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1978 >

第10章

重生1978-第10章

小说: 重生197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意思是你不要写了,但是你妈说不能食言,再说家里的情况也确实紧,你的钱正好补贴家用。”王坤道。
  “那钱我还……”
  “你一个小孩子要这么多钱干什么,这是五块钱,是对你的奖励,其他的钱就由我和你妈帮你保管。”王坤打断他道。
  其实王小明拿着这钱还真的有钱,他在听到有五百元的时候马上就在琢磨这钱该如何用,可是没想到,转眼之间,五百元就变成了五元了。
  拿着手里的五元钱,王小明只能苦笑。除非自己表明身份,否则那钱看样子是不可能要回来了。当然,表露身份的话,王小明相信,十有八九家里会把自己家到医院,也许还可能是神经病医院。而且就算没有检查出神经病,那要是被那些医生知道了,自己以后的路可能就由不得自己怎么走了,也许这辈子就是一个当实验小白鼠的事了。
  可是按大人们的说法,帮自己保管钱,其实就是把钱拿走。如果自己以后问,那他们还给自己的时候也是遥遥无期,或者说是永远无期。至少在成年以前是不要想!可是现在王小明差的就是时间。
  “爸,那钱你准备怎么用?”王小明道。
  “这是大人的事,你小孩子问什么?”王坤轻笑道,这钱他准备用来入股村里准备新办的铸管厂。
  此时王小明真恨不能自己马上就变成一个大人,因为他知道村里现在正在筹办一个铸管厂,就是生产那种地下水管和下水道的铁管。从前世的记忆中,王小明也知道,家里当时把所有的钱全部入股了这个铸管了,因为这是一个村办集体企业,全村所有的人都入了股,有剩余劳力的还可以安排进厂工作。
  但是王小明却知道一个结果,那就是这个铸管厂在十几年之后就倒闭了。因为管理不善,厂里的工人除了外面请来的技术员之外就都是村里的村民,太过严格的管理根本没人能接受得了。再加上销路也不好,在十几年后,PVC管就把铁管挤得没有了容身之地。
  而村民们最后投进去的钱连本钱也没拿回来,据王小明记忆,好像只能拿回八成。也就是说,入股的钱越多,到最好亏的也更多。王小明肯定,这钱家里肯定也会投入到铸管厂入股。
  “爸,我想……,算了,没事了。”王小明本来想让爸爸把那五百块钱交给自己来使用,但是想想,就算自己提出来,他也不会答应,看来这钱的用途已经定了。
  躺在床上,王小明一直无法睡着,现在他已经没和父母睡在一张床上了,三兄妹挤了一张大床上睡。五百块,十年后打八折,变成四百块,不但没有升值,而且还贬值了。而且是贬值的相当厉害。十年之后的四百块只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块不到,虽然是返回了八成,其实只有二成左右。
  对铸管厂的事,在前世的时候王小明也并不很了解。他只记得自己在上小学的时候才建厂,当时自己每次放学之后就去铸管厂玩。因为运输的缘故,铸管厂需要很多草绳,自己和一些小孩就用草绳来做秋千玩。
  至于铸管厂的效益,以及为什么会倒闭,他是一点也不清楚。甚至具体是哪一年倒闭的,他也说不上来。因为自从自己上高中之后就住在学校里,对村里的情况就了解的很少了。每次周末回来,也就是母亲对自己说说村里的事。
  按王小明的意思,这五百块钱应该让母亲到镇上甚至是在县里开一家店铺,八十年代什么最好赚钱?广东的电子产品和音像产品。现在改革开放已经有五年了,在广东那边的电子厂非常多,在那边几块钱一块的电子表,拿回家里就能卖几十块钱。十倍的利益,这年头还有能比这个更好赚钱的生意吗?可惜……
  “爸,我想订几份报纸。”第二早上起床之后,王小明向王坤提出要求,现在自己既然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也不能向他们表露自己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事,那就引导他们吧。
  在这个没有百度没有GOOGLE的年代,搜集信息靠什么渠道?除了报纸杂志就是电视,可是现在电视还是一个稀罕的东西,报纸杂志现在才是一统江山。虽然到了二十一世纪,绝大部分的报纸杂志举步维艰,但在现在,报纸既能给人知识,也能给人奋发向上的力量。
  “你一个小孩子订什么报纸?”王坤对自己的这个儿子是越来越看不懂了,他在镇中学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以及领悟能力就让他吃惊,而这次他写的这部小说更是让他意外。而且最意外的是他还赚到了一笔高额的稿费,有时王坤想想,自己对儿子根本就不了解,他表现得太过成熟,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我要知道外面的世界,增强自己的视野,而且这也能提高我的学习。”王小明振振有词的道,其实他最重要的目标只有一个,帮助村里的铸管厂!
  PS:继续深夜求票……
第十二章 订报
  王小明的理由冠冕堂皇,王坤也一时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再说,他对于书籍和报纸之类的东西本身也感兴趣,虽然知道王小明有可能是想增加自己的文字功底,但是只要是能提高学习水平的事,他都愿意支持。
  如果是其他的家长可能不会支持王小明的举动,要知道像报纸和杂志这些东西对这个年代的学生来说都是课外读物,在学校里基本上都是明令禁止的。很多现在的人听了都可能会好笑,但是这样的事确实在当时发生了,直到过几年的高考作文是一篇光明日报的文章,才引发全社会和传统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但是王坤自己毕竟是教师出生,相对于其他家长而言在读书这方面也较为开明,要不然他也不会让王小明在二岁的时候就“玩”书,而且还把全校所有老师的书基本上都“玩”了一遍。
  王坤又交给王小明十块钱,让他在母亲的带领下自己去邮局选定报纸。
  “钱是不是多了点?这可以订好几份报纸的了。”陈淑珍看到王坤这么大方的给儿子十块钱之后,有点心痛的问道,这可是家里一个月的生活费呢。
  “没事,只要他想看书,而且是正书,我都支持。对了,人民日报和H省日报不需要订,村里就有,如果你想看,我给你每天带回来就是。”王坤大手一挥,算是盖棺定论。
  “好的。”王小明才不会订这样的机关报,不过能看看上面的国家政策也是好的。要知道现在国家的形势每一年都不一样,而中央的新政策也不时就会出来,老百姓从这方面了解信息是最好的了。
  下午王小明特意请了半天的假,跟着母亲去了镇上的邮局订报纸。这个年代的报纸数量并不多,选择的余地也不大。但是王小明对那些自己熟知能详的报纸杂志还是心里有数的,他很快定了几种报纸杂志。
  “三毛,是不是订的太多了,你能看得过来吗?”陈淑珍看到王小明连考虑也不考虑一下,拿着征订表就填了“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和“文汇月刊”。本来王小明还想订小说月刊,但是上次和编辑胡言通信时,他告诉王小明,以后只要王小明在小说月刊上报纸的文章,就可以免费送他杂志,所以他才没订了。王小明知道,自己的这部忠侠恩仇至少可连载两年,在两年之内自己是不需要订这份杂志的。
  “不多,羊城晚报和中国青年报是一周六份,我每天花半个小时就能看完,而文汇月刊是一个月才有一份,我抽个星期天不就行了?”王小明知道母亲是心痛钱,在她的眼里,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书可以买,但是一次最好不要买这么多。
  三份报纸花了十三块五毛八分钱,除了王坤给了十元之外,王小明还垫进去三块五毛八,他身上就只剩下一块多钱了。
  “妈,我还想逛逛书店。”出了邮局之后,王小明拉着陈淑珍进了隔壁的新华书店。
  “我告诉你,妈身上可没带钱,你要买东西自己付钱。”陈淑珍在进去之前叮嘱道,今天三毛已经花了十几块钱了,他还要买东西,难道他不知道挣钱的艰难吗?
  事实上王小明确实还不知道挣钱的艰难,但是前世的时候他要是深有体会。但是该花的钱是不能省的。
  王小明给自己买了枝大肚钢笔,本来他想买两枝,送一枝给大哥。可是他没想到这个年代的钢笔价格竟然这么高,要一块二一枝,他只能先给自己买一枝再说。用圆珠笔写字太累,而且也不划算,王小明写那十万字可是用了四枝圆珠笔,而用钢笔的话,只需要买点墨水就行了。
  一枝钢笔加一瓶碳酸墨水让王小明立马变得身无分文,在镇上的供销社转了圈,王小明才发现,在这个年代的东西,放在二十一世纪是相当便宜的,但是在这个年代却相当贵。比如毛巾、袜子、书、塑料制品都是非常贵的。
  要知道像这些产品都没有规模经营,再加上现在的交通运输又非常的落后,这些东西从远处运来,光运输成本就非常高。
  “妈,我想等哥放学一起回去,好吗?”路过三塘镇中学的时候,王小明说道。
  “行,我进去问一下还要多久才放学。”陈淑珍道,她很少来镇中学,倒是镇中学的有些老师以前经常来家里,王坤喜欢请一些同事回家吃饭。
  对三塘铺中学,王小明比陈淑珍还要熟悉,他跟在陈淑珍的身后也进了学校。这个年代的学校可不像后世那样,什么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三塘镇中学连个正经的校门也没有,这所学校以前是由解放前镇上一家最大的地主家的祠堂改的,在十几年前新建了一栋二层的教学楼,但是很多老师的房间都在祠堂后面,包括以前王坤的房间。
  “王老师你好,请问还要多久才放学?”陈淑珍进去后正好碰到了个相熟的老师,也是从王家村出来的王进。
  “还有一节课,怎么,有事?咦,小明,你怎么也来了,不用上课吗?”王进看到王小明,对他招招手道。
  “王叔叔好。”王小明很“乖巧”的说道。
  “今天我带三毛来镇上办点事,既然只有一节课了,那我等大毛放学一起回去。”陈淑珍道。
  “好啊,到我房间里坐会吧,今天我已经没课了。”王进很热情的说道,他和王坤一样虽然也是从王家村出来的,但是他却住在学校里,因为他老婆也是镇中学的老师,两人都在学校,也就没必要再来回跑,再说,他是公办老师,在王家村也没有田土。
  对王进的房间王小明非常熟悉,他是英语老师,能讲一口“土”英语,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前世的时候王小明的英语并不怎么样,但是因为干IT,对英语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他也能说一点简单的英语。他听过王进的英语,带着一股“浓郁”的王家村味。
  PS:今天终于有推荐了,希望成绩不要太差,另,下个星期开始打榜,还要兄弟姐妹们多支持啊。
第十三章 关系
  王进的老婆李燕,是镇中学的语文老师。王小明的语文启蒙就是她完成的,而且王小明以前看的四大名著正是在这里找到的,而王小明现在之所以能写这部小说,四大名著对他的影响非常大。
  进去的时候李燕也在,她看到王小明也是很亲热的打着招呼,她很喜欢王小明,话不多,看似有点木讷,其实人很聪明。而且李燕教过王小明拼音,对他的学习领悟能力非常吃惊。
  “李老师,我家的大毛成绩怎么样?”陈淑珍问道,王进是王大明的英语老师,而李燕正好是他的语文老师,而且还是班主任,两夫妻一个班。
  “还行,在全班也就是中等吧。”李燕说道,中学的班主任和小学一样,她带的这个班从初一会一直带到初三毕业,所以班里的成绩就直接决定了她的成绩。在全学区的统考或是全县的统考以及中考时,如果班上的成绩好,那她到时的教学成果也就大。
  “我们家老王对他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不到最后面就行。”陈淑珍道。
  “这个也要看努力的,有道是勤能补拙,如果家里抓得紧,他还是可以把成绩提高一些的。”李燕道,初中有七门课,就算理解能力差一些,数理化落下一点,但也是可以从其他的几科补回来的,再说,现在是初一,还没有物理和化学呢,所以在李燕的心目中,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提升的空间。
  “小明,你今年也上学吧,怎么样,考试的时候有没有考一百分?”李燕看到王小明又在“玩”自己刚从县里买回来的小说月刊,问道。
  “他啊,比大明要了一些,我们家三个孩子,我看以后可能就他最有出息。”陈淑珍自豪的说道,她差点就把王小明写小说的事说了出来。
  “小明确实很聪明。”李燕笑道。
  …………
  对大人们这种谈话方式,王小明插不上嘴,而且就算能插上嘴,那也只能说五岁的孩子能说的话,所以王小明只是笑笑,给别人的样子好像很内向的样子。
  “李燕,我去镇上一趟,坤嫂,你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