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先知 >

第64章

重生之先知-第64章

小说: 重生之先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所以不管怎么说,讲究礼仪,对自己绝对是百利无一害的。“哈哈,这不是快过年了嘛,而且省里还有些比较好的香烟和酒,所以我就拿了过来。反正我们那边还有很多的。”吴关政笑着解释地说,他可是不想让吴志再次误会下去了,也不想看到程兰的长脸了。不然就是弄巧成拙了。“哦。叔叔您真的是太客气了。”吴志依然不痛不痒地说。其实吴志对吴关政送来的东西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省里如何处置黄立春他们了。“这是应该的。现在我想跟你们说的是黄立春已经革职查办了,现在已经送入了拘留所了。对于处罚的决定,我们省里一致决定按照国家法律来办事。”这时的吴关政终于可以抬头挺胸“做人”了。“按法律办事?那结果到底是什么?”
第一百零四章 心意
    “按照相关法律制度的话,黄立春不仅要原价赔偿桑塔纳,而且还将吃上五年的牢饭。”吴关政看着吴志说到。
    本来按照相关法律制度来讲,狠点的话,足够可以判个黄立春十年八年的牢狱。只是吴关政他们都是人,法不外乎人情嘛,多多少少都有点于心不忍的,所以才选择了五年的。当然他们也做好准备,要是吴志和程兰有意见的话,那就加吧,反正最多也就是十年。
    “那就好,那其他的人呢?”黄立春进入了牢房了,吴志当然很开心。同时也很关心其他人处置情况。
    “梁正文将会陪着黄立春的,省得黄立春一人在那里孤单。另外几位新来的都拘留十五天,至于那个打了你的我们也将之送入监狱的,他被判三年有期徒刑。”
    “嗯,好,好,好。”程兰一连说了三个好了,就连之前的长脸都成了笑脸了。
    “对了,吴志你过来。”
    “叔叔,怎么了?”
    “给。”吴关政随后就掏出了一张信封。吴志接了过来,打开看了之后才吓了一跳。乖乖地,居然是一叠百元大钞,也就是一万元。看着手上一万元,吴志觉得有点不对经。咱家惠宁电器都这么折腾他们了,他们没但有着一丝丝的抱怨和不满,反而还给自己一万元,难不成是封口费?再次看着手中的钱,吴志决定还是问个清楚,以免得以后被动。于是就说:“吴叔叔,这是什么意思?”
    “别担心,这不马上就要过年了,所以我们省里就给你压岁钱嘛。”吴关政很是随意地说。毕竟这一万元又不是他自己出的。而且现在还能借这个机会赢得吴志等人的好感,他怎么能不随意呢。
    对于压岁钱,想必大家都很不陌生了。“恭喜财,红包拿来”,春节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收压岁钱了。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在五十年代时,压岁钱于是也就开始五分、一毛地给还得磕响头作毕恭毕敬状才拿得到呢!不过,那也“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合作社买小炮儿买零食去!一路那钱被死攥在手里直到捂出汗来,藏来藏去藏丢了的倒霉事也常有,那种痛心跟今天在股市割肉没什么两样儿。
    直到二十世纪末的时候,孩子成稀罕物儿了,身不动膀不摇地就能得个成百上千块不过搁手里攥着的少了,有的让爹妈代管了,有的存银行了,还有就是上网打游戏了。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当然此时的吴志已经不再是个小孩了。所以听到是压岁钱的时候,吴志仍然觉得一万元还是很多了。
    “可是那也太多了。这可不是一块两块的,是一万呢。”
    “多什么多啊,再多也没你们五千万多啊。”吴关政拉着吴志的手说。
    虽然自己代表政府给了吴志一万元的压岁钱。凭良心讲,一万元真的是很多了,差不多是城镇职工六七年的工资了。但是吴关政很清楚地知道,惠宁电器的捐的五千万给江西带来了什么,也给这一届的政府带来了什么呢。
    吴关政很清楚地知道,惠宁电器捐款的这件事会给自己等人的仕途带来怎么样的影响,自己等人的政绩会因此而加上几十个百分点都不止了。因为前段时间里,自己等人就出尽了分头了,还受到了上面的人的夸奖。
    或许对于商人来讲,利润的最大化就是终极目标了,为了这个目的,很多人都会不择手段的,越过做人的底线。马克思不是说过:“自从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因为马克思老人家那句名言:对于无德的资本来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商人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们就不择手段;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他们就活跃起来;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有人铤而走险;有百分之百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敢冒上绞刑架的危险。
    而对于吴关政这样的官员而言,政绩更为重要。吴关政他们要的是可以吸引上下的注意力,增加自己的声望和吸引力。而惠宁电器就是在江西成立的,而且还大的手笔捐了五千万,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吸引全国上上下下的眼球。自然而然就会提高自己等人的声望了,谁叫自己管治有方。所以对于送给吴志一万元红包,吴关政并不觉得多了,反而感觉有点少了。
    “哦,那好吧。那我可就不客气了。”话都说到这了,那就拿吧。毕竟一万元也不是小数目了。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就让吴关政和程兰目瞪口呆了。
    吴志将钱放在茶几上后,就来到电话旁,打了一个电话给前台服务小姐。
    “我是吴志。”
    “哦,小老板。您有什么吩咐的。”
    “帮我通知一下余店长,让他来下我妈的办公室。”
    “好的,我马上就去通知。”老板吩咐的事情,当然要手勤脚快了。
    “谢谢。”吴志也没忘谢着人家。毕竟惠宁电器的所有的礼仪都是自己要求的。所以自己作为少东家,当然要以身作则了,不然就会落人把柄了,说什么上梁不正下梁歪了。
    等吴志挂了电话后,吴关政和程兰才知道原来吴志是打了电话让前台服务员把店长给叫过来了。没多久,那个名义上还是店长但是实际上干起督导的余乐就气喘喘地来到了程兰的办公室。
    “余店长,你过来。我向你介绍一个人。”看到站在门口的余乐,吴志就朝他招招地说。吴志这么做是有那么一点私心的。毕竟惠宁电器不会偏安于一方的,到时候,惠宁电器会越做越大的。等到了那时,惠宁电器就会很忙的,吴志相信那个时候才会是余乐一展才华的时候了。而现在把余乐介绍给吴关政,就是为了以后的展。毕竟吴志的事业不只有惠宁电器一个。
    “这是吴省长。叔叔,这是我们惠宁电器的店长余乐。”在为他们两做了介绍后,吴志就说:“余店长,这里有一万元。是吴省长以及省政府对我们惠宁电器的一点心意,所以呆会就把这些钱都平均分给大家吧。”
    “好的。那不知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做的吗?”
    “没什么了。不过一定要记得,这是吴省长和省政府的一点心意。”
    “好的,那我就先忙去。”
    等余乐出去了之后,吴志就笑着对吴关政说:“哈哈,叔叔,一报还一报啊。”
    吴志都这么说了,吴关政哪能不明白吴志的用意,这是帮自己抬轿子。之前,自己不也是义务地帮惠宁电器做宣传的嘛,而且还视察了半个多小时呢。不过通过这件事,吴关政又加深了对吴志的认识了。年纪轻轻的居然不受金钱的诱惑,而且还能处理的皆大欢喜。吴关政想不服都不行了。
    突然间,墙上的时钟响了,一看,原来已经两点了。
第一百零五章 人性
    (谢谢bubbq的打赏!谢谢!也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谢谢!)
    时间已经不早了,于是程兰就说:“吴省长,不好意思,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我们也就准备回家过年了。”
    “哎,程总,那你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准信啊,也让我们也可以过个好年啊。”一听到程兰说要走,吴关政就急急地说。吴关政知道自己这次来的是做什么的,其目的不是为了向程兰和吴志等人做最后的汇报,而是想知道自己这边的处理,程兰满不满意,那惠宁电器还能不能继续留下南昌。这才是吴关政今天来的目的。现在程兰什么意思都没表示就要走,吴关政当然会有点焦急的,毕竟这事情处理的好坏,可是直接关系到他自己的仕途啊。
    “准信?什么意思?”程兰吴关政说的准信到底是什么意思。
    听到程兰的话,吴关政就有点生气了,还以为程兰想装糊涂耍他的。不过吴关政并没有将心中的不满显露出来,依然满脸笑意地说:“就是惠宁电器能不能不迁离南昌?”
    “哦,原来你是说这个啊,没问题啊。你们都这么够意思了,我们也不是那么不知好歹的人,所以我们惠宁电器会留下来。”程兰也开心地说。目的都已经达到了,为什么不留下来,难不成还想因为黄立春那几个臭家伙浪费人力财力物力。
    “那就好。不过程总你是不是也该告诉我那个秘密了吧。我可是被你口中的这个秘密吊的心口难开。”
    “哈哈,我的吴省长,有这么夸张吗?”听到吴关政的肉麻话,程兰也不自觉地笑着说。
    “有,当然有。”
    “好了,我说就是了。秘密就是:惠宁电器的真正的老板不是我。”程兰很是正经地说。只是此时的吴关政却是被先入为主所影响了,再加上佛曰:“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就是假,假就是真”。吴关政真的是不知道程兰此时说的话是真还是假。
    不过说真的,这跟人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人性是复杂的,也是矛盾的,每人的人性都有不同,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其实,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所以当我们的长处和优势给我们带来成绩和实现自我价值时,我们的缺点也会让我们付出各种代价。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人性弱点,且都是自己不易察觉或不愿察觉的,这也是我们遭遇各种失败的根由所在。
    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也不例外,当他们驰骋疆场、叱诧风云时,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人性弱点而面临各种失败甚至走向不归路。生性多疑的人不仅仅有刘表,还有曹操呢。
    刘表,汉末群雄之一,姿貌温伟,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应该说刘表还是很有能力和颇有功绩的,他勤勉好学,善于思考,在治理荆州时期,恩威并着,招诱有方,万里肃清,群民悦服。
    刘表控制荆州以后,对于属地的管理励精图治,有条不紊,贡献颇多,有声有色,之前“人情好扰,加以四方震骇,寇贼相扇,处处糜沸”的荆州,变成了“万里肃清”的东汉后期罕见的一片乐土。
    所以,应该说刘表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当时东汉帝国灾祸连天的情况下,对于荆州地区的国计民生有着不小的贡献。那么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刘表为什么没有能够抓住机遇,成就大业呢?
    其最为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刘表的人性弱点------“多疑无决”所致。
    什么是“多疑无决”?就是生性多疑、毫无主见,刘表后期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后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
    这说明刘表在建立了一定的基业后,对于事业思想消极,不思进取,偏安一隅,只求自保;对于属下则是猜忌多疑,只倚重亲信蒯氏兄弟和妻舅蔡瑁等少数几人,而对于大量的优秀人才如黄忠、魏延、文聘则不为重用,而民间的英杰之士如诸葛亮、徐庶、庞统、马良等则更是视若无物。
    这些隐患所引的恶果从后期的展便可看出,刘表死后,其宠信的蔡瑁专权,擅立昏聩的幼子刘琮为荆州主,排挤长子刘琦,导致刘表集团分裂,从而使曹操坐收渔翁之利,兵不血刃便接受了刘表苦心经营的全部家当,真是令人叹惋!
    怨不得曹操曾评价刘表:“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
    而范晔则评价其“刘表道不相越,而欲卧收天运,拟踪三分,其犹木禺之于人也。”贾诩也说“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
    郭嘉更是一语道破天机,说:“表,坐谈客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