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重生之谁是四爷 >

第34章

重生之谁是四爷-第34章

小说: 重生之谁是四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在河南的四阿哥一行离开罗山县向开封府而行,下一个要考察的地方选在了开封府禹州。和在罗山县一样,他们还是找到一个村子租了农家小院,照旧开始了早出晚归的日子。

只是,没几天,十一阿哥就发现四阿哥常常找不到人,他隐忍不发,命两个员外郎继续办差,还帮着圆了过去,说四阿哥是办其他事去了。

接连四日,除了吃饭时都见不到四阿哥,及至第五天,十一阿哥的耐性彻底告罄,苏培盛和孙禄海瞧着这位小主子越来越冷的脸色,连正屋都不敢进了。

傍晚,四阿哥端来了最后的汤面,边摆碗筷边道:“你这几天是不是胃里难受了?暂时没有小米,就吃些面食吧,这个也比较养胃。等苏培盛买来小米了,再煮了小米粥用些,若是还不行,那就只能抓药了。”

十一阿哥望着桌上汤色清亮、放了几片绿蔬的面,脸色稍微好了几分,他知道君衡奉行药补不如食补,出京一个月来他从未感到身体不适过,因为每次稍有不对,都会被君衡及时发现,并用饮食调理过来。

不论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都没有人这么细心地照顾过他,哪怕是曾经的妻子乌喇那拉氏,也只是一味地迎合他的喜好,不曾留意过他是否不适。

十一阿哥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吃完饭再说,不愿破坏此时温暖的气氛。

夜里,四阿哥坐在桌前整理着这几天考察得来的资料,左手翻看、右手书写,神色认真专注。

十一阿哥打眼瞧着烛光映照下那张清俊的脸,第一次发现君衡也有这么正经的时候。回忆往日见过的君衡,要么端着他人面前那副装出来的清寂样子,假模假样的很能唬人,要么……他想起在他面前的君衡,嬉皮笑脸过、无赖过、苦笑过、狡猾过、沉郁过……

十一阿哥这才发现,他见过的君衡是鲜活的、真实的,这个人明明不是容易相信他人的,却愿意将最真实的一面展露于他面前,嬉笑怒骂也好,狡猾阴沉也好,都不曾在他面前伪装过。

“在想什么?”不知何时忙完了的四阿哥收好笔墨纸张,含笑看向明显走神的半大少年。

闻言抬头的十一阿哥略微沉吟,很直接地问:“君衡,你这几天在忙什么?别忘了,咱们是出来办差的!”

四阿哥一愣,无视他眼中的不赞同,神秘道:“明天你就知道了,天色晚了,早些睡吧!”

不过一个晚上,十一阿哥自认等得起,也就不再追问了。

四阿哥走时关好房门,仰头看了眼漫天星斗,抬脚走向了旁边的屋子。这次出来他不知道身边有没有康熙的眼线,但为了不让十一阿哥引起康熙的注意,平日里还是多加注意了。

出门在外,他们是亲兄弟,条件所限抵足而眠并不算什么,但他却硬是与十一阿哥分房就寝,苏培盛和孙禄海则在他们房中守夜。十一阿哥心里奇怪他的坚持,却也没说什么,苏培盛的疑问怕是更重,哪怕在宫里时,他都没让人守过夜,偏到了外面反而拿出了这条规矩。

四阿哥暗自苦笑,他又何尝愿意如此,只是帝王的独占欲让他不敢赌,天底下很少有什么侥幸,重生为十一阿哥的雍正想要平静,那么会妨碍这一点的任何可能,他都要极力杜绝。

若是因为和他走得近了,让康熙对十一阿哥不满,这对一个生活在皇宫里的皇子并非好事,他是修真者不会怎样,但作为普通人的十一阿哥就麻烦了。

第二天,十一阿哥虽照常去地里了,但却没忘了四阿哥昨晚说的话,等中午看到了人,便挑眉等着答案。

四阿哥对他的较真无奈,摇摇头拿出了个一尺来长、三四寸宽的盒子,放到他面前道:“打开看看?我这几天就是在忙这个!”

盒子是檀木的,没有雕花、没有描金,什么都没有,就是一截檀木做的,普通得有些浪费这么好的木材。

十一阿哥狐疑地瞥了眼面含期待的少年,伸手打开了盒盖,盒中垫了红色绒布,用棉花隔开放着四个陶俑。他眼中涌出惊喜之色,爱惜至极地取出了那四个陶俑,一个个摆到了桌子上。

这竟是一套渔樵耕读的五彩陶俑,高约三寸,神态生动、骨肉丰满,釉彩瑰丽、塑性细致,大到人物的胖瘦、小到衣褶都清晰可辩,堪称精品之作。

十一阿哥爱不释手地赏玩,在每个陶俑底下找到了款识,和放在他房里的那张琴一样,是小篆的“君衡”两字,这让他心中动容的同时倍感复杂,已知这是君衡亲手所做。

“我们来的时候,我发现附近有座民窑,这几天就是跑去做这个了,瓶子盘盏什么的我怕弄出来歪七扭八,倒是人物会刻,折腾了几天总算烧出来了。”四阿哥在旁解释道,“昨天放到窑里的,本就打算今天拿来给你,没成想你昨晚会问。”

十一阿哥垂眸遮去眼中的欣然之色,能在民窑烧出不亚于官窑出品的陶俑,君衡的本事连他都要惊叹,他上辈子顶多改改图样、定定式样,烧制的事都是造办处做的。

侥是如此,他也知道像陶俑这样小巧的东西比大件的瓶子、盘子难做得多,更别说做得这么精细了,想来是因为君衡擅长雕刻的缘故吧,复杂的人物倒更顺手。

“怎么样,喜欢吗?”四阿哥明白地感受到了身边人的情绪,却还是问出了这句。

十一阿哥迅速收敛表情,将陶俑一个个装回盒子里,斜睨了他一眼:“哼,不务正业!”

四阿哥目送那人抱着盒子慎重地收好,以拳掩唇挡住了笑意,同时移开了目光,免得被发现他眼中的好笑。

要不要这么别扭啊,说句喜欢又怎么了?真是不够坦率!传闻雍正帝性格中有些小别扭,没想到居然是真的,心里明明很喜欢,嘴上却犟着不说,而且,居然还训他这个送礼人不务正业?

不过,这才是他喜欢的胤禛!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起,更新时间恢复至早上十点,谢谢大家的支持~~!

 6261 皇太后无力护孙

金秋九月;京城的天气转凉了。

“砰-!”乾清宫西暖阁传来一声巨响;沉闷而用力,听着像是拍桌子的声音。

梁九功小心偷瞄坐在炕上的康熙;就见这位大清最尊贵的人面色略沉,左手拿着一张纸条,右手放在炕桌上,手边还有个被打开的小竹筒。身为御前伺候的第一人;他当然知道这是密报,至于来自哪里就不清楚了。

“滚出去!”康熙拂手挥下炕桌上的茶盏、点心;地上就噼里啪啦摔了一滩,他的左手将纸条攥成了一团。

侍立的奴才大气都不敢出,听到这话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地纷纷退了出去;就是梁九功都不例外。

西暖阁里静悄悄的,只剩下了坐在炕上的康熙一人,他的左手攥得死紧,明明发辫乌黑、身形挺拔,却无端端多了几分苍老气息,空荡荡的暖阁衬得他备显孤寂。

良久,他一寸寸松开了拳头,将那皱巴巴的纸条又看了几遍,幽深的眸子里溢出两分妒意、三分怀疑、五分伤心。

“渔樵耕读?亲手所做?堪比官窑?禛儿,你何曾送过朕亲手做的什么?嗯?朕……真的不想怀疑什么,你可明白?”

暖阁外传来压低的说话声,康熙脸色更加不好,口气很差地问:“吵吵嚷嚷成何体统?梁九功,还不给朕滚进来说清楚!”

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梁九功叫苦不迭地进来,尽力不发抖地道:“回皇上,是仁寿宫的小太监,说是太后娘娘那儿做了几样新奇点心,想请您去尝尝!”

康熙眉头一皱,皇额娘这是有事?他想了想道:“知道了,朕稍候过去!”

门口自有人转述,梁九功没敢走,经验告诉他,这个时候走人就等着被送到慎刑司吧。

“杵着做什么,还不快收拾收拾,等着朕自个儿动手不成?”康熙扫过地上摔碎的盘盘盏盏,恼怒地喝斥道。

梁九功连忙跪地告罪,心里却放松了许多,这样骂上两句总比被打板子强,做到他这份上最重要的就是体面了。

康熙烦躁地挥手让其起来,任由进来的宫女太监收拾着地面,这么一弄,他心中的郁气散去了几分,情绪也恢复了稳定,只面无表情地走到一边,将纸条、竹筒收到专放密报的匣子里,锁好了大步向外走去。

一刻钟后,圣驾就到了仁寿宫。

康熙问候了皇太后几句,就发现上了茶果点心后,殿中的奴才全部出去了,便提了提心神,知道这位嫡母要说的事不简单。

“皇额娘尽管吩咐,儿子听着呢!”康熙态度恭顺,做足了孝子模样。

“皇上,”皇太后已有皱纹的脸上露出些复杂,一副话家常的口吻道,“今儿几个孙媳妇抱着孩子来请安,我瞧着各个阿哥还是有些子嗣单薄,你说说怎么就没个好消息呢?”

康熙眼皮动了一下,没有搭话。

皇太后没得到回应,只得继续道:“眼瞅着明年又要选秀了,皇上可要给阿哥们挑些好的,大阿哥成亲最早,如今才弘昱一个儿子,太子是康熙二十八年大婚的,也才一嫡一庶两个儿子,剩下的就不用说了,我瞧着实在忧心。”

“皇额娘说的是。”康熙开口了,不过说了和没说差别不大。

皇太后抿了抿唇,眼中划过些坚定,干脆挑明了:“皇上,特别是四阿哥,这都大婚三年了,身边就一个嫡福晋,看着实在不成样子,明年选秀给他挑两个好的吧,他额娘早早去了,除了咱们还有谁给操这个心呢?”

康熙这才抬头,眸光直直落到嫡母身上,似是多了丝笑,只是让人看了只觉得浑身发冷:“皇额娘想说什么,直言便是,儿子总是敬着您的。”

敬着,却不是顺着啊!

皇太后叹口气,有些难以启齿地道:“皇上这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吗?皇上贵为帝王,怎能一意孤行与……与……唉,四阿哥聪慧明礼,皇额娘在时都甚为喜欢,虽说看着性子淡些,却是个好孩子,皇贵妃在时多疼他啊,饮食起居唯恐不细致,如今她走了,作为长辈如何能不紧着照顾着?”

康熙猛地笑了,却很快拉平了唇角,认真地看着眼带希冀、面含痛惜的皇太后:“皇额娘,朕不是一直照顾着禛儿吗?”

皇太后听到他对四阿哥的称呼,登时合了眼,哪个做阿玛的会这样亲昵地称呼已经长大的儿子?本来她还心存侥幸,觉得皇帝不会做出这等父子□的背德之事,她虽在深宫,可京城里豢养戏子、娈宠的事也听过不少,却从未想到英明如皇帝,也……也……对象还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这等事搁在寻常人家都罕见,怎么皇家就出了呢?

“皇上,皇贵妃若知道四阿哥被这么照顾着,她该如何想?皇上不能……不能这样啊!”皇太后痛声说起了佟佳氏,希望能让康熙因着这位曾宠爱过的表妹断了念头。

“够了!”康熙低喝一声,猝然站起身,紧紧盯着被他这一声震住的皇太后,“朕就是要他,便是佟佳氏活着,朕也不会顾忌!”

说罢,康熙拂袖而去,自他登基以来,特别是生母孝康皇后薨后,他从未对嫡母红过脸,不止因为嫡母识趣,还因为他打心眼里敬重嫡母,这是第一次,或许也将是唯一一次!

皇太后望着那道强势执著的背影,不禁唤了一声:“玄烨……”

康熙走了两步顿足,没有转身地道:“皇额娘,朕不会给禛儿指人的,他是朕一个人的,哪怕是名义上的女人,朕也绝不容许!”

明黄色的身影消失在了门外,皇太后仰头逼回泪光,长长叹了一口气,眼前不由得浮现出四阿哥的模样。

一众孙子里,皇太后对四阿哥还是很喜欢的,这个孙子平时虽然话不多,也常常容易被人忽略,但待她却是贴心的,每年送她的节礼、生辰礼都是实用的东西,哪天她有个什么不舒服,这孩子请安的第二天就会让四福晋来,往往带着对症的药膏或者方子。

而且,四阿哥的一双儿女委实可爱讨喜,孙子里除了五阿哥夫妻,就属四阿哥时时惦记着她这个老太太了,她实在不愿看到这么好的孩子受此大难。

皇太后心里清楚,四阿哥诚孝,就算对皇帝没有存那种心思,也会顺从皇帝的意思。皇帝是当局者迷,错把孺慕当成爱慕,她只怕皇帝折辱了四阿哥,日后会追悔莫及呀!

她是女子,无法明白作为男子的四阿哥委身亲生父亲,心中会是何等的感受,她只知道,四阿哥大婚之初与四福晋恩爱非常,那孩子又怎会是个喜欢男子的人?

这天后不久,康熙发落了乾清宫的一批奴才,几乎将身边伺候的人换了一半。皇太后在仁寿宫听到消息后怔了好久,明白皇帝是在提醒她这个嫡母,不要再将手伸得那么长。

皇太后满心自责,对四阿哥也多了几分愧疚,身为玛嬷,她竟无法保护自己的孙子,为了蒙古科尔沁,她不能和皇帝对着干,如此……就只能放弃了。

可惜了四阿哥那个好孩子!

康熙三十五年十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