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穿越1640 >

第136章

穿越1640-第136章

小说: 穿越164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有一点胡西静说的没错,土地对于澳洲来说的确没有多大用处,就目前而言穿越众占据了整个澳洲大陆,可以说是地广人稀,缺的并不是土地而是人口,没有足够的人口规模,占据在大的土地也没用。

这一点从欧洲其他几个二流殖民国家就能看出,因为缺少足够的人口基数,即使占据了一片土地最终也会被其他殖民国家抢去。

所以当前的情况下过多的土地并不利于澳洲的发展,相反会成为澳洲的累赘,为了防止这些土地被其他人占领,澳洲就必须派出军队进行防守。

“恩,胡议员的说法我是比较赞成的,土地对于目前的澳洲来说作用的确不大,不过西班牙身为老牌殖民帝国,在造船技术积累上的确是不比荷兰差的,光凭这一点它的确有资格与咱们合作。”身为造船厂的负责人,游南哲算是最有发言权的。

他对西班牙的认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并不排斥与西班牙的合作,至少在技术方面他不认为比荷兰人差。

可以说这一时期造船技术最好的国家里就属于荷兰与西班牙,其次是葡萄牙,至于英格兰和法兰西,他们还没完全进入航海时代呢,造船技术根本不可能与这三个国家相比。

“游议员这么说是赞成与西班牙合作了。”王东平追问道。

“是的,西班牙的技术并不比荷兰差,我的想法是,要不三方共同参与建造这样也可以结合我们三方说掌握的技术共同研发出新的船舶。另一种方法就是我们分别建设两座造船厂,与他们两方都进行合作,以防止一方出现问题说带来的不便。”

可以说游南哲这个提议是根据目前荷兰人延缓政策提出的,如果拥有两家合作的造船厂,荷兰人就不敢轻易的实行的延缓政策,因为澳洲可以随时的提出取消与其合作的机会来进行威胁。

“恩,我觉得第二个方案比较可以,不过所要投入的资金也会越多,这是否会超出咱们的计划投资。”王东平点点头表示认可,同时对于投入的资金表示了担忧。

我想这一点可以不用担心,咱们可以发行国债,根据曼城银行的统计,目前全国储户手中拥有相对可调配的资金还是非常高的,可以让这部分钱投入到新建造船厂中来。胡西静给出了意见。

“国民是否愿意投入呢,”议长袁科军准问道。

“这个嘛就需要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了,”胡西静露出一丝微笑看着众人。

大家其实心里都明白她的意思,不过要到具体怎么协调还需商讨。(未完待续。。)

第287章发行国债探讨(二)

发行国债探讨

国债这个词对于大多数穿越众来说并不陌生,从字面的解释来看,国债就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对于目前政府发展资金紧缺,而内民众手里又有一定存款现象,胡西静等一干银行家们就想出了这个方案。

既可以成功解决一部分发展资金,同时又能给国民的投资选项上增加一条新的财路。

不过想要让保守的大明移民们把钱拿出来投资,恐怕难度是有一些的,毕竟投资这个词在他们的脑海里还没形成,根本不知道资金如何进行有效的投资获取更高的回报。

当初为了让移民们把钱存入银行,就费了不少劲,更别说现在要让他们投资到一项自己并不了解的领域。

根据目前的市场反响来看,老百姓对于把钱存入银行还是相对比较信任的,因为有过前期的宣传和利益诱惑,他们很愿意将自己的钱存入银行用来挣取那一点微薄的利息。

也就是大明这般移民们没见识过存钱给利息,要是知道在后世,每家银行为了拉存款给出的各种利息之外的好处,他们一定会更加惊讶。

所以说目前曼城银行还是具有一定的信用度的,至少老百姓认可它。认为把钱存在里面不会亏本不会变没有。

发行国债实施同时也是为了让利于民,根据胡西静的想法,随着澳洲的产业发展。可以说很多发展项目基本上都是挣钱的,只要持续投资一两年就绝对会给自己带来一份不菲的收入。

让利于民通过发展带动一部分普通百姓先富起来,这是胡西静提出的一个想法,想法来源于后世的先富带后富。

至于能不能带动后富,这个想法恐怕现在还不能下结论,毕竟后世真正带动了后富的可没有多少。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目前发行国债很有必要。澳洲的发展需要资金,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工业都需要大笔的资金,当然发展国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吸引国外的资金进入。这一点从后世的美国就能看到。

不断的发型国债,让发展中的国家不断持有自己的国债数量,然后用这些钱来改善本国居民的福利条件和建造军舰等。

所以胡西静在国会讨论会上提出发型国债这个建议,绝对不是偶然。而是在她的计划之内。

虽然发型国债能够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要让普通老百姓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来吗,光有曼城银行的宣传还不够,还需要其他政府部门的相关协调和帮助。

比如移民部和民政部,这两个部门算是在移民心中最有影响力的部门,前者是掌握发放国籍的重要部门,后者则是掌握切身实际利益的部门,他们说的话有时候甚至比市长大人还有用。

胡西静需要他们在民众心中的影响力来进行引导,引导他们将钱投入到购买国债的热情当中来。当然如何让他们热情的购买这一点就要从实际利益出发了,比如每购买一百元国债。三年后可以获得利息加本经之外45元的高额利息。

这就是利益诱导,只有实际的利益诱导老百姓,他们才会觉得划得来,才会投入到这当中来,当然这么高额的利息澳洲政府会不会因此破产,或者直接陷入到国债发放的不断循环之中来,这一点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在选择投资新建项目中,曼城银行都会经过一番收益比例评估。

如果收益的确小于了发放利息所需要的金额,那么曼城银行绝对不会同意国家发放该债券,而经济利益相对大于发放本金的自然就会得到同意。

“胡议员,你说的协调我看可以具体列出一份计划书来,然后由你们各部门组建起一个工作会议小组进行探讨。”袁科军提议道。

“恩,议长的建议不错,回去之后我就做出一份计划书出来然后与各部门进行一次负责人碰面会,争取在一周内拿出一份可行的具体方案。”做事干净利落的胡西静一说到自己工作立马就像是一支打了血铁公鸡。

因为涉及到澳洲接下来的政府项目投资,以及与荷兰人西班牙人的联合建造船厂事项,所以胡西静才会说在一周之内拿出可行的方案,要是换了别人可不敢保证一周之内能够拿的出。

“那么胡议员,发型国债是否能解决目前的财政危机,”王东平接着问道,在他看来发型国家债券其实也不能解决的多少目前澳镇政府发展所需要筹集的资金,毕竟澳洲的总人口数在那里,即使银行存款达到一定比例,就是从他们的工资收入来算也能算到全国存款的总数不会超过十万。

至于穿越众的利润分红,王东平没有算进去,因为很多穿越众目前都欠着银行的贷款,根本没有多少存款可供投资到国债之中来。

“呵呵,王议员担心我想是多余的,虽然说目前全国的存款总额并不高,还没有超过十万元,但我们发型国债可并不是放在国内,完全可以放在国际上吸引众多拥有资金的国家投入。”

在胡西静眼里,荷兰就是一个不错的对象,她已经打算将国债卖给荷兰人,让这些富裕的欧洲乡巴佬们利用手中的闲钱帮助澳洲发展建设,同时也为他们带去一笔不菲收入,但前提是要说服这些人,不过他相信只要于博文愿意,这些人会很好说服,因为荷兰发放过类似的投资,最后老百姓基本上都跟着挣了钱。

所以让荷兰商人购买澳洲的国债应该是存在着一定市场的,并不是胡西静的一番美好想象而是能成为现实。即使没有造船厂的合作项目,胡西静也非常相信,精明的荷兰老一定能看中这里的商机,所以才面对王东平的的质疑才会显得非常自信。(未完待续。。)

第288章难民(求订阅各种求)

明末的局势随着闯王李自成的农民军日益壮大,而越发不可收拾,流离失所的百姓不是从了跟在农民军后面充当炮灰,就是卷起铺盖往还没有被农民军攻打下的城市出发。

明初以来实行的路引制度已经完全名存实亡,各地官府对于境内的百姓出走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拦也拦不住,还很有可能再生事端。

这闯王李自成自打被暗杀一次之后,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魔障,攻城掠地更加频繁,对于城内的士绅大户凡是不降皆满门操斩,原本就人心动荡的明末更是因为李自成的弑杀让百姓陷入到了一场恐慌之中。

有些村镇还未见到闯王军队,就已经是人走屋空,不见了一个人影。

自从澳洲人的出现,大明沿海一代的活不下去的百姓就多了一条出路,会做手艺会种田,或者是会驾船的,只要身怀一本手艺去到澳洲人那里报道,就能顺利的登上前往传说中遍地黄金的澳洲大陆。

渐渐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逃难到沿海一代的北方难民逐渐取代了本地居民成为了移民澳洲最大的群体。起初澳洲人对移民对象的要求并不严格,只要是会手艺,或者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基本上都能通过。

但随着澳洲国内新移民法的出台,移民澳洲已经不在像一年前那般容易,只要会些手艺基本上就能成功登船。澳洲人如今对移民对象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读书人那一定是要有些真才实学的。还有做工的也必须现场展示出自己会的手艺,待到移民部队的官员看过确实没有问题才能通过。

对于普通百姓的移民每年的定向名额基本保持在三千人到七千人左右,其他技术移民的人口保持在五百到两千人。也就是说每年澳洲在大明的引进移民的总数最大可以在九千人或者一万人左右。

实际上澳洲从去年开始引进的移民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一万人,到达了社会承载的最大限度一万六千人左右。

不过随着海外领地增多和发展,接下来的两年内,海外领和租界地的移民数量将不会受到控制,未来本土在接收移民上也会更多的偏向移民海外领或者租界区的老百姓。

所以对于难民们来说,澳洲虽然关上了一扇门,但同时又打开了另一扇门。如今的香港和广州城以及泉州等三地设有澳洲办事处的城市,每天都会聚集不少难民,这些逃难的难民里包括了不少读书人商人。以及各地卫所的兵丁。

香港租界区与大明新安县的交界的边境,这里是进入香港陆路通道的一处通道之一,澳洲人来到这里取名罗湖口岸,口岸的附近拉有四米多高的铁丝网。还有炮塔碉楼等。

一旦有难民强行冲过口岸进入到香港。守卫的部队官兵将可以随时做出攻击模式,不过这种情况却是到了万不得已时才会,平时只要难民们老师的待在外围不动,官兵们是不会对他们的怎样。

从上个月开始,随着难民人数不断的聚集增多,也不知道是谁放出去的消息说只要进入了香港就能有吃的有住的还能移民澳洲,在这些丰厚的条件诱使下,从北方来的难民大多数转头到了香港。而是放弃进入了广州。

虽然澳洲人没有同意难民进入香港,但在每个口岸的外面都设有一处救济点。每天发放一次固定的粮食和救治病患。

光是每天消耗掉的粮食就已上万斤计算,这让何语实在有些吃不消,香港本土的经济才刚刚起步,一切依靠的都还是本土的支持,一旦本土减少对香港经济的支持将会严重影响到香港社会的日常运行。

由于难民人数增多,何语不得不提前从广州回到香港处理事务,身边的秘书官葛宏飞,指着口岸外的难民道:“长官,这两天难民的数量已经比平时增加了三倍还不止,如果情况持续下去,我们的储备粮库将会被彻底的吃光,另外政府可调动的资金目前也跌至两万元左右。”

葛宏飞身为何语的秘书官,大多数时候何语不在基本都是由他处理香港的事务,所以对于财政和其他各方面的事情都要比何语这位最高长官清楚的多。

“给本土发报了,本土怎么回复,另外马六甲海外领的回复怎么样。何语马上想到的是给本土发报请求帮助,另外就疏散一部分难民到其他的海外领内,这样才可以大大的减少难民人数给香港带来的压力。”

“目前本土的回复是可以接收技术以及青壮为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