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穿越1640 >

第299章

穿越1640-第299章

小说: 穿越164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现在这个部门成为了为远征军服务的部门,目前对澳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远东作战,这场澳洲将投入一万多人的战斗直接关系到了大明市场的存亡,也关系到了民族传承。

物资储备局的工作除了统计征收上来的物资,同时也有对生产物资查收验证的权利,当然还有一项就是可以督导工厂生产的权利,其中最大的一项权利就是采购权,物资储备局拥有自行采购决定物资的权利,不用通过政府工作会议。

所以这个储备局局长这个位置可以说相当吃香的。至少在各家企业里是相当吃香的,不管是生产食品的还是生产被服的,在这里都是相当吃香的。

只要战略物资储备局给你订单,那就是一个大订单,特别是现在这个时候,打战需要的物资有多大,谁都知道很大,而且沈犹龙所供应的物资也是由储备局直接供应。

黄福组建这个储备局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增大激进派在外贸领域的话语权,他想通过物资储备局来来加大对外贸易。避免所有权被中间派和保守派把持。

当然黄福也知道,自己想要插手进去会很难,说不定会让赵世杰与保守派联手压制自己,于是他率先的提出自己可以与赵世杰进行合作。这物资储备局的局长由两派人员轮流担任。

这个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虽然他是国务卿,但要在外贸出口这块上调整的话,他基本上躲不过其他两派的势力。要么和他们合作,要么就只能瞪眼,所以他选择了最强的中间派。

现在正是两派的蜜月期。所以合作是必然,澳洲日后三个党派形成三权分立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不管是谁上了台,有些领域还是很难插手进去的,就比如外贸部这边,是中间派的传统领域,如果黄福强行插手势必会大乱现有的布局。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黄福想到了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在重新组建一个部门,这个部门也将拥有一定的外贸制定权益,当然光靠他们自己这个部门是完全建立不起来的。

于是他邀请了赵世杰一起参与,赵世杰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最终同意了他的邀请,毕竟这个事情怎么说中间派也是占据一定的好处的。只是对保守派来说就不是那么好过了,原本从外贸部手里脱离出来的外交部一直就处于劣势,现在又多了一个分食者可想而知都知道会怎么样。

为了做出反应,保守派的老吴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但是很明显保守派被两大派系死死压着不能动荡,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反击。

战略物资储备局,借着战备物资的名义扩大贸易量,从中获取对外贸易的权利,这已经成为了事实,第一批货物已经通过物资局的渠道卖到了大明,有了第一次的成功,黄福对于以后的期望也就自然更高了起来,别说什么反对了,现在外贸部也跟着一起收益,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虽然知道他们利用物资局进行贸易往来,但是物资局对外的贸易权限有限,不可能什么东西都能卖,否则以赵世杰的精明怎么可能这个部门成立,黄福也知道撼动不了大佬的地位,所以也没有想过一下子就成为龙头老大,而是选择了慢慢积累经验。

毕竟激进派里在海外的力量薄弱,这一点可是不能和赵世杰他们相比,就连欧洲总领事馆这样的部门全都都是他们的人,就可以想到是怎样一种情况。

就连外交部都不能正面与之对抗,可见外贸部的实力有多强悍,黄福不是没有想过拆分外贸部,但是上一次已经进行过一次拆分的外贸部这个时候在拆分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眼下虽然激进派实力雄厚,但是中间派也不弱,已经逐渐发展起来的中间派在众多领域已经有了与激进派抗衡的实力,所以黄福根本不敢轻易妄动,一旦判断错误失败,他可能会遭受到更加严厉的打击。(未完待续。)

第640章大生产

大明南方的战争已经进入到了最后倒计时,阿济格的大军师虽然暂时停止了对两广进攻,但从收到的消息来判断,满清是打算从西南方向包围过来,对两广进行战略性的包围。

只要拿下巴蜀云南贵州,两广就会成为囊中之物,根本不可能逃脱的了,在战略上包围了两广,以两广的土地想要养活那么多逃难而来的难民是很难的,所以多尔衮有计划的驱除着一部分人往两广方向赶,其目的就是要让对方在这种情况下不断的消耗掉粮食,等到粮食不够的时候其内部也就自然而然会出现矛盾,一旦锚段出现了,他们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只是这个计划想的太过完美,他们小瞧了澳洲人正在实行的另一项计划,大移民计划里中南半岛将接受大部分的移民,以及东南亚的海外领也是主要的收留第。

所以驱赶难民这个计划其实不怎么样,就是一招臭棋根本不值得去走,澳洲对此是非常嗅之以鼻的,这样的计划如果放在以前可能有用,现在可不一定。

虽然这个计划不怎么样,但还是对两广多少有一些影响的,尤其是在物资上的消耗明显扩大。

为了避免两广陷入到了物资紧张之中,澳洲全国的工厂开足了马力进行生产,满足大明的物资需求,同时还要供应给郑芝龙李自成等大量的物资。

大量的订单使得澳洲的制造业进入到了一片繁忙的景象之中,如果此时欧洲的战事继续扩大,那么对各项物资的需求就会更加大,扩大生产已经成为了各家企业共同的口号。

毕竟现有的工厂生产能力有限,要提供大量的生产订单就必须扩大生产,有订单支持的工厂,即使没有现金进行扩建厂房也不要紧,政府首次出面帮助这些有需要的企业进行担保。

为了避免盲目的扩大。政府一般都会对这些企业的年度生产能力,以及销售能力进行评估,做出一个评估之后才会批准同意,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是没有达到扩大生产资格的,这类企业是绝对得不到政府提供的担保以及银行贷款的。

忙碌的车间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运转,也给工人们带来了足够的收益,除了加工资给加班费之外,工厂还额外的给出了一些超额完成产量的任务的个人以及车间进行奖励。

这些个人得到了奖励之后一个个都高兴的合不拢嘴,毕竟钱挣的多对他们来说是好事,有了钱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且还能提前将房贷还完不是,大家的想法其实都是好的。

对于工厂的加班加点的工作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怨言,这个时候哪里有什么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恶劣关系,他们自己甚至都恨不得多加点班,你要是不给他加班有些人甚至还会找你。

“所以说处于的时代的不同,想法也就会不同,我们用我们的观念去完全影响他们,有些时候还是需要接受这个时代特有的规则。”

林有德举杯,抿了一口红酒。和几位老友聊起目前澳洲扩大生产的事情。

身为澳洲工业领域的领头人,林有德是非常有权威的存在,可以这么说,基本上每个所需要利用机械的领域都有他和游南哲的身影。这两个人被称为澳洲的工业双雄。

一个是万金油式的人物,什么都懂一点,另外一个则是直接复制了蒸汽机让澳洲直接进入工业时代的牛人,抛开他们之间的身份不说。这两人在穿越众的圈子里可以说是非常受到欢迎的。

“老游的蒸汽机厂这次也在扩大生产,这对我们的工业来说是一件非常大的好事,不过就是咱们目前的主要使用能源还是煤炭。煤炭资源澳洲这个地方不多,看样子,安澜你得辛苦了。”

一干子与工业领域的相关的技术人员和企业老板坐在一起,自然聊的是一些能源与当下扩大的生产的事情,安澜的新安控股集团目前是澳洲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手里基本上掌握了所有的煤炭资源。

所以不管是各家企业还是林有德等人,都和他保持着很要好的关系,这家伙可是能源大亨,蒸汽机使用都是煤炭,他靠着自己的穿越前丰富的地理知识,积累起了大量的财富,光是靠卖煤炭他就能每年挣不少于六十万的收入。

现在各家企业都在扩大生产,可以说很多都是相关,少了哪一家都不行,为此大家坐在一起商量着一起如何解决问题。

要想扩大生产,机器设备的就必须有所保证,只要林有德和游南哲这两个家伙发了话,基本上这事情也就等于定了下来,机器的事情就不必过多担心了。

只有机器还是没用的,没有新安控股的能源支持,你即使有在多的机器也没用,根本开不起来。

安澜安胖子对于有钱挣,这种事情怎么会觉得辛苦,一张胖脸堆起来肉,呵呵的笑着表示不辛苦,让诸位放心,他一定能把能源供足。

一帮子能源业工业制造界头头们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扩建工作都很兴奋,一旦各自的厂房扩张开来,那么意味着投入的产量更大,所获得利润也同时会更多,所以他们一个个都是打足了精神,这件事一定争取做到最好。

当然对于他们来说,这场扩张大生产的行动之中,其实都要得意与黄福内阁的上台,要是以保守派那种谨慎小薇的做法,根本是不可能扩张那么快的,政府审批的报告就不会同意。

黄福给他们带来了财富的增加,他们自然也就要回报给他更多,黄福自己也是这其中受益一员,他要大家回报的当然只是支持他对外扩张的事业,只有不断的扩张才能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大家也就可以挣的更多的钱。

对于黄福的此举,保守派人对此进行了大家指责,认为其会将澳洲的工商业代入进一个死胡同,最后难以走出来,但是不管怎么样,现在他赢得了大家支持。

(未完待续。)

第641章吴三桂有异心

大形势之下,虽然从整个局势上来看,大明的反抗势力已经陷入到了一场被满清分割逐个消灭的环境之下,但是明白人都能看出来,两广是最后的关键因素所在。

只要沈犹龙不倒,澳洲人支持两广,那么满清的大军就很难以进入到两广的地界,这是自打报纸出来后,很多社会时事评论家所给出的观点,作为社会时事评论家,这些人都是一些读书人,当然每天乐于聊国事和时事。

眼下最让人看不懂的就是吴三桂进军西南,却是在湖北一代缓慢行军,并没有急于进入巴蜀与张献忠决战,多尔衮的计划是吴三桂打下巴蜀,随后进军云贵,最后形成对两广的包围之势。

但显然吴三桂并没有按照他的计划行动,早就看清了形式的吴三桂这个时候不急于行军完全是在等两广的动向,澳洲人如果主动出击阿济格,那么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攻打巴蜀,只要占领巴蜀他日后就有了谈判的资本。

这是吴三桂和一干将领商量过的决定,毕竟这个时候满清在北方的形式似乎也不好,各地都出现了反抗力量,能不能继续坐稳天下还很难说,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善于投机的吴三桂从镇守山海关开始就一直注意天下大势,他可是一直观察着,要说野心他一点也不比多尔衮小的多少,但刚刚投诚他必须保持绝对的服从,现在他独自领军已经没有了牵制,当然不用顾虑那么多。

至于阿济格会不会来督促他攻打巴蜀,这个是不可能的,巴蜀距离两广有一定的距离,阿济格要坐镇两江,他的主要目标是两广。两广这个地方一旦拿下了对他们的意义可想而知,所以这个时候他绝对要守在那里。

正是因为如此才给吴三桂创建了机会,老吴现在就等着两广出兵攻打阿济格,他已经受到了消息,沈犹龙很有可能会攻打阿济格。

为什么会主动出击呢,这个他也经过分析,两广如果一直守在这一亩三分地是很难发展的,因为两广的地界不足以产出那么大的粮食以及物资,必须扩大地盘才能获得这些东西。

即使澳洲人可以支持他们,但是长期支持恐怕澳洲人绝对会受不了。所以这个时候还是要主动出击,只有彻底的击败了阿济格他们才有实力进行扩张以及对付豪格。

说到底威胁最大的还是阿济格的两白旗,这支部队是满清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要说打战是绝对是比其他的部队战斗强的,即使对抗上关宁军,吴三桂也不敢说自己能够打的过这些已经完全装备了澳洲货的家伙。

这支部队配备的澳洲火炮就有五六百门之多,至于步枪那就更不用说了,足有几千条,这是让很多羡慕的。即使豪格的部队里也没有这么多的火炮和步枪。

吴三桂的缓慢行军让多尔衮非常不满,如果他不攻打巴蜀自己的计划就不能实现,也就意味着削弱吴三桂的兵权也不能实现,为了让吴三桂派兵攻打巴蜀。加快进行他特意派出了几位满清的官员前来督军。

至少现在吴三桂还没叛变,派人来监督至少他会行军速度快一点,但是显然多尔衮高看了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