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欲要进宫,必先自宫 >

第81章

欲要进宫,必先自宫-第81章

小说: 欲要进宫,必先自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为不是难求的东西而烦恼,难道是出了其他的问题?北绝色连忙问:“是不是大明王朝向我们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南棉王又叹了一声,说:“大明并没有提出什么要求,是我们的问题。今年雨水少严重影响了稻米的收成,夏天的时候红木林又发生了一场山火,烧掉了不少的红木。本来早该在中秋时把贡品送到大明的,却因为贡品的数量不够而一直拖延至今。”

   顺王说:“大哥,不如下道诏书让地方再上缴香米和红木?”

   南棉王说:“不行。今年的收成不好,百姓的生活已经不是那么好过,再让他们上缴的话,不是让他们没有活路了吗?”

   和王咳嗽了几声,有气无力的说:“大哥,但再拖也不是个办法,贡品总要送上去的。贡品的数量差了近乎一半,就这样送上去或者会得罪大明的。”

   平王说:“或者,我们主动向大明请罪,跟大明皇帝解释清楚我国的情况,或者他们会谅解的。”

昌王也接着说:“没错,大哥,我们可以考虑四哥的说法。在让百姓上缴香米与红木无异是加重他们的负担,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民不聊生,会很容易让国家动乱的。”

南棉王点了点头数据哦:“大哥也想过四弟的说法,觉得这办法还是可行的。也有想过由我亲自押送贡品到大明,向大明皇帝请罪,向他解释我国的难处。”虾@米@天@使@樱@若@手@打

他的话音刚落,平王马上说:“不可!大哥你乃一国之君身系一国的安危,此去大明路途遥远,路上不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不能让你亲自送贡品的!”

和王和泰王也接着说:“对,大哥你根本不需要亲自出马,拍给能说会道的人去不就可以了吗?”

南棉王说:“能说会道的人肯定需要,但我们还得要让大明皇帝感觉到我们的诚意。让一个在南棉国中有地位有身份的人物出使大明,才能显示出我们的诚意来啊。”

五位王爷沉默了片刻,泰王站起来说:“大哥,出使大明的事,就交给我吧。”

   南棉王说:“不行,六弟你没有出使的经验,而且你又沉不住气容易发怒,此时不宜交给你去办。”

   平王说:“大哥,交给我去办吧。”

   南棉王说:“三弟你沉着稳重,本来是很适合办这差事的,但是……”他看了一眼旁边桌上一个大着肚子的女子,“平王妃她快要临盆,大哥不放心让你出远门。”当年,月华郡主一去没回头,让他的心里始终有个抹不去的阴影。

   一直在旁边听着的北绝色插话说:“父王,不如让儿臣出使大明吧。”

   “你?”不单是南棉王,其他的五位王叔也一起把目光扫了过来。

   虽然大家扫过来的目光让北绝色感到有些不自在,但他还是继续说:“对。儿臣一直在大明生活,对大名的环境很熟悉;而且儿臣又曾在大明的王宫当过差,对宫中的认识也有一定的了解。让我出使大明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听他这样说,南棉王和几位王爷对视了几眼,顺王首先笑眯眯的说:“听侄儿这样说,让他去大明的确是最合适不过。”

   “但是……”南棉王还有所迟疑。

   “父王,让我去吧!”北绝色望着他,脸上露出坚定的表情,“儿臣一定会尽力把事情办好的!”

南棉王有所顾虑,说:“这事,容父王细想再说。”虾@米@天@使@樱@若@手@打

   第二十八章 朝会之争

北绝色自动请缨出事大名送贡品的第二天,南棉王特意在朝会上提出了这事与五位王叔、文武百官商议。作为与此事有着直接重要关系的北绝色,也奉了南棉王的旨意站到了朝会的大堂上。

南棉王把事情提出来后,除了五位王爷,其他的一众官员不约而同的往北绝色看了几眼,然后各自回过头看向几位王爷,等他们先发表意见。

   过了片刻,待几位王爷一一上前向南棉王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后,现场的气氛马上变了,大家像是为某些事情争论了起来,不少官员不但变得激动连说话的声音也提高了不少。

   大家一激动,不但说话的音量提高许多,语速也提高了不少。北绝色这下更是完全听不懂大家在说什么了,还好,他今天带了翻译陈语一起过来,站在他身后的陈语在大家争论的时候,小声的为他简要的解释。

   原来,大家是为要不要派南棉国的太子出使大明而争论起来。

   顺王与和王主张由太子出使大明,他们认为太子是南棉国未来的国君,由太子这位地位仅次于国王的人物送贡品到大明,才能向大明皇帝表达南棉国的最高诚意,这样或者大明皇帝就不会计较今年贡品数量不够和迟迟不上贡的问题。

   平王和泰王则反对太子出使大明。理由是此去大明的路途遥远,路上还会经过一些荒山野岭,那些地方藏着好些杀人越货的凶狠山贼货土匪。而太子不单是未来的国君,更是国王唯一的儿子,如此重要的王储不能有任何闪失。而且,除了太子,南棉国中还有其他人能胜任出使大明这一重任。

   而昌王则是如他平庸的外表一样,保持中庸之道没有做出任何的表态。

   因为各有两位王爷赞成和不赞成太子出使大明,于是朝中的官员,除了文大臣阮经纶和武大将孟天明,其他人分成了两派站到赞成和反对的阵垒中去。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互相争持不下,大家都试图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说服对方,但争了好一会儿都没有个结果来。

   坐在王座上的南棉王倒是没有说话,只是在听着底下一群人的争论。

   扰攘了好一会儿,一开始还能保持仪态礼貌的用语言来辩论的官员们,渐渐的争得脸红耳赤。他们开始不顾仪态的吹嘘瞪眼、捋起衣袖的互指对手后叫骂起来,骂着骂着,几个性急的还忍不住上前推了一把跟自己争论的人。

   一旦有人开始动手,场面便变得混乱起来。在混乱有进一步发展趋势的时候,一直在旁冷眼旁观的武大将孟天明果断的出手,高头大马的他一个跨步闪身进到开始混乱的人群中,双手并用把扭在一起的人干脆利落的一一分开。

   混乱的场面马上得到了控制。身形消瘦的文大臣阮经纶站出来高声说:“在王上和太子殿下的面前怎可如此失礼?”文质彬彬的他声音比他外形要有气势很多,声量不大,但让人听到耳里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

   文大臣和武大将一起联手,其他的官员们不敢再造次。虽然情绪还依然激动,但他们还是低下头来站回原本的位置,纷纷跪下来齐呼:“臣等失礼,请王上恕罪。”

   南棉王没有理会他们,反而转望文大臣和武大将,问:“对于太子自动请缨出使大明一事,不知两位卿家可有任何的高见?”

孟天明的脸色变了一变。很明显,这种能够思考型的问题,不是他这种武力高强的人擅长应对的。他假装没有看到南棉王向自己扫来的目光,转头望向自己的老丈人阮经纶。

阮经纶波澜不惊的对上南棉王询问的目光,弯腰行了个礼后从容的笑了一笑,说:“王上,大家为这事争持不下、谁都说服不了谁的。在争论下去也不一定有结果,不如,我们听听太子殿下的意见。或者,听过太子殿下的意见后大家就可以做出最后的决定来。”

   阮经纶这个老狐狸以四两拨千斤的技巧,轻易的避过这个让大家很有争议的问题,把球顺理成章的推到北绝色的身上。

   他的话一出,低着头跪在地上的一班官员不约而同地抬眼望北绝色这边偷眼望来。

   想不到自己一下子被阮经纶推到刀尖浪口上的北绝色怔了一怔。如果刚才阮经纶说的是南棉话,他还能说听不懂来推搪一下,但刚才阮经纶一开口说的就是字正腔圆的大明话,他想装糊涂都不行了。南棉王,孟天明,五位王爷,还有所有官员的目光都已经往自己的身上聚过来,再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的话,肯定会被大家鄙视的吧?虾@米@天@使@樱@若@手@打

   北绝色无奈的站出来。还好,昨天在家宴上南棉王没有马上答应他出使的请求,怕被坚决拒绝的他从家宴上回来后,一直在想究竟还有怎样的理由可以让他更好的去说服南棉王,让南棉王同意他出使大明。想了一晚的成果,今天倒是可以派上用场了。

咳嗽一下清了清嗓子,在脑里简略的组织了一下昨晚想过的理由,北绝色暗吸了一口气后向南棉王弯了弯身,开始说:“父王,儿臣觉得,让儿臣来出使大明送贡品是最合适不过的。儿臣在大明长大,在大明宫中当过差,熟悉大明的环境和宫中人事,不但如此,儿臣的母后还是大明郡主。母后与当今的大明皇帝是堂姐弟,,论辈分,儿臣总算是大明皇帝的侄儿,由儿臣去和皇帝解释,或者能有商量的余地。而且,儿臣的外公开封平郡王当年与大明当今皇帝的父亲——先帝孝庄皇甚有交情,就算到时候皇帝不跟儿臣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堂侄卖亲情帐,两位皇太后也不会对故人之子不念旧情吧?综合以上的理由,儿臣绝对有理由相信自己就是出使大名的最佳人选。”

   北绝色说完,抬头看着南棉王等着他说话。

   南棉王沉吟了下,才说:“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正如你的四王叔和六王叔所说那样,此去路途遥远,路上还有山贼山匪,你身为一国储君这样贸然涉险,终是不妥。”

   泰王接过话来说:“王上说的话没错,请太子三思。”

   顺王站出来说:“王上,如果不派太子出使大明,我们还有更合适的人选吗?送贡品的事已经拖延了不少的时日,再不上贡,臣怕会引起大明的不满。大过天威难犯,我们小国寡民的经不起任何的风浪啊。望王上尽早作出定夺!”

   和王也应和着说:“倾王上下决定!”

   支持他们两人的一众大臣也一同高呼:“请王上下决定!”

   南棉王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虾@米@天@使@樱@若@手@打

   北绝色看在眼里,连忙说:“父王不用担心儿臣的安危。儿臣不是刚刚才从大明平安无事的一路来到南棉吗?那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太大的危险,再说,儿臣的师兄是一等一的高手,由他在旁保护会很安全的。儿臣知道父王的忧虑,但是……”北绝色停顿了下,用坚定的目光望着南棉王,“儿臣身为南棉国的太子,在南棉国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挺身而出,只为自己的安危而像个缩头乌龟一样藏在宫里什么都不干,这样窝囊无能的未来南棉国君,能得到南棉国民的认同吗?父王,你也不希望儿臣将来成为一个被人民唾弃的无能君主吧?”说着说着,北绝色不禁有些热血沸腾了,看着南棉王的目光也由坚定变成燃烧着的期盼。

   听了这样的一番话,南棉王还没有来得及发表意见,顺王已经笑着带头鼓起掌来高声说:“有如此识大体顾大局的太子,真是我们南棉之福!王上,既然太子有如此为国为民的仁慈之心,何不尊重他的决定呢?”

   支持他的一众大臣立刻配合的齐呼起来:“王上万岁,太子英明!”

   群情有些激动汹涌,反对太子出使的平王和泰王以及他们的支持者听过了北绝色的热血对白后,再看现场的气氛,他们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好站在一边不言的望着南棉王,等他做最后的决定。

   南棉王抬了抬手示意低下的人安静下来。待所有人安静下来后,他环视大堂上所有的人一番,最后把目光落到北绝色的身上。见北绝色还是用那种热血的期待目光看着他,等着他说话。他的脸色微微的变了几次,嘴巴张了又张,偏偏就不说出话来。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南棉王,等待着。虾@米@天@使@樱@若@手@打

   南棉王犹豫再三,最终无力的靠到椅背上,费力的说:“就让太子出使大明吧。”

   话音一落,支持太子出使的一党立刻欢呼起来:“王上英明!”

   在这一片欢呼声中,南棉王神色复杂的看着北绝色,平王和泰王无奈的轻轻的摇了摇头;而把难题轻易的转移的阮经纶似乎对这结果很满意,微微的一笑。

第二十九章 讨要利息

  退朝后,空空荡荡的朝会大堂上只剩下王座上的南棉王,以及站在王座之下的阮经化。

   南棉王满脸的惆怅,有些无力的说:“阮卿家,你为何要将太子推至险地?”

   阮经伦一脸无辜的说:“王上,臣何时将太子殿下推至险地了?臣只不过是请太子殿下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已。执意出使大明的,是太子殿下;同意让太子殿下出使的,是王上你啊!”

   南棉王一时语塞,良久才叹息一声。

   阮经伦正了正脸色说:“王上,其实出使大明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