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侯门骄妃 >

第13章

侯门骄妃-第13章

小说: 侯门骄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人正说着家常,就看到长兴侯杨华峰脸色铁青的挑帘进来,后头跟着同样青着脸的杨华哲,杨骄还是头一次看到好脾气的伯父生这么大的气,急忙起身行礼。

    “这是怎么了?你们老兄弟两个加起来一百了,搁气了?”能叫两个好脾气的儿子都动了怒的,定然不是小事,郭氏强压心跳,笑道。

    “娘,你说说大哥,他竟然,竟然,”杨华哲冲郭氏行了礼后,不得杨华峰说话,指着杨华峰道,“你敢叫人扣了我的折子,是谓不忠!”

    这罪名大了,还是亲兄弟指责,郭氏坐直身子,“叫外头人都下去。”

    王氏也变了脸,亲自带了人出去,小郭氏忐忑的拉了杨骄,“咱们先回去。”

    杨骄想不起前世父亲跟大伯还有过兄弟反目的时候,有些不想走,可她一个小姑娘,实在找不出理由留下来,只得脚步迟缓的跟着小郭氏往外走。

    那边杨华峰已经等不得了,大声道,“我不忠?你还不孝呢,我叫人扣了你的折子,如果我不叫人强先扣了你的折子,只怕今天家里就得给你送牢饭!四弟,你逞英雄的时候可曾想过家中的老母?!”

    “顾培正倒行逆施,民怨沸腾,我不过上折向皇帝陈情,有什么错?大丈夫尽忠不惜此身,倒是大哥你,堂堂一个长兴侯,兵部侍郎,慑于顾佞淫威,一味当着摇头大老爷,可曾想过辜负了皇上的期望跟先祖拿命拼来的爵位?!”杨华哲对杨华峰这种胆小怕事的行为根本看不上,脖子一梗就顶了回去。

    “都给我住嘴,你们要气死我不是?!”郭氏抓起桌上的茶碗砸到地上,恨恨的看着剑拔弩张的两兄弟,“我还没有糊涂呢!”

    杨骄还要在听下去,被小郭氏狠狠的拉着手臂出了颐寿院,等到了明致院小郭氏才将手松开。

    “娘,您拉疼我了,我听听到底出了何事,也好劝父亲啊,总比咱们娘俩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强,”杨骄实在想不起家里曾经出过这样的事,更要弄清楚了,她一指小郭氏身边的宋妈妈道,“妈妈到老夫人院子那儿看着些儿,若是有什么事,只管过来叫我。”

    自己这个丫头怎么这么不消停,小郭氏瞪了杨骄一眼道,“不论出了什么事儿,都是你大伯跟你爹在外头的事儿,咱们内宅妇人都不该去打听。”

    “那好,哥哥,大伯跟爹在祖母那儿吵起来了,你快去打听打听出了什么事儿,回来告诉娘知道,”杨骄回头看到哥哥杨仁皖如同见到了救星一般,大声道,下人不好过问,儿子最可以吧?

    杨仁皖今年十五岁了,平日在家学里读书,没想到晚上过来给小郭氏请安竟然遇到这事儿,心下讶异,不待母亲吩咐,立马转头向外走去,“我这就过去看看。”

    “你这个孩子,有你什么事儿!”小郭氏想拦,儿子已经跑了,不由狠狠瞪了杨骄一眼,独自坐下生闷气。

    杨骄陪着母亲坐了,可是心里却如翻江倒海一般,从她刚才偷听的话中大概猜出,父亲是弹劾了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顾培正了。

    在大晋朝建国这一百多年间,顾培正绝对算得上一号人物了,他出身并不显贵,一介寒门学子幼时便有“神童”之称,二十一岁探花及第,直接进翰林院做了编修,最初看,他跟杨骄父亲杨华哲到也差不多,可是杨骄知道,杨华哲绝对没有顾培正的心思跟谋略,在四十岁上做了国子监祭酒,两年后调任礼部侍郎,再升吏部侍郎,之后得建安帝信重,入阁近二十年间,在首辅的位置上稳稳就是十六年!

    现在的顾培正门生遍天下,有“顾半朝”之称,饶是根基深厚的张家,倾力支持张明翼,也愣是在顾培正的手下足足当了八年的次辅,杨骄凝眉想着这次的事,杨华哲也算是顾培正的学生了,这当学生的弹劾老师,不论说的有没有道理,只要做了就会被人攻讦。

    难道这就是上一世父亲辞官的原因?杨骄看着门外,杨骄实在坐不住了,起身道,“我到外头走走。”

    小郭氏心里也是乱的不行,外头的事情她不明白,但今天长兴侯的脸色她却是看的真真儿的,那是动了真怒了,杨华峰是侯爷,是长兄,“你不要乱跑,”儿子迟迟不回来,女儿过去看看总比她这么悬着心强,“有什么事听你祖母的。”

    颐寿院里静悄悄的,郭氏母子三人关着门无人敢进去,杨骄到时就看到大哥杨仁宁,二哥杨仁桂,跟自己的哥哥杨仁皖都在院外徘徊,心里一凛,果然是出了大事了。

    “大哥可知道出了什么事?”杨仁宁是有差使的,外头的消息自然要比其他两个哥哥灵通。

    杨仁宁也是一脸愁容,长叹一声道,“四叔上折子弹劾顾相,幸亏父亲人缘广听到了消息,托了内监张大人将折子压下来,未达圣听,可是四叔却-”

    因为这个父亲才辞官的?杨骄整颗心几乎跳出腔子,除了大伯,杨华哲是杨家最有前途的一个,“我爹弹劾顾相什么?”

    “都是些风闻罢了,”杨仁宁摇摇头,风闻奏事那是言官的权利,跟在翰林院的杨华哲有什么关系?“四叔弹劾顾家二子凭借父权,擅自卖官,广收贿赂及家人横里中(横行乡里)”之事,若是旁人上折子还没有什么,关键四叔是顾相的学生,当初若不是顾相,四叔哪里那么容易进了翰林?”杨仁宁想不通一向老实的四叔怎么就干出了这么忘恩负义的事情。

    “只是这些?”杨骄松了口气,她不记得自己父亲为什么辞官,却知道当年国子监司业高英,广东道御史齐康因为弹劾顾培正,是被廷杖了的,不只如此,因为弹劾顾培正而丢官的足有七八人,看来父亲也是其中之一了。

    杨仁宁被杨骄的“只是这些”给气的直瞪眼,想训斥她口气太大,转而又想到妹妹不过是十三岁的小姑娘,每日除了描红绣花外头的事情是根本不懂的,便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反而安慰道,“是啊,妹妹放心,等一会儿叫父亲带了四叔到顾相那里好好赔罪,就说是被人蛊惑,顾相那人向来宽和,看在父亲的面子上应该不会跟四叔计较。”

    “大哥真的这么想?真的觉得我爹折子上的话是错的?”外头的事杨骄确实不懂,但前世的记忆杨骄还是有的,新帝登基之后顾培正乞骸骨,一请而准,之后张党便有如神助,一夕之间顾培正的罪状便传遍天下,杨骄知道张家也不是好人,可是顾家在江南那二十万亩良田还是生生将当时的杨骄吓了一跳,现在想想,父亲杨华哲弹劾顾培正的罪状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第24章 二十四对错

    听到小妹妹如此稚气的问话,杨仁宁无奈的摇摇头,“对错又有什么区别?谁又会在乎对错?我只知道,如今这顾相能当圣上大半个家,得罪了他,不止是四叔,就连父亲也会被牵累的。”

    两人正说着话,只听咣当一声,杨骄就看到杨华峰气哼哼的出来,杨华哲颓然的跟在杨华峰后面,满脸无奈跟萧瑟,看到杨骄她们,更是将头一低,想直接离去。

    “仁宁叫你娘赶快备份厚礼,我跟你四叔要出去,”杨华峰将身子一转挡在杨华哲前面,斥道,“还不回去换身衣裳跟我到顾相府上去!”

    “大哥,如今这世道贪污巨万却只不过被罢官,小小的刑名官员都能富得流油。何为至上,何为小道,如今全都颠倒了,大哥难道看不到么?”杨华哲悲愤的看着表情木然的两个侄子,“难道你们也看不到?”

    “高大人跟齐大人上折弹劾顾相十宗罪,你们也不知道么?”弹劾自己的老师跟杨华哲自小受的“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完全背道而驰,可顾培正越来越独权专断任人唯亲,甚至违制在家乡起豪宅,鱼肉乡里,这些更是违背了杨华哲心中的大义,也是他明知顾培正是他中进士时的房师也要弹劾的原因,现在杨华峰叫他去给顾培正磕头赔罪,以期顾培正能轻轻放过。真不如直接杀的他的好!

    郭氏跟着长兴侯共生六子一女,其中杨华哲跟杨华耀是长的最好的,看着恂恂君子般的父亲失去了往日儒雅从容的风采,往日挺拔的身姿也弯了下去,整个人没有一点生气,杨骄眼眶一热冲到杨华哲面前,“爹咱们不去!咱们回家!”

    “你这个丫头做什么?还不快回去!弟妹呢?怎么不管好她?”做为杨家这一代唯一一支娇花,杨华峰对杨骄也是当做掌上明珠来疼爱的,可见到杨骄在这种大事上撒娇,也有些生气了。

    前世父亲辞官之后消沉的样子,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里直到自己出嫁都没有出过门,“我知道爹你做的对,这个礼咱们不去赔,这个官咱们不做便是了!”与其违背自己的心意折节向人曲膝,倒不如迎头而上,迎接顾培正奉上的刀光,相信那样,杨华哲再不会为心中的大义被折辱而厌世,成为一具行尸走肉。

    “平氏呢?还不快将你妹妹送回去,叫她娘严加管教,”见杨骄不听自己的话,杨华峰急的跳脚,他第一时间知道弟弟上折弹劾了顾相,立马将就求人将杨华哲的折子给扣下了,可是内阁里全是顾培正的人,想不叫他知道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顾培正在内阁一家独大十几年,收拾一个小小的翰林根本不需要罗织什么罪名,杨华峰现在怕的是收拾了杨华哲还平息不了顾相的怒火,将来给杨家为长兴侯府引来灭顶之灾,“四弟,父亲不在了,难道母亲的话,我的话你都不听了?”

    “大伯父,骄娘不懂外头的事,您告诉我如今我爹的折子送上去,是不是您叫人压下了便不会被人知道?”心里有了定见之后杨骄再不会后退一步,她扶了脸色苍白的杨华哲大声问道。

    如今建安帝一心向道,朝政多由顾培正负责,六部及各司各衙的公文送到内阁之后,由阁老们逐一批阅之后将处理意见写在小票上,送到内廷由建安帝做最后决定。杨华哲递了这样的折子上去,还是在阁子里侍奉笔墨的小内监给杨华峰送的消息,杨华峰倾尽全力也只做到了将折子压一压,先不送到顾培正手里,哪有本事叫人将折子不露痕迹的抽回来当没事发生一样?

    “就是因为我不能,所以咱们才要赶快到顾家去跟顾相磕头赔礼,只要消了顾相心头之气,你父亲也算是躲过了这一难,”说到这儿杨华峰恨铁不成钢的瞪着杨华哲,“你知不知道齐康已经被就地免职押解回京了?”

    就是看到顾培正对待异己的残暴,杨华哲才会上书弹劾他,“我自是知道,也不怕丢官!”

    “祖母,杨骄求见祖母,祖母,杨骄有话要说,”虽然杨华峰是长兴侯,可这个家真正的主宰是郭氏。

    “我已经叫你进来了,有什么话就说吧,”郭氏头疼的看着自己的小孙女儿,这可是个犟种,若是今天不叫她服气了,只怕有得闹腾。

    杨骄进颐寿院正堂的时候一直紧紧拉着杨华哲,因此杨华峰他们也都跟着进来了,杨骄待他们都坐定了,才道,“祖母,叫我爹跟着伯父去顾府并不是难事,可是回来之后,父亲如何再在翰林院立足?”

    “这是什么话?我叫你父亲去跟顾相赔礼,就是为了能保住他如今的官位!”杨华峰深悔对这个侄女儿太过娇惯了,到这个时候还敢来胡闹,“你也一天大似一天了,叫你伯母给你请个教养嬷嬷好好将规矩学起来。”

    “我看不尽然吧?只怕今夜之后,父亲会被天下读书人唾弃,再也无颜立于士林之中,”看着怆然泪下的父亲,杨骄抬眸看着郭氏,“祖母也是饱读诗书的,这读书人若是屈于权贵折了骨头,还有何面目立于世间?祖母,如果今天我爹跟着大伯去了,以为别说我爹,就连我的哥哥们,都会被人耻笑的!”

    见郭氏沉吟不语,杨骄又道,“杨家先祖因追随太…祖皇帝征战才得了这侯爵之位,祖母为何要叫我的叔伯跟哥哥们都读书科举呢?”

    杨骄这也算是“明知故问”了,杨家是以战功起家,可是到了这几代,子孙耽于享乐,再无一人上得沙场,郭氏也是看到了这种局面,又不甘心侯府就这么一日日没落下去,才为自己的儿子们延请名师,希望从科举上闯出一条路来,而四子杨华哲也算是争气,二甲得中入了翰林。可若是因为这件事坏了名声,就算留在翰林院,也不会再有进身的机会了。

    郭氏抬起头认真打量着堂前的孙女儿,才发现在她不知道的时候,杨骄已经从一个张扬骄傲的少女变成了一个沉静智慧的贵女,凤眸桃腮是美丽的,可是真正叫女人立于不败之地活的更好的不是脸蛋是头脑,“你平时爱在你爹书房里读书,最喜欢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