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夜尽天明 >

第4章

夜尽天明-第4章

小说: 夜尽天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本以为,自己的淑瑜是个难得的能够静下心来的孩子,毕竟,淑瑜才六岁,便能够这般认真专注,不为外物所干扰,说来简单,真正的做起来的时候,又是何其艰难。现如今,在这小小的西苑里,竟然又出现了一个认真起来让人不得不侧目的孩子,而书玙、不过才四岁……

作者有话要说:求收藏,求评论~~




第二章 皇子伴读(中)

不管卓夫人心里是怎么看待书玙和淑瑜这两个孩子的,书玙放下毛笔吃过晚饭后,便开始对着窗子走神。

冬天天黑的早,现在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看不清路面不说,天空阴沉沉的,似是要下雪。书玙不顾丫鬟们的劝阻,坚持着打开了房屋里的窗子,想要通通风透透气。书玙向来闻不惯屋子里的熏香,更受不了直接把火盆什么的端进屋子取暖之类的事情。

以前年纪太小,想要指手画脚丫鬟婆子们也不听。现在虽然他还是很小,但是至少,四岁的小孩已经能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了。

不行就是不行,就算丫鬟们觉得难以理解想要劝阻,也得按照少爷的命令来,顶多就是事后去卓夫人那里告个状,而卓夫人的态度从来是只要卓书玙的作法不会弄得自己感冒发烧,卓夫人根本不会去和一个小孩子拧着劲干。

一来二去的,下面侍候的人也觉得摸出点门道来了,书玙少爷有什么吩咐和平日府里的惯例不同了,基本上就是按照书玙的要求来,反正书玙毕竟年纪还小,他要求的地方也就是自己住的那几间房子,连小院里的花草布置都从来不上心。

除了红佩是卓夫人的心腹,三五日的,总要将书玙的事情详详细细的知会卓夫人一声,其他的下人们连告状都懒得去了。

估摸着能有两刻钟了,书玙便关上了窗子,把伺候的丫鬟婆子们从房间里赶了出去,便一个人坐在烧的热乎乎的炕上,继续考虑一些事情。

晚上的时间用来看书练字是肯定不行的,蜡烛的光线太暗,容易伤眼睛。书玙上辈子的眼睛上学期间就近视了,到底是上课写作业弄得还是归结于电视电脑,都说不太清,不过那也都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在这个落后的时代,近视了恐怕连个眼镜都配不上,毕竟,就连细木头条打成格子的窗户上镶嵌的也不是玻璃,而是糊了厚厚的一层纸用来挡风。处在一个连玻璃都几乎没有的世界里,就更不要想树脂镜片了……书玙一点也不想体验近视了结果还没有眼镜的纠结感……

打了个呵欠,书玙侧过头来看窗子上的细木条和上面糊的严实的灰蒙蒙的窗纸,觉得自己还是早早睡觉吧,没有电视空调也没有什么晚间娱乐的生活里,把晚上多余的时间用来睡觉实在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

不过书玙刚刚把丫鬟叫进来让人打盆热水,还没来得及洗漱,六岁的淑瑜已经裹着一个毛绒绒的厚毛皮斗篷进了屋来。

“弟弟,”淑瑜小萝莉已经有一米多高了,看着书玙小豆丁的时候,是实打实的俯视视角。

书玙虽然弄不清一个六岁的小女孩一般应该有多高,但是回忆起上辈子看到过的一年级的小朋友们的样子,多多少少也能觉察出来,淑瑜的个子绝对是要比一般人高挑出去一些。

“姐姐,”书玙虽然在心里想了不少事情,嘴上还是细声细气的喊了声甜甜的姐姐,然后眨巴着眼睛一点压力没有的跟小萝莉卖萌,“怎么晚上才来看书玙?”

淑瑜随时把自己披着的斗篷丢给了跟在身后的红珠,然后摆了摆手,示意不用跟在自己身边侍候了。红珠一副温顺的样子,小声吩咐了小丫鬟给大小姐和三少爷上个果盘,还特意嘱咐了苹果切开之前要用水温一下,别从外面拿进来凉着就给放到盘子里端上来。

“今天的功课好难,姐姐也是刚刚从罗师傅那里回来,”淑瑜坐到了炕上书玙对面的位置,两个人中间,已经有力气大的婆子搬上来一个小桌子,正好等会儿放果盘。淑瑜手里抱着一个小的暖手炉,之前冻得红扑扑的小脸蛋在暖和过来之后,红色已经下去了,坐在烧热的炕上,衣服上裹着的一点寒气也很快就消失不见。

“弟弟今天是第一次去先生那里进学?”淑瑜拉着书玙开始聊家常,两个长相漂亮、粉雕玉琢小姐弟认认真真的对着坐着,你一言我一语的,倒是让旁边立着侍候的丫鬟们看进眼里,有些忍俊不禁。

不一会儿果盘便端上来了,盘子里插着两枚竹签子。淑瑜一点也不客气,递给书玙一枚竹签子自己拿了另一枚,一下一小块的插着果盘里切好的苹果,一边聊天一边吃。

书玙其实挺喜欢和淑瑜聊天的,虽然有一种哄孩子的微妙心理,但是小丫头年龄还小,想法也没有沾染上过多的关于古代的世俗理念,总是充满了奇思妙想,还有着不少让人听起来直乐的童言童语。更何况,书玙身边能接触到的,最多的便是伺候卓府一家的下人们,真正和他处于平等地位的,可能还真就只有淑瑜一个。

两个小孩子吃完苹果,书玙又听了不少淑瑜幼稚可爱的言论,便已经消磨掉不少时间了。淑瑜从炕上跳下去,惊得丫鬟们脸色一白,小萝莉也不在意,从红珠手里接过斗篷披上,和书玙打过招呼后,便冒着夜色回去自己的屋里了。

送走淑瑜,书玙又打了个呵欠,小孩子的身体就是容易犯困,红佩端来热水,书玙也不让她伺候,自己动手洗漱过后,便上了炕,把守夜的丫鬟赶到隔壁屋里后,才自己脱掉衣服钻进热乎乎的被子里,闭上眼睛很快就睡着了……

书玙每天的日子重复而又平淡。每日上午,要定时的去教书先生那里上课背书,像吃家常便饭一样的听着先生夸奖的话语,偶尔还要听着卓书珉和卓书珀的小声嘀咕。

淑瑜小萝莉仍然时不时的晚上冒出来和自己的弟弟聊会儿小孩子眼中的家常,当然,更多的时候,就是两个小孩子对坐着吃水果,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好像两只咬着硬果的小松鼠。

书玙到现在也没弄清淑瑜每天都跟着那位罗师傅学些什么,不过猜测着大概也是识文断字一类的东西,大概是卓夫人不放心女儿和三个兄弟一起上课吧。这样想来,那个很少碰面的叫做卓淑瑛的庶出二姐也从没有过跟着先生上过课。自以为想明白了的书玙很自然的不在纠结这个话题。

下午闲着无事便练习毛笔字的习惯书玙一直坚持了下来。随着教书先生讲读《三字经》的课程进度,书玙也应当认得些简单的字了,练习字帖的时候,终于能够不再拘泥于描摹简单的笔画,而变成了练习一些结构简单的大字。

随着天气变暖,夏日将至,天色变暗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晚。偶尔淑瑜跑过来找弟弟的时间比较早,只是邻近傍晚,房间里的光线也还很充足,书玙尚未完成自己定下的练习书法的任务,在一旁观看的淑瑜若是觉得无聊了,还会拿着弟弟的笔墨也跟着临几个字。

毕竟是年长两岁放在那里,淑瑜的大字已经写的规规矩矩有模有样了,不过小孩子的字形还没定下来,对着同一份字帖临摹的时间长了,书玙和淑瑜姐弟两个写下的字体略略的看上去,笔锋还真有些相似的意味。

书玙静下心来每日认真背诵古文、临摹字帖,感觉时间倒是过的飞快。不知不觉间,酷热的盛夏已经过去,迎来了凉爽的秋日。

四周半的书玙按照农家小孩计数虚岁的习惯,已经称得上是将近六岁了。

盛德十三年秋,原九皇子殿下的伴读、礼部尚书的长子徐永康因病告假。如此一来,已经虚岁八岁的九皇子身边伴读的位置便空了下来。

九皇子杨靖泽生母乃是四妃中的德妃娘娘,在后宫的位分也算高了,加上皇后无子只育有两个公主,又常年称病以至于难以执掌宫务,后宫的事务一直都是由淑妃、德妃、贤妃三位娘娘共同打理,如此一来,九皇子的身份自然也就显得非同一般了。

尚书府两位年纪和九皇子相仿的少爷俱是庶出,唯一称得上是嫡子的书玙年纪又着实小了一点,因此,卓尚书也就未把九皇子伴读空置这件事放在心上。

偏偏不知怎的,皇帝的诏书下来,九皇子的伴读竟然就选定了比九皇子还小两岁的卓尚书的嫡子书玙。

恭恭敬敬的接了圣旨之后,卓尚书从地上起来的时候还在纳闷,不知道皇帝陛下心里打的什么主意,竟然就把自家的小三儿书玙给点上名了。

事后,卓尚书也从衙门里关系相好的官员那里隐隐约约听到了些缘由,徐家的嫡长子原是德妃娘家一个远方侄女所处,当初选徐永康去给九皇子做伴读,估摸着也有这层关系在。现在不凑巧,徐永康|生病了,自然不能再留在宫里。

这会儿再给九皇子选伴读,就不大好选了。毕竟九皇子进学的日子已经不短了,当初年龄相仿的重臣之子早就被德妃挑挑拣拣扒拉了一遍,当然也被其他适龄的皇子们挑拣过一番了。现在想要重新给九皇子选个伴读,要么是从原来被挑剩下的人群里找,要么就只能岁数从小一点的人里找了。

如此一来,卓尚书也就大致明白了德妃娘娘的意思,给九皇子的伴读,宁可是个年纪小些的嫡子,也不能是年岁相仿的庶出之子。

卓尚书想了想家里的庶长子和次子,微微叹了口气。嫡出的大女儿淑瑜就比梅姨娘所出的长子卓书珉大了不到三个月,于情于理,卓夫人都不能把这样的庶子抱到身边教养。更何况,当时卓夫人全副心思都扑在了女儿身上,对于梅姨娘所出的庶长子,压根都没怎么过问过。

而对于小家小户出身的梅姨娘来说,能够把自己亲生的儿子养在身边,梅姨娘自然是求之不得,她哪里晓得嫡长子和庶长子的身份地位,即便是她知道嫡庶有别,怕是也舍不得,只想着自己的儿子已经是卓府的长子了。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卓尚书自然也就顺着梅姨娘的意思让她自己教养长子了。

现如今,卓尚书才觉得有些不合适,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求收藏求爪印0。0




第二章 皇子伴读(下)


傍晚时候回到府里的卓尚书,先去西苑和卓夫人说了皇帝诏书的事情,卓夫人看着诏书上的内容,微微低垂着头,脸上的神情看起来像是欣喜,娴静的笑容却让人有些看不透。卓夫人和卓尚书都没顾得上吃饭,两人便一同先去了书玙的屋子里。

书玙正手里握着毛笔在练字。事实上,除了练字,他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可以做了。毕竟还是小孩子,已经练了大半年了,练习的成果也不过是写的横平竖直、规规矩矩,看起来十分整齐罢了。

相比起书玙辛辛苦苦练习的字体,也许他远远超出同龄的孩子的认字量反而更让卓尚书吃惊一点,只可惜,除了他自己一个人闷着头看书的时候,书玙对外展示出的内容从来只是依照于教书先生的教学内容,对于超出范围的东西完全是不闻不问,更别说还要主动展示了。

“书玙见过父亲,母亲。”书玙有些惊讶的从桌案上抬起头望着相携而来的卓尚书和卓夫人,立刻放下手中的毛笔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候道。

看着书玙虽然年幼但是已经规规矩矩的表现,卓尚书稍稍放下些心来。

皇子伴读要经常出没于皇宫之中,偏偏又都是年纪不大的稚龄幼童,尤其轮到自己家里这个三子的时候,书玙更是比旁人还要小一点。卓尚书不怕书玙不讨人喜欢,哪怕被九皇子所厌弃,只要平日里老老实实的、别上赶着去刺激那些皇子们,皇子和伴读之间再怎么闹腾,总有皇上和众多皇子的母妃所约束,终究起不了什么大的风浪。而一切无伤大雅、小打小闹的事情,不过是小孩子们之间的玩闹,没有大人会把这些事情放在眼里。

想到这里,卓尚书自己都有些失笑了。

他原本最为担心的便是书玙年幼,去给稍微年长一些的九皇子做伴读的话,怕是会惹出些不合时宜的笑话来。可是换个想法的话,书玙年幼,定然难以左右九皇子的想法,作为一个小小的伴读,估计书玙也只能是紧跟着九皇子行事。

那么小小的一个孩子,眼瞅着就只能被大一点的孩子欺负,估计那些皇子和身边的伴读们互相拧劲就够了,应该没什么人会把视线放在一个只能做跟班的小豆丁身上。如此一来,书玙的存在反而更加安全了些。

想通了这些关联的卓尚书脸上的表情稍稍缓和了几分。他坐在了书玙的桌案前面,优哉游哉的拿起了书玙写了一下午的大字,粗略的看了几眼,泛泛的批评道:“肩胛散乱,行笔不稳,整体气势尽显而毫不内敛。”

书玙低着头称是,乖乖的接受卓尚书的批评,心中暗道,现在这个壳子还不到六岁,刚刚识字不久,握笔也不过是半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