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带着庄园做皇帝 >

第40章

带着庄园做皇帝-第40章

小说: 带着庄园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章的大体内容都差不多,但文笔上就参差不齐,有堆砌辞藻的,有通篇骈文的,有引经据典的,也有大白话的。那篇大白话的文章一念出来,后面的学子都有忍不住笑起来的,只是不敢笑出声来,而郭浩义也一个劲地摇头,显然知道出自谁手,他给了那篇文章一个大大的差评。
另一篇亮点的文章,特别提到了楚剑锋将寿诞庆典的物品用以赈灾一事,非常得体的突出了这点,却又不会给人以故意邀功的感觉,让人听了只觉得楚剑锋仁德无比,体恤天下百姓。这篇文章念完,楚剑锋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学子脸上有异样的表情,这令楚剑锋感到很奇怪,看来文章的作者很淡定。而另一方面,杨慕离却皱了皱眉。
作者有话要说:


、两篇奇文

因为杨慕离最小,所以他最后一个做评判。尽管先后听了专业人士郭浩义和从一品大员季国刚的点评,杨慕离却并不会一味的附和他们的观点,经常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打分。而且郭浩义最先点评,不会受到季国刚的干扰,所以基本上,三个人都比较真实地从自己的评判标准进行了打分,而三个人的打分可以说是各有侧重。
这篇文章,郭浩义给了个中等的分数,而季国刚给了个低分,大体原因都是这文章和其他文章都不一样,与传统的赈灾诏书也都不一样。传统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皇帝罪己的诏书,而这篇却反其道而行之,给皇帝歌功颂德。郭浩义之所以还给了个中等的分数,是因为觉得文章写得还是不错,如果这不是一篇罪己诏的话,应该是相当好的作品了。
与郭浩义和季国刚不同,杨慕离上来第一句话却是:“如果我没有猜错,这文章的作者应该是我刚才猜的那位。”当然,没有人会回答他,因为郭浩义和季国刚也不能确定这是谁的手笔,而那些学子并不知道杨慕离在说什么,他们刚才没有听到杨慕离和楚剑锋的对话。
杨慕离接下去说:“刚才我猜的那位,第二排右边的学子。”
听到这里,后面的学子终于有了骚动。大家齐刷刷去看那个被说到的人;而被点到的学子也微微惊讶地张了张嘴,但很快就又恢复了正常的表情。因为国子监的学生都穿统一服装,所以从打扮上看不出身家背景,可大家站在一起,楚剑锋觉得杨慕离说的那个人的确气质要高贵一些,不像有的学子乡土气息非常浓重。
杨慕离还是继续做自己的点评:“臣刚才说了,此人心态平和,思维开阔,也只有这样的状态下才可能会另辟蹊径,写出这样的文章来。以普通学子迫切希望被陛下挑中的心态,断然不敢写这样与众不同的文章的。”
所有的文章点评完毕后,楚剑锋特别抽出了那两篇文章做了评价。对于杨慕离推崇的那篇,楚剑锋道:“朕觉得,此人如慕离所说,心态平和、思维开阔,更重要的是,他对国子监外发生的事情会经常关注,并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如果国子监的学子希望有朝一日能为朝廷效力,那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不行的,朕是不需要书呆子的!”
而对那篇大白话的文章,楚剑锋罕见地给了好评:“这篇文章与其他文章一比,的确过于直白,朴实无华。但是,文章整体思路清晰,感召力强,听上去虽然不是那么朗朗上口,却可以从中感受到朕的罪己之意非常真诚。这种文章,士大夫自然是不屑的,可你们想过没有,这恐怕是乡间草民唯一能够听懂的文章了!朕要你们起草的诏书,不仅是给士大夫看的,还要宣读给天下百姓听的。如果普通百姓听不懂,还要一个听懂了的在旁边解释,这再真挚的感情、再优美的文辞,经此转述,也不值一提了。因此,朕觉得,这篇文章是全场最好的作品!”
随后,当即点了两篇文章的作者随楚剑锋一同入宫。这一决定,令全场的学子无比震惊,包括一直很淡定的那个第二排右边的学子,现在楚剑锋知道他叫穆宇威。而那个写出大白话的学子陈汉涛更是惊喜得浑身发抖,他刚才在众人嘲笑的时候,颇为自卑地低下了头,大抵他的文辞运用本来就不是特别精彩,再联系上郭浩义的表情,楚剑锋猜想他平时肯定是属于差生的一类,现在突然被皇帝说自己写的文章是第一名,那落差不光是惊喜了,简直是惊吓啊!
除了穆宇威和陈汉涛,楚剑锋还点了一名叫庄振辉的学子,他的文章文辞不错,而且引经据典、却不让人产生堆砌之感,如果除开那两篇用郭浩义的正统观点来看算是奇文的作品,他这是最好的文章了。事实上,十二篇文章中,他的文章也是综合得分最高的一篇。
一直到了睿思殿,陈汉涛的情绪才稍稍平复下来,杨慕离见状,忍不住笑出声来。一到太和宫,季国刚就没有再陪驾,楚剑锋带着杨慕离和三位学子直接到了乾清宫的睿思殿。这里已经算是内廷的范围了,但睿思殿是皇帝的内书房,以前也有皇帝将重要的朝臣召到这里来商议要事的。一个臣子如果获准进入睿思殿,那就是极大的荣耀了!由于楚剑锋几乎不去睿思殿,所以也没有在这里召见过什么人,这四个人算是第一批被楚剑锋召进睿思殿的臣子了。
几人见了礼,楚剑锋便宣布了他的决定。这三个人就是他第一批的秘书了,专门负责协助楚剑锋起草各类诏书。穆宇威因为心性的确比其他两人要好,楚剑锋挺欣赏他这种宠辱不惊却又胸有成竹的样子,所以让他做了秘书署的署正,正四品;其他两人为秘书,正六品。对于还没有毕业的学子来说,这已经是了不得的大官了。
楚剑锋要几人在睿思殿内住下,轻易不得出宫。三个人轮流当值,一个陪着楚剑锋上朝,一个去勤政殿候命,另一个就可以在睿思殿休息。要起草重要诏书的时候,也可以由穆宇威分配任务进行起草和修改。并且,楚剑锋让穆宇威根据自己的意思,将他自己写的那篇诏书和陈汉涛的诏书结合起来,进行修改润饰一番,准备第二天就发布出去。
第二天,当庄振辉陪着楚剑锋上朝,于德臣将那篇另类的“罪己诏”发布出去时,引起了朝野的极大震动。
作者有话要说:


、秘书开始工作啦

作为黄德培等人,听到这篇诏书的第一反应,自然知道楚剑锋不罪己,却着重提自己如何关心救灾、甚至停办寿诞庆典捐出物资来赈灾,而且以极为平实却富有感召力的文辞来写,这矛头定然是指向这帮不作为的朝臣了。这篇诏书一出,天下百姓就算不识字,只要有人宣读就能听懂,而只要懂了就知道皇帝都自掏腰包赈灾、满朝文武却没有半点表示了。这种东西,怎么能让它流出去呢?这不是将皇帝划入了人民阵营,而把这些官员推到了人民的对立面么?不得不说,作为一名学习毛爷爷军事思想长大的子弟兵,楚剑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意识还是很强的。
可是,黄德培等人要反对这诏书,上述理由是不能说出来的,能说的只是针对诏书不罪己的奇文进行批驳,什么有违一贯的风格之类。这回黄德培把关希良给拉来了,自从上次那么热切地盼望关希良给自己垫背后,他就一直拉关希良来上朝。但关希良也是个老狐狸,他会反对楚剑锋停办寿诞庆典,却不会反对他算计黄德培等人。所以,当满朝文武都在批驳这篇诏书的时候,关希良看了一眼站在楚剑锋身侧的庄振辉,问道:“陛下,不知道这诏书是出自何人之手?”
楚剑锋闻言,笑了一下,看了一眼批得最凶的大理寺卿穆忠雄,道:“关爱卿,这诏书乃是朕昨日刚刚任命的秘书署署正穆宇威起草的。穆大人,朕觉得令郎的手笔不错,你这个做父亲的也不必太谦虚而一味地贬低令郎嘛!”
穆忠雄闻言呆了,因为黄德培一直被楚剑锋记恨,所以这一次让穆忠雄来做出头鸟,领着一帮人带头反对,谁知道楚剑锋一句话就让他下不来台了。昨天楚剑锋去了国子监的事情,知道的不少,可知道详情的人却不多,毕竟国子监没留什么人在那里,黄德培平日留下来的眼线都放假回去了。传出来的消息,也就是楚剑锋带了穆宇威等三人回睿思殿,大抵是做自己的秘书,却没想到今天这诏书就出自穆宇威之手。
关希良听了,很上道地接口道:“陛下所言极是!老臣也觉得这诏书写得极好,穆大人是过分担心瓜田李下而失态了。况且,老臣以为,当前第一要务应当是赈灾,花费如此多时间讨论一篇诏书的得失,倒不如多讨论灾情进展。”
于是,穆忠雄默默了。其他人也默默了,你要再骂下去,那不是骂穆忠雄的儿子么?黄德培倒是不怕穆忠雄,可大家都默默,他也不愿意再当出头鸟了。
于是,这件事便这样过去了,有史以来第一份老百姓能看懂或者听懂的诏书,就这样颁布出去,张贴在各城的城门、闹市以及乡里,有专人向百姓宣读。
下朝后,楚剑锋带着庄振辉回到勤政殿,便见穆宇威带着陈汉涛已经将那些奏折全部分类整理好了,大体按照递交的部门来分的。楚剑锋看了,颇为赞赏,对穆宇威道:“宇威,这是你分的?”
穆宇威道:“微臣未经陛下允许,擅自带着陈汉涛动了奏折,请陛下恕罪。”
跟着楚剑锋来的还有卢毅成、黄德培、穆忠雄几人,他们生怕被翰林院抢了权力,自然要跟着过来。这下穆忠雄听见自己儿子说擅动奏折,那可吓得不行,心里面骂了几千遍了,嘴上却道:“你这个孽子,竟然敢擅动奏折,还不跪下!”
穆宇威却没有动,只是看着楚剑锋。
楚剑锋摆摆手,道:“朕觉得,宇威做得挺好。穆爱卿啊,你这思想老套啦,整天觉得儿子不行啊!你以后没事就别来这儿了,你这样子,宇威都束手束脚、放不开手手脚了。”
穆忠雄吃了个哑巴亏,还想说什么,楚剑锋却挥挥手,道:“没事你就告退吧!”直接下了逐客令。
黄德培上来道:“陛下息怒,穆大人也是爱子心切。穆宇威现在长期伴驾,又是年轻人,心性较高,穆大人也是怕稍有闪失,便犯下株连九族的大错。”穆忠雄忙道:“是啊是啊!”
楚剑锋道:“说的是。他们三个以后如有过失,只要不是与家人合谋犯错,那朕许诺绝不株连家人。黄爱卿,朕这个许诺,政事堂去记录一下。记得,是不得与家人合谋,如果家人指使他们做的,那就怪不得朕要诛他九族了。”
这话一方面给穆宇威三人吃了定心丸,一方面又敲打了穆忠雄,让他不得为难穆宇威。即便如此,穆忠雄也是放心许多,和穆宇威三人都一同谢恩了。
随后,穆忠雄告退下去,楚剑锋在卢毅成、黄德培等人的指点下批改奏折,忙活了一阵子。等他们离开,楚剑锋对穆宇威三人道:“嗯,这样看来不行,我们要改一改方法。”
穆宇威三人不明白楚剑锋的意思,便听楚剑锋继续道:“宇威,你的分类方法不错,不过另外要注意一点,就是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以后收上来的奏折,直接送去睿思殿,你们分好类,将重要的、继续处理的就送过勤政殿来,等朕下朝了批示。其他奏折,就吃过午饭后,朕到睿思殿去批。”
穆宇威是聪明人,一听便明白了,应道:“陛下说的极是!微臣受教了。”
楚剑锋又道:“以后你们就不必再在这里等朕了,将重要的奏折送过来后,就回睿思殿去处理那些奏折。现在这些奏折,写的又臭又长,几句话能说完的东西,非要扯几张纸。你们就没封奏折看过后,用几句简短的话概括出奏折的意思,以及你们的一些看法,夹在奏折里面。勤政殿这里,有一个陪朕上朝的秘书,下了朝就一同过来这里帮着朕批阅就好了。有这帮老头在,朕都开不了口,你们更没法开口了。”
穆宇威三人又应了,楚剑锋才带人回乾清宫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报纸的故事

楚剑锋晚上回到庄园,照例去山庄与几人小聚。冷逸清抱着冷旭明,赫连昭文几个在那里逗他。而冷书澈已经接近临盆,肚子像气球一样吹起来,鼓得老高。
白奕扬见楚剑锋来了,道:“听说庄主又在搞改革,选了穆淑嫔的哥哥进乾清宫居住?”
楚剑锋笑道:“你小子消息可灵通了,这么快就知道了。”
挺着大肚子的冷书澈嗤笑道:“他肯定又看上人家了呗,你以为就你可以兄妹同事一夫啊!”
楚剑锋道:“我怎么觉得白奕扬没吃醋,你倒是先吃醋了?”
冷书澈一听就炸毛了,道:“我才没吃醋呢!我可是第二个被临幸的,要是我吃醋,以我那么聪明,他们这些后来的一个都进不来!哼!这里还有不少人是我弄进来的呢,我哪里吃醋了!”
一旁抱着孩子的冷逸清倒是开口了,道:“庄主,你别里冷书澈,他就是吃醋。以前肚子没显出来的时候不觉得,显了肚子跟个孕妇一样的时候,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