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小妹不要太悲催 >

第23章

[红楼]小妹不要太悲催-第23章

小说: [红楼]小妹不要太悲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妇人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既是到了你的手中,那就是你的了,留着吧。”

“可是……”瑶小妹还想婉拒,玉佩虽好,但别人的东西怎么能乱要呢?但还未等她说出口,老妇人便叫人抬着离开了,徒留下她一人站在原地发呆。

无奈的耸了下肩,瑶小妹将玉佩装进了荷包中,转身离开。既然人家都做到这地步上了,她再追上去给人家,那就显得太过矫情了。

只是瑶小妹不知道的是,在她离开没多久,林中出现了一个人。俨然就是刚刚冷喝住她的冷酷男子,悄悄地跟在她身后。

瑶小妹对此全然不知,只是悠悠的离开了林中,与贾府的人汇合。

她经历过刚刚的事,多日来一直低沉的气压总算是得到了释放。怎么说呢?做了件好事后,自己总归是高兴地。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本来可能心情不大好,但如果做了件帮助别人的事,得到别人的感激后,心情顿时就会好上许多。

瑶小妹就是这种状态,别看她面上不显,但心里其实还挺高兴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那双月牙般明亮的双眼再次弯了起来。

贾敏最先注意到自家女儿的变化,心中顿时放下了一块大石头。暗自偷乐,看来自己的这个主意不错,没看女儿出来一趟透透风心情就好多了么?

黛玉观察到妹妹的神情后,也是为其高兴。她们姊妹感情甚是深厚,若是瑶小妹一直低气压,她看着心情也难受。

随着贾府一众女眷听完大师讲禅结束后,贾母带着府中的人满意的离开了寺院。只是大家全然没有注意到,至始至终都有一位面容冷酷的男人跟随着他们。

待到他们离开后,又骑着马尾随其后,终是见到她们进了京城中的一处府邸。看了看大门上方“荣国府”三个大字后,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只是这一切,瑶小妹就浑然不知了。

眨眼间,又过了数日。期间胤祥没有好意思联系瑶小妹,偏让她生了误会,只以为胤祥从此不再联系自己了,一颗心生生的冷了下去。她哪里知道,胤祥正四处想法子不让康熙老爷子今年与他指婚呢!

偏生他觉得自己窥视一个未满十岁的小姑娘传出去太过丢人,亦不敢与瑶小妹多说什么,便没有联系瑶小妹。至此,两人在不经意间生出了误会。

好在瑶小妹经历了数日后,心中也想通了许多,不再那么苦恼,看起来与平日里无二样了。

这日清早,府上忽的来了一位从宫中派来的公公,可把贾府上下忙的不轻。

☆、第34章 一头雾水的蒙语

待王熙凤叫人偷偷塞了银两后,才弄清这位良公公的身份,可真是吓了一跳。原来,这位良公公的身份可非贾府平日里孝敬的那些公公可比之的。

这位良公公竟然是从后宫来的,准确来说,他的顶头上司是直属慈宁宫!

慈宁宫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孝庄文皇后生前居住的地方啊!如今居住在那里的,则是可以算是宫中身份最高贵的女人——苏麻喇。

说起苏麻喇一生的事迹,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她的身份虽然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过是个孝庄文皇后生前的侍女,但这个侍女可不是普通的侍女。

苏麻喇可以算是现在康熙老爷子的老师。资历身份,岂是普通人可比?康熙叫她额涅,宫中其他皇子公主唤她妈妈。从这一点来看,她无疑是孝庄文皇后去世后,后宫之中地位最高的女人了。

说句不好听的,便是宫里的太后,在康熙心中的地位也及不上这位。

王熙凤越琢磨越是心惊,自家人知自家事。虽然他们荣国府也是大家,但也不至于高到让这位刮目相看啊?况且这位听说近几年早已专心念佛,不问他事,怎的忽然派来公公宣旨?

最令贾府人奇怪的是,这位良公公非要让贾府所有年轻一辈的姑娘们全部出来才肯宣旨,这又是何意?贾母慌忙叫人去各个院中将姑娘们叫来,便是薛宝钗,也未曾拉下。

而瑶小妹与黛玉二人正在屋中对弈,忽的贾母屋里的鸳鸯匆忙的闯了进来。两个人顿时一怔,不解的看向鸳鸯,心中暗奇。往日里鸳鸯一向稳重,怎的今日却神色匆匆,气喘吁吁呢?

“鸳鸯,怎么了?可是老祖宗要找我们?”黛玉轻柔的问向鸳鸯。她对鸳鸯印象一直很好,与其关系甚是不错。

“两位姑娘,宫里来人了。”鸳鸯喘了几口气,匆忙又口齿清晰的向黛玉、瑶小妹二人解释:“是来宣旨的,要府上所有年轻的姑娘们全去,才肯宣旨。两位姑娘快快梳妆打扮吧,老祖宗说了,要两位务必打扮的妥当些。”

听了鸳鸯这番话,瑶小妹和黛玉二人有些发怔,甚是不解。为何宫里会突然来人,还要这种奇怪的旨意呢?

不过两人也来不及细想,便在鸳鸯的催促下齐齐换了装扮。

说是换了装扮,其实也不过是多加了件外衫,头发又梳的整齐些。

瑶小妹本就身着鹅黄绒裙,外又穿了件浅紫色罩衫。袖边金丝银线相连,衣裙绣上点点紫莲。头上仅戴了几颗明珠作衬,显得整个人明亮可爱。月牙般的双眼微微一笑,真可谓是巧笑倩兮,别有一番风采。

再看黛玉,身着薄荷绿襦裙,外又套了件米黄色薄衫。衣衫上绣上偏偏月牙儿,袖口微大。头上一只发簪,更显的其清丽脱俗,不食人间烟火般的仙子。

两个人装扮后,便是一旁的鸳鸯也不禁晃了神。心中大赞:这府中的姑娘们,也就数这林家两位出色了。

好在她记得要事,忙带着瑶小妹及黛玉二人去领旨。路上又碰巧遇到三春,几人喧哗了几句,便匆匆忙忙去领旨。

待到贾府的姑娘们全部到齐时,那位良公公也没立刻宣旨,而是打量了众女一番。最后在最小的瑶小妹及惜春之间看了两眼,随后仔细打量了两人,最终视线停留在瑶小妹身上。

只是他这般视线转移也不过是一刹那的事,旁人只以为他在打量众女,也并未多想。

待到打量完毕,良公公这才宣读了圣旨。读完圣旨,众女谢恩后一阵恍惚。别说是几位姑娘,便是贾府其他人也是糊里糊涂。

圣旨上只说是太后娘娘听闻荣国府的姑娘秀外慧中,特召其入宫一见。要说旨意倒没多大问题,问题的关键是……为何是由慈宁宫的人来宣旨的?

太后娘娘住的地方,可不是慈宁宫啊?谁不知道慈宁宫是苏麻喇住的地方?

贾府的人都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是怎么一回事。自家姑娘是好,但也没好到要太后亲自召见的地步吧?

但不管怎样,既然太后有旨,那贾府就要遵从。只是这个时候,王夫人却突然插了嘴。

“这懿旨上……说的可是荣国府的女儿啊。”她这话一出,众人忽的愣了神。

是啊,懿旨上只说是要见荣国府的姑娘,可没说见旁人。三春暗暗看向瑶小妹、黛玉和薛宝钗三人,谁都没有吭声。

贾府的人都知道,瑶小妹和黛玉二人是林府的姑娘,薛宝钗是薛家的人。王夫人这句话,无疑是在针对这三人。只是若是针对瑶小妹和黛玉二人也就罢了,薛宝钗可是她的外甥女,又何来针对之意?

薛宝钗本带笑的容颜顿时凝固下来,不可置信的望向王夫人。她怎么也没想到,说出这番话的竟然是自己的姨母!

王夫人见众人沉默,又不冷不热道:“我也无什么恶意,自是想要所有姑娘都去。只是旨意上要荣国府的姑娘,我怕若是其他人去了。上面说咱们府上欺上瞒下,那可是一个大罪名!”

瑶小妹和黛玉则满不在乎。瑶小妹对进不进宫不怎么在乎,她早就听说后宫复杂,叫她们进去不定要干什么呢!而黛玉则生性高傲,去不去皇宫对她而言,真的没啥区别。

再说了,王夫人说的也没错,她们的的确确不是贾府的姑娘。她们才不想做这贾府的姑娘呢!她们是林府的人,这点是不会改变的。

只是贾敏正在一旁,听了顿时心中大怒。王夫人说这话是何意?顿时看向王夫人冷冷道:“我女儿不是荣国府的人,去不得也就罢了。可惜有人的女儿便是入了宫,也没见有什么音讯。”

她这话可谓是针对性极强,只把王夫人噎的脸色泛白。她的女儿元春虽是应选入宫,但如今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女史,不受重用。

最后是贾母一皱眉,拍案决定道:“吵什么,去不去得,自然是宫中人说了才算。“说完便叫王熙凤去打探良公公的口风。王熙凤心领会神的去了。

这打探,自然是用银两打探了。良公公收了银两后,微微一笑道:“说是荣国府府的姑娘,自然是全部的姑娘了。住在府上的,当然也算了。”

他来的时候可是□□爹叮嘱过的,最重要的就是那位姑娘。若是那位姑娘不去,他这事可算是办砸了。

良公公这么一说,贾府的人自是照办。倒是王夫人面上不大好看,被贾敏狠狠的剐了一眼也没吭声。

自此,众女便晕乎乎的坐上了宫中备好的马车,朝皇宫缓缓驶去。

而仍是一头雾水的瑶小妹还没放在心上。想着去边去呗,走一步算一步便是。

此时的她还没明白,这次事情,其实全部由她引起的。

不多时,皇宫便到了。早有人在接应着,瑶小妹年龄小,跟在几位姐姐的后面,也没多注意旁的。只是用眼角的余光瞅了瞅宫内的风景,也没多少惊讶。

她前世不知在电视上看过多少次北京故宫,倒也不觉得惊奇。这份淡定从容落入他人的眼中,又是不大一样了。

旁的姑娘都是一脸兴奋、谨慎、憧憬什么的全有。便是最稳重的薛宝钗,也忍不住有激动之色。

唯独林府的两个姑娘,一个淡定从容,一个目不斜视。两个人神态颇像,姿色又是出众,倒叫他人心中暗赞。

尤其是一旁的良公公,更是心中暗叹:这林府的两个姑娘倒是一等一的人儿,怪不得那位会直接把人叫来。

众女跟着宫女来到一处富丽堂皇的宫殿前,上书三个气质磅礴的大字“宁寿宫”。

这就是太后娘娘的住处么?瑶小妹心中暗想着,随着众人朝里进去。

宫女将几人带到了里面,众女都纷纷低头不敢抬头直视坐在上面的人。宫女嘀嘀咕咕的说了几句,让几女又是一头雾水——这说的都是什么?奈何没有旨意不敢抬头,也就跪着了。

瑶小妹与黛玉二人听出此人说的是蒙语,想想传说这位太后只会说蒙语,也就不大惊奇了。

林如海此人博学多才,知识渊博得很。不说他与康熙时同门师兄弟的关系,便是年纪轻轻便能高中探花,可见其人之大才了。

是以,林如海本人是会说满语、蒙语的。而瑶小妹和黛玉,则也从小被要求说满语、至于蒙语,林如海就没有强行要求她们去学。学不学看兴趣。

而两人是颇有涉及,但也只是懂的皮毛。是以这位宫女所说的蒙语,她们二人也只听懂了一点点。但就是这一点点,也不妨碍她们猜出其说的含义。无非就是将人带到了这类的话。

☆、第35章 来是婆婆

正当瑶小妹和黛玉二人正想着时,上面又传来一阵嘀嘀咕咕的蒙语。这次,是两个人的声音,好似在讨论什么。

瑶小妹和黛玉二人只听懂了几个词,什么紫、什么如何、就是她之类的话。两个人听的是云里雾里,晕晕乎乎的。

好在没让她们跪多久,先前的宫女便道:“太后娘娘准你们起身。”

“谢太后娘娘!”众女一同谢恩,嗓音如莺歌燕语,煞是好听。

太后紧接着又嘀咕了一句,这次瑶小妹和黛玉二人算是听懂了,便是“抬头”二字。

果不其然,宫女随即道:“太后娘娘命你们抬起头来。”

众女听话的乖乖抬起了头。眼眸向下,不敢直视上面的人。

只是瑶小妹这一抬头,却是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倒是大吃一惊。

原来,那位代替太后娘娘翻译的宫女正站在下首,可以看清其容貌。她旁边还有一位女子。容貌清秀,温婉大方。可不正是前些日子瑶小妹遇到的那位老妇人身边的紫衫女子么?

只是此刻那位女子并未身着紫衫,而是与为太后娘娘翻译的宫女穿着无二,看起来就是一位宫女。

瑶小妹一怔,顿时面露异样。这不对啊!如果这位紫衫女子是宫女,那么……那位老妇人又是何人呢?

若是太后娘娘,那位老妇人汉语说的极为流利,又怎会要人翻译呢?

瑶小妹越想越是惊异,但也没有吭声。碍于规矩不能抬头细看,只能眼角的余光不断打量着那位女子。越看越觉得自己没有认错人,但她面上却只是露出异样。没有做别的。

瑶小妹的异样身边的人看不到,但坐在上面的人却是看的清清楚楚。

此时众女都紧张不已,任由上面的人打量着。谁都不知道这位太后娘娘到底要做什么。

“站在第二排右边的紫衫小姑娘,可是荣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