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我不要当小甲虫 >

第40章

红楼之我不要当小甲虫-第40章

小说: 红楼之我不要当小甲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宝琴的婚约,原本他是想再争取一二的,毕竟退婚的名声不好听。忠顺王一句话就给他拿了主意:“有道是贵不易交富不易妻,如今富贵尚且不足便要赖了亲事,可见不是本分厚道人家。便迎了你妹子进门,你难道不怕他害了人再谋嫁妆?且冷上一二年,寻个知根知底的,本王保媒!”细想想也就不再坚持,再者有这么一句话,只怕梅家是谈不上前程了。
贾琮垂手立在一旁,眼光扫过,果见贾母笑容淡了许多,忠顺王为了个戏子欺上门来,致令宝玉被他父亲打得皮开肉绽,老太太面上只道小孩子在外胡闹,理当管教,心中却存了芥蒂,这时听见薛蝌竟是攀上了忠顺王府,触动前情,自然不甚喜欢。
但她虽是长辈,却也没个拦着亲戚家孩子上进的道理,何况王妃保媒,又岂是可以推却了的?再者薛家二太太即将入京,自有主持之人,无须她这亲家老太太多事。
只这么一来,便连宝琴也不在意了,薛蝌趁势接了人去:他是打定主意,绝对不会让妹子再来贾家!
许是过于劳累,年事刚过,怀孕将七个月的凤姐儿见了红。贾琏着忙,急请了大夫前来,诊过说是:“这位奶奶禀赋气血不足,兼年幼不知保养,以致虚损亏耗。”开了安胎药。贾琏未免埋怨凤姐争强好胜,不顾身孕硬撑着管家,凤姐自己也不禁后怕,只得回了贾母,好生卧床休养。
王夫人顿觉失了膀臂,只得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又知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又请宝钗襄助。
这天贾琮正在看书,贾环垂着头,两眼通红地进来,无精打采地坐在那里。他舅舅赵国基已病了大半年,到底没救过来。贾环记起从前的好处,委实禁不住,不由大哭一场,又不想回东小院,便来寻贾琮说话。
贾琮亦知原著中赵国基就是这时候死的,他虽有些手段,却也不是随处都能用,只得小心劝慰几句,又道:“你舅舅家里还有什么人?我记得你有个表弟的。”
贾环点头:“叫赵檩,今年十三。我舅母想叫他进来跟着我,钱华也说了,给他在采买上头留个缺儿。”钱华是府里买办头儿,他哥哥钱实娶了赵姨娘的妹子,是贾环亲姨丈。贾府规矩当了差的下人,便父母去世也不能守孝,采买上最有油水的,足够他一家度日。
贾琮想想说:“我有句话,你要觉得不合适,你就当没听过。”
贾环忙道:“琮哥的话自是好的,我哪有不听的道理?”
贾琮便道:“二叔任期将满,明后年必定要回来的。我猜度着,你们兄弟叔侄三人,都要下场走走。你不中便罢了,你若得中,免不得有些个同年往来,难道叫你那两个表弟人前人后的服侍着?”现今跟着贾环上学的钱槐,就是钱华的儿子,算来跟贾环是表兄弟。
自从打贾琏处得了个小庄子,第二年贾琮就跟贾环说了,叫赵国基外头雇了人,开了家不起眼的小门面,专卖庄子里出的粮食和各色新鲜菜蔬,他自己只收个本钱,得的利由赵国基和贾环对分,这几年做下来,赵家日子也算过得,既然不缺钱用,何必给人使来唤去。
贾环怔得片刻,抿着唇用力点了点头。 
贾琮又道:“还有你姨娘那边,这几日你多盯着。你舅舅去世她肯定心里不好受,三姐姐刚上手管家,正要找人做筏子的时候,可别让人当了枪使。”
贾环这二年攻书上进,见事也更明白,当下应了,告辞而去。
贾琮轻轻叹了口气,这一年贾家是风波迭起,那些小戏子也就算了,再怎么扑腾他也不看在眼里,贾珍、贾琏跟尤家姐妹那一场闹剧才是祸事!
孟春时候正是乍暧还寒,林黛玉自元宵夜宴后便又犯了嗽疾,跟着史湘云亦因时气所感,卧病于蘅芜苑,一天医药不断。
贾琮往贾琏院中走去,有点想小侄女了。从凤姐卧床静养,这孩子就极懂事地整日陪在母亲身边,端水端药,说些童言稚语逗乐,已经有好些天不曾来寻他听故事。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贾琮拍拍手,找小丫头玩去。
隔着帘子问候了凤姐,自有嬷嬷把巧姐儿抱了出来,小姑娘一见贾琮,立时扭着身子向他伸手,贾琮便笑眯眯地将人接到自己怀中。
凤姐的院子不大,贾琮只在平日众人议事的厢房里坐了,这阵子院里自平儿以下都得了贾琏的令:“都知道你们奶奶什么性子,少拿那些个事情来烦她!”因此上这平日里人来人往的地儿如今再清静不过。
哄巧姐跟着一句句地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却听院子外面有人在说:“才见几个女人去了上房,还有些东西。气色不成气色,慌慌张张的,想必有什么瞒人的事情。”又有人啐道:“别人家的事要你去管?”
声音虽不大,贾琮却听得清楚。心念一转便已了然,不由暗暗冷笑:自己那位二婶也是个脑子不清楚的,好象将来抄家,藏匿甄家财物也是一条罪名吧?
贾家,已经离最后的结局越来越近了。
不过两三日后,外头便有邸报登出:江南甄家辜负皇恩,种种不法,着抄没家私,调取入京治罪。贾母得知此事正不自在,忽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来传上皇旨意,着宝玉入宫朝见,阖家皆喜。
原来上年间宝玉听了些黛玉指婚的流言,大病一场,贾母虽三言两语劝服了,心下未免不定,又见上皇太后接连赏赐贾琮,更添疑窦,故趁了入宫朝见之机,递了话给元春,请她从中出力,王夫人虽万般不愿,却因贾母多年积威,压得她半点反对的意思都不敢露出来。
贾妃深居凤藻宫中,却未曾闻得有指婚的话头出来,自是诧异,命人探听,也是无果。不过宝玉年已十七,终身大事早该定下,若能得上皇做主,连自家也有一份子体面。思谋已定,便使心腹小太监前去传话:“宝玉颇有诗才,上皇圣寿在即,命他做贺诗四首,呈送入宫。”贾母甚是欢喜,忙令宝玉好生做了,交付来人带去。
元春进宫之初,便在当时的皇后,如今的太后宫中为掌书女史,后又由太后做主赐予皇帝,因此常往庆福宫中请安。寻机将诗献与太后,凑在旁边说笑逢迎,引得太后大悦,便向上皇提起,适逢上皇起意招见诸勋贵旧臣子弟,这才有了宣宝玉入宫一事。
宝玉去了半日,带回来的不光有赏下的新书笔墨,还有上皇赐名的口谕。
贾府特特开了祠堂,又传令家下人等,对外一律改口称为‘瑛二爷’。
贾赦从祠堂回来就皱了眉头:“宝玉入宫,可曾有何不妥之处?”贾家这一辈取名皆从玉旁,瑛字虽有美玉之意,却也可解为‘似玉之石’。
贾琏才刚下值,笑里带着勉强:“我回来的路上听说,宝兄弟在宫中举止失当……好象是偷看上皇身边的宫女。”这人可是丢大了,就他这回来的路上,已经被同情了好几次。
贾赦倒吸一口冷气。
贾琮直想发笑,衍波等人消息比贾琏还要快得多,之前他就知道了,宝玉到了宫里,初时对答得体,上皇考校几句,虽是老生常谈,倒也中规中矩,本可以顺顺当当辞了出来,谁想上皇身边的宫女一时不慎,竟碰翻了茶盏,惊得立时跪伏于地。
宝玉最是怜香惜玉的性子,见那小宫女不过十六七岁,颜色正好的时候,此刻花容惨淡,骇得瑟瑟发抖,顿时起了怜意,总算记得人在何处,不敢出声,只不住偷眼去瞧,盼着有人求情、上皇开恩才好。
上皇御极三十载,眼神何等犀利,只做未见,又问:“即说宝玉是小名,为何又做本名来用?”这都十好几的孩子,连个正经学名也没有,未免有些不讲究。
宝玉恭敬回道:“因系祖母大人所取,是以父亲不曾改动。”
上皇淡淡一笑:“既然如此,朕便赐你一个名字罢,也是你进宫一趟。”当下便赐了一个‘瑛’字下来。
与宝玉一同朝觐的都是勋贵子弟,这些人在宫里还知道收敛,一出宫门,便有人按捺不住,互相间挤眉弄眼,轻轻嗤笑出声。
背后的目光让宝玉只如芒刺在背,他听不清那些隐隐约约的议论,更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却觉得每一个人说的都是自己……他只想快点回荣国府去,只有躲进祖母的怀抱,或是让姐妹们围在四周,才会安心。
大观园里继黛玉湘云之后,又病倒了一个。
作者有话要说:

、58

方出正月,宫中便薨了一位老太妃,贾母带着邢王二夫人每日入朝随祭,又要送灵,须有一月光景不能在家。
贾琮手执刻刀细细雕琢,这是为贾琏还未出生的儿子备下的,要在寸许大小的锁片上雕出九九八十一个不同字体的‘寿’字,很花了他一番功夫。先已做了一样,送给林黛玉二月十二的生辰礼,虑及两人表姐弟的关系,便不用随身佩挂之物,而是刻了一个猫蝶嬉戏的书镇,那胖猫儿憨态可掬又透着灵性,边上些须彩色,正好雕出一只翩跹飞舞的蝴蝶。
猫蝶喻示‘耄耋’,若无意外,有这件东西陪在黛玉身边,她至少不会短命。
出了书房,却有个眼生的丫头立在角落里,十三四岁,体态窈窕,眉目间自有一段风流妩媚。垂着头看似恭敬,一双眼却不时四下打转。展颜便忙过来:“二爷,方才林婶子带了个小丫头过来,说原先园里的戏班散了,将人发到各处使唤,这一个叫豆官,是给二爷的。”
我了个去!贾琮险些儿没给自己一下子,薛宝琴跳出去了,本该是她的人如今上我这儿来了!
也罢,既来之则安之。见豆官跪下磕了头,贾琮便道:“既已离了戏班,从前的事儿便不必提了,也不要再想才好。展颜,你两个多带着些。”两人皆忙应了,贾琮也不看她们,一径把玩手里的白石山子:“以后就叫笑儿吧。今日且去安顿,明儿听浅墨安排差使。”
笑儿低声答应,小心退了出去,贾琮方向展颜道:“她们这班人不比刚挑上来的,身上毛病不少。你们几个多注意些,别要把戏班子里的习气也带了来,另外告诉魏嫂子,别让她四处乱走。”魏嫂子就是就是解颐她娘魏诚家的,另外魏诚家的有个两姨姐姐,便是单大良家的。
贾琮还是想得简单了些,他只当拘住笑儿,便可少沾些是非,奈何另几个却不肯放笑儿落单,笑儿自己也不是个耐得住性子的。
大房的院子本是旧年为贾赦成亲起造的,其时荣国夫人尚且在世,对这个从小抱大的孙子,比如今贾母对宝玉也不差什么,明里暗里不知塞了多少好东西过去。
后来老夫人去世,贾赦在母亲面前动辄得咎,府中地位一落千丈,连着贾琏生母苏夫人也被婆婆连番打压,最后郁郁而终,贾赦的心思也从惶惑到怨怼到漠然,索性砌了原本的院门,在外墙上另开了一扇。
不过,角门却一直留着的,下人们图个来去方便,贾琮平日也是走这里去瞧侄女。大房在府中不得势,门上当值的婆子便有些懈怠,时常偷着吃酒耍钱,差事多有马虎。芳官几个近日很讨了宝玉湘云等人的喜欢,就如倦鸟出笼一般每日游戏,有时便趁人不备,偷着溜到这边,来寻笑儿。
笑儿正学针线,一块绢子上半朵桃花尚未绣得,指头已是扎了三四下,赌气将绷子往桌上一摞,向解颐笑道:“好姐姐,我去去就来。”
众人都知道她从来不曾学过这些东西,解颐见她不耐,也只是好脾气地一笑:“拿来我瞧瞧。”细细说起针法。
笑儿哪里坐得住,听了几句,便急急插话:“好姐姐,我忍不住了,先让我去吧。”不待解颐出声,提着裙子便一溜烟地跑了。
解颐便有些无奈,她们学这些的时候可比这枯燥无味多了,谁手上没磨出几个血泡,也没有敢这样说停就停的。
不说解颐摇头,且说笑儿一出了房门,立时如鸟儿出笼一般,正盘算着要去寻芳官等人玩耍,就见前头有人伸头探脑,却是葵官蕊官两个,正是‘打瞌睡来了个枕头’,当下说说笑笑,同往园子里去。
这一日正值清明,府中备下年例祭祀,一早贾琏便领了贾琮贾环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至下午方回。
方下了马,便有人上来禀告:“回几位爷,方才里头传出话来说林姑娘晕过去了!”
贾琏忙问:“可请大夫了?”
那人道:“王信打马去的,想必快回来了。”贾琏便不再多问,打发贾环贾兰各自回去,自与贾琮往园子里来。
贾琮有些奇怪:黛玉前些天犯了嗽疾不假,可并不严重,如今已渐好转,怎就晕倒了?
刚走到潇湘馆门前,便听里面一片声道:“好了好了,醒过来了!”随即就是一声泣血般的悲鸣:“这里留不得了,留不得了!”
兄弟俩不约而同地快步走了进去。潇湘馆地方并不大,院里站满了丫头婆子们,宝玉哭哭啼啼立在门口,一付失魂落魄的模样,李纨带了众姐妹在里面看护。二人便不入内,只问:“是怎么回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