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二流 >

第77章

二流-第77章

小说: 二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成功,那以后种出来的红薯,就不再需要自己的异能滋养了。
    十来天后,元旦节要到了。二流得到了镇上的通知,说是书记和镇长要找他谈话。二流估计
    的事情,换了身新衣服,到镇上去了。
    书记姓许,叫许一,很好记的名字。到了书记办公室,许一对二流谈道:“刘国庆,久闻大名了。你为高原村作了贡献,乡亲们都记得你。这次找你来谈话,主要是马上的换届选举,刘越清马上要退下来,他推荐了你。我们经过调查了解之后,也觉得你担任村主任一职非常合适。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许一说话很直接,不喜欢绕弯子。
    二流想了想,说:“按说越清哥的年龄并不大,继续担任村主任,大家都没啥意见,毕竟这些年他做了很多实事,对得起乡亲们。这件事越清哥已经提前给我透了消息,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这样说吧,如果高原村要修路,我愿意当这个村主任。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高原村的路修起来。”
    许一脸色不自然地扭曲了一下,说:“修路的事情等会儿由董镇给你谈。现在农村的人才少啊,有点能力的都跑到外地打工去了,像你这种有知识、有文化的自愿留在家乡创业,很难得。你作为村主任候选人的事,镇上已经研究决定了。等换届选举会一开,你就正式上任。作为村民和作为村主任所接触的层面是不一样的,接下来的时间,你先熟悉熟悉村部运行的情况。我也会给老支书刘堂河打声招呼,让他给你造造势。等你当了村主任,如果要修路还不是要你组织起来?”
    “好吧。”二流听说修路要靠自己组织,便点头答应了。
    许一见二流答应,道:“另外,我们镇上准备把你推出去,评选为县里面的十大农村致富带头人。你准备一个材料,交到党政办公室,让吴倩给你修改一下。还有,作为年青人,你还不是党员,要积极追求进步啊。刘堂河这么大年龄了,最多再干一界,就要退下来,到时候还得让你来挑这个担子。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二流思考了一下,说:“那我主动把担子挑起来,就是不知道干得好不?”
    “我相信你。”许一见二流同意,说:“刘堂河按辈份是你叔,有什么事要多征求他的意见,班子要搞好团结,不然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嗯。”这个道理二流是明白的。
    许一见谈话的目的就达到了,说:“有件事情先给你吹吹风,县上今年考了一批大学生村官,我们镇也分到了一个。你们高原村正是大发展的时候,我争取把这个名额分到你们村去,协助你把一些村部的事务抓起来。”
    “好啊。”听说有大学生村官,二流一下高兴了,说:“我也是大学生,既然有村官要来,终于有个伴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在许书记那里谈完话,二流又到了董镇的办公室。
    董镇阴郁着脸,给二流倒了杯水,沉默了一阵,叹了口气说:“二流,有件事我得给你说说,你要沉得住气啊。”
    二流感到有妙,莫非修路的事情要泡汤?
    董镇继续说道:“修路的事情,县上已经派人来测量过了,这一点你是知道的。但是,测量的结果不容乐观,形成了两套方案。
    一套是说高原村那个鬼门坡实在太陡,没有修公路的可能性,有几段是悬崖,根本修不过去。如果要修公路,按照这套方案,最多能修到红岩村。”
    二流一听,愣了。路修不到高原村,高原村的发展很明显将受到制约。
    “还有一套方案是公路经过红岩村,然后插进原始森林,盘山而上,再从原始森林里穿出来,进入高原村。这一套方案的特点就是投资大,还涉及到天然林保护这条高压线。县上的领导之间正在协调。李县长是坚决同意第二套方案的,但是听说罗书记不是很同意。现在还没有谈拢。估计,希望不大。”
    听到“希望不大”这句话,二流的心都凉了半截,黑着脸埋下了头,修路是他的梦想,可现在没想到修个路都遇到了这么大的困难。
    董镇看二流有点丧气,说:“二流,不要泄气。这只是一时的挫折,到底修不修?怎样修?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答案。如果县上答应修,那当然是好事,如果只修到红岩村,我们还是有很多办法可想的。”
    二流听说有办法可想,坐直了身子,赶紧问道:“什么办法?”(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121章 选举
     更新时间:2009…10…22 8:09:55 本章字数:3812
    镇神秘地一笑,说:“等你当了村主任再告诉你。
    换届选举就要开始了,而在这个时候,村主任刘越清却对大家说,因为他的病,已经不能再继续担任主任一职,他将要从村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刘越清的风一吹出来,高原村的村民就开始高度关注换届了,到底谁会是新一届的村主任?这可是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问题。
    庆嫂子的商店里,一群年轻人也在讨论着这个话题。
    刘越深高谈阔论:“越清哥退下来,谁当村主任我都不服,我就服两个人。”
    “你服的人还有谁?我闭着眼睛都猜得出来。”一个年青人磕着瓜子说道。
    刘越深不相信地摇摇头,说:“你真能猜得出来?你猜准了,这顿瓜子我请了?”
    那青年道:“这可是你说的,可不许赖帐。不行,你得把这两个人写在纸上,然后我猜了,咱们再对。大家都作个见证。”
    “行。”刘越深找了张纸背转身把两个名字写了下来,折叠好抄在上衣口袋里。
    那青年脱口而出,说:“第一个,肯定是二流。前不久刚给大家兑现了红薯二次补帖,一户就是五百块。二流这人就是好,这个没得说,这次我也准备选他。”
    刘越深点点头说:“这个一猜就准,第二个你就猜不出来了。”
    那青年默了一下。说:“第二个。我猜是刘越能。挺能干地。又有冲劲。跟刘越清年青地时候有点像。如果没有二流。我会选他。”
    “不对。”刘越深摇摇头。
    那青年皱起眉头。看了一眼庆嫂子。试探着说:“你平时最怕庆嫂子。不会是她吧?”
    “他会选我?”庆嫂子笑着说:“要我说。他宁可选他媳妇都不会选我。”
    “错。”刘越深哈哈一笑。把口袋里地纸放到桌上。说:“你就乖乖付帐吧。”
    那青年把纸打开。看了一眼两个名字。“扑”地一声就大笑了起来。说:“刘越深。你诈人啊。你这两个名字。一个是二流。一个居然是你自己。”
    “难道我有什么不好?”刘越深眼睛一横,脸马了起来。
    “好。”店子里一众青年都笑着说,充满了讥讽的味道:“刘越深就是好。”
    庆嫂子商店里发生的一幕,同样发生在高原村的角角落落,大家都在猜测着谁会是新一任的村主任?但最后猜测地结果,人选都集中到了二流身上。
    看来,二流是众望所归了。
    元旦节前一周,选举正式开始。年满十八岁的村民们邀邀约约按时到村部报到,凡是签了字的就可以领到选票和20元的生活补助。
    这次选举,不仅要选出新的村主任,还要选出村四职干部,即村委会成员。隔几年才会选一次,选出来的村干部必须要代表他们的利益。因此,村民们特别珍惜这次选举机会。年底了,在外地务工的一部分村民也被家人通知到了,他们听说要开选举会,放弃了最后两个月的打工时间,急匆匆地赶回来了。
    选票一共分上下两栏,上面一栏是差额选举村主任的,有刘国庆和另一个村民地名字。下面一栏是除村主任以外,其他三个干部的选票,也是差额的,刘越能、刘越深的名字也在上面。
    镇上来的驻村干部负责组织这一次选举。他让各个村民小组的小组长把人数清点了,除了一部分村民外出务工无法参加选举以外,到会的达到了80%,完全符合条件开会。到了事先通知的开会时间,他走进村部的办公室,打开村部地喇叭,开始宣读选举注意事项。一字一句地重复说了两遍,确定村民们都听明白了,才宣布选举开始。
    村民们拿出自己带来的笔,在自己中意的候选人后面画上一个圆圈。选完了,挨着轮子把选票放入投票箱里。放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等待选举结果。
    二流也慎重地投了自己的一票。
    投票结束,经村民们大家一致同意推举出来的记票人员,便开始了紧张的记票工作。
    “刘国庆一票。”
    “刘越能一票。”
    “刘越深一票。”
    ……
    一个个名字和“正”字在村部外面平时办板报用的黑板上记了下来。
    在记录村主任选举结果的那个黑板上,从头到尾只出现了刘国庆一人的名字,票唱完了,刘国庆全票通过。
    而在记录村四职干部地黑板上,出现的名字就五花八门,最后票唱完了,一统计,刘越能、刘越深票数都过了半。这四职干
    下来了,刘国庆、刘越能、刘越深,还有一名妇女
    刘越深看到自己地票数虽然很悬,但还是过半了,高兴地跳了起来,拉着吴齐的手,说:“媳妇,你看,我都过半了,我都当官了。钱也找了,官也当了,等你给我生了个大胖儿子,我这辈子就算圆满了。”
    自己男人当了官,吴齐也高兴得不行,在刘越深背上一掐,说:“你看人家二流和刘越能,一点都看不出来有啥高兴的,你看你,什么都堆在脸上,哪像个当官的?”
    刘越深闻言,马上摒住笑声,装起深沉来。
    选举结果出来以后,接下来就是村主任就职演讲。
    二流走上台,说:“非常感谢高原村的乡亲们,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大家选我,是我地荣耀,同时也是我的责任,我一定不会有负乡亲们地重托。在我的届内,让大家地生活过得更富足,一定把高原村的路修起来。”
    “啪,啪”,掌声一片。
    二流看了看台下正微笑着鼓掌地刘越清,说:“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我们的老主任刘越清,记得我还在穿开档裤的时候,就坐在越清哥的头上,没少往他背心里撒尿。”
    “哈哈。”全场一片笑声,有乡亲夸奖道:“二流这孩子啊,就是记着恩情,实在。”
    二流继续说道:“今天,越清哥把担子交给了我,请大家相信我,我一定会勇敢地把担子挑起来,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好务,请越清哥作证,请高原村的乡亲们作证。如果我有负我的承诺,请乡亲们吐把口水把我淹死。”
    “好!”再次掌声一片。
    吴齐指了指台上的二流,对刘越深说:“你看人家二流多有魄力,你再看你,你还得多向人家学习学习啊。”
    “那是当然。”刘越深一脸坏笑,说:“媳妇的指示,我一定坚决贯彻到底。”
    选举会后,二流就正式走马上任了。
    元旦节一过,二流就接到了第一个工作任务,今年内高原村要修建五十口沼气池。这是上面一级一级安排下来了,还落实了项目资金,阿南镇在三年内,农村大部分家庭都要建上沼气池。
    沼气池是什么东西?高原村的村民没见过。二流把村四职干部分成四个组,挨家挨户地去宣传,可是效果并不好,没人愿意打沼气池。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中,二流分析道,大家都不愿意打沼气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没看见过沼气池的样子,不知道有什么用?二是价钱太贵,打一口沼气池需要3000多块钱,虽说有一部分项目资金,每户可以补助1C00块,但自己也得出2000多块,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损失,谁还愿意干?
    二流算是明白了,政府虽然代表的是老百姓的利益,这从面上来说本没有错。但是,通常情况下是,政府做的是好事,但又可能损害到老百姓暂时的或某一小部分群众的利益,就会遭到老百姓的强烈抵制。有时候,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
    这村主任夹在两者之间,不得不两头受气。一头受老百姓的气,老百姓都比较实在,让他们出钱干什么事,看不到利益,他们是坚决不同意的。一头受政府的气,工作任务没完成,还得挨批评、扣奖金,虽然奖金那点钱并不算什么,但落了后进,别人说着面子上过不去。
    二流虚心地向老支书刘堂河请救,刘堂河说:“老百姓没见过的东西,他们就不知道这个东西好。还是我带个头吧,沼气池我家先打。等沼气池打好了,老百姓看到这个东西是好东西,自然就愿意出钱打了。”
    刘堂河家打沼气池了,二流带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