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非异界之萧峰后传 >

第37章

重生非异界之萧峰后传-第37章

小说: 重生非异界之萧峰后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堑靡话倭惆四锹沂馈;噬咸蟛还艘恢诶铣挤炊裕罡哔春屯帷⒉叹┤送沉旖烂芴剑谌嗍樱褚侵鹨徊:吆邁~什么魔星乱世,我看是奸臣乱朝才真,现在这三个家伙势力已经将京城一带控制,还有哪个敢惹?分明是借机培植党羽!”
        萧峰听完不由得眉头大邹:“情况竟然如此复杂?那我想见沈大人岂不是难以达成?”
        王朝微笑道:“那也未必!因为皇上听信妖星之言,下令沈大人到观天台长驻,反而免了我安排的一番麻烦,至于见面嘛,可就要萧大侠亲自出马了!避开这些人数众多的密探,老夫自问难以办到,不过以萧大侠的本领,却就不难了。”
        当下王朝将观天台的路线、地形,还有和沈括的接口等一一教于萧峰,然后又戴回面具,弓下腰身,收拾好碗碟离开。
        歇息了半晚,萧峰凝神搜索一番之后,正要出发,却见赵灵珠拿出女娲石,捧在手上,口中念了几句,便隐去形踪,萧峰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妻子施展隐身术,这时也是惊叹不已:“怪不得当时我发现不了,这根本就是半点踪影都找不着!”
        这时赵灵珠的声音在萧峰耳边轻轻响起:“好了,这样我就可以帮峰哥你引开路上的密探了!”
        萧峰一听忙说道:“万万不可,这样做反而会落下破绽,相信我吧,我要躲开监视的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到了观天台,这里是上古时期就被选定为观天勘地的地方,取其为九州之中的位置,开始只是一个高不逾丈的土台,后来历朝都有修筑,这时已成了高约五丈的石建高台。
        穿过外围的看守,确定附近都没有监视后,赵灵珠散去法术,和萧峰一起走到旁边的测星堂。
        萧峰在门上三轻三重地敲了六下,里面有人问道:“都什么时候了?谁啊?”
        萧峰运功传声进去:“亥时三刻,问路的。”
        这是王朝所教和沈括的切口,当然此时早已过了亥时。果然里面有人走过来开门,正是钦天监沈括,他领着萧峰夫妇入堂,一边说:“如果这不是王大爷定下的切口,我刚才一定会说:‘什么亥时三刻,明明是子时二刻!’”
        赵灵珠听了觉得好笑,说:“沈大人何必这么认真?”
        沈括正容道:“话可不能这么说,我司职钦天监,岂能不认真?况且事实现在确是子时二刻。”
        一边说一边指着堂内一物,萧峰和赵灵珠顺着他所指一看,只见四个铜罐一级一级地置于一个四层台阶,由最高一个铜罐开始向下滴着水,最底下一个铜罐的上盖中央有一开口,其中一道标尺正指着子时二刻。
        萧峰和赵灵珠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东西,禁不住好奇起来,走过去细细观察一番。
        沈括见二人有兴趣,也是十分高兴,于是在旁边解说起来:“这是我改良过的滴漏计时仪,加了铜漏管和时标尺,比以前的更准确和方便。”那标尺随着时间一点点地向上升起,此时已是过了二刻又五分,看得萧峰夫妇啧啧称奇。
        沈括说的兴起,又介绍起其他器具来,这测星堂里头除了摆放了多年来的天象记录,还有好些萧峰完全看不出是什么的器具。
        赵灵珠更是看得兴高采烈,突然见到一个刻有东南西北方位的木盘,中央有一用针顶住的细长铁片,铁片两个尖角分别涂有红漆和蓝漆,涂红漆的尖角指向木盘刻有‘南’字的一方,却又稍稍偏东,不禁“咦”的一声。
        沈括见赵灵珠似有疑惑,忙解说道:“萧夫人,这是我改进司南和方家(风水术士)的罗盘而成的指南针。”
        赵灵珠指着那指南针说:“我也知道啊,我家里也有罗盘,不过怎么这针指的不是正南?是不是这木盘摆错了?”
        萧峰知道岳父身为藩王,却也不觉奇怪,沈括也是正沉浸于介绍堂中物件未有多想,却说:“木盘没摆错,针也没指错;我多年来用日影对照过,发现原来磁针所指并非都是正南,常常会有些许偏东;我也有过多种猜想,开始还以为是制作和摆放时的人为干扰,后来才发觉无论如何改进,这指向偏差的问题仍是存在,我现在也唯有听之任之了。”(磁针指向偏差是因为地磁极夹角存在而引起的,当时沈括虽然不知道原因无法解释,但他仍将此现象忠实地记录起来,后来撰写中国古代科学文明史的英国李约瑟博士将沈括尊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地磁偏角的人。)
        萧峰和赵灵珠听得一阵头皮发麻,想起此行目的,正要发问,沈括却已收不住嘴,继续介绍,只见他领着二人来到一个铜球前,铜球上满布凸点,有大有小,其中一些还有线条相连,整个球体支在一大环中,环上标有刻度,“这是我改良过的浑天仪,简去了日道和月道,看起来简单明了。”
        萧峰“哦”的一声:“我小时候听爹爹讲故事,有提过天圆地方,怪不得这浑天仪做成圆的。”
        沈括听了沉吟了一阵,突然对萧峰说:“萧先生,你看~~你看我~~象不象傻子?”
        萧峰和赵灵珠闻言对望一眼,都是不明所以,萧峰答道:“沈大人学究天人,怎么会是傻子?”
        沈括似有什么心事,在堂中跺了两个来回,才说:“萧先生,我有个想法,一直不敢说,因为~~因为连我自己都不大相信。”
        萧峰大奇:“是什么想法?竟然连沈大人都不敢相信?”
        沈括伸出手来在浑天仪上抚摸了一阵,才说:“天的确是圆的,地却未必是方。”
        萧峰和赵灵珠不知他要说些什么,也不敢出言干扰,沈括接着说:“记得小时候在一本不知道叫什么的古书曾经说过,我们脚下的大地,其实是也圆的。”
        “什么?”萧峰和赵灵珠大吃一惊,齐声叫了出来,沈括摸了一下胡子,继续说:“如果那本书说的是真的,而结合我多年来在各地观天象记录下来的偏移夹角,也的确可以算出我们脚下的大地有一个弧度,根据这个弧度,我计算过,如果大地真是一个圆球,那圆球的周长就有七万九千八百四十三里又二百七十六丈。”
        这次萧峰和赵灵珠连惊叹都发不出了。“还有,我在很多地方都做过这个实验。”
        沈括拿起一块镇纸木,高举起来,然后放手,“看见了吗?”
        “看见什么?”当真是不知所问对不知所答。
        “哦。我忘记了说,这木头是向下掉的对吧?”沈括这才记起不是所有人都象他一样博学,“是啊,这又~~”
        “掉下的时候有没有偏过一边?”
        “嗯~~没有。”
        “这就是问题了。”萧峰和赵灵珠再次面面相觑,不知沈括说的是什么。
        “我在每给地方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木头都是竖直向下掉的。”
        “这有什么不对啊?”
        “我不是说了吗?这脚下的大地,是有一个弧度的,如果是这样,象这个浑天仪~~”说着沈括把镇纸木举到浑天仪上方,然后放手,“你看,在不同的地方,应该有不同的偏差啊!”
        萧峰只觉一阵头晕,连忙向沈括打手势,说:“沈大人,我们这次来不是为了跟大人一起研究这种事的。”
        沈括本来还想说些什么,听萧峰这么一说,呆了一下,然后才醒悟过来:“啊~~对、对,我刚才太投入了,因为这个问题已经想了太久了。是了,听王大爷说,你是想打听一个地方是吧?”
        萧峰见沈括终于回过神来,暗舒一口气,说:“不错,我有个地方正急于要赶去,但不知道在哪里,所以来请教沈大人。”
        “哦?是个怎么样的地方呢?”沈括随即问道,因为这种推敲的事是他最擅长而且是最喜欢的。
        萧峰于是将当日在幻镜见到的天池向沈括详细地说了一次,当然除了环境外其余的事都隐去了。
        沈括听完背着手在堂中来回跺步,想了好一阵,才说:“依照萧先生所描述的景象,我基本上可以确定有两个地点是符合的。”
        萧峰心想只是两个地点,那就容易找得多了,不想沈括接着却说:“一个是长白山的天池,另一个是天山的天池。”
        萧峰一听心头便凉了一半:长白山和天山一在东北一在西域,若一个错了的话可是绝对没有时间来做补救的!“沈大人,还可能再更清楚确定一个吗?因为我实在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沈括又摸了一下胡子,摇头道:“这已经是我所能推断的极限了,除非有更多的线索,否则也只能这样了。”
        赵灵珠在旁边见丈夫和沈括一筹莫展,也有点不耐烦,插嘴道:“沈大人你还要什么线索啊?”
        沈括皱着眉想了想,说:“例如~~例如那里的山石是什么类型的。”
        萧峰奇道:“两处地方的山石不一样的吗?”
        “当然不一样,两个天池形成的时间和地域不一样,山石也自然不一样。”萧峰一听原来如此,却也是无奈:“可惜我学识有限,说不出山石的类型。”
        沈括又想了想,突然一拍桌子,问萧峰道:“萧先生,如果这两个地方的山石放在你面前,你可能认出?”
        萧峰又尽力回忆了一阵当时所见,说:“我也不敢肯定,如果有的话~~”
        “现在是只能尽量一试了,萧先生等一等。”沈括说完掉头走到一旁的书架,搬弄了一通,最后取出两个盒子,萧峰一看,只见两个盒子上分别写有‘长白山石样’和‘天山石样’。
        沈括打开盒子,向萧峰问道:“怎么样?能不能看出是哪一个?”
        萧峰凝神细看了一番,只见天山石样满布微细小孔,而长白山石样则比较密实,颜色也相对沉一些,萧峰再闭目回忆了一阵,终于确定地说:“不错,正和长白山的石样相符!”
        赵灵珠听见丈夫确定了是哪里,也不顾沈括在旁边,高兴得扑上萧峰身上,直弄得萧峰尴尬不已,沈括却也不以为然,只在点头道:“天山天池形成时的烟尘比长白山的多,所以两座山的石头也就不一样了。”(其实是气体比较多,但古人所知也就到此为止)
        这时萧峰已确定了先祖故地的位置,心情也轻松起来,随口问道:“沈大人,这两个天池是怎么样形成的?”
        沈括手指一竖,说:“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
        说完见萧峰和赵灵珠一脸的迷惑,忽然醒悟过来,在自己头上一拍:“我真是的,两位应该不知道什么是火山吧?来来,我给两位解释一下!”
        沈括边说边又转身在木架上找了一通,最后找到一幅卷画,在桌子上展了开来,指着画上的图案,说:“这是我依照一位由东瀛倭国来我朝求学的和人所说而画成的火山图,听说那倭国倒是有不少火山,而且其中不少都很容易喷发,你们看~~”
        
        



      正文 第十三回 前路初得定 兄弟再反目(中)
      (更新时间:2006…8…27 12:57:00  本章字数:4663)


        沈括手指所指的是卷画的第一个图案,那只是一座圆锥山,倒也没有什么,只是山顶并非是尖的,而是相当大的一个凹坑,只听得沈括说道:“这是一般的火山的模样,若是这凹坑中积聚了水,就成了一个天池了。”
        萧峰想象了一下,点头道:“的确如此!”
        沈括又向下指第二个图案,那火山顶上冒出一股浓烟,气势磅礴,沈括又解说道:“这是火山开始喷发的情形,那时候就会烟尘密布,而且烟尘带毒,那和人说见过有人和牲畜吸入这种烟尘后烂肺而死!”
        萧峰和赵灵珠只听得毛骨悚然,萧峰见妻子发抖,忙一下搂住赵灵珠,赵灵珠知道丈夫着紧自己,更是一阵心甜。
        沈括手指继续移动,指到第三个图案,那火山上不但有浓烟喷出,而且用朱砂渲染,看起来一片火海,极为吓人,沈括指着那些火红的地方,说:“火山喷出来的,不是火,而是被火烧成膏状的石头。”
        “石头!?”萧峰和赵灵珠大吃一惊,连石头都烧成膏状,那要是多大的火?沈括又说:“这些的确是烧熔的石头,等变冷变硬后,就会象刚才所看的长白山和天山的石头差不多,如果喷发时烟尘多的,就会多些细孔。”
        到此,萧峰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