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穿越1640 >

第223章

穿越1640-第223章

小说: 穿越164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在攻打朝鲜的时候就有这种意识的多尔衮,部队装备仅次于两黄旗,可见这些火炮武装的肯定是两白旗部队。

至于他要拿这些武器来干什么,现在还真的猜测不到。

不过可以肯定是与大汗之位有关,目前宫里的那位已经会见了代善。至于她是否说服了代善,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还很难说,毕竟这里面蝴蝶效应已经起到了作用,谁都不敢保证。

澳洲现在最为担心的是他们拿着这批武器去攻打大明,一旦用到大明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可想而知。

大明的山海关的防御固然城高墙厚,但是也经不起这么多门火炮的攻击。这么多门火炮攻击,对于攻破山海关可以说不存在任何难度。

最重要的是一旦山海关被攻破,后金的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一路打到京城,眼下大明的北方已经没有可以调动的部队,而且李自成的步步紧逼已经让崇祯都有些喘不过气。

要是这个时候,后金再次攻破山海关,那么对明亡来说就会加速进程,不过以后金的实力和人口数,多尔衮多半不会直接攻城。因为他知道大明内部的内乱程度。

一旦他进了关就必须和农民军进行对抗,这是一件非常消耗自己的人力的事情。

对于多尔衮所需要的火炮,澳洲从库存之中紧急的调配装船发往辽东。

短短的几天时间,多尔衮拿到秘密获得火炮,并且全幅武装起了自己的两百旗。

这让豪格等人大惊,这火炮的威力可不简单,既然对方摆出了上白门的火炮,那么自己这方要是没有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不过还好。豪格也是一位极为精品之人,在知道多尔衮大规模的使用仿造炮之后。他也存了不少下来,这时候他的手里至少也有几百门,虽然威力不能与多尔衮的相比,但抵挡一阵还是可以的。

如果把这个消息透露给豪格会是怎么样,让他提前做好准备,准备应对多尔衮。

冯自海准备将后金的这场大汗争夺搅乱。越乱越好,甚至可以说只要他们内部的矛盾越深也就对未来澳洲更有利于帮助。

于是一条不经意的消息,就这么传到了豪格的耳朵里,多尔衮已经从澳洲订购了五百门火炮准备进行武力逼迫自己退出。

这个消息的真假,豪格自然是要去调查的。很快就得到了答复,多尔衮的确派来史可法去香港,并且还给了营造坊的工匠一副图要他们造出里面的东西,据说那是澳洲的神器,一门的威力就可以抵上十门26磅火炮的威力。

这么大的威力,豪格还是第一次听到,只是这东西恐怕要造出来很难,他最关注的还是那五百门的火炮,他既然知道了消息,就没打算让多尔衮如愿,他准备来个截胡。

在半路上把五百门火炮给截走,用来武装自己的力量。

豪格对于这条消息是谁放出来的猜测还有很多种,目前对争夺大汗之位的人可不是只有多尔衮一个,不过不管怎么这次自己必须把握住机会。

于是豪格成功的陷入到了冯自海的计谋之中,秘密派人调查多尔衮的运输路线,押运的人有多少。

当然这场明面上的截胡还没有开始,多尔衮就已经知道了豪格计划,他并没点破对方而是准备将计就计的让对方按照自己的设好的路子来走,最后一举将他提出争夺汗位的行列之中。

只是他们叔侄俩的这场争夺完全有一半是中了冯自海的计谋,冯自海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他们互相猜测,互相猜疑,然后大打出手,最后争的个你死我活。

你死我活的争夺对于冯自海来说,这是一场极为重要的计划之一,不但可以成功削弱他们各自的实力,又能增强他们对澳洲火炮的依赖程度,一旦豪格没有截胡成功,一定会对澳洲的火炮产生非常大的兴趣,那个时候他就会派人亲自前往交谈。

这对于澳洲出口武器,间接的控制住后金军队的战斗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大炮计划关键一环之中就是对后金的弹药库存进行控制。

一旦全面使用了澳洲生产的武器,他们就会逐渐屏蔽掉自己造出来的那种山寨货。

这就有点像是人一旦过上了好日子,过习惯了,一定不能接受一下子过穷苦的日子,所以那些用习惯了澳洲货的八旗兵也一样会对自己的山寨货感觉到厌恶,甚至他们自己制造的因为材料问题,还会存在不安全因素。(未完待续。)

第474章扶持计划

后金历史上因为皇太极的突然死去,而发生的汗位争夺,并没有发生太多的改变,只是争夺的各方已经在不经意之间掉入了澳洲安排的陷阱之中。

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历史的进程发展,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越战越勇,已经快要打入北京城了,按照澳洲的计划,对于崇祯政权是不采取救援行动的。

因为从实际利益考虑出发,救崇祯等同于救东林党,这些人是什么德行穿越众在知道不过了,为了反对而反对,最后还尽出一些小人和伪君子,即使在澳洲的帮助下,打败了李自成,恐怕这些人最后也会反过来给澳洲一脚。

这种典型的忘恩负义之事,东林党人是最拿手的,澳洲不可能扶持这样的政权。

所以让后金顺利入关,以及李自成入京都是在澳洲的计划之内,当然这样做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反对声音,但最终还是以多数压倒了少数派的胜利性取得了通过。

两广总督沈犹龙已经被内定位将来的南明朝廷内阁首辅,至于未来的皇帝陛下,澳洲也选出了一位,就是封地在湖南衡州一代的桂王朱由榔,也是历史上那个鼎鼎有名的逃跑皇帝。

当然扶持他的理由有很多种,历史上的桂王政权里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可用的,至于为什么不扶持其他的皇帝,因为从历史上的考虑出发,这些人都不符合澳洲的利益。

历史上的桂王政权曾经像澳门的葡萄牙人寻求过帮助,从这一点出发就能看出桂王政权里还是有一部分人相当明事理的,只是澳门的葡萄牙人势力太过单薄,又怎么可能帮助的了桂王,最后只能逃入缅甸,最终的结局也只能是被吴三桂杀死。

沈犹龙此时进京已经已经不可能了。因为所有入京的通道都被李自成的兵给把持住了,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沈犹龙就是两广最大的地方诸侯。

手握兵权,又颇名望,只要振臂一呼即可能带来想不到待遇。

最主要的原因是,两广是未来新军的孵化基地。那两百人的护卫队就是未来的教官队。

此时远在本土的赵世杰与刘云等人,其坐一堂,对于后金发生的一切他们展开了讨论。

“我觉得这个计划还不算完美,如果后金的各旗主能陷入到内战之中至少对于很多北方的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可以免于战火。”肖白图提议道。

要想让后金内部陷入到内乱争斗,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历史上统一后的后金在初期一直非常团建,尤其是对处理大明事件上,所有人的最终观点都是一致的,这也是为什么后金的军队能够保持如此强大的作战能力。

要说老代善其事是做出不少奉献的。多尔衮和豪格最后能放下争夺汗位的事情联手扶持顺治吗,并且迅速的抓住了机会入关。

老肖的话也不无道理,但是崇祯政权如果不覆灭,对我们的计划将是一件极为严重的事情,知道吗?赵世杰对肖白图点点头,表示,这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澳洲现在做的事情必须从实际利益出发,也就说。没有实际性利益是不能去做的,澳洲是一个国家。即使是一家公司也要从自己的利益方面去考虑,不能代入太多的民族情结,或者说不能将自己对那段历史的悲哀情结代入进来。

老赵的话没错,我们选择桂王就从这方面考虑的,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福州的隆武,那涉及到然郑家离开福建的计划。要想让老郑家去安南发展,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光靠澳洲的力量肯定不行,所以澳洲打算借用后金之手。

历史上老郑家可是投靠了后金的,不过澳洲出现了。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了,澳洲会让郑家没有机会投入后金的怀抱,从而乖乖的去安南发展。

当然,如果这样做,就等于是让后金的军队踏入到了南方,万一除去两广,其他的身份都守不住的话也是很危险的,单凭两广的军队来对付后金的铁蹄,别说还真的很难做到。

所以现在两广就必须做出准备,必须拥有一支使用热武器的部队,人数不少于两千人的规模,以及培养一些基层的民兵人员,这些人可以在未来迅速的成为职业士兵。

至于两广现在的那些府兵澳洲已经不放在眼里了,这些人等到听到后金的军队一来,跑的比兔子还快,想要靠他们来支撑想都别想。

“所以我们接下来的计划是,要让沈犹龙开始行动了。”赵世杰笑了笑对着众人说道。

以现在的局势来看,崇祯能不能支撑到明年还很难说,因为澳洲流出的火炮已经成功的武装起了农民军起义部队,所以根据军方的推断,大明现有的部队能否抵挡的住还真是一个大问题。

而南方通往北方的各条要道可以说都已经被切断,即使调南方的部队去北方,也不可能这么快。

这个时候还是让沈犹龙吸收现有的难民资源,将新军的体系构建出来,一旦未来发生变动,沈犹龙手里的军队就是他最大的倚仗,可以说有了这支部队他就能成功的将其他人击败,首辅的位置非他莫属。

不过眼下要说服他养一支两千人的部队还是非常有难度的,毕竟两广的经济和社会民生等问题缠绕,都可能会导致他拿不出这么多钱。

现在唯一进账最快的也就是帮助澳洲移民,要想说服沈犹龙建立新军,必须帮助两广发展经济。

但是澳洲目前的经济状况也不足以对两广进行援助,本土的发展也已经受到了资金不足的原因一直进展缓慢,一旦将钱拿出来给两广,那么肯定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澳洲的发展才是未来两广经济飞速发展基础,”胡西静再次强调这一点,她希望所有人能够明白这是不可改变的,如果澳洲的发展跟不上也就意味着两广的发展将会受到阻力。(未完待续。)

第475章经济扩大会议

胡西静身为澳洲中央银行行长兼任财政部部长,可以说是主管着整个澳洲的钱袋子大总管,澳洲有多少闲钱可以投资,可以投入到哪她在清楚不过。

她提醒在坐的几人,意思很明显澳洲没有钱,要帮助沈犹龙可以,但是你们得自己想其他方法,要澳洲出钱门都没有,而且澳洲目前的经济形势并不怎么好。

受到来自大明内乱以及欧洲战争的影响,全国各项出口贸易同比数据下滑了百分之二十,目前出口最大收益来源主要依靠军火,以及先期占有市场的铁器和各类布匹。

至于高端产品,镜子的销售目前已经进入了饱和状态,虽然根据财政部的数据统计,欧洲和大明应该还有很大的富裕市场空间,但受到战争影响,的确是让那些贵族对于消费这么昂贵的物品有了犹豫。

尤其在大明的富裕阶层,因为战争,镜子不易携带,所以很难卖的出去,这些富商士绅可不傻,这镜子虽然值钱,但没有银子金子容易携带啊,所以只要带着这两样就行,这镜子和古董花瓶瓷器一样都是不容易携带的。

因为这种原因,所以澳洲最大利润来源,高端消费品镜子的出口低迷,国会已经在讨论是否将镜子的价格降下来,走平民路线。

澳洲以卖镜子起家,销售出去的镜子也差不多有上万面了,虽然价格一直被炒的很高,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购买,如今市场的回应已经没有了那么热了,是否开始降价走平民路线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讨论问题。

毕竟平民阶层的市场很大,如果按照每块巴掌大小一两银子卖出去的话,还是利润很客观的。尤其在澳洲内部的殖民地内销售就很可观。

但要是降价肯定会带来市场的波动,原本购买高额价格镜子的客户必然会觉得是受骗了,对澳洲的信誉表示产生怀疑,一旦对澳洲人的信誉产生了怀疑,那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了。

所以在这件事上,澳洲内部一直存在争议。认为镜子就应该高价出售,即使利润没有以前那么大了也不能降价,要想创造经济收益完全可以从别的地方下手。

比如加大军火出口份额,这个目前已经在做,生产相关战场上所需要的物品,比如罐头之类的,这可是一个很大经济来源。

发生战争罪热销的东西,必然是罐头和军火,以及药品。像什么止血帖和急救药都可以大量生产吗,这些东西现在澳洲都已经弄出来了。

虽然提议不错,可是投入资本要很大,扩大生产意味着风险投资,一旦市场没有打开就等于会亏在里面,亏本的买卖谁都不敢承担啊。

所以这个提议目前还在讨论阶段,没有进行实践的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