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武唐春 >

第39章

武唐春-第39章

小说: 武唐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晨后世时候曾去西安游玩,大明宫遗址公园也曾去过,如今他能看到的宏伟宫殿,在后世时候已经完全不存在,只留下一片废墟。回想后世看到的情况,再看面前富丽堂皇的景色,让他不禁感叹。
    “晓阳,进了宫,就要注意点,别到处乱看,一会面圣时候,也不要眼睛乱看!”看到李晨有点呆呆,裴行俭忍不住又提醒了一句。
    “是,多谢伯父提醒!”李晨赶紧应了一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低着头跟在裴行俭后面往大明宫深处走去。
    两人在宫内宦官的带领领,从大明宫右侧的龙尾道拾级而上,在宫内守卫的禁军将士注视下,从含元殿侧面往大明宫深处走去。
    入眼的都是连绵的斗拱,鳞次栉比的殿阁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有点让人觉得头晕。
    “这大明宫的主人,能拥有如此宏伟的建筑群,能天天生活在里面,太让人羡慕了!”李晨心里再发感慨,刚刚强压下去的一些念头又冒了上来。
    李晨也强自压住心内的起伏,深呼吸了几口后,不再去看任何周围的景致。
    也不知道走了多少时候,领路的宦官在一片殿阁面前停了下来,李晨抬头一看,却看到了殿阁上挂着的牌匾,牌匾上写着三个大字“紫宸殿”。含元殿、立政殿、紫宸殿是大明宫内的三大殿,含元殿一般在大朝会或者有重大庆祝活动时候才用,立政殿是平时举行朝会,皇帝如今群臣商议朝政大事的地方,而紫宸殿是皇帝或者皇后私下如今大臣或者亲近人物商量事情的地方。
    史书记载中,武则天经常在紫宸殿召集大臣商量朝政大事,渐渐地紫宸殿变得了大唐的权力中枢。
    看到自己跟着裴行俭来到了紫宸殿外,李晨把所有杂念都抛开了,一心想着一会见了李治和武则天后,该怎么说话。他也好奇武则天会是什么样子,是怎样一副倾国倾城。
    武则天的容貌历史书上有过记载,说她保养的非常好,到六七十岁了,还像三十来岁的少妇一样。李晨不知道现在的武则天几岁了,但想着年纪肯定不会很轻,他不知道这个年龄的武则天,容貌是怎么一副样子,会不会让人眼前一亮。史书上记载的东西有真有假,有时候扩大其辞,眼见才是实的。
    相对于皇帝李治,李晨其实更期望能见到武则天,这个传奇的女人,相信是任何一个男人都想见见的。
    宦官领着裴行俭和李晨在紫宸殿外站定后,另外几名宦官过来,对两人仔细检查了一下。
    刚刚进宫门的时候,李晨已经接受了一次搜身,现在再遭遇一次,他心里有点不舒服,感觉自己的尊严有点被践踏。但也没办法,只能任几位宦官及宫中禁卫搜查。
    在李晨随着裴行俭到紫宸殿外的时候,已经有宦官进去通报。很快,从殿内传来呼喊,“宣吏部侍郎裴行俭和李晨进殿……”
    裴行俭再转头低声吩咐了李晨两名要注意的事后,正了正衣裳,踏上台阶,往紫宸殿里面走去,李晨紧紧跟在后面。
    走进殿内后,领路的宦官换成了殿内的一名宫女。这名看起来挺漂亮的宫女上前对裴行俭和李晨行了一礼后,即低着头在前面引路。
    紫宸殿装饰挺豪华,多重的帘幕也都是上好的布料制作,颜色大部都是明皇色,皇家的气度也在这些方面得到了一方面的体现。
    进了殿后,李晨看到殿正上方坐着一个身着明黄色龙袍的男子,正在伏案写着什么。不用说也知道,这就是李治,只不过李治身边并没有人坐着。
    “微臣参见陛下!”裴行俭上前行礼。
    李晨也赶紧跟上,跟着作了一礼,“小民李晨,参见皇帝陛下。”
    正在提笔批阅奏文的李治抬起了头,笑呵呵地以拿笔的手挥了挥,“两位免礼吧!”
    李晨跟着裴行俭直了身,他也趁裴行俭将他的身子挡住的时候,偷偷打量了几眼紫宸殿中的情况,确信了今天武则天没和李治一道接待他们。
    “裴爱卿,这位就是凭一已之力,击退了几百骑吐蕃人,勇救突奇施使团的李晨?”李治好奇地打量着站在裴行俭身后的李晨,“听肃州王方翼说,青年士子李晨,有万夫不当之勇,竞武大赛中,也是技压群雄,是一难题得的勇士。”
    “回陛下,小民正是李晨,小民只会一些武艺,没有万夫不当之勇,”李晨有点汗颜,真不知道裴行俭和王方翼在李治面前怎么说的,都成了万人敌了。
    这牛皮吹的可有点大了,他击败偷袭突骑施使团的吐蕃人只不过是策略妥当,又有突骑施使团成员及唐军的反击,不然怎么可能杀退几百骑吐蕃人。
    李治当然不会在这事上计较,万夫不当之勇只不过一个比喻,也没在这事上多费口舌,直接说明了今天召见李晨的原因:“李晨,昨日裴侍郎与朕说,你不但武艺精湛,而且韬略非凡,在青海的局势上,有着不同寻常的见解,今日朕就想听听你说说有关青海的事!”
    这时候,裴行俭插了一句:“陛下,臣前几天与李晨好生聊过青海之事,正巧陛下要臣前去青海主事,臣想着一些事,今日让李晨一起来聊聊,可能会将青海之事说的更通彻!”
    “唔,那今日我们就好好聊聊青海之事吧!”李治也似乎有点兴趣,示意宫人给裴行俭和李晨赐坐,在李晨和裴行俭依吩咐坐下后,他又似自言自语般地说了一句:“皇后本来也准备来听听李晨所说,但午后身体不适,就没过来了。”
    其实这段时间李治身体不太好,朝事大部由武则天代为处置。今天李治本来也希望武则天能一起说说,毕竟裴行俭要去青海领军,一些事还要吩咐一下。但中午时候,武则天说身体有点不适,要休息一下,也就没来了,李治只能自己一个人接待裴行俭和李晨。
    “陛下,我们先听听李晨在青海之事上的观点吧!”武则天不在,裴行俭感觉自在多了,提议让李晨先说。
    李治也点头同意了。

第五十四章 不同的感觉
    “陛下,小民觉得,青海之局势,一年比一年严重,如今吐蕃陈兵数十万于吐谷浑旧地,形势已经到了最严峻的时候,”李晨先以几句危言听耸的话开始了自己的陈述,“这次吐蕃人集近三十万大军,准备在年后与我大唐军队决战,如果我大唐不严肃应对,青海局势不容乐观。”
    李晨说着,把他在青海时候抓到吐蕃斥候,审讯而得的情况都说了出来。
    “陛下,此事青海方面并未上报!”在李晨将情况说完后,裴行俭补充了一句。
    “唔,真有此事?”其实这件事,裴行俭已经与李治说过了一下,只不过李治似乎不太相信,今天听李晨又说,不由的有点怀疑起来。
    “陛下,臣和几名随从,亲自擒获了那名吐蕃百户,黑齿将军和工部刘尚书亲自审讯过那名吐蕃百户,所得的情报都上呈给了刘相公。臣相信那名吐蕃百户交待的不假,此人是论钦陵幼弟于勃论的亲信,小民遇到吐蕃斥候队的时候,是在距离我大唐军营不到一天里程的地方!”
    李晨说着,又把那天遇到的情况,详细地说给了李治和裴行俭听。
    说完了后,再道:“陛下,此事使人问询一下刘尚书和黑齿将军就能知道情况了。小民不知道刘相公为何不将此事上报,或许他另有安排!”因为刘仁轨以国事报私怨,又没将如此重要情况上报朝廷,李晨对这个老将军的印象下降了不少,今日没顾忌地把事儿说了出来。
    李晨觉得,军情紧急,岂容儿戏,也不能拿这样至关重要的事用来与人争斗的。
    原来的历史上,刘仁轨就因为与李敬玄的争斗,最终迫使朝廷同意他的请求,让李敬玄去青海领军,导致大唐军队在青海之战中大败。在这次败战中,刘仁轨肯定有其责任,即使他以前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是个受人尊敬的人物,但在这件事上做的不好,也要声讨一下。
    李治想了一下后,道:“裴侍郎,你去往青海后,将此事调查一下,再将调查情况送到长安来!”
    “是,陛下!”裴行俭马上起身答应。
    “朕觉得刘老爱卿没将此事上报,定有他的理由,相信他也为此做好了防备!”刘仁轨毕竟李治亲信的大臣,即使现在李治觉得刘仁轨在这件事上做的不太妥当,还是为他开脱了一句。
    李晨和裴行俭也没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裴行俭还给李晨以暗示,让李晨不要再讲与这件事有关的话。李晨也明白裴行俭的暗示,马上讲起了其他相关的事,从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去逝说起。
    李晨用自己的观点,详细地讲了一下吐蕃国内的局势,认为芒松芒赞死后,吐蕃国内局势经历了大动荡,并认为过去这一两年,是我大唐对吐蕃用兵的最好时候,只可惜现在已经错失了。
    感叹了两句后,李晨又把他新的观点说了出来:“陛下,小民觉得,芒松芒赞去逝,其子被立为新赞普,但其子年幼,根本无法处理朝事,吐蕃国内的大权全被钦陵一家掌握。虽然现在钦陵已经基本掌控了其国内,但肯定有很多部落不服钦陵的统治。在芒松芒赞死后这段时间,吐蕃国内叛乱时起,这也说明了吐蕃国内派系林立,许多部落对钦陵阳奉阴违。”
    “小民觉得,我大唐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派人到吐蕃国内游说,让其国内出现纷争,从内部理解吐蕃的国力。如果能成功挑起吐蕃国内的争斗,那即使裴侍郎此次出征没办法完全消灭青海的吐蕃人,也足以重创吐蕃的国力。在这一点上,小民觉得下嫁的文成公主可以利用一下。”
    李晨的话,让裴行俭眉头挑了一挑,他瞪了李晨一眼,似乎在责怪李晨没与他说这个观点。不过裴行俭还是赞叹李晨所提,这也是一般人不会去想,毕竟吐蕃离大唐甚远,去往逻些城又很不方便。而且吐蕃国内的情况,大唐君臣都不太清楚,他们有什么样的争斗,有多少部落是与钦陵家庭有矛盾的全不知情。大唐对吐蕃的事了解甚少,连吐蕃赞普去逝这样的大事,都不曾探知。
    与吐蕃争斗这么多年,朝臣们从来没想到过去策反吐蕃国内的势力,让他们生乱,窝里斗,然后拣便宜。虽然有大非川兵败及现在吐蕃陈兵数十万于青海,但大唐朝堂上的大臣们,对吐蕃还是有些不屑,这些计谋,甚至一些人都懒得想。在许多大臣心目中,辽东那一带比青海这样高原地重要的多,对付高丽、百济他们有很多想法,但对付吐蕃,朝臣们甚至都提不出好的办法来。
    李晨这样一说,裴行俭马上受到触动,而李治也眉头扬了扬,似乎有点兴奋,“你继续说!”
    “陛下,吐蕃如今是我大唐最强大的外敌,即使青海之战能击败他们,也不可能就将其威胁完全消除。依小民所想,此次战后,最有可能的局势就是双方在青海或者其他地方对峙。要将吐蕃人的威胁完全消除,至少要很多年的功夫。所以我觉得,必须要想更多的办法,以削弱吐蕃人的实力。”
    李晨娓娓而道:“军事打击是一方面,拉拢其国内一部力量,分化瓦解其国内各部落,让吐蕃各部落相互争斗。堡垒是容易从内部攻破的,相信吐蕃赞普弃宗弄赞死后,其国内纷争会一直持续,很多人肯定不愿意钦陵一家独大,我们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吐蕃陷于分裂状态。文成公主在吐蕃国内挺有威望,朝廷可以使人联络一下她。还有,这些年吐蕃先后征服了羊同、苏毗等国,这些地方肯定没被吐蕃完全征服,我们也可以联合这些地方的力量,共同对付吐蕃人。”
    “陛下,李晨说的不错,吐蕃的力量比我们预估的要强大的多!”裴行俭看到李治好像并没很在意李晨所说的话,赶紧附和了一句:“即使能在青海击败钦陵的人马,但我们依然无力攻灭吐蕃。上兵伐谋,如果能通过制造吐蕃国内的动乱而削弱其实力,那何乐而不为?”
    李晨也赶紧接了一句,“陛下,如果我战争即将打响之时,吐蕃国内流传,钦陵要谋反,要取代年幼的赞普而立,那吐蕃国内的贵族,不可能不担心真的有这样的事发生。所以我建议,朝廷尽快派出人员,前往吐蕃国内,想办法联络不甘愿听从钦陵的部落头领,在其国内散布谣言,中伤钦陵兄弟,说不定能收到奇效。”
    “此言有理!”李治想了想后,也马上点头认同,“此事就交由裴侍郎负责吧,具体怎么做,你自己揣度,人员在你抵达鄯州后再作安排。”
    “是,陛下!”裴行俭明白李治还没完全明白他们两个人所说的全部含义,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先答应。
    见李治采纳了他所提的意见,李晨有点高兴,马上就把一些与裴行俭、刘审礼、王方翼等人讲过的观点,及一些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