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怎样培养习惯 >

第16章

怎样培养习惯-第16章

小说: 怎样培养习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追求效益也不是唯利是图。比如一个人的德行修养,可能一时间也看不出来德行高尚有什么好处,甚至有时候还会吃些“亏”,但是德行的修养却是无价之宝。
有这样一个故事:
法拉第当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也就是能够“造电”的办法。发明了“电”,学界和社会为之震惊。演讲讲座应邀而至。法拉第先生一遍又一遍地演示着一段导体从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观众们一次一次地看着这一时刻产生的感生电流,这一刹那间的微弱电流,使电流表指针微微地动了一点,就那么一点点,一点都不起眼的一点点。在一次演示结束后,一位贵妇人问道:“请问先生,这样的叫做‘电’的东西被你发明出来了,但是我看不出它有什么用?”“哦,夫人,”法拉第礼貌地反问,“那么您觉得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是啊,初生的婴儿前途无量,但确实看不出他有什么用。
③毅力顽强
毅力,就是坚持,无论面对平凡的小事,还是面对困难,人们都要面临毅力的考验: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思想深邃,思维敏捷,关爱众生又为人谦和。许多青年慕名前来向他学习,听从他的教导,都期望成为像老师那样有智慧的人。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天赋极高,天资聪颖者济济一堂。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苏格拉底的继承者。一次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我们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每天三百下。”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当天学生们纷纷开始依照老师的说法去做。
第二天苏格拉底问学生:“谁昨天甩胳膊三百下?做到的人请举手!”几十名学生的手都哗哗地举了起来,一个不落。苏格拉底点头!一周后,苏格拉底如前所问,有一大半的学生举手。一个月后,苏格拉底再次提起此事,有大约不到一半的学生举起手来。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问,只有一名学生举手。这个学生就是柏拉图,他后来成为继苏格拉底之后的又一位古希腊伟大的智者。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哲学并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培养出了堪称西方孔夫子的大哲学亚里士多德。同时他又撰写了许多记录苏格拉底言行的书籍,我们今天之所以还能领略到苏格拉底的睿智,这大都得益于他的著述中的详尽记载。
柏拉图或许不是几十名同学中最聪明的,但为什么只有他才能成为与苏格拉底比肩的智者呢?那是因为他有非同一般的品质……始终如一的坚持精神。
“每天甩胳膊三百下!”这件事情很简单,正常人都具备做的能力,但是坚持去做的却只有一个。这样的情况在今天仍然比比皆是。
坚持简单的事情,有时候意义并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在做事情的过程对一个人意志品质的修炼。
据一位家长介绍?熏他们在孩子5岁时开始教他认字?熏每天只用20分钟左右?熏但天天坚持?熏工作再忙?熏事情再多?熏也要抽出这短短的20分钟?熏帮助孩子认字。即使到外地探亲?熏也不忘坚持这雷打不动的20分钟。刚开始?熏有时候孩子不想学了,家长耐心讲学习不能随意停顿的道理,告诉他做一件事,就要坚持到底,把它做好。经过大约半年时间的坚持,孩子逐步适应,并成了习惯。有时家长忘了,他会主动拿着书说,该教我认字了,家长有意说,今天太累,算了吧。孩子会噘着小嘴说:那不行?选必须得坚持?选也就是说通过教孩子认字,不只是为了让孩子认得几个字,而是经过“坚持”使孩子身上开始萌发了顽强坚持这一可贵的品质,开始培养起可贵的毅力。

第34节:做事有规律
2.培养目标
①做事有规律、按规律办事。
做事讲究规律,要主动思考事物的规律。既然做事要讲究规律,就不能任性胡来。规律包括生活规律、做事的规律等。
主动思考事物的规律,用事物规律来把握自己看到的现象,用现象来完善自己对规律的认识,才是科学的按规律做事。按规律做事,要明确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然后再想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这件事的意义更好地发挥出来,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做法。而不是因为别人都做就做,别人都用某种方法或者程序做,也跟着用相同的方法和程序做:
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一边讲课,一边在黑板上写。课上到一半的时候,黑板已经写满了,学生们都在神情专注地听课。忽然,巴甫洛夫停了下来,向课堂的后排走去。走到最后一排课桌前看着一位正在埋头仔细做笔记的同学,说:“能不能把你做的笔记给我看看?”那个同学双手把自己的笔记奉上。巴甫洛夫翻阅一下,随后对他说:“你的笔记记得很好,我在黑板写的内容几乎一字不漏。条理清楚,字体漂亮。”这位学生听到老师表扬自己,心里不禁有些得意。但巴甫洛夫随即话锋一转,说:“可是,我在讲课的时候,你似乎一直在埋头做笔记,不知我讲的内容你是否都理解了。”接着向他提问了一些问题,这位学生果然回答不上来。见此情景,巴甫洛夫说:“听老师上课,关键是听,其次才是记笔记。因为笔记上的东西不一定说明你已经理解了,只有理解了的内容才能更好地记住。所以你可不能总在做笔记啊。”
②做事有效率,讲求效益
有的人做事情慢吞吞的,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结果原本能用十分钟做完的事情,往往一个小时过去还停留在起点,没有动静:
期末考试开始了,明明拿着卷子左看看、右看看,心里十分高兴,他觉着自己都会做,于是就一边写一边玩,结果直到老师收卷子,他刚做完一半题目,最后只得了50分,面对家长的责问,他还振振有词地说:“我也可以得100分,不就是写得没有别人快吗?”
除了效率,还要讲求效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远行住旅馆时,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这是一件谁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华、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③坚持到底
做事情的效率有时候来源于坚持。坚持每天做一点,常常要比拖到最后效率要高,对于打基础的事情尤其如此:
造父是古代的驾车能手,他在刚开始向泰豆氏学习驾车时,对老师十分谦恭有礼貌。可是3年过去了,泰豆氏却连什么技术也没教给他,造父仍然执弟子礼,丝毫不怠。这时,泰豆氏才对造父说:“古诗中说过:擅长造弓的巧匠,一定要先学会编织簸箕;擅长冶金炼铁的能人,一定要先学会缝接皮袄。你要学驾车的技术,首先要跟我学快步走。如果你走路能像我这样快了,你才可以手执6根缰绳,驾驭6匹马拉的大车。”
造父赶紧说:“我保证一切按老师的教导去做。”
泰豆氏在地上竖起了一根根的木桩,铺成了一条窄窄的仅可立足的道路。老师首先踩在这些木桩上,来回疾走,快步如飞,从不失足跌下。造父照着老师的示范去刻苦练习,仅用了3天时间,就掌握了快步走的全部技巧要领。
泰豆氏检查了造父的学习成绩后,不禁赞叹道:“你是多么机敏灵活啊,竟能这样快地掌握快行技巧!凡是想学习驾车的人都应当像你这样。从前你走路是得力于脚,同时受着心的支配。现在你要用这个原理去驾车,为了使6匹马走得整齐划一,就必须掌握好缰绳和嚼口,使马走得缓急适度,互相配合,恰到好处。你只有在内心真正领会和掌握了这个原理,同时通过调试适应了马的脾性,才能做到在驾车时进退合乎标准,转弯合乎规矩,即使跑很远的路也尚有余力。真正掌握了驾车技术的人,应当是双手熟练地握紧缰绳,全靠心的指挥,上路后既不用眼睛看,也不用鞭子赶;内心悠闲放松,身体端坐正直,6根缰绳不乱,24只马蹄落地不差分毫,进退旋转样样合于节拍,如果驾车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车道的宽窄只要能容下车轮和马蹄也就够了,无论道路险峻与平坦,对驾车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这些,就是我的全部驾车技术,你可要好好地记住它!”
泰豆氏在这里强调了苦练基本功的极端重要性。要学会一门高超的技术,必须掌握过硬的基本功,然后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学习驾车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也都如此。
接受锻炼。在锻炼中坚持,既是意志毅力的考验,也是品质的塑造:
刚出炉的剑,浑身透红,犹如一道火光直往冷水中冲去。“滋咋咋”,声响刺耳,雾气蒸腾。水里的剑,骤然脱去鲜红,换成银白。利剑一时晕头转向,不由得发怒道:
“这成什么话?我经过反复的冶炼,又受到精心敲打,才成为一支火红的剑。为什么在我无限辉煌的瞬间,竟狠心将我沉入凉水?这种刁难,让我多么尴尬啊!”

第35节:纠正坏习惯
缸中的水,已被弄得直冒热气。它温和地说道:
“朋友,你以为我在作弄你,有意使你难堪?嘿,那你就错了。你经过淬火之后,将变得更强硬,更坚韧。要知道,我是由主人特地从远处名山上搬运来的名泉水呀,是专门为你出力的!”
“这么说,你是为了我好?”利剑离开水面时疑惑地问。
“当然,”珍贵的泉水回答,“我们是有缘份的,我乐意为你效劳:以我冰凉的秉性,迎向你火爆的性格,为的是赋予你几分冷峻。我的这番努力,会使你在今后戮战中受益无穷哩。”
于是,一支寒光闪烁、举世无双的名剑就此诞生了。
3.自我评估
你愿意每天给自己家里的花浇水吗?保证一天也不会忘记。
你做事情磨蹭吗?
你在无意义的事情上经常花很多时间吗?比如玩电子游戏。
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的毅力足够顽强吗?
你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都很清楚为什么要做,并且知道怎样做可以提高效率吗?
你喜欢对遇到的疑问,坚持自己找出答案吗?
如果有件事情,大家都觉得没什么意义,但你深信这样做是有用的,你会坚持吗?
第二章纠正坏习惯
一、不按规则做事情
1.不按规则做事情的定义和内涵
不按规则做事情的习惯,是指做事情没有规律可循,完全不顾客观需要和现实要求,只一味地凭自己的想像,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规则可能并不复杂,但有所成就的人,多数做事情都讲究规则,特别是那些最简单的规则。
不按规则做事情的危害往往不容易察觉,只有发生了问题的时候,才会发现其严重性,但往往为时已晚:
根据全球各交通和警察部门的统计,2003年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0万人。其中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0?郾4万人,印度、美国、俄罗斯紧随其后,分别为8?郾6万人、4万人和2?郾6万人。目前,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全国总死亡人数中排在脑血管、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与中毒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后面,居第七位,而全世界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总死亡人数中居第十位。
交通事故为什么造成这么多人的死亡,造成众多家庭的悲痛?这与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常说:“不遵守交通规则,不一定发生交通事故,但是发生交通事故,一定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对社会大众来说,交通规则并不复杂,但是做到完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又有几人呢?
按规则办事是人类学会共处的基本准则。如果每个人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遵守公共规则。不考虑他人的意愿,这世界必定永无宁日。对于儿童来说,养成做事之前先了解规则的习惯,并自觉遵守有关规则,是儿童社会化的范式。
有这样一个故事:
内地有位颇有名气的企业家到香港办事,他住的地方离停车场要经过一段“S”形草地。一天,因出门晚了,他便走直线从草地越栏杆上车。一位年轻的香港警察发现后,立即走了过来,很有礼貌地给他撕了张处罚280元港币的罚单。他只好向警察“认错、赔不是、作解释”且保证“下不为例”。之后,便收起罚单开车走了。谁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