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戈壁水世界 >

第35章

戈壁水世界-第35章

小说: 戈壁水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了。李志远长得眉清目秀的,算是个小帅哥,虽然长期营养不良,但是骨架子不小,个子在同龄人中也算得高的。特别是李奕,以前穿的都是李志远换季留下的男孩衣服,现在穿上女孩子的衣服,也出落成一个乖乖小美女了。

    等忙完这一切,又到了下午五点过,李大山就决定带他们到KFC去吃一次城里小孩的美味。但就在他们大快朵颐的时候,李春花同学吃得比小朋友还欢,看得李大山摇头不已。

    回家的路上,两个孩子再也没有局促感了,叽叽喳喳的和李春花聊个不停,对李大山也是大哥哥的叫得非常亲热。大家俨然一家人了。开车回到家,在家的人都认不出李志远和李奕了,围在他们身边打量不已。

    对于两个孩子下一步怎么办,大家都没有确定的想法,因为这还得征求孩子们自己的意见。为了孩子的未来,李大山决定召开座谈会解决孩子的事情。农场的一干人等把两个小孩子围在中间,询问他们的打算。

    “志远,你对以后有什么打算吗?你在这里还有其他亲戚吗?”李春花和他们亲近些,首先发问。

    两个孩子原来打算守在自己的家里,养点羊生活下去。现在羊没有偷到,还没被人抓到,而且这里也没有自己的亲戚,两个孩子对未来该怎么办也没有了主意。对李春花的问话,都是摇头。

    “那你们愿不愿意留在农场呀?如果留在这里,我们还要送你们上学,这里的生活条件也还可以,以后就不用担心没有饭吃了。”李春花这哪里是询问,分明是引诱嘛!

    两个孩子看着身上漂亮的衣服,想起KFC的美味,而且凭他们的直觉,能够发现李大山他们对自己很好。妹妹李奕听了李春花的诱惑已经都点头了,但是李志远却还在犹豫,李春花知道他在担心自己走了以后,妈妈回来找不到自己。知道问题所在,李春花又劝道:“志远在担心妈妈吗?不要多想了,我们有空回你们村子一趟,到时候把你的情况告诉村里的干部,以后要是妈妈回来,很容易就能找到你们的。”

    听了这话,李志远也是眼睛一亮,同时坚决的点了点头,同意留下来了。

    不过两个孩子还小,而且一直缺少系统教育,大家是不会同意他们单独居住的。幸好刘阿姨表态,他们俩事情不多,不如让两个孩子和他们老两口生活,也算是自己认的小孙子。黄教授随即也点头赞成。大家都觉得这样最好,李大山、李春花他们两个是单身,根本照顾不来孩子,李全学老人年纪太大,没有足够的精力,而李贺的老婆姜棠最近怀孕了,而且他们没有抚养孩子的经验,直接就被淘汰了。但是黄教授老两口有抚养孩子的经验,而且文化程度高,平时还可以教他们认字读书,学习礼仪,算是比较完美的安排了。

    就这样,两个孩子算是在李大山的八鲤农场安下了家。

    之后没几天,李大山开车陪两个孩子回了一趟老家日新村。首先是到村委会找到村上的干部,说明两个孩子的情况。村里人也知道他们家的事情,对此表示同情的同时,但由于生活艰难,村里人对帮助别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李大山也从村民破败的住房和陈旧的穿着看得出来,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日新日新,其实一点也不新。因为干旱和严寒,可能这个村子十几年来都是这个老样子。想想也是,如果这些偏远的村落都发展好了,草原市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村里的支书姓唐,五十多岁,但是看上去已经很老了。对村委会没有照顾好自己村里的孤儿,老人非常不好意思,拉着两个孩子的手,嘴里嗫嗫不已。最后又是不吝言辞的感谢李大山的善心,请他把两个孩子照顾好,如果办理收养手续的话,村里面可以开具证明材料。李大山一想,这也是个重要的事情,就要村里开具了证明,等哪天到城里找张副秘书长帮忙把领养手续办了,不然以后孩子上户口、上学都会有问题。

    接着李大山开车来到李志远的家。看着破败不堪的房子,李大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房子破点在南方可能是面子问题,在北方却就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寒冷的冬天刮起的七八级大风,轻易穿过各处漏洞,直接击打在人的身体上,那种刺骨的感觉让人比呆在室外还难受,也不知道这两个孩子怎么度过严寒的。

    房破屋漏家业贫,这房子不用锁,也没有人来偷。李大山走进去看了看,实在没有看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可能好点的东西前几年都变卖了。两个孩子进门翻检了一番,也没有带其他的东西,只是把祭祖用的爷爷、父亲的牌位给包好拿上了。李大山见到此景,心里也一暗,自己的父母身死异乡,自己也没有供奉他们的牌位,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家乡是怎样祭祖的,而且自己也不敢将自己知道的秘密公之于众,但是心里偶尔泛起的隐隐伤痛还是让他难过。

    除了这个烂房子,其他还能计算的资产就是属于李志远家的几十亩草场了。这片草场因为自然条件逐渐恶化,加之没有人管理,现在牧草生长已经很差了。短时间内,李志远也不可能回来管理,李大山也认为自己那里目前已经足够发展了,对这点牧场也没有放在眼里。

    处理好这一切,李大山拉上两个对故土依依不舍的孩子,开车回了八鲤农场。坐在车上,两个孩子都默默不语,不知道是想念自己死去的爷爷和父亲,还是奢望逃跑的母亲能够回来陪他们。但是他们知道,一切苦难都已经过去,属于他们的崭新生活即将开始。

    又过了两天,李大山带上黄教授两口子,专门进城找张副秘书长办理领养孤儿的事情。李大山自己没有结婚,根本没有领养资格,只有黄教授老两口才符合条件。由于村里面开具了证明材料,加之黄教授家经济条件也很不错,在张副秘书长的帮助下,李大山很快就帮两个孩子办理好了领养手续。由于黄教授的家在灵远,大家又跑了趟省城,把两个孩子也上了灵远的户口,这下子也算是省城的人了,只不过还是生活在八鲤农场而已。

    黄教授和刘阿姨确实教学有方,李志远和李奕才跟他们生活了短短了一周时间,整个人的精神气儿都不一样了。以前两个小家伙虽然机灵,但是透着一股子野性,举止失措。现在有两个高级知识分子的指导,孩子开始显得聪慧而不失文静,行为举止也大方了不少。男孩子还没有什么,李奕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倒是更加招人疼爱了,现在大家的一个业余爱好就是逗弄小家伙陪自己说话。

    而更让大家惊奇的是,李志远真的对养羊有不错的经验。对于李大山的滩羊,李志远一眼就看出了不同,觉得这群羊活泼有生气,体格健壮,比起别的羊来多个股灵气,只是他对这种差异难以表述出来而已。由于李志远每天都去羊圈细心照料这些温顺的动物,没两天,他很快就和这群羊熟悉起来。现在,只要他来到羊圈,这些羊就像对待李大山和李贺这些老朋友一样,围拢在他的周围,有时还舔舐他的手掌,弄得他咯咯笑个不停。就是和多多这些猛兽熟悉以后,李志远竟然比李春花等几个熟人还和它们亲切些。

    李大山对动物有种不可言明的熟悉感。只有他清楚的知道,这些不能人言的动物正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李志远的喜爱。而这种待遇,就是偶尔来照看它们的李春花都不曾享受到。李大山心想,人和人真的不同,每个人的天赋值都不一样。这李志远看来真的是搞养殖的天才,这个弟弟对自己的农场来说确实是个宝贝。知道了这点,李大山有空也经常辅导李志远,教他一些养殖知识。虽然黄教授也在教他,但是李大山的很多体会却是别人难以学习到的。



………【第050章 思索与考察(上)】………

    李志远和李奕这两个小孩子是安定下来了,但是李大山却一直在回想自己前几天看到的日新村的衰败情景。他的老家东风村在定远山脚下,冬季严寒和烈风的影响还不是那么严重,而且水汽的蒸发也相对小一些,农业生产勉强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但是日新村的自然条件却要恶劣得多,天旱少雨,一年难有个好收成,冬季大风夹着冰雪,往往造成牧区牲口的大量死亡,就是人因为天气原因而病死的也不在少数。李志远的爸爸和爷爷的病情,其实都跟恶劣的气候有关。

    虽然常人都说寒冷刺骨的冬季造就了北方人坚强忍耐的性格,但是当忍耐成为一种习惯,并因生活困苦而逐渐转变成绝望之时,展现在外人面前的就是失落、呆滞的村民面孔。李大山以前和这些人没有交集,但是现在他就生活在离日新村等贫穷落后的牧区几公里远的地方,自己的八鲤农场各项事业正在大步前进,发展趋势令人欣喜,但是那些牧民面对大自然的惩罚,只能选择默默承受,一年的劳作下来,甚至填不饱一家人的肚子。万一有人生病,更是雪上加霜,难以翻身了。

    不管怎样,李大山想帮帮这些人。但是周围的牧民并不适合在自己的农场上班,一是他们的文化水平比较低,难以达到李大山的工作要求,二是这些牧民大多担心离家外出工作后,家里的牲口和老幼没有人照看,不愿意外出打工。怎样帮助这些人呢?李大山的心里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这天,他又想了许久,但是仍然没有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只好请教家里的两位老人(刘阿姨不算老人,这是农场的人公认了的)。把黄教授和爷爷请到自己的房间里,李大山接着把自己的困惑说了出来:“两位爷爷,我最近一直在考虑帮帮志远他们村的乡亲,但是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出个好办法。你们经验多,见识也广,给我出出主意。”

    听了这话,两位老人都很欣慰。李大山的品性他们是知道的,诚实能干,乐于助人,对他希望帮助贫穷牧民的想法感到很正常。想了一下,黄教授开口问道:“大山,你现在能想到那些点子呢?”

    “我觉得吧,要么请些人来农场做工挣钱,要么交给他们养殖技术和种畜。请人做工是好,不过我只能请很少的人,而且他们愿不愿来还是个问题。而日新村那边也很缺水,牧草长得很差,就是交给他们先进的养殖技术怕是也难养出好牲口。”李大山最近想了很多,对此是娓娓道来。

    “嗯。确实就像你想到的一样。请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光是草原市的贫困牧民就不止十万,你一个人能雇佣得了吗?而且牧民乡土观念重,一般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的。就近请几个人还可以,远了的怕是不会愿意来。”黄教授长期从事农业研究工作,对本省牧区的情况知道得比较清楚。

    这时李全学老人也放下烟袋,开口说道:“还有啊,大山。你想帮助他人是好事情,我不阻止你。但是你可要注意,不要养肥了白眼狼啊!”李全学这话是指李大山帮东风村的老百姓修了鱼塘,后来李大山被逼,农场转卖,反而得不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这件事。

    黄教授接着说道:“老哥这话说得对。农村人看重眼前利益,虽然这种缺陷多是因为经济困难造成的,但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对于帮助他们的人,在接收物资和钱财的时候,还能心存感谢。但是这种方式没有改变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没有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一旦没有人去送物送钱,他们还会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上去。古语云:救急不救贫。对那些贫困的农民,一年给他送上几百元,不能改变其贫困的处境。就是改送母鸡或母猪,好让他们靠养殖赚钱。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自身观念的影响,结果没几天,这生仔的“小银行”都被他们宰了吃了。不能不说,这是我们现在扶贫最难办的地方。”

    李大山也明白,要改变牧区农村的落后面貌,帮助牧区农民脱贫致富,靠送物送钱送技术这种低级层面的东西是不可能实现的。你送的再多,也架不住大量贫困人群的日嚼夜用。难道自己真的找不到好的办法来帮助他们吗?李大山想得眉头紧锁。

    黄教授见他更加困惑了,说道:“坐在家里是想不出办法来的。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前段时间来八鲤农场参观的种养殖大户可不少,大山你不如到他们的养殖场去看看,听听他们有没有好的办法。就是了解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你也可以仔细打听他们起家的过程。我想,这些养殖户以前大多也是普通人,只是机缘巧合之下,顺势做大做强了而已。他们的成功经验对于你正在思考的问题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