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夜尽天明 >

第11章

夜尽天明-第11章

小说: 夜尽天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起的场景比起来,尤其显得有些孤孤单单的。且不说其他几位皇子和伴读们之间的窃窃私语,就连在上面讲书的林侍读,空闲时都忍不住往书玙空着的那个位子张望几眼。

等到书玙又一觉醒来之后,虽然因为喝了药捂着厚被子又出了汗,身上黏糊糊的很不舒服,头发上也被冷汗打湿弄得潮乎乎的,好在体温是降下来了。脸色虽然还有些虚弱的苍白,不过淡琥珀色的眼睛转了转,看上去精神多了。

一直守在旁边的青萍也稍稍松了口气,当下,笑着说道:“卓公子可是饿了,现在要喝点粥么?小厨房那边一直温着,就等公子睡醒了呢。”

书玙眨了眨眼睛,然后微微点了点头。

青萍笑着起身,打算去小厨房里把吃的东西给端过来。出了屋后,心思微微一动,又吩咐了一个一直守在外面的宫女,帮书玙找了干净的里衣换上,顺便也把书玙之前盖着的被褥都换一床新的,省了觉得身上不舒服。

换了干净的衣物后,书玙直接将外套什么也都穿了起来,虽然站起来还有些轻飘飘的头重脚轻,时不时的还会觉得有些反胃。书玙坐在桌子旁边,一只手拄着桌子托着下巴,另一支手上拿着勺子,强挺着慢慢的把一碗没什么味道的白粥都吃下去了。放下勺子,缓了一会儿之后,书玙扶着桌子慢悠悠的站起来,重新躺回到床上。

刚刚躺着的时候还不显,就起来了这么一小会儿,那种虚软无力和头晕反胃的感觉就又上来了。
看到青萍有些担忧的样子,书玙无力的摆了摆手,清了清还肿着的喉咙,声音有些沙哑的说道:“醒了,没事,我再躺一会儿。”

青萍咬了咬嘴唇,给安安静静躺在床上又闭上眼睛的书玙理了理被角。

躺在床上,书玙漫无边际的想着自己昨日晚上还念叨着别冻感冒了,结果今天一早醒来,这下可好,人是没感冒,他直接发烧了……

不知过了多久,书玙迷迷糊糊的又睡着了。

期间,德妃娘娘过来的时候,见他正睡着,便摇了摇手,示意旁边伺候的人都安静下来,站在床边看了一会儿,觉得书玙脸色虽然还有些虚弱苍白,但是已经渐渐的透出健康的粉润了,便也放下心来,坐了一会儿就径自回宫了。

等到九皇子中午回来,推门进来看到的就是书玙迷迷糊糊睡着了的样子。摸了摸他的额头,一点也不烫了,迟疑了一下,九皇子看书玙睡得正香,便努力忍住没把他给弄起来……

回头又吩咐了小厨房那边,多准备点好消化的吃食温着,等书玙醒来若是饿了直接就可以拿去吃。

几日之后,病了一场的书玙身体彻底恢复了过来,给林侍读那里补上了之前几日的作业之后,生活才算是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对书玙来说,在皇宫里给九皇子做伴读的时光单调规律却也充实,就这样日子如流水般,一天天的过去了……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

盛德二十三年冬,皇帝为贤妃所出的四公主选了太常寺卿刘说的嫡长子刘轶为驸马,刘轶身形俊朗,一表人才,又是新科榜眼,说起来两人也算是般配。

书玙对这些本来并不怎么介意,直到从德妃那里听闻,贤妃所出的三公主是六月的生日,今年正好是十七岁的时候,脑子里猛地一震,书玙终于意识到自己差点忽略的究竟是什么了——自己今年是十四岁了的,而年龄是比自己大了两岁的淑瑜也不过才十六岁,放在上辈子,十六岁还是个大概正卡在高二准备文理分科的学生,而在这里,十六七岁差不多就可以嫁人了……

同九皇子一起给德妃请过安后,从怡和宫出来,虽然面上不显,书玙的脑子里却还在轰隆隆的不断回响,仅存的唯一一个念头就是自己看着好不容易才长这么大的小萝莉淑瑜已经十六岁了,而十六七岁差不多就可以结婚了结婚了结婚了……

而且,书玙不清楚的是,这还是皇室公主或者名门闺秀,父母舍不得总是要多留上一两年才肯嫁人,反正公主或是名门贵女总是不愁嫁的。若是小门小户、寻常人家养大的女儿,十三四岁差不多就都订了亲,等到十五岁刚刚及笄就可以直接嫁人了……

一路上,书玙的脑子里都还在纠结着这个问题,直到进了瑶华宫,书玙本能的跟着九皇子,一起到了他的书房里,书玙都没从十六七岁就要考虑结婚这个事情的冲击中缓过来……

上辈子的书玙并不是个热爱历史的人,他只是隐隐约约有这么个模糊不清的印象,古代人结婚是很早的,理所当然的怀孕生孩子的岁数也都跟着提前了,所以女人分娩时候的危险程度也就随着增加。

但是,对于上学上到研究生毕业差不多就已经二十五六岁,然后起码又要工作几年稳定一下自己的生活水平,以至于对上辈子年近三十还没来得及结婚更别提养孩子的书玙而言,古代人结婚早只是个概念问题,具体早到什么时候,从他自己和他身边的人群推算,放谁身上,也不会想到能直接提前了十几年吧……

“想什么呢?”九皇子坐下之后,看着书玙淡琥珀色的眼睛里依然没有焦点,挑了挑眉问道。

书玙被惊醒,微微一怔,转过身来有些茫然的看着他。

“怎么还呆呆愣愣的了……”九皇子瞅着还在发怔的书玙有些气乐了,抿了抿嘴唇,又开口重复着问了一遍,“一路上都在想什么呢,看你眼珠子都不动一下的。”

书玙微微苦笑了一下,逐渐长开的脸上已经稍稍带了些他的生母昙姨娘的影子,五官精致漂亮,眉目如画。尤其笑起来的时候,眉眼弯弯,更是有些让人惊心动魄的意味。

也就是九皇子和他差不多算得上是从小一起长大,任是书玙那张脸再怎么越长越漂亮,已经连续看了十年,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偶尔还会抵足而眠早上醒来刚一睁眼看到的就是那张漂亮脸蛋,九皇子自然是早就习以为常了。

“我在想三公主大婚的事情……”书玙觉得如果照实说自己在想淑瑜已经十六岁了、说不定哪天卓夫人就也给她定亲的事情好像有些不太合适,索性直接将给自己带来巨大思想冲击的事情源头说出来了。

“三公主的婚事?”九皇子嗤笑了一声,“三公主是贤妃所出,驸马也是太常寺卿刘说家中的嫡长子,我记得,刘说的正室夫人好像是永宁大长公主的次女吧,可惜刘说本人是个从来不揽事的……”说到这里,九皇子的神色渐渐认真起来,漆黑深邃的眼睛里略带惊讶的看向书玙。

书玙淡琥珀色的眼睛清澈如水,毫不在意的和九皇子对视,还眨了一下。

“永宁大长公主是先皇胞姐,当年是嫁给了抚北大将军,她的长女后来得封一品安国夫人,次女却是普普通通,少有人问津……”九皇子微微皱着眉,有些喃喃的自语道,“三公主的驸马,贤妃这次选的人倒是有点意思……”

书玙眨了眨眼睛,隐隐约约间,他好像也明白,九皇子在说什么了……

作者有话要说:求收求花花~(≧▽≦)~




第五章 长大(下)

十一月初八是休沐日。初七的傍晚,书玙在学舍散学后,和九皇子打过招呼,便从学舍直接走到宫门口,打算与顺路来接他的卓尚书一起,乘坐马车回家。

“父亲,”书玙站在马车前先给卓尚书请安,然后在小厮机灵的搀扶下,踩着矮凳上了马车。

看着书玙行礼以及上车时候的沉稳,卓尚书满意的点点头,叹了一句:“你给九皇子做伴读,不比其他人,要常年出入宫中,每时每刻预见的都是贵人,须得时时小心,谨言慎行。就算德妃娘娘待小辈关切,九皇子对待你也算亲近,但不可忘记九皇子行事速来特立独行,一切随性而来,你跟在九皇子身边,有些事总是避无可避,却也万不能和在家中一样悠闲随意,总要权衡再三方可。”

“书玙明白,父亲教诲,书玙自当铭记在心。”书玙看着卓尚书的一脸喟叹,当下便乖巧懂事的答应下来了,心中却有些不以为意。九皇子行事随性、特立独行?他这个几乎和九皇子形影不离的伴读都没觉察出来,不知道卓尚书是从何人那里得来的这般结论……

卓尚书看着素来孝顺听话、仿佛没有任何棱角的嫡子书玙,再想想家中的几个心思各异的庶子,饶是沉稳老辣的卓尚书,面对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的自家后院,也有些无从下手的无措感。

卓夫人打理家事井井有条,又素有贤惠之名 ,可惜却没有生下儿子。书玙虽然养在了卓夫人名下,有着嫡子之名,可是他毕竟是昙姨娘所出,被卓夫人抱养过去这件事,又众人皆知,偏偏还不是长子,如此一来,卓府中的几个兄弟姐妹,除了淑瑜之外,另外几个孩子之间的嫡庶之别本来就有些说不清楚了……

将来就算论及婚事,书珉和书珀几个庶子,只能娶同样门当户对人家同是庶出的女儿,或是门第稍微低一点的嫡出小姐,也是可能的。可是到了书玙这里,这个身份就有些尴尬了。若是高门贵女,人家嫡出的女儿怕是会对书玙的身份有些挑拣,若是换成门第稍微低一点的或是庶女,又觉得有些委屈了书玙……

马车上,卓尚书的态度还算温和,也没有摆出平日里一贯的严父模样,随便考了书玙一些书,觉得文章背得还行,理解解释也都有理有据,虽然是给皇子做伴读的,但是真才实学总没掺假,见书玙在宫里多多少少也确实努力学了些,卓尚书的态度也就愈发温和了。

回府之后,书玙先去西苑的正屋给卓夫人请了安,又听卓夫人神态温和的关心了几句,然后才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问过守在屋里侍候的大丫鬟红佩,得知淑瑜这几日回屋都有些晚,书玙免不了有些意兴阑珊,却也没有办法。

将屋子侍候的丫鬟婆子都赶了出去,书玙坐在椅子上,胳膊拄在桌子上单手托着下巴,仔细回想刚刚回来的一路上卓尚书在马车里所说的每一句话,想起卓尚书评价九皇子的话,又想起前几日九皇子提到的三公主的婚事,只觉得朝堂之上,后宫之中,都是一团乱麻……

到了饭点,淑瑜才披着一件深灰色的毛皮大氅,直接进了屋来。已经十六岁的淑瑜身形窈窕、亭亭玉立,加上她的性子活泼爱笑,弯着眼睛笑起来的时候,当真是明眸皓齿,让人如沐春风。

晚饭是摆在卓夫人屋里,淑瑜进屋之后,大大方方的给卓尚书和卓夫人请了安,看到书玙也在,朝他调皮的笑了笑,然后将毛皮大氅摘下让旁边的丫鬟收了下去。

“姐姐可算是回来了,”书玙见到淑瑜,看着她笑容明媚,原本一团乱的心情也稍稍放松了些。
“这话该我说你才是,”淑瑜屏开卓夫人屋子里的大丫鬟,自己走上前去,十分亲密的扶着卓夫人坐下,还不忘扭过头来笑着打趣书玙两句,“外祖母年纪大了,我每日不过是去外祖家给祖父祖母请安问候,可不像你,若非节日休沐的,整天拘在皇宫里,连自己家门口都看不见。”

书玙心下微微一动,他还记得,这些年来,淑瑜似乎是一直跟着罗师傅学习,起初他还以为,那个罗师傅是卓夫人单独请来,给淑瑜开蒙叫她读书识字的。后来才发觉不对头,没有哪家给儿女开蒙的师傅会教这么多年都不换人的。

更何况,刚刚在他自己屋里,问到红佩淑瑜是否还没从师傅那里放学回来时,红佩并没有否认……那么,淑瑜为何现在当着卓尚书,又说自己是去外祖家给两位长辈请安……

觉察出这件事里面有些微妙的书玙,深色间略带深意的望了淑瑜一眼。

淑瑜发现后,回给他的只是单纯而明媚的一笑。

晚饭是一家四口一起吃的。书玙和淑瑜其实都不是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可惜碍于卓尚书和卓夫人也在,两人便都规规矩矩的,一声不吭的闷着头吃饭。

书玙很快就放下了碗筷,在卓夫人一句“书玙好不容易赶上休沐日能回家一趟,今天在皇宫里进了一天学肯定累了,不如早些休息,若是有事,不妨明天白日里再说”后,便起身先行离席了。
虽然举止优雅,可是淑瑜吃饭的速度却也不遑多让,她自己吃完之后又笑眯眯的给卓尚书和卓夫人夹了几筷子对他们各自胃口的菜,然后才说:“爹、娘慢用,书玙可算回家了,瑜儿过去看看弟弟。”

然后,便在卓夫人温和慈爱的吩咐丫鬟过半个时辰再给姐弟两个聊天的屋里上果盘,免得积食中,又听着卓尚书轻轻的感叹了一句,“瑜儿和书玙姐弟两个倒是手足情深,看了就让人心里熨帖”,这才慢条斯理的起身出了门,带着两个小丫鬟往书玙的屋里走去。

“弟弟,”淑瑜人未到而声先至,扬起里屋门上的帘子,神态优雅、面上笑容明媚的站在那里。

“姐姐快请进,”书玙舒服的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