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宝玉奋斗记 >

第9章

宝玉奋斗记-第9章

小说: 宝玉奋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以后对付贾政找到了一条正常的方针政策,贾宝玉心情大好。
  




10

10、衣不经新何由得故 。。。 
 
 
  贾宝玉暗中制订好了应付贾政的总方针却没有机会马上实践,新年过了第七日,外头的店铺就开张了,贾政这样有工作的人也要收拾收拾上班了,贾宝玉与贾政碰面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过了灯节之后,各家互相拜年或是趁着年节走动打扰关系的活动也就少了,贾母正堂来拜访的人数骤降,贾母闲了不少。且贾琏的婚事经过两家磋商之后,已经正式确定——待年假过后,衙门里正式开始办公了,贾家就兑了银子把贾琏同知的名头坐实了,贾、王两家正式确定再次联姻了。贾琏与王熙凤两个正式成为未婚夫妻,贾母了了一桩心事,更是再没有别的好操心的事情了。
  
  贾母闲了下来,元春与宝玉姐弟俩当然要回到贾母跟前好好奉承。且年节一过,王夫人又是收拾年节时的善后事宜,又要分派接下来一年里的各项工作,也开始忙得顾不上他们了。
  
  宝玉虽是一直同贾母住在套间暖阁里的,然贾母有贾琏的事情要过问,且宝玉常与元春去王夫人处,故而这几日与贾母见面的次数就少。等到贾母重新闲了下来,姐弟俩凑到祖母跟前的时候就多了。贾琏事毕,元春与宝玉去贾母跟前请安,贾母见到宝玉不免有点儿久别之感,等宝玉请过了安、迈着小短腿往榻上爬的时候一把他搂到怀里又是好一番摩挲。
  
  “这下可好了,余下的事情用不着我舍了这张老脸再去与人说合了,你琏二哥哥的事情只管让你伯母与母亲去做就行了,”贾母笑得惬意,“往后啊宝玉只管在祖母跟前跟着你大姐姐学认字儿念书,到了年纪咱们再去书房,有我护着,定不再让你老子为难你。咱们才多大啊?就这么逼着,你老子真是个糊涂的。”
  
  贾宝玉额角一跳一跳的,有一个没事拿儿子作伐子的父亲,再添一个不分青红皂白护短的祖母,母亲夹在婆婆和丈夫中间又不好说话,这年头还没有正规学校教育加以引导,这孩子想要身心健康地成长,真是太难了!贾母能够骂贾政糊涂,贾宝玉却不能顺着她的话往下说,不管他现在是一岁还是二十一岁,他要是说了贾政一个“不”字,估计贾母就要改骂他了。
  
  所以贾宝玉只能带着耳朵听着,间或用迷惑的眼神看一下贾母,然后小声说着:“老爷说的好像是对的,”抓抓脑袋,“可是我只有新衣服,老太太,咱们去找旧衣服穿吧,不然老爷该生气了……”
  
  贾母差点呛住:“这条儿也别听他的!镇日家看着没绣纹儿的、半新不旧的就喜欢,难不成咱们家还穿不起么?旧衣服都是从新衣服变来的,哪有人一生下来就是二十岁的?别糟蹋了好东西就成了。”
  
  贾宝玉眨着眼睛,慢慢消化着贾 
 10、衣不经新何由得故 。。。 
 
 
  母的话,这位老太太确实看得明白啊。贾母还道贾宝玉听不大懂方才的话,也觉得让宝玉这么丁点儿大的孩子理解这个太难了,索性撂开手去不提,转而问起宝玉在王夫人处吃了什么、玩了什么。贾宝玉也就扮成个普通幼儿,当是被新鲜的话题吸引了过去,一长一短地答着。
  
  元春读过《世说新语》知道“衣不经新,何由得故”,心道老太太说得果然是对的,她初读此句时真有石破天惊之感。须知贾政在子女面前要维持着父亲的架子一向严肃,对女儿还好些,对于儿子就越发像是审贼。贾珠幼时没少被贾政苛责,元春与贾珠年岁相差不多,每每听到父亲训斥兄长,她也跟着心惊胆战。直到贾珠到了年纪要去家学里读书,没几个月偷偷摸摸从外头带了本《世说新语》回来折了某页递给元春。
  
  元春至今还记得贾珠当时脸上的神色,透着点儿潮红,眼睛显得又湿又亮,嘴唇不自然地抿着。递书过来的时候,整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向自己这边倾着。元春很无奈,她是女孩儿,又是贾母教养的,做为父亲的贾政寻常管不到她的头上来。可是一兄一弟就遭了秧,可你又不能说贾政说的“认真读书”、“毋得奢侈”是错的,但是明明能吃白面馒头为什么非得去吃黑窝窝头?这样的话偏又不能说,因为不够圣人。看到自己的兄弟被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指责,指责的那个人还是亲生父亲,元春觉得憋得慌。
  
  现在虽有祖母发话,可这话贾母能说,别人就不能说。元春郁闷了,寻了个由头退出去发呆。坐在屋里想了半天,觉得宝玉读书有些天份,不如趁自己还在家里的时候多教他认些字,打下底子,等到自己嫁出去了宝玉有了这两年的底子也能过得轻松些。想到“嫁”字,脸上不觉飞红,王家表妹比自己年纪还小已经定亲,也不知道自己未来归于何处。
  
  ————————————————————————————————
  
  贾琏的亲事定了下来,对于贾宝玉的影响就是贾母闲了下来可以罩着他少被贾政折腾。而对于另一个人的影响就复杂得多了。
  
  李纨的新媳妇生活并不算很艰难。立规矩是必须的,哪家媳妇都得经过这一场,贾母又不是个刻薄人,王夫人待她也不甚挑剔,李纨在娘家的时候规矩上是极好的,从家中娇贵姑娘到别人家媳妇这一身份上的转变这道坎儿并不难过,适应过来之后并不觉得日子很难。更兼贾母跟前还有王夫人与邢两个正经儿媳妇伺候着,李纨只要在她二人身边搭把手就好。且有了贾母在,李纨连到王夫人跟前立规矩都省了——王夫人自己尚且要到贾母跟前应付,尔后要处理家务, 
 10、衣不经新何由得故 。。。 
 
 
  就是有心难为李纨,她也没那个功夫。
  
  婚前李家对荣国府的事务也是略作过打听的,李纨心里也是有一点数的。过门之后先是熟悉人际关系,贾珠倒尽职地对李纨简略说明了一回。余者都是王夫人禀过贾母后抽空对她说的。元春也不是刻薄的小姑子,还从细处或者提醒一点儿李纨日常生活中在府里要怎么相处,旁敲侧击了几句比如某婆子嘴碎、某丫头手笨。家里的人口也简单,主子间的人际关系此时还不甚复杂。
  
  新婚燕尔,她与贾珠的日子过得和顺。贾珠以前有一通房,此时也是老老实实——王夫人当家,自是不会允许有“下作小娼…妇”把“好好的爷们”给“你教坏了”。'1'放通房也是王夫人考查过了才放的,至少面子上看着很守本份。贾珠也不是个放肆的人,并无宠妾灭妻之事,更兼贾珠还有前程要考,放在女人身上的心思本就不多。李纨只需依礼而行,她与贾珠的小院儿便是井井有条。
  
  王夫人见贾珠娶妻后居然没有耽误了上进,李纨亦是举止有度,不免高看了李纨一眼。就是贾政,对这个儿媳妇也挑不出什么来。王夫人管着若大的荣国府,也是有一点私心的,既然李纨一应事务做得周到,就动了让李纨试着管家的心思。李纨也学得认真,心里也有思量,李纨与贾珠的院子就在王夫人日常起居之所的正后方,这意思也是明摆着的。
  
  然而年前贾珠的通房悄悄地对李纨道:“大奶奶,听说……东院儿大老爷大太太到老太太跟前说,要给琏二爷说亲,最后定的是咱们太太的内侄女……”
  
  李纨捏帕子的手紧了紧,低眉不语,通房一见不由摒息,蹑手蹑脚呐呐地退下了。
  
  李纨的丫头素云捧了盏茶上来:“大奶奶……”
  
  “吩咐下去,咱们院里不许有人乱嚼舌头,不管琏二爷定的是哪家的姑娘,只要亲事还没定下来就不能混说!干系到女孩儿家的名声,那是能混说的么?那还是太太的内侄女儿!主子的事情什么时候能这么说嘴了?旁人说什么我不管,只这院儿里不许有多嘴的。若是事儿定了,有你们道喜的时候儿。”
  
  素云应了,自去传话。
  
  到了年后,贾琏的事儿定了下来,李纨在心里想了一回才贾珠商量。待贾珠从国子监回来,到贾母那里正听了这消息,贾珠倒不觉得意外,年前年后他略有耳闻,且贾琏捐官也不是小事,心里早有了数。回到自己院里两下一说,贾珠道:“琏儿成亲是好事,咱们只看老太太、太太的章程就是了。”
  
  李纨展眉一笑:“我只吃大爷的饭就是了,这些且轮不到我来管。”
  
  贾珠此时才会意,前次李纨提前在太 
 10、衣不经新何由得故 。。。 
 
 
  太面前奉承,也接手了些不要紧的事务,贾琏娶妻后,他的妻子是得学着管家的,这新一辈里就有了两个管家奶奶。虽然贾珠排行在贾琏之前,然贾琏是贾赦之子,荣国府现在名义上的主人是贾赦。由贾琏之妻来管家在礼法上比李纨就要硬气得多了,王熙凤又是太太的亲侄女。
  
  贾珠有些歉意,深吸了一口气,握住李纨的手:“大丈夫当自搏功名,封妻荫子。”
  
  “那我便等大爷的好消息了。”李纨脸上一红,也知道以贾珠为人,大白天的能做到这样也不容易了。
  
  贾珠咳嗽一声,放开了手,不由又拿指尖摩挲了一下掌心:“凤妹妹过门儿还须得等上两年,太太跟前你还照旧就是了,太太说什么就是什么,可也别拿乔撂挑子。多跟着太太学着点儿也是好的。”
  
  李纨笑道:“这些我都省得。”
  
  “咳,咳,那就好……”
  
  又想到“封妻荫子”,妻已有了,这子么……又都红了脸。李纨就推贾珠:“你还是快去给老太太请安吧。”贾珠一笑,也不说早已见过贾母,正是老太太让他们小夫妻团聚的:“正是老爷的休沐日,我去见老爷。”
  
  夫妇二人解了心结,一切照旧去过,正觉日子合美,一道对于王夫人来说不太和谐的音符响了起来——赵姨娘要生了!
  
  '1' 《红楼梦》第三十回——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作者有话要说:垂头,请叫我囧人肉。
俺本来想写一道照亮天空的闪电,结果……生生把自己弄成个个“囧雷”。
泪……




11

11、赵姨娘生了贾探春 。。。 
 
 
  三月初四,日子不错。
  
  赵姨娘生了个女孩儿。
  
  听了这个消息,有高兴的,自然也有失望的。失望的人少,高兴的人多。大概除了赵姨娘一个失望的,其余的人都是高兴的。
  
  自从跟着赵姨娘的小丫头青儿慌慌张张地跑到王夫人跟前说:“太太、太太,赵姨娘要生了! ”王夫人就一面打发人禀了贾母并安排下一并备用的产婆一类,一面在自己院内菩萨像前数着念珠念经。
  
  贾母接到消息的时候正在午睡,元春姐弟俩并不在她跟前,尤其是宝玉,春天原就是个容易犯悃的季节,宝玉这小身材儿年纪又小,正是要吃饱睡足的年纪,他也在睡。元春得了空,歇了一会儿晌,遂起身又做针线,想着快到夏天了,该给宝玉赶制几件肚兜出来才好。王夫人跟前的婆子既不敢也不愿为了区区一个赵姨娘而惊扰了老太太,然而赵姨娘虽然卑贱,她肚子里的孩子却比较贵重,婆子犹豫了一会儿、估摸着时间,算算贾母已睡了一阵儿了,这才上前报信儿。
  
  贾母正在朦胧欲醒时,听到这个消息打了个哈欠才问:“稳婆叫了么?”
  
  “回老太太,太太已安排好了,稳婆已经进了房了,太太正在佛前念经呢。”
  
  贾母淡笑道:“知道了。”
  
  婆子分不清贾母的意思,讪讪地退了下去。
  
  贾母对王夫人挺满意,这才是大家主母的风范呢。赵姨娘本没有自己的房舍,只在王夫人院里伺候着,后因怀了身子,王夫人禀明了贾母,给她过了明路安排了个小丫头伺候着,又指了自己日常起居院子左面一院给她居住。正在贾政另一资格老一点的妾周姨娘的院子之后。如今见王夫人给赵姨娘生产之事安排得也是细致周到,贾母越发不把赵姨娘放在心上了。
  
  无论是贾母还是王夫人,对于赵姨娘都不怎么重视,王夫人还有可能含点儿酸,贾母却是并不萦怀——王夫人已有嫡出的两子一女,贾政的血脉还算兴旺,这两位压根就不用担心贾政绝后,又何必去盼望一个姨娘定生个儿子?尤其是王夫人,估摸着这会儿巴不得赵姨娘定要生个女儿才好,只怕被她念叨的那尊佛像已经收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