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公子风流(上山打老虎额) >

第626章

公子风流(上山打老虎额)-第626章

小说: 公子风流(上山打老虎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有什么不同,即便是郝风楼也不甚清楚,无数次的倾轧,已让他看淡了许多东西,也让他对任何人任何事不再抱有任何美好的念想。只要来到金陵,他就永远是警惕的。警惕每一件事,每一个人。

    他那冷笑也变得销声匿迹。最后面无表情,自殿中出来,他浑身上下带着彻骨的寒意。

    此时此刻,理当出京了。

    郝风楼还有太多太多的事做,如今朝廷准允通商,那么接下来,至少在未来几年,谅山还有许多事要做,几年之后呢?

    郝风楼禁不住自嘲一笑。几年之后的事,谁知道呢,一切的平衡只在于实力的多寡,而一旦这个平衡不再了,天下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无论郝风楼想还是不想,最后发生的结果都是一样,世道终究是吃人的。就好像士绅必须剥削佃户,商贾必须压榨匠人的价值,这便是天理,一旦你悖逆了这一点。违反了这个原则,唯一的结果就是淘汰出局。

    郝家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能在谅山风生水起。只是因为他们符合了许多人的意愿。

    出了宫,回到大营。一声令下,便是让将士们准备行装了。

    三日之后。浩浩荡荡的谅山军出城,离开京师。

    徐景明终究还是熬不过郝风楼的邀请,还是来相送了。

    在十里长亭,郝风楼和他各坐一边,旁边的军士斟茶递水,郝风楼吃了口茶,看着近来脸色不太好看的徐景明,笑了,道:“徐兄,此去一别,却不知要多久才能相会,你我素来兄弟相称,既是结拜,那便是缘分,所以老弟在这里还望你能够保重。”

    徐景明显得有些心神不属,叹口气道:“是啊,大家都要保重,世事难料啊。”

    这些时日,他大起大落,对此,显然有很深的感悟。

    郝风楼又道:“太后乃弟之义母,又是岳母大人,我不在京师,还要托徐兄照料。”

    徐景明点点头:“这个放心,娘娘万金之体,我乃娘娘之侄,又是臣子,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这便好。”郝风楼笑了,长身而起,看着远处那宛如长蛇一般行进的谅山军,道:“咱们后会有期吧,有空常写书信。”

    徐景明笑了:“据说你们那儿,书信传递得很快,其实有时候,我很羡慕你。”

    “哦?”郝风楼笑了:“这是何故?”

    徐景明幽幽的道:“谅山那儿的事,我多少知道一些,虽然时人多攻讦,可是我不是迂腐之人,你们郝家在那里大破大立,没有羁绊,这便如一张白纸,画什么画,画得是好是坏,至少都是你们拿捏做主。可是这金陵……”徐景明摇头道:“在这里,做任何事,要牵涉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郝兄弟画工好,其实我的画工也是不差,只是我这笔下的画有太多的涂鸦,落笔都没有着墨之处,哈……不管怎么说,你总算要走了,我终究是少了个掣肘,咱们都是明白人,就不要打马虎眼啦,说实话,你留在京师的日子,真的是很糟糕,糟糕透顶,不过这些都是过去了,哈哈……你说的对,无论如何,咱们也是有缘,我交了一辈子的朋友,唯有你才是最特别的,好啦,咱们后会有期。”

    郝风楼忍不住道:“为何我最是特别?”

    徐景明一脸郁闷,最后摇摇头道:“我不说,有时候人不能说真话,可是我也不愿意骗你,好啦,好啦,你不要追根问底,要走快走。”

    郝风楼莞尔一笑,抱了抱拳。徐景明也连忙起身回礼。

    “再见。”

    “一路小心。”

    …………………………………………………………………………………………………………………………………………………………………………………………………………………………………………………………………………………………

    数日之后,长兴岛便到了。

    松江府的外三岛,如今按照协定,算是朝廷赐予郝家的嫁妆。

    其实这场战争最倒霉的,终究还是倭人,这谅山和朝廷打着打着,结果他娘的议和了,可是倭人倒霉啊,十几万人就这么困在了崇明岛上。

    那崇明岛的工坊已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不少商行已带了许多熟练的匠人在此登陆,随即,便是开始组织倭人劳工进行生产,除此之外,崇明岛的港口也在兴建、扩大 ,因为贸易的需求,谅山的船行也愿意在这里扩大自己的买卖。

    如今在这里早已停泊了不知多少船只,好在虽有船只,那些倭人却是不敢轻易逃了。

    一方面,固然得益于岛屿上一支倭人组成的护卫队,这所谓的护卫队,其实就是倭奸,他们从倭人中挑选,担任起了类似于工头的差事,每日不必干活,分配食物和淡水时,往往待遇不错,于是倭人内部已经开始分化,一部分可怜兮兮,另一部分过得还算不错,有了分化就有矛盾,而有了矛盾,自然而然,倭人护卫们就很乐意,用手中的棒子,好生监督这些苦力做工。

    另一方面,却是出于倭人谨慎和忍耐的性格,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轻易滋生乱子的,这一点上,他们的表现其实比谅山的劳工要好上不少。听话,没有抱怨,每日起早贪黑,吃的是杂粮,干的活倒是实在,没有偷奸耍滑,做事精细。

    如今在这里的工坊已是越来越多,资本的本性,无非就是无节制的扩张,抢占任何可能的市场,在这里生产,所有的货物可以直接运往朝鲜和倭国,不愁销路,生产成本又低廉,劳力几乎不值钱,虽然运输成本高一些,倒是勉强可以接受。

    倭人的使节已经到了,无非是希望释放这些倭人回国,可是很不幸,他们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此时的倭国国内已是一片哀鸿。

    一方面,倭人的远征军已经糜费了整个倭国的国力,本身牵涉进天朝上国的战争就是倭国人一场豪赌,输了自然而然也就使他们的信心跌落到了谷底,失去了信心之后,此前积攒的不满也就爆发开来,数个大名直接发动了叛乱,其实因为开国,为了资本积累,倭国岛内早已积压了不少的矛盾,而之所以没有爆发,无非只是因为这种信心而已,因此这叛乱早在预料之中。

    另一方面,就是大量工坊的倒闭。

    倭人因为属于后进,他们的工坊绝大多数并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因而许多工坊都得到了倭国小朝廷的扶持,而一旦国内有变,倭国财政也已经发生了困难,这种扶持也就瞬间的不存在了,如此一来,不少工坊开始破产,岛内到处都是失业的匠人,无所事事,却不可能回乡间耕种,于是就成了流民。除此之外,就是崇明岛的谅山商品开始与倭国商品产生了直接的竞争,谅山的生产规模,往往极大,技艺也更为精湛,生产出来的商品,物美价廉,以往是因为谅山距离倭岛实在太远,因而对倭国鞭长莫及,而现如今,崇明岛解决了这个麻烦,大量的商品开始在倭岛输出,瞬间便让倭国的民族工业土崩瓦解,所谓一朝回到解fang前 ,大抵就是这样的情景。

    ……………………………………………………………………………………………………………………………………………………………………………………………………………………………………………………………………………………

    第一章到,星期日还要继续码字干活,可有鼓励老虎的么,老虎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四章:皆为利来

    倭国的一切美梦就如滔滔江水,已然东去,便再也回不去了。

    郝风楼抵达长兴岛的时候,这长兴岛倒是热闹非凡了。

    一座座的客栈已经拔地而起,无数的青楼酒肆亦是出现,这个岛屿并不大,可是如今却是行人接踵。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不久前,与朝廷的议和上头。

    朝廷突然议和,谅山立即掀起了惊涛骇浪,激进者依旧还在煽动着继续打下去,这些人得到了绝大多数军火商的支持,他们在资政局叫嚣,三月之内灭亡大明,一统天下。不过也有理性者,认为谅山军的战线已经拉得太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继续进兵,只会徒增伤亡,补给不足,白白糜费人力物力,眼下理应先消化跟前得来的利益,将来再做打算。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这些尝到了甜头的商贾们,从来就没有想过和平的问题,当他们尝到了打仗的好处之后,当他们从中获取了巨利之后,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念头,战争,不断的征伐,消灭了大明,还有天竺,还有昆仑洲,这天下广大,到处都是资源和市场,市场越大,利润越是丰厚,资源越多,利益就越多,陈学已经成为最激进的组织,他们不断的修改理论,如今已经得出了诸多理念,他们比先辈更为好斗,正因为这种理念,无数的陈学成员坐上了一条条大船,开始出现在天下各处角落,就在不久前。一名陈学生员抵达了昆仑洲,并且宣称。昆仑洲土地肥沃,遍地黄金。此地子民,皮肤黝黑,愚钝不堪,却身体矫健,理应开化云云。

    自然,眼下谅山对于所有事件的讨论终究还是在大明的上头,打是必须的,唯一在争论不休的,无非就是速战还是缓战的问题。相比于其他不毛之地,这大明显然要贵重得多,最后郝政一言九鼎,总算平息了争端。

    而接下来,许多商贾就出现在了长兴岛。

    毕竟许多人已经猜测到,谅山与朝廷媾和的条件必定有通商一条,也就是说,在这大明腹地,万万的人口。很快都将成为谅山新的市场,广东一带,虽然可以辐射江西、两湖等地,可是海运的成本终究是最低的。而要降低运输成本,这崇明和长兴岛,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一个绝佳的目标。

    于是更多的商行和商贾蜂拥而至。商贾一多,便有人开了客栈。有人修建了货栈,扩建了码头。除此之外,各种铺面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有的商贾想在这里租用货栈,将自己谅山的货物在此中转,再想办法输送至大明腹地,这里毕竟对着长江,沿江而上都是人口密集的地方,不但省去了许多开支,而且也能结余许多时间。

    如今,各大商行都如一匹匹饿狼一样,将这里当作了一块偌大的肥肉,若是当时只是对朝鲜和倭国的贸易,或许对于那些巨无霸们来说,不过是苍蝇肉而已,未必会真正关注,可是后来,各种通商的消息传出来,大家就坐不住了,这四海,还有比两京八省如此富庶的地方么?还有哪里的人口比这里更多?这样的市场,谁若是抢占了先机,便能一跃奠定霸主的地位,因而超级商行们终于出手了,一些老东家、少东家纷纷出现在这里,将这里当作了乐园,各种交易都在暗中进行,青楼里欢快的声音下则是一次次密谋和打算,酒肆里的嚣叫不过是掩盖自己的迫不及待,所有人只有一个心思,要比别人快,快一步,海阔天空。

    大商行们出现,中小商贾们也是蜂拥而至,毕竟对于那些巨无霸们来说,他们看中的永远都是利益最大的一块,而中小商贾们则是习惯于见缝插针,跟着大商行走,虽然没有肉吃,可是肉汤却还是有的。

    这里已经充斥了无数的掮客,无数的土地买卖都在这里进行,甚至江浙一带的豪门,亦有子弟开始出现在这里,许多豪门,从前都做过私船的买卖,而如今也看到了风向,知道一旦通商,就可能开海,或者说,朝廷能绝禁大陆的百姓不许下海,可是禁得住谅山的商贾带着船舶停靠么?那么接下来,新的贸易形式就可能出现,许多粮商的大商行,也确实在寻觅那些本地的代理人,他们毕竟是外来人,即便郝家和朝廷带来的通商条件给予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是想要真正渗透进这大明朝的方方面面,却总需要一些在地方上有声望且有实力的人合作。

    正因为如此,在这里,永远都是喧闹的,掮客们负责牵线搭桥,紧接着双方接触,之后便是结交,最后开始**裸的谈及利益分配。

    一些大商行之间的勾心斗角也在这里开始上演,大家并不是铁板一块,同行终究是冤家,你快一步,我就慢一步,你抢占了市场,我就可能失去这么一大块肥肉,因而这老祖宗的三十六计,变化花样的在这里上演,而每一个人都被这利益驱使,每一个人都在这股浪潮之中寻觅着自己的利益。

    乃至于谅山的会门,此刻也有一些重要人物在此出现,从前会门的买卖,多是人口的贩运,说是贩运,不如说是诱使内陆百姓至谅山做工,从中牟利罢了,除此之外,就是在码头等一些地方牟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