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无耻之徒 作者:墙头 马上 >

第46章

无耻之徒 作者:墙头 马上-第46章

小说: 无耻之徒 作者:墙头 马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当然记得,那个该死的小眼镜,一直说想报复我来着,看来真的让他浑水摸鱼地给实现了。
我说:“他一个学生,有什么本事能让你出去?”
王二宝大笑:“贾臣,你他妈真傻还是装傻,你不知道他叔叔是中院院长?”
我又被按回桶里,水流灌进耳朵里,像是久远而来的风声四起,我感到悲哀,又觉得滑稽,陆长明孤注一掷在我身上计划周密,临了却被自家侄子给毁了全盘。当他看到我尸体时会想些什么,当他知道真相时又可会和我一样感到讽刺?
我想,王二宝,你可知道你正毁了自己唯一可能出去的机会?你正在杀死我,也给你自己判了死刑?
我又想,你们不仅毁了一个周密的计划,毁了一个男人化解危机的机会,也毁了一双老人的希望。
我接着想,这就是为什么历史常常被偶然事件所改变吧。
我就这么想着,直到无法再想。
 

57、送你一颗子弹

数年前的春天,贾君从云南回来扫墓祭祖,墓园在城西,正中间戳着我祖父的衣冠冢,我爸说这里风水好,因此早早也为自己备了一块。对于此举我不甚理解,心想这世人们穷其一生,不过为那死后的方寸安宁,且这安宁也全无保障,何其可悲。于是我说,死就死了,风光大葬跟挫骨扬灰说穿了有什么区别?你能看见,还是能听见?百忙一场。我爸气得抬脚踹我,贾君在旁幸灾乐祸地大笑。
他说,贾臣,你墓志铭我给你想好了,欢迎挖掘勘探。
我说,我死了肯定不留塚,一把烧干净撒化粪池里算了。我爸听了便转过身去大声咳嗽,我知道他那是在笑。
后来我和我兄弟二人站在墓园制高点四下眺望,隔壁便傍着石城看守所的高墙,当时贾君指着那堆建筑对我说,兄弟,自由宝贵,千万别进去,到时候你连撒尿都得打报告。
未想一语成谶。
距离一审判决过去已经大半年,而我也渐渐习惯了牢狱生活。这期间,我没有顺从过任何人的意思,也没有做过任何妥协,出乎意料的,却也没有真正吃到什么苦头,唯一的惩罚是无法被探视,即便是在法定许可范围内。
此招甚毒,毒过酷刑种种。他们总是对我说,你的家人拒绝来看望你,他们不愿意来。我心知是谎言,不去理会,然而即便是谎言,听过百遍也无法不当真。这样一来,我便有些焦虑。而这一焦虑,便从夏蝉鸣泣一路焦虑到冬雪飘舞。
比失去自由更可怕的,是被这个世界真正的遗弃。没有人再记得你,你就在这角落里为自己而悲,悲鸣至死。
他们还常常从报纸上剪下一些污蔑我的文章报道,勒令我欣赏。在那方块天地里,我俨然是个十恶不赦的国家叛徒,全民公敌。他们说,贾臣,认罪吧,别真把自己当英雄。他们又说,你到底坚持什么呢?公平正义?你以前不是挺拎得清的么。他们还说,贾臣,醒醒吧,认清现实吧。
而他们究竟是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时常面目模糊,他们一贯面目模糊。
一审是素来看我不顺眼的秦曙光以及常败诉在我手上的沈长亭替我做的辩护,而我们所的律师,一个都没有出现,我的恩师,早已欢快地与我恩断义绝。
我当时很不解,就问秦曙光,我俩别说毫无交情,过节都能列出一堆,谁这么大面子,能把您二老给请动?他说了这么句话:贾臣,我并非欣赏你,也从未对你有过好感,或是哪怕一丝的同情,我们这么做是为了自己。
这句话我琢磨了很久,却始终没有找到最合理的解答。
而陆长明也再也没有出现过,我曾听风传此人已被双规,源头正是他不争气的侄子,这故事被添油加醋讲得绘声绘色,仿佛确有其事,我虽难全部当真,但也私下判定,这结局倒十之八九跑不了。这时我才庆幸没上了这厮的当:我的命根本不在他手里,他亦非我的救命稻草。这是个残局,本就该潦草收场。
纵然名嘴秦曙光出马,刑辩一枝花也敌不过石城当局无比坚定的立场。一审毫无悬念地以两年有期收场,那天我看见我爸也坐在底下,身旁的位置空着,于是我想我妈也来了,此时定在庭外守着消息,不敢亲见。我爸已在短短半年间生出了满满的一头华发。自始至终他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甚至是看过我一眼。我心中全无愧疚,只想我这么多年纵然混乱迷惘,但却弄明白了很多事情,而这些事,是你未曾教会过我的。
此间我并没有见到过左宁。我心里笑他,你这个傻瓜,只要你来看我一眼,你就会知道,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有一千万将会存到你的名下,但很可惜,你永远不会知道了。
我的经历就如同这个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一样,变革从来没有停止过步伐,然而每到一个关键时刻,却总是会自动地选择最坏的那条路。
春节期间,当局的态度突然有了变化,甚至与我做起了急切的恳求式的谈判:只要我写一份认罪书,立刻可得释放。
这条件很诱人,时机又卡得恰到好处,我听着高墙外依稀的爆竹声声,大半年来的修行突然顷刻毁于一旦,我以为自己已可心如止水,却被那一句释放搅得再也寝室难安。整整三天,我不吃不喝,单单是坐在那里,被简单的两个相对立场折磨得几乎发狂。本能里对自由的渴望对抗着道德正义的审判。我想我这一生都没有面临过如此艰难的抉择。
一个星期后,我终于得以踏出高墙,迎来第一束自由之光。那日云淡风清,却仍是寒冬腊月的低温,时值正月十五,街上的人还要比往日多些,然而车来车往,无人驻足回望,仿佛我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处而去,从来都于这个世界无关要紧。那一刻,我不悲亦无喜,仿佛这世上一切已与我无关,将来何往,我不愿再想。只求实实在在地活着,只求脚下每一步都踩在实地上,只求平平淡淡,无人亦无事相扰。
我拎着简单的行李,回头看了一眼,在那铁门后面,躺着一份三千字的悔罪书,对我而言,堪称自由最昂贵的代价——承认自己没有犯过的罪。
但愿他们不会发现,那份悔罪书里藏头写着一句话:石城当局迫我认罪如下。
我本以为不会有人来接我,却意外地看见了自己的CRV就停在路边,当下心中一阵莫名喜悦,脑子里全是那个人的名字,直到贾君把钥匙交到我手里,这白日发梦才终于被叫了停。我突然觉得,人最可悲的就是抱有希望,倘若没有,那就无所谓得失,因此也突然有些理解了老毕,心想要不干脆拜他门下,吃吃斋,念念经,如此无欲无求、安度半生,也不失为好事一桩。
贾君见我发愣,便拍了拍我,说:“哥陪你喝两杯怎么样?”
我方才回过神来,说行啊,但你得买单。
贾君笑地很轻松,说没问题,从今天起,就让你哥来替你买单吧,什么都别担心。
我心里一热,差点没当场哭出来,这种感觉太遥远太陌生,温暖却怪异。
那天我大醉了一场,醒来后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什么都不再记得。
后来我住回了自己家,发现一切都被收拾整理过,东西摆放都有条有理,一看便出自左宁之手。
再摸摸家具,发现并未落灰,我便知道他并未真正离开过。
虽重获自由,然这自由却是有限的,房前房后四个摄像头赋予了这样的生活一个特有名词:监视居住。我时常看见有形迹可疑的人在楼下打转,他们眼中毫无光彩,只有平庸与不耐。
之后我去了趟书店,搬回好几箱书,打算借由这个契机把思绪理理清。这事说来有趣,以前读书多为功利心,而今读书却只为平常心。
这期间我妈来看过我一回,我爸却始终避而不见。贾君倒是常常晚上出现,拎两瓶酒几个菜,一喝就是一夜。大多数时候都是我先他醉过去,只一回我吐过后稍事清醒,见他倚着墙角抽噎,鬓角也窜出根把银丝来。三十几年来,我们兄弟二人从未交心,争强好胜中彼此怨恨不待,及至半辈子过去了,才顿觉过往迷糊,抱在一起哭得有如三岁孩童。
然而好景不长,我的认罪书被发在了网上,始作俑者本想再做文章,谁料想我对自尊最后那点的维护被人识破,声援者呼声日益高涨,彻底激怒了大幕背后的人,于是安稳日子过了还不足两个月,警车再次光顾小区,借以“漏罪”之名,我再次锒铛入狱。




58、下面,我该做些什么

我这半辈子不长,新年的钟声一响,三十五岁的到来就被宣告于天下。这三十五年来,我寸步未曾离开过石城。将根深扎在这里,几乎看遍了这座城市每一道罅隙。 城市早已不是数十年前的样子。 这座古城见证过无数历史事件的终始,也经历过残忍无情的道义侵犯,目睹了一个政权的辉煌与没落,思想的碰撞与糅合,最后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她也顺势脱下了历史的外衣,迅雷不及掩耳地焕然一新。这几十年来她从未停下过脚步,而她的变化也恰如我们这一代成长在历史转折期的70后一样,年轻的外表下活力渐失。
一切都是表象。
明天就是二审开庭,跌宕起伏的年度大戏贾臣案终于在万众瞩目下走到了第二季。扬名立万一直是我的理想,谁料苦苦追寻了半辈子无果,最终竟以这种方式圆满了。
但是我满意吗?我仍旧不满意。结果我大概已经知道,最坏的情形不过是再两年有期而已。那又如何呢。 如今的我甚至会想,两年太短了,两年后我将何去何往?留给我思考的时间太短了。
当我把这个想法对王二说出来的时候,他怪异而同情地看了我一眼,就像在看一个可怜的爬虫。
他说:贾臣,你一点变化都没有。
王二是我的发小,曾经同穿过一条开裆裤,只可惜刚过了穿开裆裤的年纪,我们就再无来往。十几年后,我成了名状师,而他却干起了狱卒。
“刚毕业那会儿,老同学里就你最风光,成绩好,学校好,又凭自己本事考到律师证,不像我,不学无术整天就知道混,最后还得靠我老子拼关系把我弄到这里来看犯人,那时候我妈整天就冲我叹气,说你有人家贾臣十分之一争气,我睡觉都能笑醒过来。”王二苦笑着端起酒杯向我示意,“还记得02年有一回我找你办事,你小子连办公室门都没让我进,我在外面干晾了一下午,终于把你等出来了,你当时说了什么还记得不?……不记得了?那我告诉你:你说让我走正规途径,你只办公案,不讲私情。我恭恭敬敬捧着材料袋跟孙子似的站你面前,你连看都没看我一眼,贾臣,你说你是不是个东西?”
我愕然,继而又羞又愧,恨不能挖个地洞钻下去。
王二见我窘迫,微微一笑,接着说:“当时我就发誓,这辈子不再找你贾臣帮忙,我就算饿死穷死,即使走投无路……这话重了,反正就这么个意思吧,你能明白,当时我年轻,好面子。不过话又说回来,事到如今我大概最值得自豪的,就是真没找过你。”
这话说得我脸上更烫了,前几年王二升了石城看守所的所长,我才忽然如同失忆复原一般终于记起了这么个发小来,细想这些年与他走动虽不算多,但也一直受惠于他,得了不少方便,事到如今,我锒铛入狱,依旧得了他的庇护,没有吃什么苦头。
他又咪了一小口酒,砸吧着嘴:“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哦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想到我还能有机会跟你贾臣坐在一起喝酒,而且还是这么一种形式。”
我也抓起酒杯猛灌一大口,烈酒烧喉而过,不禁打了个寒战,于是放下酒杯,连连叹气:“我对不起你,大实话,兄弟,我一直就不是个东西,全方位的。不瞒你说,我混账事干的实在太多了,到了如今这个地步都没想明白自己到底招惹了谁。”
王二大笑,说贾臣啊贾臣,我就说你一点没变。
我顿起疑惑,连忙追问何出此言。他重重地拍了我两下肩膀,说:“贾臣,你到现在都没看明白啊,但这不能怪你,你这人就是太精明了,凡是算得清清楚楚,人在你眼里都是工具,有利的你迎上,有害的你绕道,长利的你甘当孙子去哄,短利的你用完就一脚踢开。你很无情啊。但有句话这么说的,你肯定也听过,用人的必为人用。”
我点点头,说这我知道,百密必有一疏,我干的勾当本来就是在走钢丝,难保不一脚踩空,当然我也不是没有思想准备,这几年还想着赶紧移民走人,结果这箭都在弦上了,想办件好事再走人,留个安心,没想到多了这么一手,就把自己给拉下去了。
“这都一年多了,你还是没想明白。”王二说:“你这次不是招惹了哪个人那么简单。”
我不解,要他细说。
“石城新领导班子,据说是法政出身,新官上任准备搞点政绩,不学重庆学延安,半年前领会的会议精神就是司法系统整风,第一个就拿你们律师开刀。你不过是条件相当,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