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小地主家的红火日子 >

第154章

小地主家的红火日子-第154章

小说: 小地主家的红火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到目送将女儿女婿乘坐的马车驶出老远外,那钱家大太太才扶着丫鬟的手转回到院子里,却是不由的对自家公爹当年执意给长房唯一的孙女订下的亲事很是感激不已,一脸喜色的回味起自闺女昨日一进门就同自己细数起婆母对她诸多的疼爱和关嘱,再由女儿那绯红的面色上就更加肯定了此一说法。

    这头大房家长子的新婚大喜才刚办完,那头萧家两房的妯娌二人又开始商议起年底过节的诸多事宜来了,今年倒是不同以往却又多了一位能分担事务的大房新媳钱三娘。

    薛氏为了能更好的把铺子里的生意扩大已是多分出不少心思摆在那家位于杨谷镇上的新铺子了,好在已是将水田这块的事全权交由大儿媳看顾着倒是能腾出些时辰来咯,每年也就只需遣人送藕粉自己领着管事徐妈妈收银子就成,倒是省力的很。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八章 年节至(上)

    第二百一十八章 年节至(上)

    铺子里的事确实由大房的薛氏管的妥妥当当,而林地里的事却是已将重心都归到了二房的丽娘身上,一来也是由于那个帮着两房人看顾的佃户刘贵家的二叔本就是二房这头的佃户出身;二来林地中的另一项已成气候的产业散养的林地鸡也确实是二房的姐妹俩起的头,而且如今叫她们姐妹俩并大房的兰娘一起的三姊妹管理得是日益兴旺,就是每月三次的赶集光鸡蛋一项就能卖出不少银子回来分的。

    “这是今年最后一次卖鸡蛋得的银子你们都好好数数可是都对吗?”琼娘姐妹俩将厨房的小木桌架在自家的小书库门前摆开阵势给家里的孩子们算林地产出的帐,一旁的兰娘也正忙着将他们各自该得的钱分发出去。

    此时刚要往二房正屋里去的薛氏听得西边小院里的热闹劲也不由快上几步,悄悄在院门口驻足瞧了两眼才转而进了正屋里,进门才坐定便笑着说道:“看着那三个丫头如今都能把账目打理的像模像样的,这往后等嫁到夫家自个当家理财时倒是不用再从头学了。”

    丽娘也跟着笑了笑道:“还不至这些哪,这几个丫头像似瞧着林子里的鸡蛋单让佃户王老实家的帮着在集市卖还不够好,所以正另想折哪”

    “啊?这还卖的不够好,我瞧着四房的哥仨可是每到分银子的时候就乐得不行,好在我们家那几个大的也就应个景没怎么当回事,要不我们家举人老爷哪能不叫停这事啊”薛氏哂笑着摇摇头。

    丽娘将刚喂过奶正精神的忽闪着大眼睛的小女儿抱了过来,接着笑道:“大的两个想挣银子干吗使我可不晓得,不过我们家堇娘却是已经订下目标了,也不知怎么就瞧上咱们家对岸的那座西山了,说是要自个攒银子把西山给买下来哪”

    薛氏先是一愣,而后便有好奇了起来随口问道:“哟这小丫头志气倒是不小,不过这又是哪一出阿?放着好好的田地不要却跟座石头山耗上了?”

    丽娘笑着告诉道:“我们家要等开了春就要把后罩房给建起来的,这两姐妹正说道着在后院里加盖个小亭子闲着也可以煮茶散心用,这不我们家琼娘就提起对面那西山上风景独好,所以堇丫头那会儿就上心了,没几日就领着二郎去了一趟回来后就开始订下计划要买山哪。当场我们听了也就一乐罢了,如今看来咱们家这丫头还真是用上心思了,这不就又开始翻书想折哪。”

    这头妯娌俩说道完了孩子们的趣事后便开始就家中过年节的一干事务商议了起来,而那边厢姐妹三人也已将银钱发放停当,让丫鬟们给收拾完院里的家什,自个三人又回到了屋里坐。

    “二妹,这次的钱可是还在我那儿一并存着还是买书去?”琼娘边往床头板后面的小格子里放账目边问道。

    堇娘含笑点头道:“当然还是都存下来,如今就靠卖这些的还早的很哟,哪里还敢往外头乱花销出去的。”

    兰娘却是笑着忙接口问道:“那你上次让叶管事去铁匠铺自问价钱又是想到什么好主意了吧?”

    “也不算是什么新鲜的好东西,不过是想着要做个能把鸡挂起来烤制的铁架子得多少银子罢了,要是光靠王婶每十日去集市上摆摊子卖也就这样而已,若是咱们能做出个好吃食定是又能多卖出不少银子不是,而且剩下的鸡毛还能做鸡毛掸子另卖钱哪。”

    看着兰娘已是听得出神时,一旁的琼娘忙给补充道:“还有鸡胗、鸡心、鸡肠子也都可以做成鸡杂汤再便宜些单卖给哪些平时吃不起大鱼大肉的穷苦人,即能叫他们难得占上点荤腥咱们又能多一笔银子岂不是两全齐美的事”兰娘这会儿已是彻底服了自己这两个堂妹的生意经。

    正说着就听得门外的小丫鬟们已是端了茶点进来,就见一直最活分的丫鬟香叶一脸刷白的跟在后头,琼娘便问道:“今天这是怎么了,是你们那个又逗她玩了,看这小脸白得什么似的可是气的不轻?”

    领头摆好茶点的香麦忙摇头哂笑道:“我们可都没怎么她,原倒是她自个好心瞧这厨房的丁婆子忙得丢不开手,便帮着给我们家三小姐洗碗来着,可那炖过蛋羹的碗却是不怎么好洗,这一个不小心就直接给砸了一摞才洗得的,这不想着年底回家时要少给她老娘年节银子所以正发自己脾气哪”

    堇娘却是笑着言道:“这次砸了便已成定局不必再难过了,要不要二小姐我教你个好法子,往后再洗这炖过蛋羹的碗就易如反掌的好使啊?”

    “你自己又是从哪本闲书上瞧来的法子吧?”说着琼娘便也是鼓励其那小丫鬟来:“去吧让你家二小姐教教你那好法子,刚好叫我们大家也都见识见识才是。”

    堇娘笑了笑抬手大拇指同食指一捏,做出一个捡拾物品的动作来,言道:“就是加一小撮盐便成,若是不信等明个我家三妹吃完炖蛋羹后你再去一试便知,要是还不小心打碎了碗碟二小姐我给你掏银子赔上怎么样?”

    兰娘倒是来了兴趣忙笑着调侃道:“还等明日做什么,要不香麦你这就是去炖一个来我们几个分了用些便好,一会儿让小香叶试过来瞧就好,这些日子最是忙的很我可不得空每日都过来的。”

    炖蛋羹本就要得多长时间,也不过三姐妹将手上的结饰盘了一个余香麦便已是热腾腾的就端了来与她们用,也不知是哪个告诉了后面正忙活的丫鬟们一声,这会儿人都已经聚拢过来瞧热闹,一等三位小姐将碗腾出来后便有一队人马直奔厨房而去,等厨房帮厨的几个婆子也都好奇的围了过来。

    堇娘她们三个却也不曾想到,这不就是洗个碗嘛怎么就能把人都聚了过来,看着小丫鬟往碗里搁盐周围的人都是个个摇头摆手的不知何故,香叶却是也就用抹布搓了没几下就已经把一个碗给洗得光亮一新,自己还有些不自信的递给一旁的大丫鬟香谷姐姐验看。

    这时倒是立在最后的那个身高马大的丁婆子眼神好,只一眼便不由的惊讶道:“还真是这般好使的啊,我们平时洗这个炖过蛋羹的最是费时,光用水泡着就的好半日才能洗脱那蛋痕,香叶这真就只是用了点盐嘛?”听得后面那一声,小丫鬟这会儿也还有些愣愣没回过神来,也一个劲的直点头。

    就连原本还有些怀疑的两位姐姐也不得不确信自己亲眼所见之事,待到三位小姐离开厨房后,剩下的那些丫鬟婆子们才从香麦口中得知这事情的前因后果来,心细的婆子也是听出原来到底是读书人家的闺女,看来这上学堂还是顶有用的事,就是洗个碗这书中都能告诉你更省力省时的法子的,就若干年后哪些家里有些银子的人家也更是愿意送孩子们上学堂习字看书,又是为大房的书院带来一批生源,不过此已是后话,不提。

    今年由于萧家两房的进项就摆在明面上的又多了出一项来,这年节时送往族里那几位老长辈家的节礼自然也跟着往上提得明显,哪里还有不乐道此事的亲戚们哟

    其中最为欣喜的定热还是莫过于丽娘娘家的大哥了,原本与妹夫家里一起做起来的藕粉生意如今可是越加的顺当起来,今年更是得了亲家大伯这头多租用来这一大片水田后成品的产量也自是非去年可比拟的,就是往亲家食寮铺子里拉去做成糖藕吃食的就已经把种子人工钱都挣出来了,就是另要请工人的藕粉不论,后面的莲子就又是好大一笔进项,直乐得家里的老父亲都想要翻新院子哪

    于是轮到今日大年初二姑奶奶回门之际,这娘家的大哥更是笑逐颜开的将妹夫一家亲自迎进内院正屋中坐下来,这头萧铭柏才同妻舅说道了几句生意上的事,那边的岳父也已是喜色满面的踏出内室在上首坐定。

    老丈人才一坐定喝了口茶便道:“还真是叫你们料了个正着,旁的不论就是我们这村里那有些尚好水田的人家,本来倒是因为去年的一场大水便歇下来不少,可年初的时候看我们家不但不歇反倒买进地来种却是暗笑讥讽的多,可再一瞧见我们家的车马自收获以来忙着往外拉了有好些日子的鲜藕,终有几户憋不住的人家已经前来问询过了,还好我们家早有防备倒是不曾叫那些人打听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顿下声音后抬手指了指长子推过来这边的账本后,又正色道:“不过你们食寮铺子中那卖的尚好的糖莲藕,怕是已经叫那些有心之人打听周详了。我们这边镇上的集市里上个月初时便已多出一家就是单做这个卖的,你家二弟路过时刚好碰上也是二话不说就包了一个回来我们都尝了尝,味道虽是不及你们家的七成,可瞧卖相却也有八九分的样子,而且那价钱也同你们家卖的一般多。”

正文 第二百一十九章 年节至(下)

    第二百一十九章 年节至(下)

    “哦,还有这般的事,我们惠泉镇上如今也就我们一家小食铺有这糖莲藕在卖,而且咱们镇上的人也大多晓得就是摆在那大酒楼里的这道吃食就是出自我们家食铺的。”丽娘缓缓的言道。

    这边的大舅华远修也笑着接口道:“所以也是好在我们早有防备,不曾叫那些有心之人得知如今那市面上卖的如此之好的藕粉就是出之我们家中,要不然还指不定闹出多少事端来。”

    “从来都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们这般也都是瞧着我们家的莲藕卖的好罢了,如今细想起来却好在由亲家嫂子转手卖与那大酒楼一事更为妥当,咱们就只在后面守着自个那份应得的便好。”上首的岳父边念叨着,边端起茶杯来啜了一口。

    而此时大舅已是将早就备下的一叠银票给送了过来解释道:“这是今年你们同亲家大伯家卖莲心的银子,具体账目都在这上头记得分明。”说着也顺手将账目一并递倒夫妻二人的面前。

    待到二房一家回转自己家的第二日,丽娘也已是亲自带上银子和账本就赶往大房家中将两房水田中的产出一并转交到大嫂手中,看着大嫂拿到银票时诧异之色后,也连忙解释道:“大嫂我家大哥也是为了却银子便利都已经给换成了五两、十两一张的银票,所以才能是这般的厚,今年也算是大年每亩就收了足有小七十斤莲心,而且我们几家的莲心又是最上乘的好卖相,所以大家倒是都分得了六十余两,零头我给你都搁在那个荷包里了。”

    薛氏笑着接过账本翻看完毕后便将转手给了自家新媳妇前钱三娘道:“这些你也一并记到那水田的账一起吧,等过会儿你去算出你们那份利来就从我这里取了银票就好。”

    一旁的钱三娘忙摆手道:“婆婆您都已将那藕粉的银子分了媳妇三分利钱,我们哪里还能当要这分这笔莲心的银子啊?”

    薛氏倒是忙纠正着正色道:“这是年初你还未过门前我就同你家公爹商量定下的,那会儿你家相公也在都是一早就知道的事,本来我倒是没打算今年就交到你们手里,不过眼看着我自个手里的活也有些忙不过来,且不说你就这十几日学下来这账目也算是打理的不错,不要再推了等一过完你家相公这应酬就定是不少,哪里都得使银子给你们就拿着这也算是你们应得的就好。”

    听着婆婆的说道后,钱三娘也是抬起头来微笑着接过账本应承了下来,而这边的妯娌俩也又开始谈论起那家位于杨谷镇上的新铺子的食单来,钱三娘也颇为识趣的自己翻看起前面婆婆给的账本来。

    看着账目记录着一笔笔进出账目都很是详尽,原来在娘家时就有跟着自己母亲认真学过半年余的账目,虽说同是流水帐可如今比起婆家的账本来还是差着几分火候的,就自己这十多日跟着还尚待字闺中的小姑学下来就可见一斑,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