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丑陋的韩国人 >

第17章

丑陋的韩国人-第17章

小说: 丑陋的韩国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很惊讶。但是,4月初樱花盛开时,我经过市内某建筑工地现场时,与在那里干活的H不期而遇,将安全帽压得低低的H,在看到我的那一刹那,慌张得恨不得有个地洞能钻进去。他向我隐瞒了他干体力活的事实。而他当时所说的一番话更是堪称杰作:

“今天天气好,我想出来散散心。”

如果真的想散散心,那么去樱花盛开的公园不是更好吗?何必受这种辛苦呢?真是可笑。干体力活就那么丢人吗?

在韩国,发生经济危机之后,如果干体力活,会有很多就业机会,然而却无人去干。韩国的3D劳动(Dirty Danger Difficult)全都由外国人和中国的朝鲜族人在干。严重地爱面子,极端懒惰,这就是今天韩国社会对待劳动的基本态度。

3。决不动手干活的饭店老板

走进韩国狭小的饭店,就会明白韩国人是多么轻视体力劳动。街上的小饭店一般只有夫妇二人加上—两名雇来的大婶。但是店主人根本不干活,只是悠闲地坐着看报纸、看电视或与客人闲聊。当人手不足时,充其量起身为客人倒杯水,这还算不错的。

韩国经营饭店的人来到日本后,最吃惊的就是饭店老板那种亲自带头勤勤恳恳工作的情形。在日本,从事体力劳动作为一种价值观,得到重视和尊重。做菜也是一样。几乎所有的韩国男人都决不进厨房一步,而很多日本和中国的男人都自己亲自做莱,甚至上厨师学校学做菜。中国朝鲜族中轻视劳动的意识也是根深蒂固,男人几乎没有做家务的。

在日本的韩国人中,有的人从—文不名起步,拼命劳动,积累财富,因此成为亿万富翁。这说明,只有冲破轻视劳动的观念才能实现梦想。

4。尊重工匠的国家和轻视技术工人的国家

韩国人轻视劳动的思想出自职业的贵贱观念。在韩国,看不到日本人那种即使对很普通的工作也会奉献一生的工匠的精神。日本人即使是打工也是全身心投入地去工作,并因此而自豪。

韩国人正相反。不要说打工的,即使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好像也很沮丧: “你以为我愿意干这种工作吗?其实我的身份根本不是干这种低贱工作的。”如果真是那样,从一开始你就别干呀。抱着这种想法,不可能顺利地开展工作。这一点不容置疑。

在韩国,所谓博士或知识分子多如牛毛,而在专业领域,熟练掌握技术的工人却严重匮乏。在专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欠缺的状况下,不可能产生先进的技术成果。既没有日本人那样的职业意识,也没有以技术和劳动自豪的尊严,不学技术,没有新的发明创造,那么一切都只能是白日做梦。

目前在技术领域里,有哪—项技术真正是韩国的呢?几乎都是花钱从日本买来的。轻视劳动、懒惰,对工作敷衍了事,只求速度,形成了韩国式的速成主义。工作马虎、粗心,导致敷衍了事或偷工减料现象频频发生,其后果是发生了建成仅仅7年的汉江大桥垮塌的严重事件。

5。断送国家命运的“绅士”们

在韩国,从古至今,英雄与代表国家的勇士都是绅士、贵族以及知识分子,没有一个是平民百姓。大学毕业取得博士学位以及作为高级官僚出人头地的人、有名的作家、演员等等都作为成功人士的范例,受到社会的敬仰。但在社会的低层从事农业生产或在山村种植人参的平民百姓,则是卑微的,其生存价值根本得不到社会认可。这种传统意识在韩国仍然根深蒂固。

但是实际上支撑韩国社会的最有力的基础,不正是这些既不体面又没有社会地位的平民百姓吗?在韩国成为资本主义财阀的人物,最初几乎都是作为平民百姓,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通过体力劳动积累了财富。从郑周永(现代集团创始人)那张朴素的脸上,我们可以读到平民百姓那种顽强的实用主义的务实精神。

只有冲破面子和虚伪,果敢地付诸行动,尽管地位卑微却能够挣脱固有框架的束缚,敢想敢干,才能取得成功。小说下载

1998年震惊整个美国的世界级高尔夫名将朴世里(音译)的脱颖而出,使身处亚洲经济危机中的韩国人陷入到狂喜的旋涡中。令人感兴趣的是朴世里的家庭背景。她不是生于富裕的绅士家庭,而是普通人家的女儿。正是这一点使韩国人更加感动。出现在电视上的朴世里的父亲正是那种典型的平民,他含泪讲述了一个平民百姓是怎样培养了一个世界级明星。他作为平民,充满自信地面对社会的朴素形象,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我看来,现在的韩国有太多的徒有其表的“混蛋绅士”,他们上蹿下跳,摆着臭架子,假装体面。其实他们正在毁掉韩国。必须清除这样的混蛋绅士,与此同时,应该让那些平民百姓们昂首挺胸地走上社会舞台,改变韩国。

三、只看重外表的韩国社会

1。测试中日韩三国的国民性

有这样一个笑话:将中日韩三国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做—个游戏。让孩子们身处气温达摄氏35度的环境里且不给他们—滴水,使他们处于极度口渴的状态中。然后,在他们面前放上刚刚从冰箱里取出的西瓜和菜刀。规则非常简单,谁先吃了那个西瓜,就给谁起外号叫“狗畜生”。所以,这是一个是否成为“狗畜生”,关系到名誉的国际比赛。

最先靠近西瓜的是日本孩子,他用刀将西瓜切下三分之一大小的一块,算是自己的那一份吧,然后将它吃掉,管它是不是“狗畜生”,先解决口渴问题再说。与其考虑体面与荣誉,不如首先考虑实际利益与现实,这反映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接着跑过来的是中国孩子。他用刀将西瓜咔嚓—声切下一大块,偷偷摸摸地想躲起来吃。这表现了中国人既重视面子又重视实际利益的二元式思维方式。即使被看做是“狗畜生”也无所谓,就像邓小平生前说的那样:“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中国人将名誉和实际利益都看得很重。

最后剩下的当然就是韩国孩子了。“要忍就忍到底,决不当狗畜生,决不容忍那么丢人的事情。” 可是,紧紧闭着眼睛,努力忍着极度的干渴,内心几次想吃那西瓜,却又一次次咽下口水,最后渴得连口水都没有了。但是他仍然坚持不吃西瓜。可能是不忍对如此看重名誉的韩国孩子再看下去了吧,中国孩子走过来说:“不要坚持了,吃了吧,吃了它也不会变成畜生的。”可能是忍耐到了极限,韩国孩子—口咬下西瓜,只是,留给他的,只有剩下的一小块儿了。

2。韩国人对名牌的崇尚超过日本人

在东亚人中,韩国人更看重大义名分,名誉感、虚荣心更强。日本人是彻头彻尾的功利优先主义者,中国人对大义名分和功利都很重视,韩国人则优先考虑外表、面子、名誉。功利可以舍弃,但大义名分是无论如何不能丢掉的,这就是韩国人。以我遍游这一个国家的经历而言,韩国人看重大义名分并爱面子的倾向特别让人无法忍受。

人们经常说日本人崇尚名牌,而韩国人对名牌的狂热远远超过日本人,足以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对韩国人来说,与其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或与自己钱包的分量相符的商品,不如不做任何分析地认为世界名牌就好。

多年前我在日本,曾利用暑假期间做过接待韩国观光游客的翻译工作。他们只是不停地打听“名牌”,在日本最有名的,是索尼、东芝,还是松下或夏普?不看商品的内在质量,只在乎牌子,对此我也不知该怎样回答。而在买完东西之后,又各称自己的才是名牌,电器商场被他们吵得一片哄闹。

3。刻着总统名字的手表

韩国人的“名牌意识”,对韩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名牌复制国做出了贡献。由于经济状况不允许,买不起真的名牌商品,那么买复制品披在身上也满足了。我在韩国,从家庭主妇到国会议员见过无数,我养成了一种习惯,每次都盯着人看个没完,从手表到腰带。在我的记忆里,韩国人戴的手表.几乎都是所谓的名牌,男人们扎的腰带几乎都是皮质的高级名牌。

既然提到手表,就说一个韩国特有的有趣现象吧。 那就是每当新总统上任时,有新总统签名的特制手表就会出现在大街小巷。我有好几个朋友就因拥有刻着卢泰愚、金泳三以及金大中名字的手表而洋洋自得。

“你知道这是什么表吗?”说着便从手腕上摘下来,得意洋洋地炫耀。

“其实我有一个朋友是在青瓦台(总统府)工作的有实力的人物,这是他送给我的礼物。”

“前不久我被邀请参加金大中总统的就职纪念会,这是晚会上送给我的。”

好像戴上它就拥有了享受总统待遇的特别通行证似的。这是“商品名牌意识”转向“社会地位高的名牌意识”的典型事例。只要是人,都有自尊心,都看重名誉,但韩国人的名誉感却不仅如此。这种拘泥于名誉和大义名分的虚荣心转换成了自我显示欲、虚伪,所以一经吹捧,立刻变得得意忘形而虚张声势。

也许韩国人天性中就有喜欢自我表现的习惯。在中国也听到不少批评:“朝鲜族人虚荣心强,固执己见。”我在上大学时,汉族同学曾对我说:“看走路的步态就能看出是什么民族的人。”追问其中的缘由,他说:“朝鲜族同学特别是男同学走路,都晃着膀子,动作幅度较大,善意的理解是充满活力,反之则是旁若无人,十分傲慢。”真的吗?我注意观察,发现果然如此。据说中国的地方导游,不用游客自我介绍就能分辨出对方是韩国人的秘诀,不是通过看打扮,而是通过看傲气的步态。大概自我显示欲很强、不甘人下的意识与举止行为有密切的关系。

4。从来不出影像的大型电视机

我有一位在汉城的同龄朋友B,在他家我偶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家客厅里放着一个大型宽屏幕电视,但却从来不见打开过。有一天因为有足球直播,我就请他打开电视,结果他的回答让我张口结舌。

“其实,它只不过是个装饰,这是个电视模型!”

他带我看了他家的书房,书架上摆放着金字书名闪闪发光的精美的世界文化百科事典。“我可以翻一下吗?”他尴尬地笑着说:“其实那也只是书的外皮。”抽出一本一看,果然没有书,只有空空的外壳。他这样做的理由是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会被人看不起。哪怕是装门面,也不肯输给别人。这种逻辑,真是令人费解。结果在我眼里,他家所有的东西都是假的了。

“那么你家什么东西是真的?那个大号冰箱不会是假的吧?”朋友说: “那可是货真价实的。什么都是假的还怎么过日子呀?”于是,我们的笑声在他家里回荡。

有着如此膨胀的表现欲,还能发出愉快的笑声,很是难得。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为了自己的体面及表现欲而无视道德,并加害于他人的事例。

在汉城某剧场,曾有过一场著名歌手的演唱会。那是我拿着票将要入场的时候,看到—个60多岁的老妇人正在大声呵斥服务员。原来是老妇人没有票,却纠缠着要入场。

“我是A(当天出场知名歌手)的母亲。你不认识A吗?”“按规定没有票是不能入场的。”女服务员彬彬有礼地解释道。一流歌手的母亲生气了:“我是A的母亲也不行吗?”好像歌手的名字比特别招待券还有价值似的。望着自以为是的妇人,我不禁叹服:“到底是韩国大婶呀!”

5。在中国咖啡厅里看到的韩国人的丑态

在中国也曾见过这样的情景。1997年的夏天,由于天热,为了润润喉咙,我走进了闹市街头的咖啡厅。结果那里因客人太多而一片嘈杂。在靠近角落的桌子那里,宾馆保安人员正用英语与几个客人争吵。从客人的穿着打扮以及英语的发音猜测,他们可能是韩国人。

好像是因为他们嘲笑咖啡厅的服务员而招来了保安人员。保安人员提出批评后,一个穿着红短袖衬衫的男子用英浯大喊: “我、我们是日本人!”—起来的那帮人也大声随口附和。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子用汉城口音的韩语说:“这个中国小子,连我们是日本人都看不出来?”果然不出所料,真的是韩国人。

在那一瞬间,我作为与他们同—个民族的人,羞愧得满脸通红,感到无地自容。明明自己犯了错,这帮愚蠢的韩国人为了保住“名分与体面”,竟然毫不犹豫地装成其他民族的人以逃避责任。这种行为真是恶劣至极。

6。为一味粉饰外表而付出的代价

过分炫耀自己,没有装作有,—味地粉饰外表,内心却十分空虚,其结果只能是自作自受。这种极端的表现欲、虚荣心最终只能是自欺欺人。从1998年的汉城奥运会直到现在,韩国把70年代的“汉江奇迹”视为巨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