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神话人格 >

第12章

神话人格-第12章

小说: 神话人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形式,以彼此敌对的兄弟的形式,以英雄与其对手(如魔鬼、毒龙)

    的形式以及浮士德与靡菲斯特的形式,表现为一种统一起来的二元性。因此,经验地讲,自性表现为光明与黑暗的“游戏”

    (play)

    ,虽然它也被视为对立面在其中统一起来的总和与整体……从逻辑上考虑,如果不是由于它授权与已被经验地予以发现的整体象征,则它将不过是一种徒劳的推论而已。

    自性代表了心理中“综合”和“统一”的力量。 但这显然不是唯一的力量。 事实上,作为精神病医生,荣格对心理的“分裂性”力量是非常熟悉的。 还在荣格尚未形成其关于“原型”的成熟思想时,荣格就已经尝试以“灵魂”

    (soul)这一概念来指称心理的分裂性结构和心理中分裂性力量的存在。 荣格说:“在我对无意识结构的研究中,我被迫在‘灵魂’和‘精神’(psyche)之间作出概念的的区分。 我把精神理解为一切心理过程——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总和。 另一方面,我把灵魂理解为一种清楚划分出来的功能性情结,这

…… 86

    28荣格:神话人格

    一情结可以最好地描述为一种‘人格’(personality)。

    为了清楚地说明这一概念的意思,我不得不进一步介绍某些观点。特别是梦游现象、双重意识、分裂人格等等。 我把对这些现象的研究主要归功于法兰西学派,它使我们能够接受同一个人身上可以同时出现多重人格的可能。“

    问题在于:这种多重人格或分裂人格并不仅仅存在于“精神病患者”身上,而是同时也存在于“正常人”身上。

    任何谨慎敏锐的心理观察者都可以没有太大困难地证明正常人身上性格分裂的迹象。 你只需在不同的环境中仔细地观察一个人就可以发现,从一种环境到另一种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人格的一种显著变化,而在每一种场合下都会出现一种明显不同于先前的鲜明性格。“在外面是天使,在家里是魔鬼”是对日常经验中发现的性格分裂现象的一种表达。特殊的环境往往需要一种特殊的态度。这种态度持续得越久和越是频繁地受到需要,它也就越是成为一种习惯性态度。 来自受教育阶层的许多人都往往不能不活动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家庭生活圈子和公共事物圈子——之中。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需要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取决于自我(thego)

    对某种当时态度的认同程度,这些态度会产生出一种性格的复制品来。 与社会环境和社会需要保持一致,社会性性格的取向一方面依赖于社会的期待和需要,另一方面依赖于个人的社会目标和社会愿望。家庭性格则通常由感情的需要以及以随和顺从换取舒适与方便的需要所造成。由此便往往发生这样的情形:那些在公共生活中异常精力充沛、生气勃勃、固执自负、独断专行甚至残酷无

…… 87

    荣格的思想38

    情的人,在家中和在家人的怀抱中却往往显得性情温驯、顺从随和甚至有几分软弱。哪一个是真正的性格?

    哪一个是实际的人格?对这一问题住往不可能做出回答。

    这些纯粹来自经验的观察促使荣格得出结论:“甚至在正常人身上,性格分裂也完全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们把人格分裂作为一个正常心理学问题,就完全拥有正当的理由。 在我看来,对上面这一问题的回答应该是:这种人根本没有真正的性格,他不是‘个体的’(individual)而是‘集体的’,是受外部环境和普遍期待所玩弄摆布的人。”

    (同上,P465。)

    显然,这种“功能性情结”的功能恰恰是人格面具的功能。 人格面具在荣格的学说中后来成为一个重要的原型,其功能为所有正常人所具有,于是,分裂的命运便似乎成为一种注定的“宿命”——要改变这种宿命,除非是人性中同时具有另一种足以与分裂性力量相抗衡的“凝聚性”力量。幸运的是,人格中某种固有的整合趋势,满足了个人对这种“凝聚性力量”的需要。 个性化作为与精神分裂对抗的力量,从自性原型中汲取了不竭的活力与灵感。 在通向个性化的道路上,密布着各种各样的坎坷,仅仅因为人性中同时具有荣格所说的“超越功能”

    ,精神的整合才似乎具有了某种内在的保障。“超越功能”虽然也是人心的一种自然趋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却离不开自觉意识的艰苦努力。 荣格说:

    与无意识打交道的过程是一种真正的劳作,这一工作

…… 88

    48荣格:神话人格

    既涉及行动又涉及艰辛。 我曾把这一工作称之为“超越功能”

    (transcendentfunction)

    ,因为它再现了一种建立在真实的与“想象的”

    、理性的与非理性的材料上的功能,并因而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裂开的深渊上架起了一座桥梁。 这是一个自然进程,是那对从对立面的紧张张力中迸发出来的能量的显现,它存在于一连串有序的、自发地出现在梦和幻觉中的“幻想发生”

    中。同样的过程也可以见之于某些形式的精神分裂症的最初阶段。 ……但这方面最重要的文学例证是《浮士德》第二部。对立面赖以统一起来的这一自然过程最终作为一种方法的范型和基础而被我采用。 这一方法基本上在于:一切不自觉的和自发的、应自然的要求而发生的事情,都是被蓄意地召唤出来的,并且被整合到了自觉意识及其世界观中。 许多情况下的失败恰恰是由于它们缺乏心智的和精神的能力去驾驭和把握所发生的事件。这里,医学的帮助必须以某种治疗方法的形式进行干预。

    作为若干对立因素的综合和统一,心理的超越功能确实通过“象征”而在精神分裂的“深渊”上架起了一座桥梁。而一旦无意识的东西成为被意识到的东西,分裂就在一定的意义上被超越和克服了。 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荣格在心理治疗中采取的一种独特的、别出心裁的方法——绘画疗法。绘画疗法是鼓励病人以绘画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梦中所见和自己的幻想,这种方法的意义在于它鼓励病人以一种完全“个人的”方式来探寻自己精神生活的内在意义。 由于这些“病人”往往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就,他们的患病仅仅是因为找不到个人生活的意义,所以这种为自己寻找

…… 89

    荣格的思想58

    “象征”的方法就具有特殊的疗效。 荣格说:“我们谈论的不是那些仍须证明其社会有用性的人,而是那些再也无法从社会有用性中找到任何意义的人。 他们已经接触到他们个人生活中那种更深邃、更危险的意义问题。 充当群体的一员,只有对那些尚未达到这一阶段的人才具有意义和魅力,而对那些已经满足地体验过这种经验的人则全无意义和魅力可言。那些以培养群体成员为荣的‘教育者’可以永远否认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 但那些不属于任何范畴的人,或迟或早总会被迫接触到这一痛苦的问题。”

    这样画出来的作品,其水平当然是参差不齐的。 其中一些相当粗糙、幼稚;另一些则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有的甚至可以用来举办现代艺术展。 但根据严格的艺术标准和为病人考虑,荣格还是认为不宜说这些作品具有“艺术价值”。

    那么,为什么要让病人费很大的劲去画这些不可能派上任何用场的东西呢?荣格的回答是:这涉及到某种效果,这些效果已经超出了纯粹的艺术领域。“个人生活的意义,尽管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其重要性是微不足道的,但在这里却被赋予了最高的价值。 由于这一缘故,病人竭力挣扎着也要把那些难以表现的东西表现出来,不管这种表现是多么粗糙和幼稚。”当病人最终发现他通过绘画为自己创造出一种象征,并因而得以从痛苦的精神状态中获得解脱的时候,他就会在以后情况变得糟糕的时候再次转向这种解脱方法。这样,“病人赢得了一种其重要性不可估价的东西,这就是独立性的增长,而这是通向心理成熟的一个进步……他不再依赖他的梦,不再依赖他的医生的知识,相反,通过用绘画来表达自己,他

…… 90

    68荣格:神话人格

    也就塑造了自己……他努力想在无穷无尽的绘画中尽可能地表现出这一内在的‘我’,结果最终却发现它正是那永恒未知和永恒陌生的东西——心理生活的隐秘的基础。“

    绘画疗法的成功再次证明了心理的“超越功能”。

    任何情况下,只要心理的超越功能尚未停止发挥其作用,重返精神家园的道路就并未完全被堵塞。 在荣格看来,“个性化”和精神的整合无论如何离不开象征的发现和创造。 广义的象征包括许多东西而不仅限于这里用来举例的绘画。有人甚至认为,象征是荣格学说的关键,懂得了象征,也就基本上懂得了荣格的思想。 我虽然并不完全同意这一说法,但我却同意象征这一概念在荣格的思想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并认为有必要对之作详细的考察。

    五、人及其象征

    从对象化与自我实现的角度看,象征是人的精神的对应物。 通过黑格尔意义上的对象化(或外化)把自己的生命和灵性转渡给对象,对象便成了人的象征。 任何对象,当其作为象征的时候,都是人的精神的外化和显现,在这一意义上,“太阳、月亮和星辰都向人呼喊:认识你自己。”

    (费尔巴哈)

    然而象征却并不仅只是人的认识对象。 象征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激发生命唤起想象,它能创造出更为新颖更具韵味更富吸引力的境界并因此把人带入意义更加充实、内容更加丰富的存在。 任何新象征的出现都类似于一次新的“启示”

    ,它在一刹那间照亮了人的全部生活,并在某种意义上决

…… 91

    荣格的思想78

    定了人的未来命运。在荣格看来,象征具有超越功能和整合作用,它能使彼此对立、相互冲突的心理内容处于有机统一的状态。 它既能解除因内心分裂造成的焦虑,又能使人摆脱懒散松弛的状态。它使人得以超越平庸肤浅的生活,能够帮助人组织和调动起潜在的、受压抑的心理能量并给这些能量指引新的方向。 正像荣格晚年指出的那样,“人与象征共存,尽管人没有意识到,但象征的意义却使人生机盎然。”

    (《人及其象征》,张举文、荣文库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62页。)象征不仅是人自我认识的路标,而且是人自我实现的向导。 新的象征仿佛具有使人获得新生的作用。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寻找和制造象征的过程;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用新象征取代旧象征的历史。上面所说的这些话不可避免地显得有些笼统和抽象。 那么,关于象征,我们究竟可望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呢?

    首先,象征不同于实物。作为实物,大地仅仅是大地;而作为象征,大地却与女性和母亲、与生命的依托和生命的归宿、与最为直接和贴近的自然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同样,作为实物,松树不过是一种植物;而作为象征,它却体现了某种精神境界或人格理想。 在诗人眼中,松树成了崇高人格的象征,而在植物学家眼中,松树不过是一种针叶乔木。 可见,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人眼中(甚至在同一个人眼中)

    ,往往具有完全不同的侧面并从而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当你把一个对象视为实物时,你必须抛弃一切“不切实际”的联想和

…… 92

    8荣格:神话人格

    想象,仅仅从“常识”的角度去看待它;而一旦你把它视为象征,那就说明它唤起了某种未知的、神秘的、寓意深远的想象和领悟。其次,象征不同于符号。 符号约定俗成地代表着某一确定的事物,而象征的含义却是未知的、不确定的。 荣格说:“一种代表着已知事物的表现形式始终不过是符号而绝不是象征。”作为象征,红色的含义是未知的;(司汤达《红与黑》中的“红”究竟意指什么,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而作为符号,红色却有其约定俗成的所指。(例如红灯代表停车信号,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等等。)象征与符号的区别往往被说成是前者代表抽象的观念,后者代表具体的实物。但这种区分并不准确,因为符号同样可以代表抽象的观念。符号与象征的真正区别在于:符号作为一种能指,有着固定的、约定俗成的所指;而象征作为能指,其所指却是未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