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穿越1640 >

第264章

穿越1640-第264章

小说: 穿越164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人才啊,虽然都是一些老夫子,但是在国学方面的确要比一般的秀才高的多,这对澳洲几所大学目前新开的科目是很有帮助的。

据说于丽红大姐想法是聘请这些人去教国学,国会文化也是中华的一种古老传承嘛,作为穿越众很有必要传承下去,不能让他断了,要是断了就对不起祖宗了。

在劝说这些人加入教师的队伍之前,必须保证这些人不加入什么老乡会之类的东西,要知道东林党是怎么形成的,就是以东林学院为主体最后形成的,澳洲可不想以后弄出个什么东林党来,这样不是害了自己吗。

所以老乡会被取消已经是迫在眉睫。(未完待续。)

第564章暴风雨来临前

福建武夷山一代,豪格的大军与郑家已经进行了十几轮回合的交战,双方胜负有余,谁也没占据到便宜,虽然郑芝龙从各地调集了两万人过来,但是,面对豪格的军队还是没有占据丝毫优势。

也许是八旗兵战斗太强或者是处于守势状态下,总之郑芝龙的四万多人根本无法收回失地。

根据他的估算豪格的粮草已经用尽,火炮的弹药也用的差不多了,但即使如此,他还是不敢轻易的派出军队死战,八旗军可是有着越战越勇的传统,老郑听说过这个事情。

双方现在基本处于对峙状态,郑芝龙的兵力已经到了极限,不可能在征调兵力到这里进行作战,所以只能这样耗着,而豪格的兵力不足以支持他完全打胜。

不过这一切马上将会结束,从湖南调集来的一万多精锐部队已经进入到江西,不日就会抵达武夷山。

对于武夷山的产茶区,豪格已经对外宣布将会誓死守住,如果丢失这里,他将以死谢罪。

这可就有点不对劲了,看来他已经完全将这里作为自己筹集军费的主要来源地。

根据最新一期的茶叶出口价格来看,每公斤几乎上涨了一两银子,这笔原本平时几乎涨了一半,如果他们之间的战争还没有分出胜负,这个价格还会持续。

但是对于郑家来说,进一个月的收入几乎下跌了两层,原本在江北的一些市场已经荡然无存,出口到日本的茶叶又受到原货的限制,所以现在他收购的都是一些高价走私出来的茶叶。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的了出口,但是量切实是明显减少,同时利润基本只能保到跑船来回路费钱,这对于家大业大的郑家来说是亏本状态。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只有将产茶的区在夺回来,但受制于兵力的问题。郑芝龙又不可能将几座主要城市的兵力调集到这里,所以他只能这样对峙。

私底下郑芝龙也练习了澳洲人,希望他们能出兵帮助郑家一起作战,并且答应出口给澳洲的茶叶将会给与一个最低价,但是澳洲人的态度坚决,表示这是大明内部之间事务,澳洲不方便插手。

这个回答老郑有些不爽,明明是不想管,居然说不方便插手,你们增兵香港的事情。难道不是有啥其他企图。

从上一次增兵一百多人之后,近期的香港的兵力又增加了一个两百人,这支部队据说以前驻防香港的第一连队,也就是何语的部队。

不过这些人都是新兵,由极个别少数老兵带着回来进行整训。

这么明显的意思,恐怕是人都能看出,澳洲老一定有很大的动作,不只是整训那么简单,如果只是整训那么根本不需要调集这么多人来香港。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

一些嗅觉敏感之人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暴风雨来前的安静,因为太过平静了,澳洲人征兵如此低调甚至没有任何的宣传和解释,这说明他们的确是在做一件事情。

至于做什么。很多人都在猜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澳洲人做的事情一定与两广有关,两广在这场暴风雨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还不知。但是两广的兵力却是在收缩。

湖南江西等地的新军士兵都已经被调集回了广州城,一些地方甚至直接放弃了驻兵,这太不寻常了。

面对这种情况。还在福建作战的豪格也猜不透两广到底所为何谋,但是豪格也没接收这些地盘的意思,而是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意思,要知道这可太不寻常了豪格这个人可是心高气傲出了名的,这次居然这么冷静。

除了需要抽调兵力进入之外,恐怕其中还有另外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害怕中计。

因为一旦中计,豪格将面临两面作战的危险,即使他的军队人数多于郑芝龙和沈犹龙,但两广的新军战力一点也不弱,五千人至少可以抵挡住三万人的部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而且澳洲老最近还在一直增兵,香港的总兵力人数已经接近千人,这些人名义上对外是新兵,可是谁知道是不是新兵。

一旦澳洲人和沈犹龙进行联盟帮助其作战,那么豪格可就没有这么大的把握了,一千人的澳洲部队,对站几万人根本是不在话下,澳洲军威名天下皆知,别说两广的军队战斗强悍了,这还是欧洲人教出来的就这么厉害,那么碰到师傅不是更厉害了吗。

对于两广,豪格其实有自己的打算,两广是江南各大势力之中最大的一支,要想对付它不能急,必须消灭掉其他势力的才行。

如果不能将其他的势力消灭,那么很有可能受到两面对敌状态,这种状态下可不是什么好事。

要知道两面作战是兵家大忌,这一点豪格非常懂,他急于控制产茶的目的就是切断郑家的主要财源之一,同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将福建收入囊中,在来慢慢对付两广。

即使到了那个时候有澳洲人支持两广,他也不用怕了,至少后背不会受敌。至于多尔衮也会从大局面去着想,派兵支持。

这等于是有绑架多尔衮的意思,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对于整个大清来说是一件功在社稷之事,所以豪格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只要自己按照心中所想的去做,一定可以达成目的。

现在各方势力其实都在观察,其中李自成这位喷子已经很久没有冒泡了。

憋在大别山打游击的老李突然不说话,反而让更多人想起了他,觉得他应该有什么动作,正在憋着坏呢。

老李在做什么,其他什么不知道,但是他的菜的确是不种了,最近也不知道在干啥,部队的人数却是在减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不是解散回家了。

越是平静的背后越是让人难以觉得越不平静,所以很多士绅富商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移民外迁行动,对于他们来说目前的局势简直太诡异了。(未完待续。)

第565章化整为零

诡异的局势让明白人知道绝对一场暴风雨来临前的状态,如果不趁着这个时候离开吗,很有可能自己就会死在这场暴风雨之中。

所以为了活命他们选择了离开大明,不管是香港还是澳洲其他的地方,只要是没有战争地方就行,澳洲人能够保护自己的国民不受到任何伤害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去澳洲。

毕竟前期的宣传还是很有效的,福王都去了澳洲定居,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绝对是一个好地方,而且澳洲人是前宋后裔,从理论上来讲大家都是一家人,就好比远房亲戚。

但对于进入大别山之后就一改常态的老李来说,他可不想去澳洲,澳洲那个地方虽好,但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大丈夫就该建功立业,而不是去过什么逍遥享福的日子。

他不知道福王这个当过皇帝的家伙是怎么想的,但是可以肯定这家伙脑袋绝对被驴踢了,一个当过皇帝的人居然能放下权利去做一个普通人。

其实李自成有些小看福王了,福王这么之所一这么做,完全是因为想要保住性命,对于他来说性命比权利更为重要,如果可以选择,他自然是选择保命。

这就是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而且福王在登基前就过的富裕日子,现在去享受一下普通人的日子也没有什么。

但是李自成不行,他出身卑微,是个穷苦人,造反就是为了活命和过上好日子,享受权利。

最重要的是享受权利带来的感觉太好了,别的不说,就说万人之上,那种感觉就能让人汹涌澎湃。

但是大别山这个地方根本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军队虽然i经过整编已经有了改进,但是面对满清的军队买还是不敢与之正面交战。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心里其实都有了阴影,不敢轻易的出战,只能搞写偷袭什么的。

这样打下去是没有什么用的,势力也不可能扩大,而且此时江南非常乱,各方势力乱入,想要在这里崛起的难度太大了。

不管是郑家还是两广都比他要强,思考再三。李自成还是决定听从澳洲人的建议去中南半岛发展。

那里虽然是番邦之地,但只要自己经过一番努力,开创一片基业下来还是可以的。

听说郑家出走的那位已经立国,打下的城池不下几十坐,手底下的军队才几千人,几千人就能打下几十座城市。

这番邦人就是不经打,这么小小的打击就不信了,那要是碰到实力更加强悍的不是要灭国吗。

其实李自成根本不知道,郑彩的军队虽然不多。但都是经历过老阵战的人,而且他们都是黑水训练出来的,这样的军地能差吗。

当然这个不能给他细说,否则想多了就不会去了。

为了能够去到中南。李自成想了一个方法将军队化整为零,分多批次走出大别山,然后进入澳洲指定的集结地点,最后乘船去中南发展。

至于这些人会不会逃跑。李自成还是有一定自信的,这些人至少应该不会,现在就没有安稳的地方。跑哪都是一样,还不如跟着自己去建立一番事业。

出发前老李已经说了,王侯将相另有种乎,大家跟我绝对没有错,封王拜相是绝对的。

只要地盘打的大,每个人封到一个爵位也的确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所以李自成没有说谎,其实也算是忽悠人,只要依靠自己双手能打下一片基业就行。

澳洲人已经说了,只要他们去,会提供一切帮助,并且可以让郑彩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郑彩已经几十坐城市的管理者,目前还在不断的扩张之中,他能帮老李最快的熟悉这里的地形已经土人的作战方式。

这些可都是用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经验,要是没有澳洲人从中开口,恐怕郑彩也绝对不会说出来。

从与澳洲人商谈清楚之后,他就开始命令部队行动,几万人要化整为零其实并不容易。

这么多人要是一夜之间消失了肯定会让人怀疑,所以必须分批次的进行出走,只要将人带出去进行。

分批次的好处就是给那些探子们摸不清底下,自己到底在做什么,他们可能会猜测自己的这些人是不是去搞偷袭了。

整个化整为零的计划实施恐怕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所有人才能全部到达集结地点,

不过先期去的人肯定会送到香港,因为根据协定,澳洲可以暂时让他们在香港进行休整补充物资一类的。

当然帮助老李运人也是要钱,毕竟老李不缺钱,到了中南半岛就更不缺钱了,只要是异族的东西就是自己的,这家伙绝对会这么干,他以前的老本书就是这个。

以前还会顾忌一下跟着自己的人会是什么样的想法,现在完全不用啊,那些都是异族人,他们都该死,谁叫他们是异族人能。

老李已经派了几位心腹抵达了香港,其目的就是去那里与澳洲在做接触,希望能够买到更多的武器。

要买武器其实澳洲人是不反对的,但关键是你要先去打战,人还没到哪里谁知道你们最后会不会去啊,还是赖在大明不走。

谨慎的澳洲人说了必须让李自成先到了中南才会同意,这让老李很无语。

大丈夫既然一言既出,那么就驷马难追,怎么可能会反悔呢。

但是现在不管怎么样,自己是不走也得走了,因为部队已经出去了一半,现在要是不走,那些人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了澳洲人的俘虏。

至于会把他们送到什么地方去,李自成不知道,但是他如果还想混下去的话就绝对不能这么做,必须要保住自己的名声。

一旦失去了义这个字对他来说将会是致命打击,没有了人跟他,一个人也根本打不下天下,现在只能加快离开的步伐,早日到达中南,然后干出一番事业,到时候澳洲人也要刮目相看,越是想到以后自己能干出一番事业,老李就越是兴奋。(未完待续。)

第566章集结号

大别山反清根据地的建立时间不到一年,在李自成的精心规划下,形成了一个以垦殖和练兵为主的基地,基本上只要按照正常的轨道发展,自给自足基本上不成问题。

如果不是澳洲人提出去中南半岛的开基立业,李自成恐怕也不会想到离开这里,毕竟对这里有了一定的感情,要说感情,其实也不是什么真正的感情,而是对这里越来越觉得自己在这里可以获得最初的那种成功的感觉。

当初起兵时,他一路走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