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丑陋的韩国人 >

第6章

丑陋的韩国人-第6章

小说: 丑陋的韩国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我想问的是,如果韩国人真是毫不虚伪,而且真心实意,那为什么慢待顾客呢?从一开始就把顾客视为“外人”,因此对“外人”服务不好也无所谓,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韩国人才不能用真心而是以冷漠的态度来对待顾客。

5。不知谁是客人的韩国服务小姐

从一开始就认定日本人表里不—,这种想法本身就有问题。日本人不采取那种对熟人热情周到、对陌生人冷淡的做法。

被韩国人批评为“机械”的日本店员的服务态度要比无视他人的韩国店员的冷漠做法好得多。韩国人为什么连提供那种机械服务的能力都没有?

韩国是服务业的沙漠地带,是服务水平十分落后的国家,落后到几乎近似于零服务。实际上,在韩国根本就没有热情周到的服务。

即便是去日本的韩国式酒店也是如此。看着那些无视顾客,反而把自己摆在顾客位置上的服务小姐,实在不知她们是在做服务工作呢,还是电影里扮演皇后的演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她们同日本酒店的女服务员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日本酒店里的女服务员们,对自己的职业并没有什么卑下感,反而引以为傲,全心全意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但韩国女服务员就不一样了,由于她们总是有一种悲观意识:我为什么必须在这种地方工作?所以期待着她们来提供服务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说在韩国只有商业性服务,而决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服务。

对自己的职业如果缺乏奉献精神,在韩国将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与其批判日本的服务是机械性的、不热情的,不如去做些自己首先必须做的事,那就是学习日本的敬业精神,培养良好的服务风气。做到了这些之后,再批评日本也不迟。



 ̄炫〃√

 ̄书〃√

 ̄网〃√

 ̄小〃√

 ̄说〃√

 ̄下〃√

 ̄载〃√

 ̄网〃√

二、韩国人在中国为何挨揍

1。北京的高尔夫球俱乐部禁止韩国人出入

前一段时间,在北京打高尔夫球的韩国人成了被嘲笑的对象。北京机场附近就有一个叫做“北京高尔夫球俱乐部”的高尔夫球场,然而这里禁止韩国人出入。

由于韩国人实在是太不懂得遵守球场规则,太不懂得礼貌,因而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像打高尔夫球这一类体育运动,至少要先接受基本训练,而韩国人连最基本的技术也没有学好,就要玩高一级技术,而一旦进入高水平技术阶段就胡乱玩起来,因而引起不必要的骚乱。

高尔夫球也同其他体育运动—样,既有它的规矩,也有它的礼节。如果无视这些规矩,随便行动的话,就会被人看做是“笨蛋”。

打高尔夫球的韩国人被当成“笨蛋”而赶出球场一事,是再可耻不过的了。这些人是一些 “只有我才如何如何”的十分猖狂的所谓“绅士”。实际上能在北京高尔夫球俱乐部等处玩球的,只是一部分外交官或商社驻在人员等高层人士。

从北京的朋友那里听到这样的说法:据说在中国高尔夫球爱好者里,流行这样一种玩笑,人们会一边打球一边说:“你要小心啊!不然会像韩国人那样被赶出球场的。”所谓韩国的高层次人士居然只有这般水平,普通韩国人的礼节观念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在北京高尔夫球场禁止韩国人出入之前,东北最大城市沈阳一家酒店就已经做出了禁止韩国人入店的决定。

因为在这家酒店喝酒的4个韩国人在酒店里翻天覆地地大闹了一场。邻桌的中国顾客多次进行劝告,他们也听不进去。最后,中国人终于忍无可忍地打了韩国人,其中一个韩国人几乎被打个半死。其他韩国人则下跪求饶,狼狈不堪地逃出了酒店。此后酒店立即贴出“本店拒绝韩国人入内”的启事。

2。韩国人为什么遭围攻

相同的事件在长春也发生了。那是在1998年的冬天,3个韩国男人同3个中国朝鲜族女人,深夜在某—住宅区的3楼喧闹不止。敲酒杯,又唱又跳,其喧闹声之大,似乎要把整个住宅区翻个个儿,附近居住的中国人实在无法忍受,便劝告道:“都几点了?居民们都在睡觉呢,请安静些!”

但是,劝告了两次也没起作用,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进去,于是附近的中国人第三次发出警告。这时,韩国人的回答竟然是: “这是在我的家(自己租的),我掏了钱,高高兴兴地喝酒,有什么不可以?”

韩国人这种目中无人、厚颜无耻的行为,激起了住宅区内居民们的极大愤怒。他们闯入3楼,砸翻餐桌,不问是韩国人还是中国朝鲜族人,抬手便打。附近派出所的警察随后赶来,好不容易才将事态平息下来。

后来,住在3楼的韩国人被赶出了住宅区。这是理所当然的。据说从那以后,只要提到韩国人,住宅区里的人们便表示拒绝接纳。

3。因过于猖狂、不守规矩而遭受殴打

我也曾见过韩国人被中国人殴打的情景。几年前在一家酒馆里,一个来自汉城的男人,一边炫耀手里的百元美钞,一边叫嚣: “你们中国人还没见过百元美钞吧?”那男人被我的朋友痛打一顿。我的朋友非常气愤:“把中国人当成傻子也得有点限度吧?你有什么了不起的,竟然如此嚣张!本来设什么本事,非要显示自己多么能耐!”他抓起韩国男人,就要往外推,这时,其他中国人也一起拥了过来,将那汉城男人拳打脚踢一番。

我在短期回国时,在沈刚西塔朝鲜族居住区里,还见到过被两个中国朝鲜族男人打得浑身是血,像条狗似地拼命逃窜的韩国人。据说是因为以办韩国邀请为由骗取中国朝鲜族人的钱财,结果被发觉,漏了马脚。当时,正好当警察的朋友也在,我问他为什么不管此事?他说:“这些可恶的韩国浑蛋打了也就打了,这种事时有发生,警察也只能是视而不见了!”

据朋友讲,仅沈阳,一周内就平均有2至3个韩国人因同中国人发生纠纷而被打。总之,都是因为太嚣张、不守规矩、行骗才挨打的。

在被称为中国朝鲜族之乡的延吉,也有因此类事件被打的韩国人。一个釜山来的韩国人在酒店内喝酒,两名中国朝鲜族女子左右伺候着。这个韩国人神气十足地喝着酒,夸耀白己在釜山是首屈一指的富豪,家中有汽车5辆,而旦都是进口车,就连汉城人在他面前也得点头哈腰地讨好他。

然而,如此傲慢自大地喝了3个小时的酒,最后却只付给两个陪酒的女人每人一千韩币(约7—8元人民币)的小费。在中国,此类小费起码也得50元以上。

刚刚口吐狂言说自己是釜山有名的富裕户,这会儿却掏出这般少得可怜的小费,同时竟然敢说:“在延边有这些钱可不得了吧?你们见过这么多钱吗?”听了这话,两个女人一声不吭地当场将其韩币撕碎,甩到韩国男人的脸上。这事当然不能就此了结,酒店老板和几个要好的哥们听说竟然有如此寒碜中国人的可恶的韩国人,便聚拢过来,将那釜山混蛋教训了一顿,其结果读者们可想而知。

像这样因为嚣张而遭殃的韩国人,如今在中国仍不断出现。我认为韩国人必须认真地扪心自问,冷静地思考一番。或许有人会想: “我又不去中国,这事与我无关。”可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无论是去中国还是去其他国家,都必须遵守规则,懂礼节,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常识,这对所有韩国人都是适用的。

从中国的高尔夫球场里被赶出去,从酒店里被撵出去,从住宅区里被轰出的是韩国人。如此这般让中国人发火,难道说对韩国人有什么好处?

三、韩国人果真是重情义的民族吗

1。深夜12点突然响起的电话钤声

韩国人认为“情”是最具韩国特色的东西。他们认为自己是满怀豪情,以情为生的“有情民族”,并引以为荣。这种“情”,质高量大。

著名诗人徐廷柱曾在诗中写道: “如果这种情能够商品化的话,一定得注明韩国制造。”

李御宁也曾自我吹嘘过:中国人是“信义”民族,日本人是“理义人情”民族:总之,实际上都是由冷漠的利害关系而会聚在一起的,所以没有什么“情” 可言,就是说,中国人也好,日本人也好,都不讲什么“情”,只有韩国人才充满“情”,以“情”为凝聚力而共存。

我所结识的许多韩国人,如政府高官、国会议员、大学教授、公司职员、公司经理、出版社编辑、新闻记者、作家、正走红的演员及中学生等,都认为韩国人是重情义的民族。

韩国人从来不反省这种“情”的消极的一面。对韩国人来说,否认“情”是不呵可能的。然而,所谓的“情”,到底有多么不寻常?

出于一种朴素的想法,我开始产生一种疑问,那就是,韩国人的“情’’到底是什么东西?韩国人真的拥有这种东西吗?

我这样讲,也许有的韩国人会气愤地说:“你想诽谤我们神圣的‘情’吗?”但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克制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听我说。

下面讲—下我的亲身体验。从韩国来到日本的朋友深夜12点突然打来电话:“喂,喂,是我呀,还记得吗?我是姜x x,现在在大阪,刚与童年时代的哥儿们喝完洒返回宾馆。明天上午到我这儿来玩吧。噢,对了,宾馆的电话号码是……”真是充满“情”的声音。以高傲的声调要求我明天马上飞过去。至于我这边的日程安排如何,则与他毫无关系。从这里到大阪,不像由钟路(汉城市中心)到车站那么近,他竟然根本不考虑我所住的广岛与大阪之间有多远,他无视一切现实,更重视的是与我之间的“情”。

我有个在东京留学的韩国朋友A,平时因为忙很少联系。一天早上,他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当天上午10点之前向他的账户上汇15万日元。因为那天12点之前他必须交齐学费,但钱不够,所以要向我借。可是他根本不考虑我的情况(他也该知道,我怎么可能有15万日元现金),比如上午是否有时间去银行等等,而只考虑自己。如果不给他汇钱的话,他则会怨我无“情”。

喜好喝酒的韩国人找人喝酒也常是心血来潮式的,经常是夜里11点或更晚一些,突然从某个地方打来电话,叫我去某某朋友家一起喝酒,而且要马上就去。如果稍有些犹豫,对方则会大喊大叫:“唉,你怎么回事,真没人情味儿,别那么冷漠,赶紧出来吧!”

韩国人就是这样,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即便给对方添麻烦,也无关紧要。互相间不存在什么客气。更有甚者,有时会深更半夜抱个酒瓶来叫门,如同缠人的孩子似的,而且.这还体现出了对被叫门者的深厚情谊。

或许是因为出生于海外的缘故,我对这种韩国式的“情”难以接受。因为是朋友就可以不客气地给对方添麻烦,强迫对方做某事,这样的“情”,甚至令人讨厌。

韩国式的“情”到底是什么?韩国人总是说日本人冷漠无情,且有例为证,说日本人即便是对朋友也要讲究礼节,实在是无法理解。在韩国人看来,事情的确如此。因为他们认为深夜12点无所顾忌地敲朋友家的门,逼着朋友一起喝酒并非什么让人讨厌的事,这是韩国人的“情”,所以,日本人那种朋友之间来往也要遵守礼节,甚至父母与孩子之间也是如此,父母从外地回来给孩子们买了礼物时,孩子们都要很有礼貌地说声“谢谢”的做法,在韩国人看来,简直太冷漠无情,太见外。

在这个问题上,韩国人与日本人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韩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以家庭及家族的血缘关系为核心,并以此形成了由友人构成的“我们”。在“我们”之外的那部分人,则都是“外人”。

在“我们”即自己人与“外人”即别人之间,有一条深长的鸿沟。为了填平这一鸿沟,建立信赖关系,就是说为了成为“我们”,需要一起吃饭,互送礼物,同时工作上相互配合,休戚相关。

这就是所谓的“情”,在韩国叫做人情。这种人情无止境地讲下去的话, “我们”(自己人)同“外人”(别人)之间的鸿沟就永远难以填平。¨ xuan shū wang¨

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人不像韩国人那样以血缘关系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讲究横向人际关系。因此,即使与对方不讲什么特别的“情”,也不至于产生像韩国人那样的鸿沟。不左故意为分享“情”而做出艰苦努力,也有可能成为朋友。所以,倒不如说越亲近麻烦越多。不如“因亲近才更讲究礼节”一样,父母与孩子、丈夫与妻子之间也要说”谢谢”。

中国人也很重视人情,但并非像韩国人那样仅限于血缘这一狭隘范畴:中国人宣扬理义,则使“义”的空间更加广泛。同时,在理义、信义的名义下,形成“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