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编剧在红楼 >

第1章

[红楼]编剧在红楼-第1章

小说: [红楼]编剧在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    
  (﹏)。。 (﹏)  
╰╯


《'红楼'编剧在红楼》作者:落月无痕【完结】

文案:
 警幻仙子曰:

时人视人生如戏,凭捏编造所言,不尽属实。与其旁观戏幕悲喜,不如亲历一遭。

于是,孽海情天警幻仙子那里又挂了一个号。

一个正在埋头苦写红楼的编剧愕然抬头,但见雷光一闪,啊的一声……你懂得。

穿越到了红楼的编剧职业病犯了,奋笔疾书。

要说剧情,似略有出入哇。要说台词,似晦涩难懂哇。要说这人,确各有千秋哇。

单说玩劣小儿贾三爷,那不就是从小生长环境不对么,娃娃得从小抓起!

时人曰:你扎自己一刀看看痛不痛,写甚么劳什子东西,哥儿喊你快回去补鞋!

初入红楼误似戏,辗转方知情不同。这是一个编剧从把错方向到努力生活的故事。

本文纯属YY虚构,偏颇荒诞处不少,望看客一笑而过。

——————————————————

谢谢逾桑图铺和叉叉大的图。
==================
 、序

大荒山有个无稽崖,传说女娲补天的时候,在那里练了十二丈高,二十四丈宽的石头一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女娲补天补了个整数,把所有的石头都补了,单单只剩下一块。这一块零头就随手弃在了这个山头下面。下面是一个峰,青埂峰。
她这随手这一丢哇,就是许许多多年。
女娲补天用的石头,自然不是一般的石头。这块石头虽然没有被拿来补天用,但是因为已经被神仙打造了的缘故,已经生了灵根通了灵性。它躺在青埂峰下,看到众位兄弟都在天上补着洞呢,只有自己大概是没有材能,并没有身在其中,于是每天唉声叹气。
时间过去很久。
后来这青埂峰来了一个僧人一个道人,不似凡人,丰神俊逸。他们讨论着云山雾海神仙玄幻的有趣事情。慢慢又讲到了红尘富贵。
经年躺在那里的石头听着听着就动了凡心,好说苦求,让那两位仙人寻了一个办法,带它入世,去旁观经历了一场欢喜悲苦。
后又经几生几世,就有一道人寻访求道的时候也经过了大荒山无稽崖,看到那石头上记载的一番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故事,这就是石头记的原体。而至后来,经由后人大家增删分出章回出来,那就是后头的事了。
这里,我们只讲到那块石头的故事。
故事似梦似幻,人物是‘贾’是‘甄’,那传说中的石头迹不可寻。
穿透十万八千里云海。
越过繁华的现代化都市城镇。
明月皎皎清冷,映出红尘喧纷。
清辉扫至一间公寓,透过开着的落地窗探了进去,满室光华流转。
一个趴在写字台上熟睡的年轻男子‘啊’的一声从梦中醒来,眼神茫然,神色懵懂。
他似是惊魂未定,四顾扫视了一周。片刻徐徐叹了一口气。
正是似真似假难寻,太虚梦境谁知。
桌子上被压在手肘下的剧稿尚未完成。
而那云海深处有青峰,高耸入云不可见。青峰脚下有一块石头,平滑如镜。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如今在它的反面下方,正慢慢的显出一行又一行的字迹来。
作者有话要说:窝尊重先生和原著。。。但是同人乃们懂得!衍生YY仅供一乐,非红学专业人士,书中年龄地址等迷惑处顺势而为。有科普感激不尽,考据望轻拍。序中前段略交待原作。



 、甄家有弟甄士铭

姑苏城里有条十里街,十里街里有个仁清巷,巷里有一个古庙,因为比较狭窄,当地的人就称它为葫芦庙,这个葫芦庙是没有钱的人暂居的。但是就在它旁边,恰好有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甄士隐家是比较有钱的。
先不说甄士隐,单说那葫芦庙里住着的人。
那个人叫贾化,字时飞,是一个没有什么钱的穷书生。家里原先虽然也是读书人家,但是家道中落,日益不济。这次前来上京赶考,也只有指望科举成名。他听到街上有人在说什么‘三劫后,我在北氓山等你’这样玄乎的话,就出来看一看。
之前在庙里时,听着有好几个人的声音,出来一看,却只有一个人站着。
那个人正是隔壁甄家的老爷。
于是贾雨村就笑着问:“老先生在这里看着,是不是街上有什么好玩的事?”
甄士隐就笑着回:“不过是逗小女玩耍,兄台来的甚妙,愿否进府一叙。”
甄大老爷相邀,正在狭窄的破庙呆的无聊的贾雨村欣然应允,就进府去了。
机灵的小童领了两人进去,上了茶便退了下去。
讲了没三五句话,有人来报,说是严老爷来了。
甄士隐虽然有些吃惊,心想,这严老爷怎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时候来。但既然有客来访,他就算再有些吃惊,也得起身相迎,这样一来,就对贾雨村有些歉意。不过贾雨村笑言无碍,你且去,我自己在这里吃吃茶,随便看看便可。
这么一来,甄士隐就出去了。
贾雨村拿茶杯盖撇开了些茶沫,正欣赏着屋内家具摆设,悬挂字画。却听窗外一道稚嫩的童音道:“这里你应该要咳嗽。”
随后一个娇嫩的女声说:“我为何要咳嗽?”
贾雨村心中大为好奇,心想,这个甄士隐甄大老爷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年仅三岁的女儿唤作英莲,如何这院中有男孩子的声音。
于是他就起身走到窗边去看。
甄士铭正和丫头说着话,心里大声道,废话,你当然要咳嗽,你不咳嗽,那贾雨村怎么注意到你,又怎么看上你,他不看上你,这一场戏不就没有了吗?
身为一个尽职尽责的现代编剧,怎么能容忍这种瑕疵发生。
要说以前资金不够,掐着时间裁剧,那剪掉戏份还好说,现在摆明了活生生一出戏在他眼前,当然务必以求真实,好作参考!
他正这么腹诽,眼光一瞟,忽见一个膀大腰圆,浓眉大眼的人正朝窗边走来,连忙往旁边一窜躲到花丛中,小声道:“采你的花,别管我。”
那丫环很是诧异,但也没来得及细想,窗边一个男子痴痴而立,正朝着她看。那个男子虽然身穿的衣服是破旧的,但长的剑眉星目,居然也是一副端正雄伟之样。不可以寻常人之见忖之,想来也是一条潜水游龙,总有飞达的一天。
撷花的丫头连忙背过了身避让,心想,看来这位就是老爷说的欲要接济的书生了。
那贾雨村到的窗口,并不见孩童,倒只有一个撷花的妙龄女子。
虽算不得国色天香,却是眉目清秀,体态风流,加之手里一枝含苞花色泽鲜嫩衬芙面,居然也十分的动人。不由得就看呆了。
躲在一边的甄士铭心中直叫好,手里握着一枝花,就像是以前手里拿着一本剧本,连花刺扎到了手心也没有在意,只顾着心里念叨。现在,你再回头看一眼!
可惜啊,甄家丫头对那穷书生兴趣不大,只避过了目光就想走。
不但不看,心里还在想,果然是穷书生,不懂礼节,四书五经全都念到了狗肚子里头。哪里有一直盯着女儿家看的道理。
她不看,甄士铭急了。偷偷在一边溜到了窗子底下,学着黄莺叫了一声。
贾雨村在屋子里头,只知道哪里传来一声鸟叫,那娇杏丫头可听的真实,自然往后瞧,心奇这园子里头什么时候居然来了黄莺,此刻却又是那鸟鸣的时候?哪知她这一回头,黄莺没瞧着,更是瞧见了一双火热热的眼,脸一红,连忙遮了面匆匆离去了。
贾雨村大喜。心中料定书生佳人相遇的缘份,认定这貌如春花的女子是一个慧眼英雄,哪怕如今自己衣衫粗旧,也能看出其中的真意出来,很有一番风尘遇知己的感慨。
甄士铭大喜。很好。最重要的是贾雨村这个人不错,将一副她必是属意于我的心态演绎的淋漓尽致。他不禁心中感慨,原班人马到底不一样,倘若能将这录制下来带到现代,必定能成为演技教材。让那些年纪尚轻的小演员们看看,什么叫真情流露。
这么想着的甄士铭却早把一桩事忘到了脑后头。人家并非演戏,当然是真情流露。
说到这里,这甄士铭的身份,大约是有些奇怪的了。
甄士隐,甄士铭,这两人名字如此相近,莫非有甚么关联?
可真猜对了。
他二人不止有关系,还是很亲近的关系,这足以当甄大老爷儿子乃至孙子的甄小少爷,居然是他的弟弟。
甄士铭今年五岁。年前被甄大老爷远在他处的父母送了过来,让这位老大哥好生照料。
这足以成为一桩奇事。
甄母自己也没有想到已是年老的她竟会终有一日再度有孕。
却是有一日,她在睡梦中,迷迷蒙蒙来到一处地方,此处仙雾缭绕,假山怪石,朱栏玉砌,绿树清溪,一派祥和瑞兆。她正奇怪间,忽闻一银铃般的笑声从远及近。
抬头一望。竟是有人踏云而来。
正是一位仙姑。
那仙姑生的一副好相貌,娉婷袅袅,玉骨冰肌,曼妙举止间萦绕异香,掩口轻笑千姿百媚,当真是地下绝无,天上仅有。
甄母知道自己大概是撞上了神人,梦中所遇神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不止一桩了。
于是她赶忙行礼问仙姑好。
那仙姑正是天上的警幻仙子。此刻忙携了她的手道:“好太太,可别这样。我正唯恐梦中叨扰,惹人不适呢。托您一件事便把您送回去。”
甄母如何当的这礼,忙说道:“仙姑有事只管说,老太婆自当竭力。”
警幻仙子笑道:“也没甚么,只是这里有一个人还须交给老太太管教,好让他做您几年儿子,得您一家之姓。日后送与他大哥处便可。此子无须二老多加管教,五年过后,不论他是生是死,是得意与否,皆乃天意,不必过问。”
甄母听的震惊非常,正想再仔细问一问,就觉那仙姑将她轻轻一推,便似跌下云端的失重之感。让人啊的一声就惊醒了过来。
屋内寂静无声,甄父在书房里沉迷于书描画绘,丫头知道甄母午时小睡烦人打扰,也都退出去了。这屋子里,也只剩她一个人。额上一层热汗。
甄母慢慢舒下气来,唤了守在外间的丫头进来服侍。方才梦中所见所闻过于玄幻,她也不放在心上了,只记着,甚么时候要去烧次香罢。
谁知过了几日身子不适,叫了大夫来看,居然是有喜了。甄母方忆起梦中那仙姑的话,连忙同甄父讲了。甄父也是惊讶非常,却道:“既是如此,那梦说不得便有些名堂了。”
继而感慨:“想不到我居然也能晚来得子。既然这娃娃同我家有缘,又是仙姑之意,你我二人自然是该倾力教化的。”
甄母思及一事,道:“似乎有缘不过几年。”
甄父捋着长须,一派淡然,想必甄士隐的风范都是传承了父亲。
他道:“一生是缘,一日还是缘。权且尽我二人份内之事罢。”
后来九月一过,那娃娃便呱呱坠地,是个胖小子,生的白净可爱,眉目间隐约透出一股不凡来,看的二老十分的欣喜。不出一月便会言,思路清晰目光清明,居然该当称上的是神童了。又因甄母记着不日便得将他送至他大哥甄士隐处,更是心下怜惜疼爱非常。
那甄士铭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原本该无字,但见他说:“大哥既然叫士隐,我虽年幼,但唤作士铭,也不过是小儿之言,乐趣是有,也不会叫人说笑。”
甄父甄母闲居田野之间,没有外头那么多讲究,见他开口如此有条有理,早已欣喜非常,哪管得别的,自当应允。
后有一日,那甄士铭在池边玩耍,突然掉了下去。众人连忙把他救了上来,却已是面如金纸。甄母‘心肝儿宝贝’的大哭,本以为无救,但见那双目紧闭气息已无的孩子长长出了一口气,缓缓睁睛,却是怔愣片刻道:“这是哪?”
甄母原本已是欣喜非常,见得此状以为是这孩子死过一遭傻了。不由又痛又怜,却也只感恩上天终究给了他儿一条活路。
便把他生辰几时,姓甚名谁一并细细说了。
甄士铭听完,似是呆了很久。慢慢的说了一遍自己的名字。
复又突然问道:“大哥膝下英莲几岁了?”
甄母道:“约有二岁半。”
那甄士铭闻言啊呀一声,便扑过去央求道:“早听闻侄女可爱,我却不曾见过,想去大哥那里玩些时日。母亲应允了罢。”
甄母一愣,心道当初仙子所言将这娃儿交与甄士隐处,居然果真要如此。不禁感叹天意难违。及至后来,年迈的甄母送那甄士铭走的时候,更是拉着手说长道细,泪流满面,十二万分的舍不得。一想到日后大约再也无法相见,不禁悲从中来。
倒是那甄士铭,年纪虽小,却有模有样,跪下来给二老磕了三个响头,说:“一日为子终生为子,这些年间多谢二老照料。他日有缘,定再相见。”
说罢,也是有些不舍,终究踏上小船,望着两位老人,慢慢远去了。
你道那甄家小儿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原来他是一个穿的!
甄士铭确实也叫甄士铭。
以前他的名字总被同学拿来取笑,老师讲至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