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二流 >

第109章

二流-第109章

小说: 二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林里污染了环境。便给刘越深想了个点子。让他们进山把东西挑出来。放在商店里还可以多少卖几个钱?”
    刘越深得意地道:“早就处理好了。我按照你地意思。已经把那些东西交到镇上地废口回收站去了。还卖了几百块钱。我看。这废口收购地生意还做得。一个矿泉水瓶子就是一毛。一天收一千个。那就是一百块了。一个月下来比外出打工做苦力还强。”
    二流一听乐了。调侃道:“那你这个部长别当了。去收矿泉水瓶子卖算了。”
    刘越深知道二流是与自己开玩笑,说:“你不知道,我又去看了烧过的森林,宽得不得了,估计有一千亩。如果开成土地种红薯,五百亩以上是没问题的。”
    二流眼睛一亮,看了一眼刘越深,夸奖道:“你小子看来不笨嘛。”
    “呃?”二流的这句夸奖不伦不类,刘越深被雷得很无语。
    接下来的几天,高原村要搞旅游的消息传开了,听说高原村的地都要重新规划,重新建设,大家都认为搞旅游是好事,但都舍不得自己的土地,好多人跑来找二流,询问相关的事情:“二流,搞旅游对高原村绝对是好事,我大力支持,能不能不占我的地?我的地每年要栽几万斤红薯,可以挣好几万块钱呢,如果地没了,我哪里去找这几万块钱啊?”
    二流只得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解释:“这只是县上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占谁的地,占多少地,那要等县上的专家把规划制定出来以后才知道。现在只有等着。至于赚钱地事情,搞了旅游以后,赚的钱肯定比现在还多。”
    二流他爷听到搞旅游的事,心里面也老大不乐意。因为如果要占地,建什么旅游产
    区肯定要挨着二流这个工厂建,首先就要占到自家的空闲地时候,他爷就端了根板凳,走到田边看着快要成熟地谷子,默默地抽着烟。他已经戒掉的烟瘾又发了。
    看着他爷坐在田边孤单的抽烟的背影,二流其实有时候也很辛酸。
    在奥运会召开的时候,县上地专家组到了高原村,开始四处考察起来,到处比比划划,测测量量。高原村的村民们都知道这些是来测量地,有前去找专家组说情的,在规划的时候不要占自己的地,甚至有的直接给专家组闹的,说如果占了他地地要怎么怎么样的。
    专家组在高原村开展工作很艰难,找到二流,让他想想办法。
    二流与刘堂河一商量,把村部暂时地其他工作都停了,让几个村干部都去陪着专家组,给大家作解释。其中最艰难的几户,刘堂河亲自出马,才让大家地心态平和下来。
    虽然磕磕碰碰,总算测量的工作顺利开展。
    把专家组测量地服务工作交给刘越深,二流一个人踏上了前往临省乡镇的山路。要想彻底解决村民们对土地的需求,化解旅游的阻力,最终的着落还是要在被森林大火烧掉的近千亩山地上。
    沿着山脊一路上前,看着茂密的森林,二流想道:“如果山地协调过来了,走到烧山的地方要六七个小时,交通又是一大难题。修路的难度并不大,把山脊的树木像砍伐隔离带一样砍开,把路面铲平,再铺上一些碎石就可以了。并且,这些砍下来的树木,在重新建设高原村时还有很大的作用。可是,要砍伐森林里的树木,政策不允许,实施起来却很困难。”
    在森林里行走,饿了就啃两口随身带来的面包,渴了就喝两口随处可见的山泉,听着山林里各种鸟类的叫声和森林的凉意,倒不觉得怎么累。
    走了七八个小时,二流见到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都穿着苗族的服饰,说话虽然口音不大一样,但毕竟属于一个语系的,还是听得懂。二流一路走,一路打听了乡政府所在地。又走了一段时间,二流终于走到了一个较大的村落,找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个规模在自己省里只算是村的地方,却是乡政府所在地。
    这是一个苗族自治乡,二流在乡政府见到了自治乡的乡长,这人还有过一面之缘,他就是上次在抢火时碰到的那个跟他讨要食物的汉子。
    “是你。”乡长一眼就认出了二流,并把他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看这办公室的布置,虽然有点少数民族的风味,但实在是简陋的可爱,除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一些书报以外,其他一点东西也没有,比自己村部的办公室还简陋。
    想一想这个乡的规模,当时他能够组织一两百人上山扑火,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由于有上次的意外相遇,又共同在一个地方战斗过,因此,格外有些亲切。二流也弄清了这个乡长的名字,叫金玉华。二流以为他姓金,名玉华。没想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属于“代华”一系,相当于,“华”才是他的姓,而名字叫“金玉”。
    二流将来意说明,并告诉金玉华,愿意用一亩一年80C斤谷子的价格来租用那片烧过的森林土地。
    金玉华一听,心头一喜,说道:“这算不得什么大事。你别看我们乡场小得可怜,可是我们乡所管的面积大着呢?可能比你们两个镇加起来还要大。那山上的原始森林都没什么人做,又不能砍,没什么作用。那片烧了的,你们想要,完全可以租给你,不管租多久都行。不过,我倒想附加一个条件。”说到此处,金玉华顿了顿,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而是带着二流走出门,到了一个中年苗族男子的家中。
    金玉华说明了来意,那男子便拿出芦笙,一边跳一边吹了起来。乐曲雄厚而和谐,声音高昂而清脆。男子家中看起来是那男子的老婆的中年妇女,跳起舞来。只见她佩戴于头、身之上的银帽、银簪、银项圈等等饰物,随着走动叮叮作响,一闪一闪发出耀眼的光芒。
    金玉华一脸地得意,告诉二流:“这是吹的《踩堂》,正式跳的时候,一队穿戴整齐的少女按照芦笙的节奏热情起物,含情默默、款款而来,宛如仙子下凡、龙女遨游。接下来是《讨花带》,该小伙子们上场了,是否能赢得少女意中人的芳心,就看他们的舞功了。这里没有小伙子,风老哥,吹一曲《锦鸡舞》。”
    随着芦笙响起,那个中年妇女舞蹈动作变得缓慢起来,在或向前或向后的舞步中,模仿锦鸡频频“踱步”、“旋转”和“飞翔”。
    金玉华再次得意地介绍道:“跳锦鸡舞的时候要头戴银饰,身穿黑色短上衣,腰间束五彩镶边,末端坠挂银牌和带着锦鸡羽毛的彩条长裙,臀部被高高垫起,效仿锦鸡高翘的尾羽。二十来个围成一圈,跳起这个舞,看起来才有味道。”
    二流只觉得这苗族歌舞原始和乡土风味足够,不住地点头。
    金玉华趁热打铁,道:“我的想法是,等你们旅游景区开办起来后,我们组织一个舞蹈队在你们那边来演出,给村民们增加点收入,你看怎么样?”
    这样的歌舞肯定会给旅游增色不少,二流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二流没想到,租地的事情这么顺利,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但是,原始森林的公路如何修?政策上是否允许?却困扰着二流。二流决定去找一找李流,看能不能想到办法?
    在苗乡住了一晚上,临走的时候,二流给金玉华保证,如果他把修公路的事情落实下来,立刻就来找乡政府签租用合同。
    ……………………-
    今日上传新书,连发三更,请大家多支持。老书最后一章将在今晚12点半发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162章 篝火(终章)
     更新时间:2009…11…23 0:35:39 本章字数:7752
    原村森林的边缘,刘越能手拿电锯,一按开关,“嗡音就响了起来。刘越能托着电锯,向一棵树木割了过去,电锯一接触到树木,“嗡嗡”声便变成了“呜呜”声,一转眼儿功夫,那树被从中削断,“哗”的一声朝前方倒去。
    “这东西真好使。”刘越能关掉电锯,对一旁的村民们说道:“这可是二流到森林公安那里协调来的好东西,有了它,我们修这条路要方便得多了。”
    其他人笑着点头称是。
    从苗乡回来之后,二流去找了李流。李流问了林业部门相关的政策,如果从政策上来说的话,这原始森林确实是不能砍的,即使打砍隔离带的“擦边球”,也是不允许的。怎么办了?李流想了个办法,他给林业部门打了招呼,不准去查高原村伐木的事情,让二流以全体村民的名义,毛着胆子干。等干得差不多了,再让林业部门象征性地罚点款,这件事就了了。因为是全体村民的意思,责任也追究不到某个人身上。
    二流吃了定心丸,又想到那日救火时现代化工具的好处,便找董书记协调,在设在镇上的森林公安那里借了一把电锯。然后,把修路的事情交给刘越能。
    于是,刘越能再次忙了起来。
    专家们到高原村考察之后,做了个初步的建设规划,整理了相关的资料,便开始向省上汇报,申报省级风景区。省级风景区的标准不是很严,基本上靠“勾兑”就可以过。没费多少功夫,省级风景区的帽子就戴在了高原村的头上。
    到高原村的公路硬化推进很快,片石已经全部卡完,部分地段已经开始浇筑水泥。二流送货的大车已经在上面跑了,当然是单行道,有时候要等硬化公路的施工告一段落才能通过。
    魏掠影传来消息,说是旅行社第一批二十来个搞户外活动的游客将于近日到高原村来,让二流作好迎接地准备。
    二流非常高兴,这可是第一批游客啊。但是,面临的问题也不少。先便是吃饭住宿的问题。吃什么东西才有特色?睡觉只有安排在村民家里,睡在哪里才恰当?其次,是娱乐项目的问题,来旅游的没有点娱乐项目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二流将这些问说出来。让魏掠影给他想办法。
    魏掠影听到后。“哧”地一声笑了。说:“二流。你动动脑子好不好?”魏掠影动不动就打二流。二流在魏掠影心中地位置就好像刘越深在二流心中地位置差不多。
    “吃饭当然是吃农家特色了。比如你那个渠妈儿、黄鳝、山鸡这些。不要太多。拿一两个出来。让他们吃了还想吃。住宿你搭个草棚棚。他们也睡得新奇舒服。娱乐活动嘛。搞点杀猪啊、篝火晚会之类地就行了。这次旅游社对你们高原村提供地食宿服务是用钱购买地。每人每天一百块钱。他们一共要在高原村玩三天。就是六千块钱。到时候。统一交给你。由你来进行分配。”
    挂了电话。听说有六千块钱。二流心头也有底气了。接下来便开始了紧张地安排。
    乡亲们想不到。住一个人一晚上就可以得到20块。挨着村部地几户都按照二流地要求。把客房整理了出来。换上了干净地背单。等着这些人上来。
    两天后地中午。一个大客车“兹”地一声。停在了村部地门口。从车上走下来二十来个略显疲态。但很精神地年轻人。二流先带他们去住宿地地方。放行李。
    一行人有男有女,多数都是城市里来的未婚青年,倒好安排下去。没想到,这其中有一对年轻恋人,要求要住在一起。乡亲不干了,他们害怕这年轻恋人在自家里住那种事,把霉气留下来了。
    二流好说歹说,最后同意二流多出24块钱外加一块红布给乡亲挂红,乡亲才同意了。挂红,就是扯四尺二寸长的红布放在家中,用于趋吉避邪。
    高原村的风俗,女婿回娘家都不能和自己地女儿睡在一起,要想睡在一起,第一次睡了之后,都必须挂红。女婿尚且如此,更别说外人了。
    总算把人安排下去了。这件事处理下来,二流想到,20来个人的住宿安排都这样复杂,人多了怎么办?还是要修宾馆或农家乐才行,要不然人多了,吃饭、住宿的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住宿问题安排下来以后,旅游社的负责人便与二流商量娱乐的项目。
    与二流商谈完,旅游社就组织游客们进了山。
    游客们回来地时候,身上还呈现出这一块那一块的湿斑纹,二流猜测,他们一定是到瀑布那儿去了,不然不可能打这么湿。
    村部被整理出来,成了临时地食堂,几个村姑则推起了豆花。
    一部分游客回去换衣服,一部分游客则被推豆花吸引住了,导游则趁火打铁,给他们讲解着其中的乐趣,好几个游客跃跃欲试,前去玩了一把推豆花,高兴不已。
    晚上地饭菜自然是豆花腊肉,这些游客好久没吃过这种原始风味的食品,全都吃得奇饱无比。不过,很快他们就后悔了,因为吃过晚饭,二流又组织了杀猪表演,还煮了一锅全猪汤,端起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喷喷地全猪汤,闻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