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穿越1640 >

第89章

穿越1640-第89章

小说: 穿越164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木群最终还是没有获得澳洲曼城银行的贷款,不过赵世杰却给他拉来了另一笔投资,由唐伟和江俊波成立的黑水投资公司已经正式得到了新政府的审批通过。

原本就是以代理局部战争和安保任务的黑水,不但有大笔的金银珠宝等战利品之外,还有很多的闲钱没有地方投资。而且国内这些企业家似乎对他们二人也抱有戒心,都不敢让两个掌握了一家雇佣兵公司的人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毕竟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

这就让他们的挣取的大笔金钱,只能躺在银行睡大觉,为此两人也特别烦恼不已。

直到建国大典结束后,赵世杰找到了他们,说出了财务公司的事情,两人当时眼睛就一亮,怎么自己就没有想到,这巴达维亚需要借钱的人应该挺多的吧,黑水的凶名已经在外,不怕这些人不还钱。

于是经过赵世杰代笔,二人写了一份报告,黑水投资就正式成立了,向外借贷的第一笔资金便是石木群的纺织厂。

当石木群坐在家中收到赵世杰给他的信让他前往广州办理贷款事宜的事情后,简直不敢相信,这些澳洲老就这么相信自己,真的把钱给自己不怕不还吗?

签完字,作为代表的唐伟就将黑水投资的资金给了石木群,而石木群呢,当场就将一笔订购澳洲机器设备的钱交到了驻广办人员手里。

这一进一出,虽然钱没有到自己手中,可是那合同是实实在在写上了自己名字,一点也做不假,就算是被骗自己也损失不了什么。

在驻广办人员的监督下,石木群与杨雯雯服装公司签订了合同协议,协议里明确了双方的各项责任和出资方式和占股比例。

签订合同的第二天,石木群就起身前往了香港,对于澳洲人生产布匹方式他可是好奇很,虽然现在厂房都没建好,也看不到,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好奇心,他早就听说了澳洲人能生产一种将石头粉碎的然后合成重大千金的大石块。

据说建设房子都是用这种东西,到了香港后才发现的确如此,为此他还在工地上转悠了几天想要找出答案,最后还是不得其解最终放弃。

直到安澜的到来,他才基本知道懂得了那东西叫啥,这位据说是澳洲来的什么工程师,专门负责建造房屋路面,给他讲了很多关于建设方面的知识。两人似乎颇有惺惺相惜的味道。

安澜知道这人就是杨雯雯服装公司的合作伙伴,据说还是和黑水借的钱合作办理的工厂,这样一个人应该是没什么钱的,在他心里。

可是听了安澜介绍的那些现代建筑之后,时木群就颇为向往,并且要他帮助自己设计一套别墅,地点就在香港,而且要结合海边的风景。

按照他的要求就是现代海边别墅的节奏,也不知道这老石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真的要建,而且安澜算出建设成本具体要多少。

石木群的决定到是给了安澜一份意外之喜,他决定要将这栋别墅当成自己的经典之作来设计。

第186章黑水投资

进入11月中旬,除了香港岛的各项基础设施在修建之外,黑水投资公司的一条广告通过故意的宣传,迅速的在广州城及周边县城宣传了开来。

还在为家中没米,吃不饱饭,而感到苦恼吗,来黑水,找投资,您真实的生活助手帮助您度过难关。

就是这么一条简单的广告词,迅速的让黑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投资公司。

对于投资公司这个词,17世纪的大明百姓还有些不太明白,不过不要紧,有黑水的专门雇员会给你讲解,投资,就是你需要帮助,黑水负责给你投资,等你挣到钱了在稍微加一点利润还给黑水就行了。

无论是你是做生意还是开饭馆的,或者是身无分文的难民,只要经过审核我们觉得你有投资价值,你就能获得一笔想要的资金。

黑水的第一笔投资史于香港纺织厂,这比投资的总贷款金额大概是三万银元,石木群抵押给黑水的是自己在广州周边几百亩的土地,还有一些股东字画。

如果按照期限没有归还,黑水将有权将这笔抵押的土地好物品进行拍卖,拍卖所获得的金额将会折合成所贷款本金和利息扣除下来,剩余的归石木群。

不过石木群一点也不担心自己还不上钱,那笔抵押会被拍卖,有了杨雯雯服装公司的合作,只要生产出来的产品合格,甚至可以卖到南洋。

黑水的贷款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石木群的流动资金危机,当黑水的公司的代表找到他,让他给黑水做个广告时,他自然愿意,而且黑水答应暗地里免去他两个月的利息,算是代言广告费。

于是石木群,见人就宣传黑水的好,弄的认识他的人都有点受不了,颇有后世保险推销员的味道,只要和他聊天,保准没几句就能聊到黑水投资去。

尽管有石木群代言,和特意认为的宣传,但黑水在广州城的生意并没有什么起色,商人是怕惹上麻烦,穷人则是在想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还能有免费的钱送给你不成,这里面肯定是藏着猫腻。

总之不管黑水的说的在诱惑在动人就是没人去广州城黑水的投资公司办理。

负责黑水财务的是一名一名澳洲的大明书生,原本是就职于曼城银行,打算在过一年派往其他城镇分行任职。

不过还没等他派出去,唐伟等人就出高价将他挖了过来,管理黑水投资在大明的业务。

接连的广告宣传没有一点效果,毛建文也颇为感到懊恼,虽然自己有保底工资,但两位老板可是说了,如果业务好,自己是能按照比例分成的。

当初就是被这个分成给诱惑所以才辞去公职,哪里想到现在开阔市场这么难。

一念及此,毛建文决定改变策略,送钱到手中。既然你们不来借我就送去,总有人借钱吧。

于是,毛建文带着几个工作人员出现在了难民堆里,,天天与那些人聊天,遇到的确是有些本事的人,就递上一包银子,告诉他大胆的去做吧。

不过难民的借贷的银子一般最高额定在五十两之内,这是按照运送一个移民的价格来定的,唐伟和江俊波当时就已经想好,要是借给难民没有钱还最后就把这些人运到澳洲去,反正到时政府会给自己钱,自己出去运费最少一个人也能挣三十两银子,这买卖绝不会亏本。

难民里虽然穷的没有饭吃,但还是很少有人敢借贷,毕竟自己可是没有一点抵押就是那么一条命这些澳洲人会这么好。

虽然有人不敢借,但饿肚子难受,还是让一部分人接过了黑水的银子,签下一份借贷协议,毛建文期初还有些担心这些人还不上钱被卖到澳洲,,自己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毕竟这些可是同胞,不过转念一想这些人要是真的去了澳洲也算是谋了一条新的出路,至少能一碗饭吃饿不死。

签下合约的难民拿着钱买了些吃的,在然后回到了难民当中,当其他人投来羡慕眼光之时,借钱人难民总会享受这种眼神,并且将自己的东西分出一点给那人。

在一个又一个的难民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找到黑水投资,在看完合同后他们大多人并没有拿着钱去做生意而是都拿来了购买衣物和粮食,很多人甚至已经想好了,大不了就去那澳洲,不就是卖给大户人家为奴吗,至少有口饭吃。

不过这种情况却是大大出乎毛建文的意料之外,他原本是希望有些人能借钱做点小生意,然后把钱还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只借钱不事生产,到让他心里有些没底。

只好发了封电报回去,询问两位老板的意思,万一这钱往外越借越多,还不上,到时责任可是要知道承担的。

唐伟收到电报后,让其大胆的往外借钱,等到了期限就把这些人运往澳洲便是了,只是让他要盯紧别让人跑了。

有了老板的吩咐,毛建文心里就有底多了,至于那些人想要淘宝,根本不可能,他们的孩子和家人都在黑水的严密监视下,只要出现一家人集体行动外出的,黑水的监视人员就会重点关注这家难民,如果真的是逃跑,监控人员会毫不犹豫的将他们抓回来,送到香港先劳教几个月在卖给政府。

借贷一个月多来,至少还没有出现逃跑的,可能是难民们知道逃也逃不了索性就待在城里,每天靠着借贷的钱一家省吃俭用,或是找些零活干。

一股借贷潮正在广州城及周边的县城悄然展开,而越来越多的难民因为从黑水的借贷中活了下来,并且多年后当他们的后人在追溯自己的祖先来澳洲的经历时,对于黑水当年的借贷行为给了高度评价,认为没有他们的借贷,当时会有很多的难民因为饥荒而饿死。

总之毛建文总算是打开了市场,下一步他的目标便是那些中小商人。

第187章好奇的郑森

香港租界区的事情虽然在半遮掩半公开下开张了,可是并不代表有心人不会发现,尤其以长期关注澳洲人动向的郑家最为感到震惊。

当时听到澳洲人在香港修建营寨驻军的第一反应是,东海的势力再也不可能是自己一家独大了。

此时澳洲人虽然没有将那艘巨舰驻扎在香港,可还是让郑家担心不已,毕竟海蓝号上的火炮威力实在是太震撼了,都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通过眼线暗探了解到澳洲人是准备在这办厂,生产澳洲货后,郑家提着的一颗心就放下不少,否则郑芝龙已经考虑是不是要像朝廷上奏参一本广州知府和两广总督。

相比于澳洲货带来的利润和东海上的霸主地位,郑家首要选取的自然是地位,如果没有东海上的制霸权,郑家也将不会存在。

既然澳洲人无意参与东海的海上争夺,郑家也就没必要自断财路,而是派出人前往广州联系驻广办人员,提出郑家的合作意向。

此时虽然香港岛的合作对象只有一家样杨雯雯服装公司,但这并不代表其他人没有合作的想法,只是碍于顾忌所以有所考虑不敢贸然行动罢了。

但是郑家不同,郑家家大业大,对于澳洲货物的依赖性也越来越严重,甚至澳洲货物的利润总和已经占据了郑家年收入的百分之三十,这就不得不让郑家动心了。

既然广州一代的富商士绅有顾虑不敢做,那么郑家就可以抓住这次难得的挣钱机会,可以预见未来那些后人肯定会后悔死。

郑家派出来谈判的是郑森,此时郑森已经在郑芝龙的有意之为下逐渐开始接受处理部分事务,看样子老尼姑是打算培养郑森为接班人了。

自从与刘云等人一别之后,郑森就一直研习澳洲人的步兵操典等书籍,每日除了必要的事务就是坐在房中静静看着,而后拿出几张纸在上面进行推演,这次派他出来,郑芝龙也是怕儿子读书读傻了,所以找点事情给他做。

带着父亲的嘱咐,郑森坐着一条海船就出发了,一路南下,他准备先到香港岛去看一看,听说澳洲人在那驻了军,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参观一下他们的军营,看看他们的武器,是否与书中所说的一样。

一路颠簸船终于使进了香港码头,因为澳洲租界香港对码头实行了管控,所有进入这里的货船都必须进行登记后船上的人员才可上岸。

郑森对港口的负责检查的士兵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并且有意透露出自己是刘云和赵世杰等人朋友,与张天文也有一定关系。

港口士兵看到桅杆上那面郑氏大旗时就已经知道,这艘船是郑家的不假,只是没有想到会是郑家的大公子。

郑公子还请这边歇息,我去通报一下长官。那名士兵将郑森等人带进港口一处凉棚做歇息,而自己并没有走远,而是朝着一个小木屋走去,用刚刚联通安装好的电话,打到了何语的办公室。

汇报完情况后,那名士兵带着一脸微笑又从新走了回来。

“郑公子,长官已经派了马车来接您,稍后便会到达。”

看着士兵一脸谦和笑容,郑森有些不解只是进了那个小木屋就通知了长官,难道那里面有什么机关。

“敢问这位军士,您是如何做到与长官联系的,难道那做木屋之中有和机关。”郑森很是虚心的求教。

“郑公子这边请,您见着了就明白了。那名士兵将郑森带向放电话的小木屋,指着电话机道:与长官联系就靠这个小盒子,通过线路传输到长官那边的小盒子。”

“如此小盒既有如此机关,澳洲格物之技可谓巧夺天工,想必千里传音也不过如此吧。”看着电话机郑森不误赞赏道。

边上的澳洲大兵却是在心里笑着这位郑大公子有些乡巴佬,一个电话机而已,说的那么神奇,若是看到电影不是得更惊讶。

“郑公子,马车来了,还请这边走,”士兵看着远方行驶而来的四轮马车,指着郑森及其随从上了车。

相比于电话机的震惊,和坐在马车真皮沙发里的舒适度一比,郑大公子马上对这沙发又来了兴趣,只是他与一名亲近随从坐在里面,这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