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1978 >

第189章

重生1978-第189章

小说: 重生197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我地学校里。所有地学生都是免费上学。如果他地成绩好。甚至还能得到一笔奖学金。这样地学校国家会办吗?”王小明说道。如果能让自己学校里地人按照自己地想法去学习。王小明愿意承担这样地费用。因为他知道。现在不付出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支持。
  “你说你如果办学校。那所有地学生费用都由你来支付?那你这不是赔本地买卖吗?”刘振海说道。要知道从小学到高中可有十二年。一年地费用也许王小明愿意支付。但是十二年。而且学生地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地情况下。到时王小明还愿意承担这样地高额费用吗?再说了。现在王小明地企业是效益好。如果他地企业效益不好了呢?那这样地学校不是马上就得倒掉?
  “刘叔叔,我办学只是想让那些孩子能接受正规的教育,能让我们的祖能更快的富强,这不是买卖,更不是因为声誉,只是我想办一件实实在在的事罢了。”王小明诚
  道。
  “可是你如何保证你办的学校能长期运行下去呢?如果以后的费用高了的时候,甚至高到你也无法承受的时候,你这个承诺还能实现吗?”刘振海担心的道,虽然他也很为王小明的这个想法而兴奋,可是这显然只是王小明一时的冲动之举,如果再几年他后悔了呢?或是没有这个经济能力了呢?
  “只要国家给我政策,我会存一起笔成立一个基金会,专门用来负责学校费用。多了我不敢说,但是我这笔钱可以保证在不靠利息的情况下使学校动作五十年,这样的承诺能让你满意吗?”王小明说道,今年杨小坎的投资回报率让他非常满意,今年内完成预定的计划完全不成问题,所以王小明才有底气说这样的话。何况就算没有这笔钱,他以前的股票认购证赚到的钱也足够他开支这笔费用。
  “如果你能保证有这笔钱的话,那我倒是可以帮你去活动活动,但是结果如何我也不能保证,毕竟这是目前还没有先例的。”刘振海说道。
  “太好了,我随时可以拿出几个亿来当保证金。”王小明高兴的道。
  “小明,你还真是有钱啊,随便张口就是几个亿,你的大可公司真的这么赚钱吗?”刘振海诧异的道。
  “这可是我的商业秘密。”王小明笑道,他当然不能告诉刘振海,自己这笔钱根本就与大可公司没什么关系。
  有了王小明雄厚的财力支持,刘振海说话的底气就足了,他向教育部的部级领导反映了王小明的意向,可是教育部也没有办法马上给他答复。要知道这样的事既没有先例,而且教育部还有一丝担心,私人办学,不通过国家的教育系统,这不是说明现有的教育系统让王小明不满意吗?
  但是不管怎么样,有私人想办学校的事还是被中央一些领导人知道了。民间办学,先不管人家的意图如何,至少这件事就是一件好事,总设计师不是也提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面向未来吗?既然他这么重视教育,那对民间的私人办学至少就不能拒绝,至少人家的心意是好的。
  王小明不知道,自己向刘振海提出这个要求,而刘振海又把这事转给教育部,在教育部没有得到明确答复他又捅给国务院之后,与教育相关的部门就不知道开了多少次会。而这些会议的议题都是针对民办学校的。
  在中国要推动一项政策的出台既容易又艰难,说到容易,只要朝中的大佬一句话,也许很快就能实现。
  说到艰难,有时一项政策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都不一定能出台。比如公开官员的收入,比如降低公款开支等等。
  而这次王小明的办学想法也必须要有中央的政策出台,否则谁也不敢同意王小明的申请。
  “小明,你还在北京吗?”一个月之后,王小明才接到刘振海的电话。
  “我在香港,事情有进展了吗?”王小明经常给刘振海打电话询问此事的进展,可是每次得到的答复都让他丧气,但是王小明并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既然在大南没办法办学,那我到港澳去办总可以吧,到时我来个内地招生,一样的可以达到效果,但是那样的影响力就要差得远,而且成本也会高出很多。可是王小明既然已经决定要做了,那谁也没办法阻止,现在的王小明已经不是有前世那个只能听天由命的王小明。
  “对,中央的有关部门想直接听听你的想法。”刘振海道,这段时间他也为了这事而到处奔波,虽然他是机械部的副部长,可是在机械部以外的事,他的能力也不太强。只能通过老领导老同事迂回的办这样的事。
  “我让周敏跟他们汇报吧?现在她已经负责这件事的调研,我们已经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王小明说道。
  “那也行,你让她马上来北京一趟,越快越好,你也知道,他们这些老爷部门可是不会等你太久的。”刘振海说道。
  “那我让她马上坐飞机回来,最迟明天下午可以到北京。”王小明说道,如果能在内地办学那是最好的,否则王小明在还没有得到明确答复之前,他决定在香港买地建校址了。
  能让王小明去汇报,这说明事情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周敏在一个星期之后给王小明带去了教育部明确的答复,王小明如果想办学那国家肯定支持,但是目前只允许他办小学!)
第二百九十二章 沟通
  照希望工程的希望小学捐建规定,个人或是企业可是T国青少年基金会下面的希望工程来建设学校,出资人可以监督、随时检验、随时通报,但是却不能自己去建学校,一切都必须要通过希望小学。但是王小明这次由他亲自建设,这已经是有关部门做出的最大让步。
  至于建自己的中学和大学,则暂时被驳回。当然,如果王小明能做出一些让步,那还是有可能的,比如学校的老师由当地教育系统统一安排,学校的管理归当地教育部门,这还是可以商量的。但是这样的话,就大大的违背了王小明的初衷。
  而且还有一点让王小明觉得意外,这些小学虽然可以全权让他去建,学校的老师也由他安排,甚至教材也让他自己选择。但是学校的校址却被固定了几个预定的地方,但是整体而言都没有出甘肃省,这次国家是看中了王小明的投资规模,所以也就拿出这块区域来给他作为试点。
  “为什么不能在H省呢?要知道我们都在这里,H省又是我的家乡,这里也有贫困地区啊,也有很多地方的小孩上不起学,或者根本就没有上学的条件。”王小明一开始还是很高兴,但是当他接到周敏的详细汇报时,却发现这次好像与自己的计划有所区别。
  “如果你真的想自己办学校的话,那就只能在甘肃,其他地方没有这个政策。这还是因为甘肃教育厅的人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主动与国家教育部联系,最好才产生了这样的结果。所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周敏说道,前段时间正好甘肃教育厅的人在北京开会,当他们听说了这件事之后,马上就向中央打报告,不管王小明的意图如何,他是公办学校也好,民办学校也罢,只要能让他们当地的孩子上学,而且还是免费,他们就欢迎王小明去。
  “但是只能办小学有什么用?至少要把九年制义务教育都争取到手,否则没什么效果。”王小明还是有点不满意。
  “如果按现在的进展,真正由我们办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那至少也得六年,不,七年之后,到时兴许就能办中学了呢?”周敏道。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王小明高兴的道,事实上不用七年,再过二年左右,国家就会鼓励民办学校。
  因为现在的大学入学率低,高中毕业生就成了每年待业的主流,或者说是成了南下打工的主力军。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有关部门就想到了提高升学率,高中毕业之后让一部分没有考上公办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去入学门槛低的民办学样,这样既能提高国民素质,也能减少就业压力,还可以造就教育产业。
  但是这次的教育改革被很多人在十几年之后认为是当时中国最失败的一次改革,教育产业化不但使得教育质量降低,而且使得学校**成为继官场**之后又一个让人深恶痛绝的一种**。
  这样的教育改革不但让中国的老百姓一下子觉得高等教育马上也成为他们背不起的包袱,而且使得在这样的环境下被教育的学生还在学校的时候就知道了金钱的魄力,间接导致了全社会一切向钱看,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那我们是不是先和甘肃教育厅地人沟通一下?”周敏问道。王小明就像一个甩手掌柜。只负责交待工作。剩下地具体事务就得由她来执行。
  “可以。现在离九月份开学还有差不多半年地时间。我们要在这半年内把第一批学校建成。”王小明说道。
  “那我明天就飞到甘肃?”周敏问道。既然王小明已经下了决心。那她地工作就是使这批学校在今年九月以前投入使用。
  “那倒不需要这么急。你在北京地时候我已经在这边看了几块地。你先要帮我把这边地地皮买好。甘肃那边地事不能停。但是这边也需要马上把学校建起来。就算以后不需要用到。但是我还是这边建一所精英学校。把一些有前途地学生接到香港来接受与内地完全不一样地教育。”王小明说道。甘肃是属于欠发达地区。而且那边指定给自己地地区肯定是这个不发达地区里地不发达地区。那里地人也许连吃饭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试想。这样地条件又如何能让那些孩子们安心地在学校里读书?
  王小明在香港看中地地方都是离市区很远。现在还是属于香港地山区。但是对于要建学校地王小
  。山区也足够了。
  王小明的意思是要在香港这边建一所宿舍式的多功能学校,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要住校,所以学校是否偏僻就显得并不重要,只要能有一般的交通,能保证水电供应就行了。所以周敏也没有花太多时间去考察,很快就选定了校址。
  由于以后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内地学生,而且还都是偏远山区的穷困学生,所以以后他们的身份问题,学校的证件问题也都要提前完成。虽然香港的办事效率很高,可是这个地方的办事作风也非常严谨,特别是像这种学校,由于不招收香港本地学生,所以手续就更加的繁琐,也许一二年都不能把所有的手续全部办下来。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由于王小明的户籍在H省,所以他想在香港买地办学校就显得非常复杂,最后学校建成以后,所有的手续还没有完全办好,这所学校也就不能投入使用,直到一年半以后,香港的大学中学才算最后完成。
  等到香港这边的事告一段落之后,王小明与周敏就亲自去了甘肃。与政府部门沟通的事就由给了周敏,而王小明在保尔和柯察金的陪同之下,就先去了甘肃教育厅提供的那些能让大可公司建学校的地方。
  虽然已经作足了心理准备,虽然在前世的电视上看到过很多关于穷困山区的介绍,但是当王小明亲自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还是为当地的恶劣环境而震惊不已。
  从兰州下了飞机之后,王小明就与周敏暂时分开,周敏带了一部分人去甘肃教育厅,而王小明则和他的两个保镖先坐了五个小时的火车,然后又坐了四个小时的汽车,最后才到达一个小县城。
  到这里时已经天黑,但是这个小县城离王小明的第一个目的地却还有七十公里的距离,而且这七十公里只有三十公里是有“车”可坐,这车可不是汽车,而马车或是驴车。剩下的将近四十公里全部是山路,真正的山路。
  由于没有提前给甘肃方面打招呼,所以王小明到了这里之后也没有当地政府部门来接待,一切只能告他们自己。
  这次王小明出来的时候也算是做了准备的,他知道在山区也许饿不着,但是想吃顿荤菜却很难,所以他出发前带了几十斤的腊肉,而保尔和柯察金在得知这次要去的目的地相当的偏远,也带了几十斤的酒和十几条烟。对他们来说,只要带足了这两样东西,在山里等几个月都不成问题。
  在小县城休息了一个晚上,王小明三人又补齐了一些日常用品之后,他们三个人开始出发。花一元钱坐了三十公里山路之后,前面就的路就再也没办法通车,甚至人走在其中也得小心翼翼,一个不小心就会跌倒。
  “保尔,你的方位正确吗?怎么走了三个小时了还没有见到人烟?”王小明从下了马车之后又足足走了三个小时,一开始他觉得四十公里山路也不过如此,可是当他真正走进来之后,才发现,走山路比平时走路更费力气。
  “应该没错,这次出发前我特意买了个指北针,方向绝对不会错。”保尔说道,由于这些山路并不是经常有人走,所以很多山路并不是实际意义的路,而且由于没有当地人带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