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芝麻官悟语 >

第7章

芝麻官悟语-第7章

小说: 芝麻官悟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是知识素质的积蓄。知识包括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尤其实践知识不可忽视。人的内力主要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提高。脱离实践的知识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最鲜活,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无字之书”。经验和教训给我们提供了知识,而教训提供的知识更为深刻难忘。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教训是实践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痛苦的磨练,没有坎坷的阅历,是获取不到真知的。实践知识和书本知识是一种“天地”结合,“阴阳”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地拓展视野,增长才干;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地增强内力,提高素质。

二是品德素质的积蓄。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必须德才兼备,“才”主要讲自身的知识能力,“德”主要讲个人的品德修养。良好的德行需要长期的个人修养,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家庭教育。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子女恨铁不成钢,常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尤其教你如何辨别是非曲直、善恶美丑,最终奠定你的人生根基。二是学校教育。老师的言传身教,学校开展的做好事、勤工俭学等社会活动对培养自己动脑、动手的能力,掌握自立、自强的本领都十分有益。三是岗位教育。参加工作以后,敬业爱岗,努力工作,积极要求进步,向先进人物学习,接受党组织考验,争取早日入党,这一党性锻炼的过程,就是自身修炼的过程。四是警示教育。走上领导岗位以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注意自己在社会上的形象和百姓中的口碑。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按道德法纪规范自己的言行。四种教育层层递进,相互传承,就会在无形中不断蓄积你的内力,增强你的内功,最终助你走向成功。

外 助

一部好的汽车,不管本田还是宝马,都有强劲的内驱力。但没有外助条件再好的车也跑不快。比如路况就影响行车速度,在三级公路和高速路上行车,行驶速度就大不一样。一个人也是同样,内力极强,但外助条件不行,仍然难以成功。

群众拥护是外助。一个领导者真心为群众谋利益,就一定会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年终考核、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换届选举获得的高票就是群众对领导者的最大帮助。群众拥护你,实际上就是在为你搭建进步的台阶。

下级支持是外助。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领导者要成就一番事业,下级的支持非常重要。下级不努力工作,你再有本事也是孤军作战,独木难支。但要得到下级的支持,领导者自身必须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同级配合是外助。一个班子,如果是一盘散沙,各拉各的套,各吹各的调,整天搞内耗,工作精力、工作时间大多放在平衡人际关系上,放在勾心斗角上,这样的工作环境不仅不能帮助领导者取得事业成功,而且还会出问题、毁干部。团结就是最有力的外助。一个班子能团结和谐,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一定会出智慧、出政绩、出干部。

上级赏识是外助。精明的上级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喜欢实干家,说通俗一点就是喜欢干活儿的。只要你想干活儿、会干活儿、多干活儿、干好活儿,久而久之,上级领导就会看中你并重用你。上司赏识你,才会帮助你、培养你,让你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锻炼成长。

成功“三要素”(2)

组织培养是外助。任何一个干部的成长,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一个领导干部政绩突出口碑好,组织就会把你放在重点培养的视野里,如脱产学习、挂职锻炼等。组织是否看重你、青睐你、培养你,是决定一个领导者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外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领导者的自身修养和能力争取来的。你要想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必须为群众真心办实事、办好事,以自己的真诚感动“上帝”,赢得“上帝”的支持。你要想得到下级的支持,就要发扬民主,放手让下级去干,出了问题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并放下架子,与下级交朋友,设身处地为下级着想,为他们尽力办一些涉及切身利益的事。以自己的人品、能力得到下级的认可,让下级从内心佩服你。只有这样下级才愿意跟随你披肝沥胆、努力工作。你要想得到同级的配合,就必须与同级和睦相处,赤诚相待,配合默契,合作愉快。你要想得到上级的赏识,就必须对上司忠心耿耿,上司布置的任务你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你在上司眼中必须是一个靠得住的实干家。你要想得到组织的培养,就必须向组织靠拢,取得组织的信任,经得起组织的考验,让组织放心。如果你自身有极强的内驱力,又能得到诸多外助,就必定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机 遇

内力是内因,外助是外因,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内因和外因。但内因和外因的结合,还离不开机遇来作媒。没有机遇作媒,外因不会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机遇是客观存在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有时还能看得见摸得着。政策是机遇,天时、地利也是机遇。但一样的政策,一样的天时、地利,却不一定人人都能抓住机遇。那么,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实践证明,机遇垂青于三种人:

机遇垂青于有头脑的人。首先,有头脑的人有善抓机遇、抢抓机遇的思想意识。重要机遇在人的一生中没有几次,有头脑的人知道机遇的重要性,能不失时机地抢抓善抓;没头脑的人在机遇面前往往反应迟钝,机遇来了还想不到、看不到,结果坐失良机。其次,有头脑的人能预测机遇,知道机遇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来;机遇来之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机遇来了该怎么把握,怎么利用。有头脑的人在机遇面前往往先人一步,高人一筹。

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哈佛大学送给学生的座右铭就是:“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你已经准备好了。”抓机遇是有条件的,要抓机遇就必须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讲,最重要的是扎扎实实工作,做好政绩准备。政绩准备的过程就是政绩积累的过程。政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一般来说,质变之际,就是机遇降临之时。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机遇已在眼前,无奈你平时没有做充分准备,等机遇来临时就显得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殊不知,机遇太苛刻,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对无准备的人不屑一顾。无准备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遇与你擦肩而过。

机遇垂青于肯努力的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沿着崎岖山路敢于登攀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努力是主观的,但机遇是客观的。一个人想得到的东西,不一定都能够如愿以偿,所以,肯努力的人也不一定每次都能抓住机遇。但肯努力的人,机遇降临的概率总是要高得多,进步的机会总是要多得多。

政策、天时、地利为我们提供机遇,但有时也反过来影响机遇。机遇是客观的,我们一定要尊重客观,顺应政策,把握天时、地利。人在一生中能抓住的机遇没有几次,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不失时机地抢抓机遇。错过一次机遇,一辈子都追赶不上。而一次重要的机遇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既然机遇垂青于有头脑、有准备、肯努力的人,那么,我们一定要动脑筋想机遇,做准备等机遇,肯努力抓机遇。

成事“四箴言”(1)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总有塑造自我的良好习惯和性格特征,总有勉励自己的箴言或警句,话虽不多,但它往往左右着领导者的言行,影响着领导者的一生。

○给了舞台就要唱好戏

○认真办好每件事

○认准的事就一抓到底

○主动表现自己

给了舞台就要唱好戏

政治舞台,是领导干部的用武之地。这个舞台,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登上去的。登上舞台者,是幸运的,应珍惜这个难得的机遇。要深知,这是党和人民给了你一个施展才能的地方。要在这个舞台上成功演好角色,不仅要练好唱功,更要练好做功。要说实话,办实事,要尽心、尽力、尽责,一心一意做好工作,把党和人民让我们唱的每出“戏”都唱得红红火火,演得有声有色。

首次“亮相”要成功。第一幕戏,必须打动人心。作为新任领导者,就好比一个演员在排练和演出之前,首先要熟悉剧本,剧本吃不透,就难以进入角色。为此,必须以虚心的态度和求知的渴望,主动向领导、向群众、向周围的同志学习,采取多种途径调查研究,尽快熟悉环境,找到适应新岗位的方法和途径,这是每个新任领导的基本工作路数。但是熟悉环境的时间不宜太长,如果“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长时间没有什么动静,也会影响同事和部属对你的信任和希望。作为新任领导,必须全力以赴投入到初战的“亮相”之中,讲好第一席话,开好第一个会,办好第一件事,让部属心悦诚服,留下一个好印象。上任伊始,要烧好“三把火”,一把火比一把火烧得旺,烧得大,这“三把火”可成为领导干部树立形象、打开工作局面的“序幕”。

领导者应该有“唱功”。“唱功”即演讲。一个不善言辞或语无伦次的人,是决不能做领导工作的。领导者演讲,除在较大规模会议上的讲话、报告可书面演讲外,一般会议应当是即兴演讲。即兴演讲,最能体现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水平。古人刘勰说过:“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足见演讲的重要。演讲是一种综合的语言艺术活动,领导者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演讲能力,不仅要注意演讲的内容,还要注意使个人仪态、眼神、表情、手势、身姿等因素与演讲内容的和谐统一。

领导者更应该有“做功”。“做功”主要体现在身体力行上,体现在严于律己上,体现在务实作风上。领导者光说不练,就是所谓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长此下去,必定失信于民。当领导必须肯吃苦,对自己的要求不能混同于一般干部。干工作,标准要高,要求要严,效果要好。超常规、超负荷工作,应该是常事,领导者对此不必有怨言。要谋实事,干实事,干成实事。要放下架子,扑倒身子,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像老黄牛一样,拉车不松套,为党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舞台上我们只有为老百姓摇旗呐喊,为老百姓舍得卖力,为老百姓鞠躬尽瘁,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欢迎和爱戴,老百姓才会为我们捧场、助兴和喝彩。

作为一个领导,只会当“演员”是不够的,还须做个总揽全局、善于协调的“导演”。协调,是领导的基本职能。有效的协调,有利于领导活动的正常进行,减少领导活动中的种种摩擦,有利于班子整体效能的发挥。领导者要善于协调,特别是要把人际关系、利益冲突等作为协调的重点。“导演”除协调之外,还有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组织指挥。把所有“演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团结一致,互相配合,让每个角色都表演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

认真办好每件事

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认真办好每件事”应当成为领导干部的座右铭。我们在工作中,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和失误,有些事情干得不漂亮、不圆满,很多时候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认真、不专心。那么,为什么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就做不到认真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无恒心,少毅力,怕吃苦。认真办事比敷衍了事要多付出精力和辛苦,有时要多付几倍甚至几十倍。当然,认真办事和敷衍了事的结果也不一样。认真办事的人一般成功率很高,敷衍了事的人一般不会成事。

拿破仑是一个极其自信的强人,做事十分认真。他说,我习惯于在三四个月前就考虑我应该做的事,并且预计到最坏的情况。认真做事,是伟人必备的素质。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创立了相对论,在人类科学史上立下不朽功勋。人们都说他是伟大的天才,但是他自己却认为,“认真”是更重要的成功因素。

上中学后的爱因斯坦很喜欢数学,有一个精通数学的叔叔常给他讲数学方面的知识和故事。有一次,叔叔给他讲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的来历后,问爱因斯坦能不能试着证明它。爱因斯坦很感兴趣,决定试一试。一连三个星期,他把自己关在一间小屋子里,认真地进行求证。一个上中学不久的学生,要独立证明这个定理是不容易的。开始几天,由于他没有找到正确的思路,用来运算的草稿纸越积越多,却始终没有找到正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