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论王爷爱上学霸的可能性 >

第95章

论王爷爱上学霸的可能性-第95章

小说: 论王爷爱上学霸的可能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等告退。”
说着,江涵就带着诸将退出了营帐。
“昨晚睡得好吗?”碍眼的人都走了,柏钧和揽着付东楼吻了一下他的额头,“是不是觉得冷了,都钻到我被子里来了。”
起来的时候见自己身上裹着两床被子,再看自己睡的位置,付东楼便猜到一二了。此时被柏钧和捅破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也少不得脸红一番,却没有过分扭捏,实话实说道:“风泱告诉我外面下雪了,想是后半夜冷了才会靠过去,没影响你休息吧。”
“怎么会。”柏钧和唇角高扬,那叫一个心满意足,“我求之不得呢。”
付东楼毫不客气地瞪了柏钧和一眼:“瞧你这样儿!”
到底还是有正事要做,两人也没继续打情骂俏,柏钧和正想跟媳妇说说关于成都那边的计划,就听亲兵禀报说王卿的大管家求见。
柏熠在羽林军,柏钧和原是想每日晨昏定省去请安的。可柏熠身份没亮明,柏钧和总去看一个“下人”算怎么回事,只好作罢。
让亲兵放了柏熠进来,柏钧和把柏熠请到上座和付东楼给父王请了安,三人才说起正事来。
“和儿,为父之所以要来羽林军中,就是为了方便调动人手。木炎虽然不知道为父还活着,可也起了疑心在追查为父暗中的势力。比起成都,你这羽林军是最安全不过的了,但你还是要给为父打个掩护,不要让人注意到我那帐子的动静。”
柏钧和躬身应了:“是,儿子等下就去安排。”
“另外还有一事,为父刚刚收到成都传来的消息,木炎最近与各大世家之间的走动十分频繁。表面上打的旗号是为皇上遴选大家闺秀充盈后宫,同时也要从世家子弟里挑一些人进宫陪皇上读书作画之类的,可实际上木炎存了什么心思你我心知肚明。”
“对付各大世家的事儿之前是父卿母后一直在管的,父王的意思是要儿子插手此事吗?”
“是叫你有个防范,那些世家大族的根基不在成都,而是在江南。虽然离着都城有些距离,可江南膏腴之地是朝廷粮饷赋税最主要的来源,江南一乱大楚必定元气大伤。王府在江南的产业可不光是挣银子的,好生看住那些人。”
柏熠的后半段话是说给付东楼听的。因着还没回成都,王府的账册并没有全都交过来,付东楼对王府的产业心里没数,此刻有些跟不上柏熠父子的思路。
柏钧和见他父王笑看着付东楼,立时会意,对付东楼解释道:“王府的产业很多,绝不只是你想的那样赚些零花的银子。不光是你接触过的瓷器,粮油米面、茶叶丝绸、古玩字画,甚至盐铁专营权王府都有,其中大部分都是不用给朝廷缴纳赋税的。以前和你提到过的朝廷有出海经商的船队,里面有一半的股是王府的,王府每岁的收入,别的不说,训出一支羽林军还是不差钱的。”
付东楼差点没一口茶呛死:艾玛王爷您也太低调了,富成这个样子以前也没见您露相啊。养一只军队要花多少钱啊!难怪朝廷变着法儿地克扣羽林军军饷羽林军依旧战斗力十足,合着有王府这棵摇钱树给撑场子呢。
“父皇原是怕给父王过多赏赐惹朝臣非议,就把柏家原来的私产全都给了父王,后来又从内府拨了一部分皇产给王府经营,皇产自然就不用缴纳赋税了。”
付东楼顺顺气,先帝对柏熠也真是够意思了,虽然不能长相厮守但能做的都做了。柏熠明显是对亲哥没有那个想头,但也并未因为哥哥的情愫生了厌恶,一辈子鞠躬尽瘁还来了一招诈死被迫跟爱人养子分离十年,也算得上是中国好弟弟了。
“你也不用担心不好上手管不起来,这些事儿都有精干的管事看着呢,将来你接手还会有父卿从旁教导的。”柏钧和见付东楼半天没说话,以为他是压力太大,忙着宽慰他,“王府的产业最初的时候有顾翊舅舅帮着打理,商路都是铺排好的,又不是为了与民争利,实在不必太耗心血。”
顾翊舅舅……王太卿到底是你爹还是你妈?付东楼默默吐槽了一句,瞧见柏熠坐在上头顿觉自己走神走的太不是时候,立刻甩开了这个念头说起正事来。
“卓成,我想的不是那些事,接手产业毕竟要等我们安定下来再说,我想的是那些世族会怎么动。”话说完付东楼又托着下巴沉思起来,过了半晌才继续道,“许是我想多了,我说说你们听听一起参详下。”
“刚才在后帐,风泱一直和我说外面下雪了如何冷。前段时间我在汉中的时候看朝廷的邸报,说今年江南等地冷得也早,不少农民没收完的粮食都被冻了,江南赋税因此还少了些。由此可见,今年这个冬天不会好过。”
“天气陡然变冷,先不说百姓家里的粮食会不会因减产而不够吃,最紧要的就是棉衣和薪炭。若是棉花和薪炭不涨价,老百姓的日子还能好一些,要是长得多了难免就要有人过不下去了。”
“纵观史书,但凡气候异常的年份或者灾荒年,总有些不法的商贩囤积居奇发国难财。王府显贵已极尚且有自己经营的产业,那些世族更是会有商铺做买卖,只不过为了清高大多托了下人的名头罢了。无论是江南的世族还是北方逃过来的关陇贵族,在大楚境内的产业定然不会少。若是他们联合起来将米面棉花薪炭坐地涨价,便又是一场乱子。”
“哈哈,楼儿此言甚得为父心意,这正是为父过来想跟你们说的。远处的消息可能还要过几天才到,但川地的很多商铺都在囤货了,那些可都是王家谢家那般大家族的铺子。”柏熠不住地对付东楼点头,“楼儿果然灵慧,也不枉你父卿不停口地夸你。”
柏钧和见自家父王大悦,忍不住想给付东楼个机会继续表现。他琢磨着付东楼能清楚地点出问题所在,定是有了一二对策,于是道:“曦瑜,你可有什么对策?不妨说来听听。”
柏钧和早就想着世族们会在这方面有所动作,自是心中有成算,他也不怕付东楼答不出,圆场的话都想好了,可还是对付东楼的方略颇有期待。
“我不清楚王府在这些民生行当上有多强的实力,最好是能把这些物资大量平价出售给百姓,强行拉低物价,这样那些世族屯得越多亏得越多,到最后定然伤筋动骨。但这样做的前提是王府的物力足够雄厚。”
不管柏钧昊知不知道木炎在联合世族闹事,这一切都是在他的放纵下进行的,柏钧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是他没授权木炎去联合世族,木炎怎敢在台面上有这么大的动作。既然如此,付东楼也没想把爱护百姓的好名声留给柏钧昊。
“可如果王府做不到,那就只能让朝廷开仓放赈了。这其中如何做手脚把好名声落在王府身上,我可就不懂行了,还要卓成你自己想。只不过不管怎么做,王府都会损失不少银钱。”
“黄白之物堂堂瑞王府岂会看在眼里,曦瑜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心有灵犀的默契感让柏钧和四肢百骸无一处不舒坦,起身对柏熠躬身一礼道,“父王,儿子的想法和曦瑜如出一辙,只不过儿子认为,这次的好名声要落在曦瑜身上。”
“诶?不用如此吧,现在正是你最需要树威信的时候,为什么要把好名声给我。”蓝眼睛睁得圆圆的,付东楼没想到柏熠也点头同意。
“你的好名声自然就是瑞王府的好名声,和儿是瑞王,他又岂会吃亏了。楼儿,比起和儿登基,你立后才是更有难度的事儿,早作打算是必须的。”柏熠说着又对柏钧和道,“我看你这大婚又要改辙了,冬至就算能赶上也不会是迎娶王卿了,皇帝大婚可是我大楚开国以来头一遭啊,一定要大办,哈哈!”


、第一百零三章

只是冷得早了些下雪早了些倒还不至于引起人们的议论,可锦官城连着下了七天的雪,不少百姓的房子被大雪压塌出了人命,这就使今年的天气成了朝野不得不谈的话题。
正如付东楼预料的,以太原王氏陈郡谢氏为首的世家大族,利用自家的商铺和在商界的影响,聚拢了一大批商贾囤积居奇,从江南到川蜀,棉花和薪炭的价格一日贵过一日,早就不是一般百姓消费得起的了。
柏钧昊人在深宫,虽知连日大雪却不知雪已成灾。几大世族不管是不是与木炎勾结存了更大的心思,借此渔利总是不错的,又怎么会让柏钧昊救济灾民。朝堂上但凡有寒门出身的官员不和他们一条心揭露实情,他们便抱团攻讦指着人家蒙蔽圣听,两方人马在朝堂上吵得热火朝天,让柏钧昊不胜其烦。
说起来真正让柏钧昊心烦的不是大臣党争,也不是世族与寒门角力,而是该怎么处理传国玉玺和瑞王府。
从付东楼把玉玺亮出来到现在都快一个月了,他还是毫无头绪。原本他想依仗木炎,但现在他觉得木炎似乎也不可靠。从小到大,他很少有机会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决断,不是和这方妥协就是被另一方利用,他原来总安慰自己一切都是为了皇位,可现在他才清楚意识到自己的无能。
柏钧昊躺在软榻上闭着眼,本想小憩片刻养养神,却被杂乱的思绪搅得心乱如麻,一时间虽很疲倦却毫无睡意,着实难受。
“陛下,王太卿殿下求见。”
本能地想让来人滚,在听到是顾贤的时候柏钧昊愣了一下,紧接着抄起靠枕朝前来通禀的李全砸了过去:“不见,滚!”
李全挨了一枕头差点没哭出来,倒不是被枕头砸疼了,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回话。直接跟王太卿说“皇上叫你滚”,打死李全也不敢啊。谁不知道王太卿殿下虽极少在战场上与人近身作战,但一出手便血流成河,是有名的杀神,殿下两根手指就能捏断自己的脖子啊。
“陛下……”李全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皇上好得罪一点,大着胆子劝了一句,“王太卿殿下说是有要事要见陛下,陛下看在殿下是长辈的份上,不如……”
“朕说滚你听不到吗!”有什么要事!帮他养子要皇位吗!朕是皇上,朕说了不见就是不见,怎的连个太监都敢不把朕的话当回事!
不知道自家主子今天发的是哪门子邪火,李全只好退出去回话。
顾贤今日来见柏钧昊,用付东楼的话说,是觉得柏钧昊还能抢救一下。或者说,顾贤也不觉得柏钧昊还有救,但好歹他叫柏焱一声皇兄,君臣多年柏焱对他有恩,他却对柏焱有愧,如今对柏焱的亲生子不教而诛顾贤心里过意不去,这才想来见柏钧昊和柏钧昊商议下平抑物价的事儿。
来柏钧昊寝宫之前,顾贤还特意去了趟太庙给柏焱上香,现在衣袖上还带着檀香的味道呢。
李全没敢让顾贤在殿外候着,而是请到了前殿奉茶。此时见顾贤玉手捧茶斜斜靠在坐榻的凭几上,那玉山将倾的绝代风华只让李全压力倍增,满心盘算着怎么跟顾贤回话。
“李公公,可是皇上不愿意见孤。”顾贤习武之人耳聪目明,李全从他背后来,脚步踟蹰走走停停,一应响动都落在了顾贤耳中,顾贤怎会猜不到缘由。
“殿下,最近天寒地冻的,奴才们伺候不仔细让陛下着了点凉。陛□上不舒服不愿意见人也怕过了病气给您,您要是有奏章不如交给奴才,奴才转呈给陛下。”
顾贤放下茶杯站起身淡淡一笑:“天意高难问,半点不由人啊。罢了李公公,孤也不是非见陛下不可,这就回了。皇上既是身子不爽,该传太医就传太医,别什么都由着皇上性子来。你也不用送孤了,回去好生伺候着吧。”
顾贤说完扬长而去,留下李全反复咂摸着顾贤的话。李全总觉得顾贤话里有话,奈何他一个奴才弄不懂主子们之间的哑谜,叹了口气便转回后殿去了。
瑞王府的计划和付东楼想的还是有些不同的,瑞王府并没有踩着朝廷搏出位。
顾贤先是把大量的米面送到了庆丰粮店和湛露居,两处同时在城内舍粥。考虑到雪天出门不容易,更多的穷人可能没办法进城,顾贤还特意调拨了人手去锦官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外搭了棚子舍粥舍馒头。
博古苑在《浮世录》的事之后被封了,即便后来三法司没能查出博古苑有问题,顾贤碍着皇帝的脸面也没提解封的事情,如今是不用顾忌这些了,顾贤命人将博古苑重新清理了出来,收容那些在京过冬准备春闱的寒门学子。
花院月桥两人守在东府没什么事儿做,一个去庆丰粮店帮着管理每日粮食的支出,一个在博古苑开了义诊专门给看不起病的老百姓问诊。因着各处救济都是无偿的,又都是打着付东楼的旗号做的,付东楼在民间的声望一时无两。
有了顾贤授意,成都的茶楼酒肆但凡有说书人的地方谁都要讲一段瑞襄王卿兵不血刃大败令狐纯的故事,付东楼俨然已是大楚百姓心中顾贤的接班人了。
付泽凯既然铁了心跟着王府走了,此时也乐得为儿子的好名声添砖加瓦。付泽凯从自家经营的药房里拨出大量药材来配合王府的义诊,着实解决了老百姓看得起病吃不起药的问题。
可付泽凯却很低调,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