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好一朵美腻的白莲花 作者:钟晓生 >

第94章

好一朵美腻的白莲花 作者:钟晓生-第94章

小说: 好一朵美腻的白莲花 作者:钟晓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一向没心没肺的小赵都愁眉苦脸的。小赵说:“有枪火,为什么不拿去打鬼子,也免得我们费那么大功夫。”
叶荣秋说:“人心不齐。”其实他自己也是能够理解驻守在鄂南的川军。川军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地位虽说比当年顾修戈的队伍好的多,但也是爹不亲娘不爱。在抗战初期,部分国军,尤其是地方部队,打鬼子还是十分尽心尽力的,毕竟被日本人占领的都是自己的家乡。
然而时间久了,大家发现把鬼子赶出去不是一两天的事,甚至不是一两年的事,好好打鬼子的队伍早已打得全军覆没,多少军队连番号都不存在了,剩下的那些人心态自然就不同了。别说国共打仗了,就是国民党内部各个派系都各自为伍甚至争得不可开交,打鬼子不是国家大事,反倒成了自己的事,兵打完了,粮吃完了,就什么也没了,就连驻扎在几里外的“友军”都不会对你伸出援手。想要生存下去,就只有保全自己的实力。再加上上面的指示,有些将领只愿意把精力放在剿“匪”上,却刻意避开日本人的锋芒。
叶荣秋现在说人心不齐,不是一句痛心疾首的指责,而是一句叹息。当年的他,又如何不是这样的心思?别人去前线保家卫国送死,他却只想保全自己的小家。不是逼到自己头上,又有几个人有如此伟大的情怀?叶荣秋固然希望像顾修戈这样的将领能少死几个,可若不是他们都战死了,只怕今时今日中国的形势会更加的艰难。
周书娟走过来:“早点休息吧,你身体还没养好。”
叶荣秋点了点头,躺在草地上睡下了。
七月的鄂南天气十分闷热潮湿,草地里都是虫,他躺着,能听见树上的蝉鸣声,能听见林间的鸟叫声,还有青草在风的吹拂下摩挲的沙沙声。然而就是这些声音,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安静极了。
在这样的安静之下,他沉沉地睡了过去。他做了一个梦,在阳光下的青山上,他悠然自得地往山上走去。他突然看见黑狗站在前方的山坡上,于是他快乐地朝着黑狗跑去。黑狗向他伸出手,离他那么近,似乎他只要伸出自己的手就能碰到。他毫不犹豫地将手伸了出去,却差了那么一些。他便继续向上走,却还是差了那么一些。他全心全意地朝着那只伸向他的手靠拢,阳光照得他很暖和,即使永远只差那么一步,他却全然没想到要放弃。
是啊,近在眼前了呢。
清晨,他被小赵叫醒了。
周书娟分发了一些干粮和水,然后他们就潜藏在芦苇丛里安静地等待。
上午十点左右,他们看见一支船队缓缓从前方驶来。
郑水问周书娟:“是他们吗?”
周书娟眯着眼仔细观察。对方来了两条船,两条船上人都不多,加起来总共也就十来二十个人。看打扮,像是普通的百姓,不过没有人会在日占区穿着军装行动,以此并不能说明什么。
小赵突然凑上来,激动道:“我看到老郭头了,是他们,情报果然没有错!”
小赵的视力是最好的,他往第二艘船上的指了指,叶荣秋他们就看见了站在船舷上的一个老头,看身影,好像真的是老郭头。
郑水问道:“现在怎么办?”
周书娟沉吟不语。国军运送枪火的人不多,因为他们也要避开日本人的耳目,就只有铤而走险。可即使不多,人数也是他们的四倍,硬拼是不可能的,只能智取。
周书娟突然拉过郑水郑鱼两兄弟,对着他们如此这般耳语了一番。
不一会儿,他们的船从芦苇荡里开了出去,向着远处来的两条船靠拢。
对方察觉有人靠近,立刻开始交头接耳,警惕地打量着船上的人。郑水不紧不慢地掌着船,叶荣秋和周书娟坐在船上整理着渔网,看上去就像真正的渔民一般。
“嘿,以前没见过,你们是哪个村的?”郑水朝着对面喊话。
对面的人面面相觑,一个回道:“金沙的。”
郑水一边划着船向他们靠近,一边问道:“打渔的?”
那些人见郑郑水等人靠近,都摆出了警惕的姿态。其中有几个人手往腰里塞,像是要那什么东西,这时候老郭头向他们比了个手势示意他们冷静,然后站到船舷上笑道:“是打渔的。几位兄弟呢?”
郑水说:“我们是送货的。”
谈话间,两艘船只靠得越来越近了,老郭头他们那两艘船的船夫有意把船往边上划,但郑水不依不饶地打着水向他们靠近。
郑水问道:“你们今天收获好不好啊?”
老郭头已经有些不悦,打哈哈道:“还成,还成。”
郑水看了叶荣秋一眼,叶荣秋起身问道:“你们打了什么鱼?”
老郭头不耐烦,随手从竹篓子里捡了一尾鱼出来,晃了晃,说:“我们还有事,先回去了,下回说哈。
郑水他们已经很靠近对方的船只了,郑水还伸出船桨去顶老郭头他们的船,造成他们的船只晃动。
两个国军冲上前,摆出攻击的架势,郑水害怕地收回船桨:“弄啥呢?”
老郭头皱眉:“你们!”
叶荣秋忙道:“不好意思,你们真有事,那就不耽误你们了。”说完他对郑水点点头,郑水便划着桨将船向后退,离开老郭头他们的船只。
他们还刚准备后撤,突然只听老郭头身后的一人惊呼道:“这船怎么漏水了?”
叶荣秋和周书娟对视一眼,会心一笑。刚才他们和老郭头等人周旋的时候,派了水性好的郑鱼从水下潜过去,在老郭头他们的一艘船底下凿了个洞。郑鱼这人话不多,做事倒是很牢靠,不愧是水上长大的,这么长时间连口气都没上来换。原本老郭头他们也不至于那么粗心,一个人游近了他们的船都没人发现,都是因为郑水和叶荣秋他们不停地跟老郭头他们说话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郑鱼在水下工作的时候也曾引起过船只的晃动,只是他们以为是郑水的船靠近所致。
郑水连忙将船又靠向老郭头的船:“唉哟,咋进水了?要不把东西搬到我们船上吧,我们不赶时间,送你们一程好了。”
船上的一人忙摆手推拒:“不用,不用,你们别管了,回去吧。”
郑水装的万分热情:“这咋行,你们船漏了啊。都是中国人,还能不帮把手的?”
叶荣秋和周书娟帮腔:“就是,你们这是要去哪啊?”
郑水还把桨伸出去勾老郭头的船。
因为他们造成的混乱,成功把船底凿破的郑水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游开了。
这时候,老郭头船上反应比较快的人已经察觉到事情不同寻常了。几个人跑过去保护船上运送的货物,几个人跑到船舷这边来挥舞着船桨打开叶荣秋他们的船,不让他们靠近。有那性子冲动的,已经拔出了刀和棍子,虎视眈眈地盯着叶荣秋他们,随时准备动手。
郑水看见他们手上的刀棍,露出了惊讶的神情:“这是咋个意思嘛。”
双方一时陷入了僵持。
突然,从岸边的草丛里传来了两声诡异的爆裂声,两发子弹击中了国军另一艘渔船,在船板上打出两个洞来。
一时间,乔装成渔民的国军都愣住了。
当船底被人凿破的时候,他们虽然意识到事情恐怕不妙,但是还没有人敢掏枪。这毕竟是日占区,附近都有巡逻“扫荡”的日军,一旦开枪的话,很可能将日本鬼子召来,到时候事情会变得难以收拾。
放枪的是埋伏在草丛里的小赵。叶荣秋他们自然也有跟国军同样的担忧,他们甚至比国军更害怕惊动日本鬼子。小赵用的步枪是叶荣秋改装过的,做了消音处理,虽然不可能完全做到开枪时没有声响,但能够令枪声减轻不少,小赵开枪时用湿衣服裹着枪管,也使枪声减轻了不少,如果鬼子不是就在附近的话,这样的声响还不至于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趁着国军慌乱愣神的时候,叶荣秋迅速对郑水比了个先撤退的手势。他们假装慌张、虚张声势地叫道:“鬼子来了!是鬼子开枪!快跑!”一边嚷嚷,郑水一边将渔船向芦苇丛中划去。
几个国军一时间失去了头绪。他们觉得叶荣秋等人十分可疑,但叶荣秋的叫喊又起到了迷惑的作用,让他们也担忧在岸上放冷枪的人是日本鬼子。
川军这两年来不打鬼子,他们的将领甚至说过“只打新四军不打鬼子”的话,但这并不表示国军就和日本鬼子和平共处。川军之所以不愿意打鬼子,无非是想保存实力,如果他们偷运军火的事被鬼子发现,他们的太平日子也就到头了。
郑水已经把船划进了芦苇荡中,几人犹豫着是否要追,为首的一个道:“别追了,送货要紧!”
他们的两艘船,一艘被凿破了船底,一艘被子弹打了两个眼,但这两个眼无关紧要,并不妨碍船只的正常行驶。于是国军的头领道:“快,快把东西搬到另一艘船上!”
叶荣秋他们已经推进了芦苇丛中。小马透过茂密的芦苇叶,观察着河中央焦急的国军,问叶荣秋道:“政委,咱们去抢吧。”
叶荣秋摇头:“不,我们捡漏。”
国军的人毕竟比他们多,船也比他们大多了,真要正面冲突的话,不能说毫无胜算,但是还是比较危险的。而且到了危急时刻,国军也不会老老实实挨打,闹起来,引来日本鬼子,就是个两败俱伤的后果。叶荣秋现在就指望他们一艘船上装不下所有的枪火,那他们势必要将一些东西沉进河里。而且叶荣秋心里始终不愿意跟同为中国军人的人发生械斗。
小赵匍匐着爬了回来,跳上船,端起枪,等着叶荣秋的命令。叶荣秋示意他稍安勿躁,如果国军的情况过于乐观,他才会让小赵再补上几发冷枪。
就在国军着急地搬运东西的时候,突然,小赵紧张地叫道:“政委,你快看,对面山上有人来了!”
叶荣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脸上的血色瞬间退了个赶紧:“糟了,是鬼子来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叶荣秋所能预想到的最坏的情况发生了;日本鬼子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并在他们还没有完成任务的时候就已到达
一旦日本鬼子插手,别说完成任务了;只怕同志们都难以全身而退!
顿时所有人都陷入了高度警惕状态!
小赵紧紧抓着手里的步枪。他们出来的匆忙,根本来不及多带装备;想要混出城,也带不了太多武器;六个人身上只有四把枪,其中三把还是手枪;唯一射程较远杀伤力较强的就是小赵手里的步枪了,可以说几条人命都悬在他手里。
日本人已经跑到河边,冲着河中央的渔船大叫道:“中国人;把船靠过来!”
国军们哪里听他们的;更加快了搬运武器的速度。
日本人十分恼火,更加大声的呵斥:“听见没有,快点把船靠过来!”
国军对他们不理不睬,他们大声骂着中日文夹杂的脏话:“支那、八嘎!”
叶荣秋等人紧张地躲在芦苇丛里,观察着外面的情况。日军一共来了五个人,他们盯着日军身后,提防他们还有更多的援兵。但是并没有,来的就只有这五个人。这让他们暂时松了口气。如果来的日军太多,他们可就危险了。
“啪!”突然一声枪声响起,无数在岸边栖息的水鸟和昆虫被吓得扑腾而起,所有人都颤抖了一下。
国军对日本人的态度使得日本人万分恼火,于是日本人朝天鸣了一枪,做出最后的警告!
船上的国军听见枪声,吓得立刻抱头蹲下。
“把船靠过来,再不过来我们就开枪了!”
小马紧张地吞了口唾沫,问叶荣秋:“政委,咱们怎么办?”
叶荣秋压低了声音说:“我们先躲着,看情况再说。”日军和国军的冲突已经势在必行,来的日军虽然只有五个人,但谁又知道附近有多少日本鬼子,争斗一旦开始,只怕会引来更多的鬼子。
“啪!”又一声枪声响起。只不过这一次开枪的不是日本人,而是船上的国军!一名日本军人应声而倒!
眼下国军已经被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他们如果把船靠到岸边,被日本人发现他们运送的其实是军火,那也只有死路一条,还不如拼一把,兴许还能保住船上的货物。
一枪之后,国军又对着日本人连开了数枪,可惜除了第一枪击毙了一名鬼子之后,之后的几枪均无收获。
日本人在国军刚开枪的时候愣了神,但他们很快回过神来,立刻在岸边趴下,架起枪对着河上开始扫射。
陆上有掩护,而河上却无处可躲,虽然日本鬼子只剩下四个,但他们却占了优势,在扫射中,很快有几名国军倒了下去。
叶荣秋他们尽量将身体压低,虽然现在日本人还没有发现躲在芦苇丛中的他们,可是子弹不长眼,他们疯狂的扫射使得一些子弹也向此处飞来。
叶荣秋紧张道:“再这样下去,会有更多鬼子被引来的。我们必须赶紧离开这里。”
周书娟回头看了眼地形,皱着眉道:“现在出去也会被发现的!”
叶荣秋骂道:“该死!”怎么日本鬼子就被引来了呢?这是巧合?那他们的运气也是在太背了一点!
周书娟问叶荣秋:“你快看看他们手里的武器!”
为了跟日本人作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