙塔亚的三天国庆终于过去了。经过一系列的宣传攻势,再加上实物的刺激,民众们的情绪和精神都好到了极点。以往对工作换食品有些抵抗情绪的人们,忽然间都变得认真敬业了起来。究其原因,竞是蒙巴顿在工作换食品政策上的一个小小调整。蒙巴顿把江浩之以货抵款送上的那批日用商品都做了价,然后以工作换商品的名义推行了下去。
    可能只是为了那一面镜子,或者是一块能出香味的香皂。反正看到邻居和身边有人用上了这些东西,其他蒙塔亚人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好消息传来。为了支持蒙塔亚的经济建设,非盟、m国、e罗丝、F国等国家都派出了一些工程和农业方面的专家,专程来蒙塔亚为这里的经济建设帮助。
    当然,除了非盟的帮助是绝对目的单纯的以外,其他国家的目的性都很强。实际上,这三个国家也是蒙塔亚油田开的三个直接受益国。他们或是在塞维尔的油田里有股份,要么就是出资方,要么就是购买方。蒙塔亚的国内局势关系到油田的生产,然后又直接关系到了他们的利益。更何况,这几个国家都很清楚,如果蒙塔亚现在的局面不能保持,这几个国家不仅捞不到好处,还会因为局势的恶化而让前期的投入血本无归。
    有了这批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蒙塔亚的港口和公路建设都顺利的铺开了。在下一个雨季来临之前,蒙塔亚的工程建设要见到初步的成果。只有这样,油田的建设和生产才会真正展开。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句话不假。随着蒙塔亚局势的稳定,人心的稳定,蒙塔亚国内建设真正实现了按部就班的进行。当雨季即将到来的时候,几条简易的公路已经出现,就差下个旱季来临以后,再铺上硬质的路面了。至于农田水利建设,在外国水利专家的带领下,数万屯田军和民众相配合,已经完成了河堤的拓宽和加固,扩大了一些湖泊的蓄水量,整理出了一大批闲置已久的农田。现在就等着雨季的来临,让人们播撒下种子,播洒下希望了。
    在旱季的这最后几个月里,蒙塔亚依然是好消息不断。
    一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逃离蒙塔亚的殖民后裔,又回到了蒙塔亚。一开始,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带着来探亲的想法来的。但当他们看到蒙塔亚如今和平的社会环境,积极向上的经济建设情况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动了留下创业的心思。
    这些殖民者的后裔表面上是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