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论王爷爱上学霸的可能性 >

第41章

论王爷爱上学霸的可能性-第41章

小说: 论王爷爱上学霸的可能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修补古玩,也不是找些能工巧匠就能做的。粘补个玉器陶器工匠能做,修补字画古籍便要找自身书画造诣就很高的人配合才行。还有那些古籍,书就是给人看的,哪怕是完好的,藏着掖着也和废纸无异,总该让更多的人看到才是。我正愁手下没人就听说今年秋闱明年春闱正是大比之年,于是就动了心思了。”
“你是想从这些上京赶考的人里找帮手?”顾贤眼前一亮,柏钧和亦是用心思量起来。
“正是。”付东楼点点头笑道,“我那酒楼的菜色给殿下送来品尝过,殿下觉得如何。”
要说庆丰大师傅的手艺还真叫高超,能把付东楼写的菜谱做出来不说,自己还有改进,那味道比付东楼上辈子吃到过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了,南山苑产的瓜果蔬菜材料好也是一大优势。
“在这成都城里绝对是拔尖儿的,毋庸置疑。”顾贤肯定道。
有了这句话付东楼美了,顾贤都说好那就错不了。
“我这酒楼的菜还是打算专卖富贵人家,每天中午晚上各十桌,不能点菜,一桌席面三贯钱。不过每日中午晚上都会单备一桌专门给上京赶考的举人或是太学的学生,免费的,唯一的条件就是来吃饭的每人要帮我抄一本书或修补一副字画。”付东楼说着来了兴致,竟是站了起来。
“那间古董铺子是个不小的院子,我早就着人收拾好了,后院可以供人住宿休息,我可以把后院免费提供给那些家境贫寒的考生还供他们伙食,条件也是帮着修补古董和抄书,捐书也可以。至于前院,我想着以后分作两部分,一边改做图书馆,供人借阅这些古籍;另一部分开辟成展室,将那些古董陈列出来供人看。这两处我并不打算收钱,有酒楼那边的收益尽够了。”
付东楼让月桥帮着大略算过,南山苑每年的出息支应两处府邸的主子下人吃喝是够用的,粮店做的平价粮食买卖虽然不赚大钱,但支应府里过日子还差不多。付东楼想把真正赚钱的心思放在瓷器和布匹上,这些字画古书在付东楼眼里都是宝,怎么会拿去赚银子呢。
侃侃而谈一番付东楼说爽了,顾贤和柏钧和却半天没吱声。
半响,顾贤郑重说道:“楼儿,你若是早生几十年赶上开元盛世,定能有一番大作为。”
“呃……怎么好这么说呢……”付东楼不好意思了。
“大兴教化广开民智于盛世是锦上添花之举,亦是造福子孙的。可惜大楚与北燕早晚有一场灭国之战,天下必要统一才是,也无怪乎今人尚武轻文。”柏钧和这次并没有完全赞同顾贤的话,而是继续道,“不早生几十年不可惜,待他日本王一统天下,你的才华自有一片施展的天地。”
付东楼并不能完全明白这父子俩是怎么想到此处的,可柏钧和的话说的他心潮澎湃,恍如登高山之巅指点天下。
一个二十岁的人能统领千军万马,固然有着过人的才华,可他与生俱来的人格魅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吧……
“我等着那一天!”


、第四十五章

空口说白话容易,实际做起来还要从长计议好生规划。
把手伸向这些读书人是一件敏感却又收获颇丰的事儿,尤其是眼下这朝局,简直就是踩皇上的脖子。若是没有付东楼的提议,顾贤与柏钧和轻易不会去动这方面的心思;可同样的,若是没有王府撑腰,只凭付东楼有个国公爹的背景,真把这个事儿做了也难免会给自己找麻烦。
“现在是五月,秋闱的考生京城这边不算很多,倒是参加春闱的考生不少都已经上京了。寒门出身的学子大多不富裕,历届春闱礼部都要为安置他们发愁,你的想法若能实施于朝廷于你自己皆大有益处。”顾贤先是肯定了一番再道,“不过庆丰粮店出了事儿,有钱有身份的人去那地方吃饭难免有顾虑,不如换个地方开酒楼。”
“父卿所言极是,你那酒楼不过是粮店后院,格局也小了些。城中显贵因着你那的吃食和名声固然会对酒楼趋之若鹜,可地方不体面也难有后劲儿。等他们新鲜过了你的钱也就不好挣了。”柏钧和亦是不赞成继续在庆丰粮店开酒楼。
“这可怎么办,我手里也没有现成的酒楼啊。”就算砸银子立刻动工盖一个也来不及。
王府名下自然有酒楼,但这事儿不比烧瓷器,一来拿王府的酒楼招待考生实在是做作,二来让付东楼白拿一酒楼走他也肯定不愿意。是以,柏钧和建议道:“你手里的那个布庄就在古玩店旁边吧,我记得那是个三层的小楼。”
付东楼闻言蹙眉,摇了摇头,“把那里改成酒楼不是不行,无非就是把桌椅板凳搬过去再改造个厨房出来就是。但我将来还要做布匹生意,到时候岂不是没店面了。”
那个布庄原是专门做大户人家生意的,二楼三楼分别是男人们和各府女眷试衣服的地方,都是单独隔出来的房间,改做只招待雅座不接散客的酒楼十分合适。付东楼起初也不是没想过把那里改成酒楼,可成都城里好地段的铺子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布庄这种大头生意他可舍不得开到偏僻地方去。
柏钧和唇角一挑,“有件事儿还没最后定下来所以就没跟你说,现在告诉你,你就当提前高兴下。朝廷一直在海上和南洋做生意,这些生意主要就是丝绸和瓷器,只是量不多,但利润很是丰厚。你的纺纱机工部当宝一般藏着掖着却又急着仿制量产,为的就是赚海上的银钱。纺纱机是你研究出来的,你不是说织布机也要改良吗,以后这些做布匹买卖的官商都要分你一成利润的,你又何须自己操心开那么个小布庄赚钱。”
“我去,这么大的事你不早告诉我。”付东楼顾不上形象了,兴奋地一拍大腿跳了起来。
能让朝廷捏在手里的航路运输那是多少银子,一成利润可不是以后吃喝不愁随便花了。海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最是繁荣,原以为一场战乱大楚顾不上再跟海外做买卖了,当初提出跟南洋欧洲通商付东楼还觉得自己先进了,如今看来是班门弄斧了。不过等他的瓷器烧出来,必然能让所有人侧目。
拿一成利润不算什么,改进工艺出技术的是付东楼,这个钱他拿的心安理得。
顾贤和柏钧和起初为了保护付东楼,根本没打算让朝廷知道这东西是付东楼做出来的,自然也就谈不上跟朝廷分银子,可谁让这层窗户纸让皇上给捅破了呢。付东楼不是朝廷官员,人家把这东西先给朝廷是一心为国,可朝廷好意思白吃白拿么?再说了,也不想想付东楼要做谁的媳妇,跟瑞王府白吃白拿,谁敢?
工部那边,翟夕本就觉得皇上这事儿做的不地道,完全是拿付东楼小命儿开涮,付东楼又是他师弟,翟夕向着谁就不必说了。
市舶司那边虽然没开过这种先例,但那群人精如何算不过账来。不说相府和王府的面子放在这,就说这纺纱机吧,纱锭才能值多少钱,总要变成布匹才好卖,光是产纱多不解决根本问题,他们可都巴巴等着付东楼的织布机呢。
最后工部户部市舶司三处一合计,给了付东楼官商利润的五分而非一成。柏钧昊看到这份奏疏呈上来差点脑溢血,这也是皇上气得装病不上朝的原因之一。这简直是捅了皇上一刀还要割肉啊。
柏钧和倒是跟他哥说得好听。什么侯爵都是虚的,不如银钱实在,楼儿是个雅人可也不是不爱钱,臣弟更不能不替媳妇考虑吃饭穿衣的问题。这点银子皇兄您富有四海不当事,可却能让楼儿高兴得睡不着觉,您就别小气了。
朕怎么不知道瑞王爷还有闲心操心媳妇的零花钱了!放屁!
当着三省六部官员的面,柏钧昊好意思说“朕就是小气”这种话吗,只能咬牙给了。末了,瑞王爷也没忘把展子虔的《游春图》弄走,真是太记仇了。
现在瑞王爷就等着市舶司那边的文书手续齐备了。
至于另外的五分利润,却是来自王府的产业。羽林军是朝廷精锐,可偏偏是瑞王一手操练的,朝廷忌惮王府,虽不敢克扣羽林军却也不愿意在羽林军上多花银子,大把的军饷都是给了兵部的直属驻军。
王府养着一支军队能不花心思使劲儿捞钱吗,更别说各地的商铺还是情报的来源。付东楼的纺纱机和未来的织布机更是王府的摇钱树。柏钧和为人很是周到,该油滑的时候油滑得很,该正直的地方也绝不会含糊,占付东楼便宜这种事他做不出来,这才有了另外五分利润。
说一千道一万,付东楼将来是瑞王卿,再多的钱到底也还是王府的。即便付东楼想存着做私房,在柏钧和心里也和自己的钱没两样,只是不去动罢了。
顾贤是知道底细的,此时却不揭儿子的底细,否则好端端一件事儿倒像是刻意收买付东楼了。
“既然是这样,那我回去就抓紧把布庄改成酒楼,再雇佣些人手,不出三五天就能好。”
顾贤与柏钧和的话本就有道理,布庄的事儿如果不用他操心就能拿银子,他怎会不从善如流给酒楼换个地方。
顾贤不上朝,付东楼是知道的,能有这么大的赚头是谁争取来的他哪能不清楚,纵然感觉有些奇异古怪,却还是郑重地对柏钧和作揖道:“多谢王爷为我筹谋。”
柏钧和:“不用和我客气。”
顾贤揉了揉太阳穴,真想把这俩人扔出去,一对木胎。
“你开酒楼想好名字没?打算叫什么?”顾贤轻咳一声打断了准夫夫俩的客套。
“打算叫嘉鱼居,取自诗经《南有嘉鱼》。”
顾贤摆摆手:“这名字太小气,又不是真的只做吃食买卖。”
柏钧和养在顾贤身边多年,怎能不知父卿的意思,当即起身走到侧室的书桌前铺纸研墨。
顾贤也笑着站起来,带了付东楼一起走到桌案旁,执笔在宣纸上笔走龙蛇一气呵成三个字——湛露居。
“好字!狂放舒畅奔腾大气……”在付东楼看来顾贤的草书不输怀素,只是这意思……
“殿下,《湛露》一篇在诗经中乃是天子宴诸侯所用的,我的酒楼叫这个,是不是僭越了。”
顾贤并不答,拿起一旁的白绢擦了下手才道:“你对书法也有研究,不错。我这几个字用草书写来,你制了匾额挂上,肚子里没点墨水都不好意思进。那些只富不贵的就算是为了附庸风雅,也少不得去你那吃饭。”
“你开酒楼还敢这么做买卖,谁人不知有瑞王府在里面掺和,你就算起个土气的名字,只要有朝廷官员去你那吃饭也少不了有人猜忌,索性大大方方让他们猜忌就是了。”柏钧和好心解释,“再说,你那里不是还招待应试的学生吗。能参加琼林宴的才有多少,你这也是替皇族招待天下学子,说得过去。”
真是这样么……为什么隐隐有一种被坑了的感觉……
“父卿虽掌兵多年,但在读书人中素有贤名才名,有这个匾额才是你那酒楼才有了镇店之宝。”
顾贤见付东楼面带犹豫不由得笑道:“怕什么,那天皇上狠坑了你一次你就不想找补回来?膈应他几天算什么,孤就不信他真敢动孤的儿媳妇。再说《诗经》人人都在读,非要算起来不知有多少人僭越,君子坦荡又何惧流言蜚语。”
反正一时也不能从瑞王府这个不知是福窝还是火坑的地方跳出去,匾额又是顾贤亲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儿,还真就没什么可怕的。再者……这种“我上面有人给撑腰,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感觉,还真是有一丝爽!
“多谢殿下赐字。”付东楼施礼道谢。
顾贤笑应:“这就是了。”
有了顾贤的招牌在,湛露居就是全大楚最有体面的酒楼,不愁那些进京述职或是成都任职的官员们不去。古玩店离湛露居那么近,考生又能去湛露居免费吃饭,到时候高中了入朝为官,可就不见得是“天子”门生了,指不定早就和哪位大人投缘了呢。只要让人看好了,别在这里出了盗卖考题之类的舞弊案子,这一招就是十足十地打击了柏钧昊。
当然了,以目前大楚的学界风气、礼部那群官员的品行以及大楚的律法来看,要舞弊的可能性十分之小。
“等我想几个好名字给各个雅间,再把您的字一起制匾,就都齐全了。”付东楼心中已有腹稿。
“你那地方既要收拾又要做匾还要尽快,少不得要找好工匠,你与和儿商量吧。”顾贤指了指柏钧和,“我再给你支一招。你改良军械什么的固然能使自己在军队里得好名声,可他们多少还是忌讳你的血统。你不如叫和儿给你提几个字,专门留着雅间招待武将,你这瑞王卿的位置才更稳固。”
说完顾贤直接出屋了,显然是把这对不开窍的留这儿让他们开窍。
付东楼看着已经换了纸拿起笔准备写字的柏钧和,完全不知该说什么。
半晌,柏钧和开口道:“卓成,我的字。”
想到今日柏钧和总是以“曦瑜”称呼自己,付东楼惊觉自己居然连未婚夫的字都不知道,这日子过得也忒糊涂了。其实也不是一点都不知道,以前顾贤还在他面前这么叫过柏钧和一次呢。付东楼有过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