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伴君侧 >

第25章

伴君侧-第25章

小说: 伴君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那你说他有野心是什么野心?”
  “华服美食。”
  王爷又眯起眼,我赶紧说:“真的真的,他自己说的。”
  突然王爷俯下/身对我微微一笑:“那你的野心呢?”
  “晚饭!”流泪了,我现在的唯一的想头,就是晚饭。
  “小甘草,你就装傻吧,我看你那些心思还能藏多久。”王爷伸手捏住我的下巴,黑黑的眼睛充满探寻:“你越这样就让我越感兴趣,如果你是想勾引我,那你成功了。”
  无比庆幸今天我是肚子里没东西可吐,要不一定会吐王爷一脸:“王,王,王爷……唔!!”
  
  入夜,备受惊吓的我傻愣愣的站在屋外的廊子里发呆。茯苓期期艾艾的靠了过来和我一起发呆。
  “王爷……还是逗你玩的。”
  看看他闪烁不定的眼神,我叹气:“你确定?”
  “呃……”
  在我即将十五岁的这个秋天,初吻华丽丽的被抢走鸟。
  
  注释1:魏源是兔子本人非常崇拜的一位大神。他的诸多提议非常务实,在今天来看可以说是具有战略前瞻性眼光的一位神人。
  (1794~1857)名远达,字默深,汉族,湖南邵阳人,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为晚清思想家,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的好友,近代中国 “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其人学识渊博,著述很多,主要有《书古微》、《诗古微》、《默觚》、《老子本义》、《圣武记》、《元史新编》和《海国图志》等。
  


23

23、第二十三章 。。。 
 
 
作者有话要说:各位看官新年好~
OVER。
 
  痛定思痛,一大早我就守在王爷寝室里,等他梳洗完毕赶紧给茯苓打眼神。
  茯苓接到信号,神色沉重的点头。话说,这是因为他比较不赞成我构思的说辞,但是无奈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看着他不着痕迹的支开了银翘和曲莲,屋里只剩我和王爷的时候,深吸气。
  “王爷。”行个大礼,跪在地上仰视他,“奴才有几句话想说。”
  “你说吧。”
  “奴才知错了。以后奴才定当有一说一,绝不隐藏自己的心思和小算计。您叫奴才往东绝不往西,您让奴才上刀山背黑锅都没有问题。”
  “这本就是你应该做的不是吗?看来以前你对我隐瞒了不少东西啊。”王爷悠闲的负手而立,低垂的眼睛显得狭长而精明。看的出,他挺喜欢这种视角。
  “是是,所以奴才说知错了。您放心,以后奴才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您看,这样是不是就不用对奴才‘感兴趣’了?”
  王爷灿然一笑:“晚了。”
  
  果然被茯苓说中了。
  在王爷没有挑明的时候,我还可以装个傻,现在连回转的余地都没有了。至于王爷为什么会看上我,这种狗血的问题干脆想都不想,对解决目前的状况一点帮助都没有。
  茯苓似乎还想跟我说点什么,拍拍他的肩膀制止,兄弟啊,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冲他微笑,“经办处还不少事等着去办。”何止是经办处?我试着表现出轻松的神态带着白薯出了院子。走到半路吩咐下去几件琐碎差事把人支开,这个时候我不希望任何人在跟前。
  匆匆回到自己的房间,在衣柜的最底层搬出存钱的小箱子。里头有一张对折的银票,还有一些散碎银钱。这里的每一小块银子都是我一文一文积攒起来的铜钱兑换的,将近九年的存款不过区区十七两零六十五文。突然有点后悔,如果平日里再节俭一点的话,如果少去厨房买点糕点的话,如果……烦躁的挠挠头,没有那么多如果了。往好处想想,其他和我一样的小厮凭每月五百文钱的工资,又有几个能积攒下这些钱的呢?(1两白银=1贯钱=1000文)
  再打开那张银票,王府的玉兰纹章下是金光闪闪的一百两面额。这个就是替王爷挡一刀的赏赐。幸亏有这个,我的腰杆硬了不少。
  是的,我计划跑路了。甚至我还有点沾沾自喜自己能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做出这个相对比较有前途的孤注一掷的决定。
  一百一十七两零六十五文钱,如果顺利的话零头做路费,一百两在某个不知名的偏远小村,应该可以买下一间小房,几亩田产。也许还有余钱雇佣一两个人来帮农种地,毕竟农活我是一窍不通。在我那未来的小院子里还可以种些蔬菜,躲个十来年,一切都会越来越好,没准还能娶到个小媳妇……
  当然,前提是我赌王爷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在意我。而且,奴籍也是我一个心病。明知道以现在的身份跑路是犯罪行为,但这种侥幸心理是建立在古代信息的不发达和不精确上,说实在的,我很不屑那些通缉榜上的画像,随便画画眉毛粘点胡子完全可以蒙混过关。
  通缉犯哎……我未来的身份。衙役捕快们会如何追捕一个逃逸的奴隶呢?有点茫然的环视着我的房间。结实舒适的大床,软乎乎的被褥,精致的茶具,永远装满糕点的匣子,还有一日三餐的美食……如果不是被王爷看上了,打死我也不会抛弃这种安宁舒适的生活。
  慢慢摩挲着银票,一定要抓紧时间不动声色的把银子兑出来。否则这个有纹章的银票太容易暴露行踪。
  主意已定,心动不如行动。跟总管告了假,理由就是邓春秋。重阳敬老的传统还是很好用的,邓春秋于我来说等于是师傅,总管听我要去看望他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叫我早去早回。
  出了王府直奔广源票号。王府的银票就是这里出的,伙计看到玉兰纹章立刻殷勤的跑前跑后,我只需要坐在大堂里悠哉的喝喝茶水就行,半杯热茶的功夫不到,广源掌柜的亲自捧了只小钱匣出来,十只圆溜溜肥嘟嘟的银锭整齐的码放其中,每个十两,就像十个熟睡的蚕宝宝。
  我拣出两个,直说要用零钱,麻烦给兑成一两一个的小银稞子。掌柜的吩咐伙计去办,自己耗在旁边,陪着说了会话,原来是知道我底细的。
  我还真小瞧了古代的信息传播,按说我也才当上副总管没几天,这些和王府往来密切的商家就基本上摸清了我的家底儿。按这发展下去,逢年过节我能收到多少孝敬啊……死王爷!府里那么多美的俊的俏的,偏看上我干嘛,简直就是挡我财路嘛!
  抱着匣子出票号,伙计在旁边弯着腰伸着手张罗,车把式刚把垫脚凳取出来就被他抢过去,殷勤的放在地上,抬头冲我笑。他的目光扫过我腰上的乌木镶金腰牌时,明显的羡慕嫉妒恨一闪而过。
  
  邓春秋牙不行,甜的东西基本不大敢吃,而且他嘴刁,几十年宫里养出来的舌头。好在现在是秋天,瓜果丰盛。除了车把式,这次出来我也没带人,京城几大水果局哪一个不想卖王府的好儿,我一进去,眼尖的伙计就迎了上来,不用自己动手,各色果子盛在一个大盘子里端到面前任您挑。
  老杂毛爱吃柿子,软而甜,晚上下霜的时候放在外头冻一宿,第二天早上收在北屋,想吃的时候拿一个,凉爽清香。
  捡最大最鲜艳的柿子称了五斤,又称了同等重的好苹果叫人去给打上蒲包(就是古代的包装盒)。
  那打包伙计手上极利索,蒲草编制的八开报纸大小,长方形的片子,四个角呈圆弧形,拿一张过来,四边一折就成一长方形箩,里面垫上一张翠绿的鲜荷叶,橙黄饱满的柿子们衬在上头看着就让人有食欲。放好之后,再盖一张荷叶,荷叶上铺一张印着商号的红纸金字,最后用染成梅红色的单股麻绳一捆,拴上提梁,鼓鼓囊囊的非常喜庆。苹果也是如此包装好后,伙计殷勤的提溜着给我送上马车。
  光是两样水果肯定不行,买这些主要是为了找个理由兑银子。马车里放着另两样礼品,一坛柚子姐酿的菊花酒,还有一大盒福贵叔做的蜜汁火腿重阳糕。
  邓春秋见我来了挺吃惊,竟然当着我的面就开了点心盒子,拆了蒲包,三角眼笑得弯弯的,也不顾规矩礼节了,捏起只糕就吃,“你这小子精啊,我这儿能缺什么?来送礼的哪个不是挖空了心思?可你小子是头一个,”枯瘦的手摸摸柿子捏捏苹果,“头一个记着我爱吃柿子,记着我想吃口咸点心的。”
  当然,邓春秋的感动也只是这么一刹那,当他点心下肚开始吸溜着吃柿子的时候,又变回了从前那个刻薄的糟老头。随口问了几句府里办重阳节的事,我只捡重要的说了些,无外乎六王爷那两口子。邓春秋撇着嘴笑没言语,这到挺稀奇。最后临走他送了枚翡翠吊坠给我,“老东西了,当年先皇扇子上的小玩意儿,送你拿着玩儿吧。”
  
  再回到王府已经没有出来时的忐忑,因为未来逐渐有了着落我的心情前所未有的踏实。即使今天做的仅仅是艰难路途中的第一步,然而凡事有一才有二,我从来就不擅长定制宏伟的目标,那些空泛的东西总让我觉得不安,只有一步步的落实才能给我安全感。
  比如,这个锁进衣柜的小钱箱。白花花的银子代表着那间小屋,那片田,还有宁静的生活……
  吃过午饭后,山药跑来叫我去犀香苑,说是来了贵客。
  院子里的桂花都开了,清甜的香味远远的就能闻到。拐进院子,白薯已经立在月亮门边上,“王爷吩咐除了你,其他人都伺候在外头。”
  “里头都谁?”
  “王爷,邵先生,厉大人,还有七王爷和九王爷。”
  这阵仗……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因为昨天六王妃的那套言论吧?想起这个女人我不由得一笑,如果她跟我来历相同,在现代也算是个才女了。昨天她说的那些话也许大家都在新闻里听过见过,可是能记得如此详细又能把《海国图志》活学活用的又能有几个呢?
  虽然我对她的观点不完全认同,但不得不承认她的某些话确实是颇有见地。唯一的缺憾可能就是不完全适应当今国情吧。
  当我站在众王爷们身后,伺候着添茶加水时,听着他们热烈的讨论着六王妃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论点时……瞬间不甘心了一下,如果我穿越过来能生在官宦之家,哪怕只是微末小官,是不是也有机会利用现代积累的知识得瑟一下呢?
  当然这想头也仅仅是一瞬,这种出风头的事非常不适合我,最起码,以我的性格来说,得瑟一下肯定是没问题,难的就是你得瑟之后如何收场。跟这些当权的古代人比起来,我也就是知识丰富了一点而已,智商和情商方面都没得比。
  有时候听王爷与先生,厉大人说话,很多弯弯绕绕我都要好久才想的明白,比如王爷借着人参刺杀的事一石三鸟对付六王爷的手段,如果不是邓春秋指点,我可能还要好长时间才能弄清楚。
  所以说,现在我养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听主子们说话,听的懂的就听,听不懂的能记下来的就慢慢琢磨,记不住的就不理会。哈,差事一下轻松了好多,就是王爷啊,邵先生啊,总管啊,越来越经常说我“笨”了。
  
  七王爷和九王爷对今天的话题比较不热衷,看得出他们俩从心里瞧不起一个小女人的言论。即使王爷和邵先生都很重视,即使严谨刻板至极的厉大人也表现出了认同,这两个崇尚武力的王爷依然用撑大的鼻孔和斜飞的眼角来表达他们心中的鄙视。
  因为紫苏的事,六王妃后面的话我没有听全,今天听王爷他们的议论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主张是学习西洋的先进知识,而且尽量多的出口茶叶,丝绸,瓷器等等外国人感兴趣的东西赚取利润。
  她的出发点必然是好的,大方向也没有什么差错,可是我对最大化出口贸易比较不以为然,甚至可以说是反对。绝对的贸易顺差只可能导致两国经济往来的不平衡,最终结果还很可能造成购买国的敌对情绪。套句老话,生意要做的细水长流,有来有去才是长久之道。
  就在这个时候,王爷突然抽不冷子问我:“小甘草,你怎么看?”
  七王爷和九王爷的鼻孔瞬间撑的更大,眼睛也瞪得溜圆。可怜的小伙子们啊,没见过这么没上没下的王爷吧?一会您们还得见着更没上没下的奴才呢。反观邵先生和厉大人到是都露出欣然聆听的神态,二位,抬举在下了。
  “奴才以为……卖给洋人东西,就好比两家商号做买卖,想做的长久,就不能总是只卖给对家东西,怎么说也得买点人家的。更不用说,洋人也确实有些好东西。至于洋人的那些精巧玩意儿……奴才记得小时候在乡下,村东头有个老王家,种的李子特别好吃,偏他抠门的厉害。后来奴才的小叔趁夜里偷折了一条那李子的树枝,不上三年,奴才家也有那种好吃的李子了,真的是又香又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