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大教皇 >

第43章

三国大教皇-第43章

小说: 三国大教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财更纳闷了。平日里李壮那张臭嘴跟吃了大粪一样,说他一句,他得顶十句,嘴上说不过就动手打人,今天咋泛起邪来,非但不骂人,还主动承认错误……真是邪了。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李壮笑眯眯地对着张财,说话客客气气,就算张财想骂他也找不到理由。同时,张财心里还觉得,这李壮摆出一副不计前嫌的高姿态,自己也不能让他压下去。于是,张财说起话来变得亲和了许多,“你这是要到哪去?”
    李壮一听,暗道:这就对了,圣母果然把矛盾给解决了。“俺去历山一趟。”
    张财问:“太阳那么毒,去那作甚?”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财下意识说的一句“太阳那么毒”听在李壮耳朵里就成了关心,于是更加坚信圣母的大能。“张兄弟还不知道吧!历山脚下新开了个叫做教堂的庙,里边的圣母神仙可灵验了。俺老李试着求了几次,愿望全都实现了。这不,寻思过去奉献几个大钱,算是还一下愿。”
    “俺也听说那圣母教了。当真有你说的那么灵?”张财问道。
    “千真万确。俺亲自见识过,这不一个时辰前刚祈祷了个愿望,这就成真了。”
    张财欣喜不已,嘴角不由上扬,露出微笑,“真有此事?那好,俺正好遇到点难事,想求求神仙嘞。咱们一同去吧!”
    “那感情好。”李壮笑的开怀,“对了,张兄遇到啥难事了。不妨说出来听听。”
    “还不是家里那点事,不提也罢!”
    “说说吧!看看俺有啥能帮上忙的。”
    张财一脸苦相,道:“这不……三小子想去学堂读书,可是俺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俺每月就那点算账的工钱,养那么一大家子人,哪里供得起他上学堂。”
    “哎?”李壮眼前一亮,道:“俺听教堂里的神仆说。主教大人要在教堂里开学堂,免费教小孩读书。何不把三小子送到那去。”
    “还有这等好事?”
    “可不咋地!”
    ……
    于是,原本矛盾重重的邻里,就这样冰释前嫌,有说有笑的并排走向了历山。人皆云,心态决定一切,人际间的交往同样如此。
    正如李壮所说,教会承办的学院正式开始招生了。凡在济南国内长期居住,年龄在八到十四岁之间的孩童,均可报名。在通过体检及记忆力、反应能力考核后,排名前200者方可入学。
    随后教会首批200名学员将被平均分配到经学、数学、匠学、医学、艺学五个专业里,其中经学、数学专业与颍川学院所学内容相似,只不过一个更专注于经史子集和《圣母经》的学习,另一个则更侧重于学习算学。
    医学、匠学专业名如其实,分别学习医药和百工知识。两者间,医学专业课程还增添了经史相关内容,而在学习匠学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算学知识。
    而艺学专业则主要学习绘画、音乐、唱歌等艺术课程,以备将来圣母教扩大宣传所用。
    学员入学后,享受食宿全免待遇,并免费发放教材和校服。3年学业结束后,在毕业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者,教会负责安排工作——或在教会任职,亦或济南国内神木教徒旗下产业务工。
    虽然教会学堂五大专业中有与工、医等低贱行业息息相关的内容,但好歹能在学院里学个一技之长,将来还能谋份收入不俗的差事。容忍多数穷了一辈子,他们不求子孙闻达于诸侯,只求下一代比自己过得更好。因此,学院给出的条件对于贫民来说已经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于是乎,报名者云集,足有4000多名适龄儿童,远远超出意料。可惜的是,教会现在规模实在太小,最多容纳600人。平均分成三个年级,也就是200人。所以,考核排在200名外的报名者只得来年再行报考。
    栾奕寻思着这样下去不行,得给更多的人接受教育的机会。便逐渐开始在县内各镇建立小型教堂,给镇内的孩子接受启蒙教育的机会。
    他越想越觉得这样可行,现在教会资金方面已经十分充足,除了济南国内栾家各产业源源不断的资金补充,历城县内各大商贾也为教会送上充沛的奉献银。
    说起商贾奉献银两,中间还有段小插曲。在圣母教刚刚成立的那段时间里,有几名历城县内的商人经商遇挫,货物积攒在仓库里卖不出去。于是,他们便到教会里来,祈求圣母助他们脱离难关。结果在参加过两次礼拜之后,他们惊喜的发现自己商业上的问题竟然迎刃而解了。
    至于原因……卖木材的张财主,在教会认识了做家具的栾奕,图示囤积在库房里的木材就有了着落;开粮店的孙财主,在礼拜上认识了正大肆收粮,准备南下倾销的王财主;再有就是买卖宝石的黄财主,在礼拜上认识了很多富家妇人,推销一阵后,店内的宝石销量顿时翻了数番……圣母教每周一次的礼拜俨然成了商贾们的商业沙龙。
    商贾们当然知道买卖扭转并非圣母仙灵,而是通过礼拜结交了更多各行各业的朋友。不过,他们同样把生意扭亏为盈的功劳记到了圣母教的头上,毕竟若是没有圣母教,他们也不可能有如此好的机会打开这么多的渠道。
    于是,他们联合商定,每当谈定一宗生意都会抽出半成奉献给教会,支持教会一应事物。
    教会有了钱,能自给自足,栾奕腰杆也就硬了许多。当即拍板,历城县辖内,以县城为中心每30里建一所具备礼拜能力的小教堂。小教堂每个礼拜日由神仆主持对外开放礼拜。每个礼拜一、三、五,则用来充当学堂,以《圣母经》为教材教授附近适龄儿童最基本的识字课程。
    小教堂学名也叫圣母教分坛。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具备教育职能,为圣母教培养优秀后备人才,更重要的是它让圣母教在历城全县范围内扎了根。借着神仆们的口,越来越多的人忘掉了自己,将自己的全部交付给他们的神——圣母。他们越发觉得,当生活被圣母充满原来是这样的可靠而又富有希望。他们开始懂得一旦有心奉献,就能凭空生出力气,生出快乐来。
    历城县上上下下,已经很久没有尝过这种快乐的滋味了。于是,济南国其它县镇的人们在听闻了圣母在历城县内施展的种种神迹,再加上出入历城时的耳听目染,也开始信奉圣母教。
    只可惜因为官方不许圣母教传到历城县之外去,所以其它各县没有教堂,也没有神仆入驻。
    不过,正如孙孺之前所预料的那样。思想是没有边界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识字的外县信徒肩负着同乡的重托,不远百里从外县赶到历山总堂学经。学有所成之后,再返回原县将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同乡。竟自发组织起宗教聚会来。
    为了避免给圣母教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些宗教聚会都是偷偷摸摸在深夜里进行的,对内称之为总堂在外县的查经班,并非传教,只是互相讨论《圣母经》的诵读心得。不过即便如此,参加聚会的人数仍在迅速增多,很多地方的热闹程度甚至赶过了历城县内各大分坛。

61二美来访
    圣母教在短时间内如同澎湃的浪潮一般横扫整个济南国,并以燎原之势向与济南国紧邻的泰山郡、渤海郡、陈留郡……兖州、青州、豫州东部、冀州南部等地扩散。
    建教四个月,有5000人宣决志誓言,认圣母为主;50000余名积极分子,期待符合教会标准后决志认主。另外,还有200人因表现突出,破格提前受洗成为纯正的教徒,吴家堡的吴天夫妇和刚刚迎娶完儿媳的吴彪,以及铁匠李壮均在此列。
    这一数值仍在疯狂增长着。
    五个月后,决志人数达到2万,受洗人数增加到了800,积极分子的数量加上历城县以外郡县的圣母教信徒达到了10万多人。
    春日里的一个午后,历城县通往历山的大道上响起一阵清脆的车轮声响。
    一辆外观朴素,内里却十分舒适的马车,在两批高头大马牵引下向历山下圣母教历山总堂疾驰而去。十二名雄壮的骑士护卫在马车周围,其中有五人穿着圣母教洁白的神仆长袍。为一人体格强壮,虎背熊腰,足有八尺多高,就是长相难以恭维,凶神恶煞的,让人望而生畏。不过沿途遇到的路人却并不怕他,很多人主动上前来热情的跟他打招呼,“典骑士,好啊!”
    此人正是典韦。
    他向问候之人点头致意,拱手回礼,“这位兄弟好!”一路之上足有二十人问候典韦,典韦则总是以礼相回。
    坐在马车里的两个人觉得好奇,笑问典韦,“典大哥,没想到你人缘这么好!县里的人难不成都认识你?”
    典韦连连大笑,“不是某家说大话,赖教主赏识,县里的人十之**都知某家之名。”接着,他跟车内二人讲述去岁年末教会举行决志礼时的盛况。5000多人聚集到历山下的大空场上同时宣誓认主。之后,栾奕在大庭广众之下,在所有人的注目中向所有人宣布,任命典韦为圣母教第一位护教骑士。
    典韦对此颇为自得,话匣子就此打开。他告诉车内二人护教骑士身份光荣,是全教上下第一位,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位武职神仆。负责用自己的双拳维护圣母的荣光,云云。
    车里的人儿听了典韦的叙述愈发好奇。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来济南路上发生的情景——及至济南国境内,无需刻意大听,便可闻知很多关于圣母教的事。听过看过问过后,他们为之震惊。在他们看来,济南国人们的生活仍然贫苦,但是嘴上却总挂着笑,眼中充满温柔和希望。他们知道,济南国人正发自内心的幸福着。
    其幸福程度甚至远超长居洛阳的达官显贵。
    惊奇过后,他们询问当地老乡,“你们过得如此贫苦,为啥还总是乐呵呵?”
    老乡一听这话,不乐意了,气呼呼地说:“这是啥话!啥叫清苦,现在日子可比过去好多了。乡里乡亲每天都能吃足两顿饱饭。过年过节和礼拜天,有时候教会和财主还会挨家挨户的送粮送粥舍窝窝,让大家改善伙食。这样的好日子乡亲们过去做梦都不敢想啊!就这还算清苦?”他揪着所穿灰袍的衣袖,激动地说:“瞅瞅,这衣裳……新的!棉布的,多好的料子啊!教会免费发的。说个不怕笑话的话,俺爹,俺爷爷,爷爷的爷爷……一辈子都没穿过这么好的衣裳。小老儿今年快60了!没想到去天国前,也能世上穿一遭这样的衣裳。”
    远来济南的那两个人永远忘不了老人家说这番话时的表情,眼眶里充盈着泪水。但是这泪水并不苦涩,而是甘甜的激动之泪。在这泪水里,有幸福,有快乐,有感恩,有希望……恍惚间,他们觉得,只有能流出这样泪水的人才是真正活生生的人,而以往所遇到的那些死气沉沉,得过且过者都是阳光下行尸走肉。
    车轮咕咕噜噜的脆响,将马车里的人们从思绪中拉回现实!其中一人掀开车帘,问:“典大哥!快到了吗?”
    “貂蝉姑娘!呶,就在前面了!”
    没错!正如典韦所说,马车里的来者正是蔡琰和貂蝉。
    她们二人与栾奕一别两年有余,心里颇为想念。于是,在貂蝉撺掇下,两个人一起结伴不顾路途遥远东出洛阳,竟千里迢迢找到了济南国来。她们直奔历城县衙,却在衙里扑了个空,没找到栾奕,而是恰巧碰到了来县衙取东西的典韦。问过之后这才知晓,原来不但栾奕这会儿不在县衙,就连未来的公婆栾邈、栾刁氏也不在。一家子的人从大上个礼拜开始,全搬到与工厂、教会比邻的庄园里去了。
    顺着典韦手指的方向,蔡琰和貂蝉眺望远方。只见,视线的尽头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山峰郁郁葱葱,满盖朝气蓬勃的植被。山上飞鸟莹莹绕绕,来回盘旋,一派蓉蓉美意。“这大概就是栾郎信中所说的历山了吧?”
    “应该是了!”
    历山之下是延绵不断的良田。此时,正值春种时节,地里的农人们一边挥舞着手中锄头,一边用浓浓的济南强调唱着歌颂圣母的歌谣。
    在肥沃的土地中央,是一片片鳞次栉比的建筑,青砖灰瓦的房舍在阳光照耀下泛着光。
    一段段高大、厚实的外墙将这片建筑严严实实包围起来,外墙上的小型角楼里站着手持长弓的护卫,远远的见来访者中有典韦的身影,连连挥手致意。
    典韦大声询问:“李壮……教主现在在新庄园吗?”
    全副武装的李壮摆了摆手,“木家(济南方言,‘没有’的意思),教主今儿门(意为今天)在厂里唻!”
    “哦!知道了。圣母保佑。”典韦右手捂住左胸高声致意。
    “圣母保佑。
    典韦调转马头,绕外墙行走,直向位于建筑群南头的工厂区策马而去。
    须臾,工厂大门映入眼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