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大逆转1906 >

第583章

大逆转1906-第583章

小说: 大逆转190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本位面的,法国王党势力发展得更好,在这些人当中的影响更大,因此拿破仑六世一发声明,就有大批海外法裔来投。拿六发表公开演讲后的一个月内,就有超过五万法裔青年到北美的各国王党办事处报名,要求参加“法兰西救**”。其中不但有加拿大人,更有很多美国人。

区区拿六的号召力居然如此强大!这让准备看笑话的观众们都是摔碎了一地眼镜。

而且仅仅有人还不算,以先锋为首的多个企业和民间的王党支持者还慷慨解囊,为这个“法兰西救**”捐钱捐物。一个月内,“法兰西救**”筹备委员会就收到了大量现金和物资,折合价值超过五亿华元的。

这还不算,拿六还按照法国的传统,组建了一支外籍部队,满世界的招募雇佣兵。他们的薪水给的高,没用多久,就招募了一支上万人的外籍雇佣兵,其中还有不少华人和拥有中国国籍的俄罗斯族雇佣兵。

嗯,这些中国人都是特种保安行业的员工,这些人在中国有个外号,大公司叫“鬣狗”,小公司叫“秃鹫”。比大名鼎鼎的“雨亭保安公司”,就是头大鬣狗,该公司现在有3ooo多名一线员工,今年他们就接了三个大单,马来亚和新西兰的治安战,以及“法兰西救**”。

这些年来,中国的特种保安行业,或者叫“子弹出租”行业在国际上名气不小,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法国王党联合派以每月15o万华元的代价招募了3ooo名来自中国的“特种保安”。当然,这里面肯定有中国政府的默许,否则这些“鬣狗”和“秃鹫”也不会去接这种单子。中国的特种保安行业名义上是民间企业,可实际上他们的业务都是受到政府监督的,可不是什么活都能接。

至于第三共和国政府对此的反应,他们精分了。有反对的,有支持的,还有打酱油的,最终还是支持的占了上风。他们的理由很充足,首先人家王党有本事拉来人手,拉来赞助。其次,人家找的人大多数都是国外的,而不是和政府军抢兵源,人家连法国人都不是,可没有义务参加政府军。这些人都是冲着王党来的,可不是冲着共和政府来的。要是你共和政府出头,恐怕人家理都不理你。

这种大杀器一出,反对的也没法反驳了。最后,那些酱油众也出来打圆场,认为在这个危急存亡之秋,大家应高放下以前的宿怨,要联合起来把二德子搞回去。

好吧,最后是第三共和国政府捏着鼻子承认了“法兰西救**”的身份,给了他们一个外籍军团的编制,算是民间义勇军或者志愿军的身份。人员补充什么的法国政府不管,不过武器弹药给养什么还是要管了。第三共和国的反对派们就算再不爽,这点脸面还是要的,人家万里迢迢跑来帮你打仗卖命,总不可能让人家自带干粮吧?这样的话第三共和国还有脸在国际上混吗?

至于文总在其中起的作用,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为什么要扶持拿六,这都是为了今后的欧洲均势。在文总策划的战后格局中,欧洲这个地方应该是均衡的。太强大的鼆国不符合中国的利益,所以必须给他们找几个对手,要知道这是一个拥有67。5万平方公里,1亿人口的工业强国。如果算上极度亲德的波罗的海三小国,还有17。5万平方公里,6oo万人口。

这样的强国,不制衡一下是不行的。于是苏联和法国就成了选择。

苏联不用说,哪怕是本位面的被极大削弱的苏联,也是一个大国和强国。532万平方公里国土,一亿四千五百万人口。在吞并了芬兰之后,国土面积达到566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亿485o万。

但是只有苏联是不够的,如果西边没有一个大国,德国的战略事态就太好了。所以扶持法国就是一个关键。当然,其中的分寸要把握好。

……………………………………………………………………

在“法兰西救**”开始筹备的时候,二战也没有丝毫的消停。

总体上看,西线还是处于拉锯战,自从西约参战之后,英国的终于腾出手来对爱尔兰发动大规模进攻。原来他们要防守本土,所以对爱尔兰的进攻就显得不给力,现在本土有美军协助守卫了,自然就可以放开手打了。

原本英国佬是希望美军去爱尔兰的,但是众所周知,爱尔兰裔是美国白人的主流成分,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对英国佬可没半点儿好感。于是,美军拒绝进入爱尔兰作战,原本想甩锅的英国佬碰了一鼻子灰,只好自己亲自上阵。

爱尔兰毕竟是个小国,虽然在战前德国人就派了五个师过来,但是隔了英吉利海峡,送不了多少援兵上来。所以在目前,爱尔兰是被英国佬压着打,但是爱尔兰的抵抗非常坚决,让英军寸步难行。基本上是陷入了泥潭,只能慢慢拼消耗了。

7月7日,德国在法国北部发动了一次代号“莱茵风暴”的大规模进攻。在德国的立体攻击下,原本就已经筋疲力尽的英法美比多国联军扛了半个多月就扛不住了,不得不在敦刻尔克进行撤退。不过本位面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可没那么容易,他们这次只撤退了12万人到英国,损失了35万人,其中15万人进了战俘营。

在把联军赶下海之后,德国就开始着手进攻英国的计划。当然,这只是准备,这一次可不是一战,上次吃了大亏的英国对于海岸防御可是抓得很紧,这些年来,英国在海防上是花了大本钱的。凡是适合登陆的地方,他们都修了大量的炮台和堡垒。现在又多了2o万西约大兵协防,德国人想要像一战那样轻松登陆,那是不可能的了。

现在德国和法国在奥尔良一线拉锯战,双方都没有太多的进展。

双方都有意在非洲取得突破,因此最近几个月,非洲战争,特别是北非战场成了双方的重点。

7月16日,掌握了希腊政府的希共宣布成立希腊新政府,希共主席卡楚拉尼斯出任首相。原本他们是想直接废除君主制,但是在德国意大利的强烈反对下,苏联也不好逼得太紧,于是双方各让一步。希腊继续保留君主制,逃亡到德国的乔治二世继续当国王,希共成为希腊的唯一执政党。希腊就这样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政治体制。

苏联为首的第三国际立即承认了这个新政权,随后同盟国也承认了。协约国和西约拒绝承认。中国在犹豫了一阵之后,也在半个月后承认了这个新政府。

7月18日,苏联红军为首第三国际联军在埃及的塞卢姆登陆了,正式进入非洲战场。

第641章二虎竞食

ps:515粉丝节快到了,请大家给我投一票,谢谢了

………………………………………………………………………………

“文总,总算打起来了,美国第二军和苏联地中海方面军撞上了……”

今天一大早,辛杰就跑了向文德嗣汇报了北非的最新战况。

他一脸幸灾乐祸的样子,笑嘻嘻的说道:“这回美国可是输掉裤子了。被朱可夫在利比亚沙漠包了饺子,一口吃掉了五个师,第二军差点儿全军覆没,这一战就损失了十四万官兵,看来班加西是守不住了……”

“哈哈哈,想不到这毛子到了非洲也这么能打,没有水土不服吗……”文德嗣也笑了。

“有,不少呢,好多中暑的。据我们的情报,苏军至少有几千人出现中暑症状,但是他们事先有准备,战车都加装了空调,步兵部队也准备了大量防暑降温的药物和设施,所以并没有出什么乱子。”

红毛子也不是傻子,他们也知道跨纬度作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事先就做了大量准备。

在苏联出兵非洲之前,就从中国进口了大批用于热带的器材、设备、物资

首先就是空调、电风扇、机动发电机站、中小型发电机,以及各种变电输电设备,还有大量的电气元件。这个单子大得惊人,光是各种空调就订了160万台,各种电风扇订了300万台。

这可是让中国的空调生产商和电风扇生产商们高兴坏了。中国和苏联每年都有大量的物资交易,苏联每年都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物资和设备,但最少的就是这两种东西。这很正常,因为本位面的苏联大部分领土都在寒带和寒温带,根本没啥需要啊。而且苏联自己也有生产能力,所以进口数量少得可怜。

是的,苏联自己能生产空调和风扇,虽然质量比较那啥,但是肯定能用,只是这一次要的太急,国内根本生产不了。

另外就是苏联还向中国订购了五万套沙漠型彩钢活动板房,这种活动板房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并且搭建方便。这种采用了后世设计的活动板房是模块化和傻瓜化的,搭建不需进行任何培训,只需照着说明书,随便找三五个人十几分钟就能搭建好一间0平方米的房子,非常的方便。最重要的是,住这种房子可比住帐篷舒服多了。

交战双方都向中国购买了大量彩钢活动板房,苏联人看着无论是德意还是英法美都拥有这种方便舒服的活动板房,也坐不住了。直接跑到中国下了一个五万套的大单。

另外还有500万套热带沙漠军装,0万套热带沙漠帐篷等适合沙漠的装备。

还有就是大量的防暑药物,如果说其他东西苏联都能够自产,但这防暑药物却是真心没有,他们又没有热带地区,哪里需要这个?于是这次他们就跑到中国一口气订了几千吨防暑药物,什么清凉油、人丹、诸葛行军丹等等,全都打包了。

这么多的大单子,可是把中国的相关企业高兴坏了。

当然中国不收卢布,只收实物或者真金白银,所以他们给企业的钱都是由中国的进出口公司垫付。这些货物苏联是用各种有色金属、铁矿、铀矿、石油、天然气、木材、纸浆、药材以及各种特产等东西付账。而中国的进出口公司再收到这些原料后,再卖给相关的企业,这样的模式就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目的就是让大家都有得赚,有财大家发嘛。

而且这些货物中国还提供运输服务,中国会根据苏联的要求,把他们买到的东西通过欧亚铁路一直送到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或者是阿拉伯的拉塔基亚港。然后由他们自己的货船送到非洲,如果他们能打到开罗的话,这些物资甚至能直接送到他们手里。现在这条欧亚铁路已经可以改名叫世界岛铁路了,它已经是横贯欧亚非三洲了。

……………………………………………………………………

美国,白宫。

“该死,那些可恶的俄国人!”加纳总统咬着牙,恶狠狠的发泄着自己的愤怒。

利比亚沙漠战役的噩耗传来,整个美国都茫然了。红毛子居然这么能打!

美国在这场为期五天的战役中损失了五个师,14万人,上千辆坦克和数千辆战斗车辆,第二军差点全军覆没,把苏联红军赶下海的企图彻底失败了。而苏联只损失了00多辆坦克和不到一千辆战斗车辆,人员损失不到3万,在非洲牢牢的站稳了脚跟。

损失技术兵器和装备对于美国来说不算什么,但是损失这么多人就麻烦了。最重要的是,这场战役是美国到非洲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居然输得这么惨,这对美军和国民的士气伤害很大。

“劳埃德这个笨蛋!他根本打不过朱可夫,前线必须换人!”加纳看着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上将说道。“必须要个能打的,你觉得谁比较合适?”

马歇尔想了想说道:“第二装甲师师长乔治?巴顿可以替代劳埃德。另外,我们必须成立一个北非军团,就由约瑟夫?史迪威担任司令。”

这次战役中,美国陆军第二军是由劳埃德?弗雷登道尔少将指挥,但是他很不幸的中了朱可夫的全套,于是扑街了。事实上他的指挥并没有太大失误,双方的兵力和装备也都差不多,之所以输得这么惨,主要原因是美国官兵们普遍都缺乏实战经验。而朱可夫带过来这批部队,可是久经考验的老兵,官兵们大都参加了苏芬战争和苏瑞战争。

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这老兵和新兵的差距就是这么大,没办法。但是这些理由是无法说服国内那些愤怒的群众,所以弗雷登道尔只好来当这个背锅侠了。

“这还不算完,苏联人消灭我们的五个师,我们就再送十个师去非洲!”加纳恶狠狠的说道。

这次惨败影响太大了,美国国内都鼓噪起来,。好吧,中下层群众是觉得被打了脸,只是很单纯的想报复回来。而对于上层来说,就是利益了,这就是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美国现在已经掌握了巴拿马运河,如果再掌握了苏伊士运河,就等于拿到了两处世界的咽喉,这可不是不得了的好事。

在原时空的1世纪初,苏伊士运河每年光是收过路费就要收五十多亿美元。现在的船只没有那么多,但是英国每年收的过路费也有000万英镑,这种好生意让美国国内的财阀们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