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长曲待谁欤 >

第49章

长曲待谁欤-第49章

小说: 长曲待谁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洞筇澹缤碚庾笙嗟奈恢帽闶撬模豢扇羲贾障氩幻靼住秦笆谆故丘簿疲腿盟咴衿湟话铡!
  “微臣……微臣有一事不明……”少年天子的冷淡大异往常,莫名令从小相伴他长大的秦开感到陌生与畏惧。他嗫嚅着凝目看他一晌,终究还是欲言又止。
  “讲。”
  “为何佋王逃脱了,陛下倒不恼怒?”
  “朕自幼深受萧贵妃的恩待,早已视她为亲生母亲。她为父皇殉葬前曾央求朕能留佋王一条生路。而今杞晗怀揣异心投奔川蜀,已抵得上一死恕罪。”杞昭面色平静,仍以淡然的口吻说着,“今日放他去了,也算朕仁至义尽,不曾对九泉之下的贵妃食言。”
  “可陛下为何又说,温子衿断不能赦……须知她可是温商尧——”秦开适时住了嘴,因为直到听见这三个字,那张自始至终喜怒不兴的少年脸庞才幡然变色,仿佛平地风起,青鸾直上,将所有的凄伤哀痛都卷上了他的眉间。
  “正因为是他的女儿,才不能赦。”少年眼睫低压,倾身向怀中的男子靠近,“身为臣子,温子衿勾结藩王,窥视神器,忤逆不忠;身为人女,她不知体恤自己的父亲,动辄仗着血脉亲情以死相逼。难道不知每一回她的有恃无恐,绝不亚于在她父亲的心口剜下一刀?”他的嘴唇以掠拂丘垄、深壑与峭岭的态势,温柔而连绵地划过他的眉骨、眼眶与鼻梁,最终停在了他的唇上。以舌尖轻轻抵开两片薄薄抿着的唇,捎给他一丝甘甜津液的同时,含糊说道,“……如此不忠亦不孝之人,留于世间……又有何用?”
  虽早有所疑少年天子当日口中的“心爱之人”正是温商尧,可当真见了两个男子这般亲昵缠绵的模样,仍教其似针扎脊骨般难安与难受。咽了咽口中馋沫,秦开不自然地别过眼眸道:“皇上,温……敢问国公的病情如何?”
  “方才喝了药,还未醒。虽说下毒之人未免被人察觉而用毒极微,却也因日积月累,一时半会儿难以除尽。”杞昭重又坐正,手指往复撩摸着温商尧白尽的鬓发与瘦削的面颊,忽又冷笑了一声,“当初他们兄弟二人一权倾朝野、一手握重兵,举朝文武争而颂之,一声声‘国公’唤得好不亲昵!而今见他们兄弟反目、温羽徵率军而去,这些人便一个个倒戈相向进言弹劾,再不见他为江山社稷熬干的心血,再不见他为黎民百姓染尽的华发……你说,人心何以险恶至此?”
  少年天子声声掷地、字字带力,任秦开不知如何接话,只得埋脸向下干干站着。
  “朕还有一事着你去办。”少顷缄默,杞昭又道,“与你此行同往的那些人可还靠得住?”
  “皇上是问郭琼他们?”秦开将头点得如同蒜捣,拍胸道,“臣再三叮嘱吩咐,旁人问及只说温子衿死于乱战之中、浚王属下之手——”
  “朕不信他们能如你这般守口如瓶。”杞昭颇不耐烦地挥手将其打断,淡然道,“你速去罗织些他们往日里的差池罪状,朕好寻个因由将他们一并充军边塞。”
  “皇、皇上!”一双锃亮眼眸此刻瞪如铜铃,他兀自怔骇了半晌才道,“他们与皇上自幼相识,一齐溜过马儿踏过花,一齐练过招式斗过蛩,他们、他们皆是可信之人!”杞昭也不答话,只问:“你可知下毒者何人?”秦开道:“是药渣之中查出了温……国公所中之毒。温府的婢子侍从们皆说温……国公的药只经了阮辰嗣与韦云珠之手,旁人从未碰过。想来必是此二人之一。”
  “许是阮辰嗣,许是韦云珠,又或许根本另有其人。可若连清正温厚的阮辰嗣、纯真如水的韦云珠都有可能心存歹念,这世上还有谁可信呢?”少年被哽得口拙语塞,只愣神听着对方摇头又道,“朕当日跌落后山,虽折骨裂肤深受鳞伤之苦,仍不愿坐等他人救护。单凭一双指甲磨尽血肉模糊的手,便自山麓处攀草扶木爬至了百丈开外的峰巅,心中仅存生一个念头——朕再不可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从今往后若再有人伤朕、害朕,朕定以十倍还之……而若有人胆敢伤他、害他……”杞昭俯下脸庞望向枕于怀中的温商尧,将他的手执起置于自己颊边,阖起眼眸来回轻蹭,“百倍报还仍不及,千倍施予犹未够……朕先作暴君,再作明主!”
  “皇、皇上……”
  “待这事情办好了,朕就为你赐婚。将太皇太后身旁的紫瑛指给你。”眼见身前的少年瞠着眸子直直杵着,他猝然挑眉扫过一记眼风,笑了笑,“怎么?你不瞒朕的安排,不愿朕为你做媒?”
  愣是再莽撞不假辞色之人,也当看出少年天子面上倏忽而过的怀疑试探之色。秦开当下跪地叩首,扬声道:“臣叩谢皇恩!”
  “非是朕要逼你,只不过……”一刹敛尽了眸中的狠戾阴霾,少年天子的目光温柔莹亮似水起纤波,语声听来竟是这般与之年岁不相符的沧桑哀恸,“人之一世,若运气好些,生得帝王将相之家,担江山社稷之重任,享钟鸣鼎食之荣华;若运气再好些,生得樵夫渔父之家,采菊东篱,日作暮息,活百十岁的寿数……可这些皆不若能遇见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与他拨弦煮醅游马人间,与他朝夕相守共染白发……”稍事一顿,他又颇见倦意地挥手说,“你且退下,朕再陪他一会儿就要上朝了。”
  因由他一言秦开才恍然发现,这是少年天子亲政后头一回身着天子衮冕。发插玉笄,颔系红缨,冠冕垂旒的皂衣绛裳比之平日里的赫黄龙袍,更显眉目间刀芒毕现的威势逼人。
  伏地告讫,秦开起身迈出清心殿时又几番流连驻足,回头张望,他蓦然感到些许不舍与悲伤:龙塌上的那个人再不是他可以直呼其名的少年天子“杞昭”了,而是从前旁人极少提及、今后必将于史官笔下遗存千秋的,羲宗皇帝。


☆、65、蜀道难于上青天(下)

  阮辰嗣刚自漠北军营一路催马兼程跨入京师,便被一涌而出的羽林军拿了下,押入了刑部大牢。他不知自己犯了何罪,问及左右也无人为他释疑。待入了牢槛之后,每日扶着栅子说自己有要事禀呈皇帝,唤狱卒通传。常常是唤得自己嗓子哑了大半,听得窗外梢头的子规凄切啼月,才就着倦意歇下。第二日复又抖擞精神重来。
  狱里的牢头也不愿搭理他,只道这些个官僚一旦关进牢里,还不若黎庶安分,且让他自讨没趣儿吵个够,疲了、乏了自然也就消停了。
  这般度过几日辰光,见狱卒来给自己送饭便又道:“阮某当真有急事须求见皇上与国公,求狱卒大哥行个方便,代为通传一声。”那狱卒摇头道:“皇上这些日子忙着祭天酬神,哪有功夫听大人哭诉委屈冤枉。”阮辰嗣急急摇头道:“阮某的委屈冤枉比之干戈将起、社稷倾危实不足挂齿……这便劳烦大哥代阮某通禀一声国公。”
  那狱卒原也受过阮辰嗣的恩惠,见他连日来寝食俱废愈显癯瘦,此刻更是目光催迫言辞恳切,也就不顾旁人使出的眼色与他多搭了几句话:“大人可还记得小人?”
  阮辰嗣先是一愣,继而细细眯起眼眸望向那人。一张疲惫槁悴的面孔上忽而划过一丝喜色,这由衷而来的喜似一缕清风,将那如尘灰蠹丝的疲惫槁悴一并拂抹了去。他笑问道:“尊夫人还好?”
  狱卒恭谨答道:“若非当日大人途经野地施以援手,小人的婆娘定已命丧寒天雪地之中。幸得大人妙手回春,那婆娘如今身强体壮,年头里更给小人添了个小子。”阮辰嗣闻之连连点头,欣然笑道:“如是便好,如是便好。”那人见得别他的狱卒都跑去外头饮酒吃肉,便倾身向前,压低了声音问,“大人当真不知自己因何入狱?”阮辰嗣摇头道:“当真不知。”
  “国公与皇上议政之时突发旧疾,晕绝于天子寝宫。几日来皇上屡传太医入清心殿中问诊,可这传了斩,斩了传,传了又斩……不单已接连取了三位御医大人的首级,连左相的千金都受了牵连,即将远嫁塞外和亲。而今这太医院里人人自危,生怕受了陛下传召又枉失了性命。”那狱卒叹气道,“大人,且听小人一劝——伴君如伴虎,这牢里可比宫里安全多了。”
  阮辰嗣刹那愣神失语,少顷又从牢中探出手臂抓了一把对方道:“向大哥打听个大将军的消息!”
  见眼前的男子一刹温雅全失面色大变,那牢头赶忙回话,“听闻大将军来报军粮被劫出师未捷,一壁南下撤军,一壁急函入京催要粮饷。可举朝上下众议纷纷,只说大将军要……要……”哆哆嗦嗦着两叶干枯的唇,半晌嗫嚅仍旧不敢言及这个“反”字,仿是那害命的瘟病、剧毒的蛇虺,沾之必有大患。
  “阮某迟了……迟了……”阮辰嗣一下颓唐跌坐于草褥之上,摇头不迭又喃喃自语,“莫非这真是我大周的劫数……”还未将褥子坐得热些,竟又跳起身来扑至牢房的木栅子处,喊道,“但求大哥寻个法子禀呈陛下——国公之病除阮某无人可医,若国公痊愈,或许可避过此劫——”
  “吵!”
  倏然听得一人高声叱出。因由那人始终面墙而坐一声未吭,冷不防地出声倒将人吓了一跳。牢头朝那人所在的牢门后望去一眼,嘿哧笑道,“那里头还关着一个。刚关进来的时候也如大人这般不寝不食日叫夜嚷,这会儿怕是关皮实了。”
  这些日子阮辰嗣除却面圣再无他想,故而始终未曾发觉,那与自己几步相隔同处圄囹的男人竟是施淳。
  “阮大人,你已不休不歇嚷了几天了。纵是牢头不烦,跟大人同一屋檐的虫蚁也该烦了;纵是虫蚁不烦,跟大人同病相怜的施某人也已烦得耳子生出寸厚的茧了!”施淳背身相对摇首晃脑,既有心思揶揄他人,语声听来自然颇为闲淡,竟规劝道,“歇歇罢。”
  “两位大人相逢异地实乃有缘,且好生叙叙,小人先行告退。”那牢头舒着眉头涎脸笑出,即也返身投向那早刮了他面皮、挠了他脚心的狗肉香气里去。便听阮辰嗣迫切又道:“素闻大人筹略过人,何不想个法子助我二人脱困?”
  “虽说这棚户狭仄粗陋,倒也风不侵、雨不蚀、酒不必沽、脯不必市,大人不乐得这‘饭来张口’的逍遥,又何必急于脱身自寻溷扰?”施淳悠悠问出,听那不紧不慢的口气,仿佛他不曾身处大狱、身着囚衣,倒似于那浩淼晴烟之下披蓑戴笠独钓江天,优哉游哉,好生从容自适。
  阮辰嗣面色慨然,掷地有声地说:“既闻国公病笃,阮某身为医者,怎能不倾我所学前往救治?”施淳挪了挪身子掉过头来,颇不以为然地冲其勾了勾嘴角,“陛下迟迟未唤大人前往,想来是国公之病并不甚急迫。”阮辰嗣自知瞒之不过,只得和盘托出:“回京之前,大将军曾给阮某定下一个日子,只说若此期限内国公不亲往营中,他便要反出京师,另立新帝——岂知阮某一路纵马疾行,仍旧迟了。”
  “娘要嫁,臣要反,这该来的总会来的,所谓期限不过是自欺犹欺人,图个心安理得罢了。何况此去漠北边塞,路遥天寒,就算国公听悉实情,也是病笃人匮有心无力了。”顿了顿,施淳又似真似假地打趣道,“我对大人倾慕已久,今终有幸一见。倘大人不嫌,不若与我就此绾他个伉俪情深,也好捱过这牢里的无趣日子。”
  “恕大人之言阮某不敢苟同。何谓‘该来的总会来的’?”全不解对方的玩笑,阮辰嗣摇首道,“就算当真是天要崩、地要裂,我等身为大周子民又岂能耽于逸乐,袖手坐视?何况若大将军此时倒戈而去,漠北犹如门户大开,若察可古倾巢来犯,还有何人能为我大周戍守疆土?”言罢,便又敲击着牢门叫喊起来。
  “模样不差,脑袋却是木头做的。”但觉这青年纵然迂腐,倒也颇有可爱之处。施淳笑了笑道,“兵部新颁的征兵令:但凡从军者,薪俸倍于过往。恰逢浚王妖言惑众,说天降神鸟示警。他本欲暗指陛下为君不仁受得天谴,岂知却惹得人心惶惶之下男子竞相从军,犹是此番受得朝廷赈济的灾地,更是人人誓死效忠皇帝。当兵就有月饷和米粮,一个男儿当了兵,一家人都有饭吃。谁还怕这天灾人祸颗粒无收?短短数日间已募得了一支人数上足以与羌人相抗的兵马,纵然新兵未加校习,可唬那察可古一时半刻也是成的——”
  施淳话还未毕,岂料却猝然为人打断。
  “大周并非只有温羽徵一个将军。前有‘一饭斗米’的秦时如,后有‘出生牛犊’的秦开,遑论是外敌来犯还是内贼生事,定教他们有来无回,落花流水!”大步而来一个少儿郎,皂袍乌靴,金冠高竖,一双若星辉皓月的锃亮眼眸一刹将这阴暗牢房耀得极亮。他一见二人便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