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242章

执宰大明-第242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几名教官的陪同下,李云天来到了箭射场,望着练习中的学员不时地点着头,照这个进度下去,一年的时间讲武堂的学员就能练上一手好射术。

“去,把本官的衣服挂上去。”走到东边的靶场时,李云天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于是脱下他身上的军服,指着靶场最中间的靶子向身后的一名人高马大的教官说道。

那名教官闻言立刻跑了过去,将李云天的军服套在了那个靶子上。

“现在,听我的命令,目标正中间的箭靶。”李云天望了一眼箭靶上的军服,冲着站在射位上的学员扬起了右手。

学员们见状不由得面面相觑,缓缓举起了手里的弩弓,忐忑不安地对准了中间套着李云天军服的箭靶。

排在后面的学员无不面露诧异的神色,按照讲武堂的规定,李云天的军服就代表了李云天,难道李云天要让那些弓弩手射军服?对那些弓弩手来说这可是以下犯上的大罪。

“射!”等握着弩弓的学员准备好后,李云天猛然放下了右手,口中一声沉喝。

嗖,十五支弩箭齐刷刷地射了出去,在人们的注视下纷纷避开了中间的箭靶,射在了后面的土墙上,无一命中。

单就结果来看,这种情形无疑令人大跌眼镜,可是有谁敢向总教官的军服上射箭呢?

“如果你们下一次还是这种箭术的话,本官就将你们踢出讲武堂,你们丢得起这个人,本官和讲武堂可丢不起这个人。”

李云天知道那些学员心中有所顾虑,瞅了一眼空空如也的箭靶后沉声冲着他们说道,“知道什么是军令如山吗?本官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如果有谁还不能射中靶子,那么本官觉得不适合再留在讲武堂。”

那些拎着弩弓的学员们闻言对视了一番,随后重新安装上了弩箭,抬起弩弓瞄准了中间的箭靶。

“射!”李云天瞅了一眼那些神情紧张的学员,高声下达了命令。

扑扑扑……

随着箭靶上传来一阵微弱的声响,十五支弩箭全部射在了上面,在李云天的军服上面留下了十五个窟窿,如果李云天此时穿着军服的话肯定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

“你们要记住,你们是皇上手中的一把利剑,只要皇上下令,包括本官在内,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你们攻击的目标,而你们要毫不犹豫地去执行皇上的谕令,只有这样我大明才能长治久安!”

李云天望了一眼箭靶,满意了点了一下头,然后望着那排射箭的学员沉声说道,“本官希望你们牢记,君令如山,令行禁止!”

说完后,李云天冲着现场神情愕然的学员敬了一个礼,在他们诧异的眼神中大步离开,谁也想不到李云天今天会给他们上如此丰富而印象深刻的一课。

李云天之所以这样做是未雨绸缪,其实是一个万不得已的自保措施,防患于未然。

他创建了讲武堂,以后又要组建新军,即使与宣德帝之间的关系再好肯定也会受到宣德帝的猜忌,保不准什么时候就要倒霉。

故而,李云天现在就要给那些学员们灌输忠君的思想,同时也是做给宣德帝看的,只有宣德帝认为自己能牢牢掌控住新军的兵权,那么李云天才会依然受到他的器重和依赖。

宣德帝得知了这件事情后微微一笑,什么也没有说,不过心中却非常受用,作为大明的天子他最讨厌和忌惮的就是那些拥兵自重的臣子,李云天的做法令他是倍感欣慰。。。

第326章烽烟乍起

河南地区自六月初开始连降大雨,进入七月后已经在多地形成了内涝。

各地衙门虽然组织了大量百姓进行抗洪,但是效果甚微,河南布政使司的加急公文一道接一道地被传到内阁。

终于,到了七月二十八,河南境内的两条重要河流黄河和汝河相继决堤,开封府的郑州、阳武、中牟、祥符、兰阳、荥泽、陈留、封丘、鄢陵、原武九县,南阳府之汝州,河南府之嵩县,俱漂流庐舍,淹没庄稼。

不仅河南,与河南相邻的湖广部分地区也受到了影响,随着大雨的来临,临近河南的汉江江水大涨,使得沿线的襄阳、谷城、均州、郧县沿江居民,半数被淹。

得知河南和湖广的水患后,宣德帝下令户部调集钱粮对河南、湖广两地的灾区进行赈济。

为了使得赈灾的粮款能发放到灾民的手中,宣德帝谕令都察院派遣御史前赴河南、湖广监督赈灾物资的发放。

与此同时,朝廷颁布了两条重要法令,贵州土人断罪例和宗室品级冠服仪式被正式制定。

根据贵州土人断罪例,凡贵族土人犯罪者:杂犯死罪就彼役作终身,徒流迁徒者以年限役作,应笞者役五月,应杖者役十月。单日释放。

早宗室品级冠服仪式中,规定了宗室将军、中尉、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仪宾品级冠服仪式:'323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3执宰大明326

镇国将军禄千石,从一品;辅国将军八百石,从二品;奉国将军六百石,从三品;镇国中尉四百石,从四品;辅国中尉三百石,从五品;奉国中尉二百石,从六品。

其妻各依品受封,仪宾减一等。郡主仪宾从二品,县主仪宾从三品,郡君仪宾从四品,县君仪宾从五品,乡君仪宾从六品。

郡王纳妃袭爵,遣使册命。其将军、县主以下婚,但颁诰命冠服。其余仪伏奁具,皆本邸自备。

由此可见,宣德帝对土人贵族采取了宽容的政策,同时也对宗亲进行了安抚,给与了他们优厚的待遇。

李云天没有时间去关注河南、湖广的水患和朝廷新颁布的那两条法令,一门心思地处理讲武堂的各项事务中。

现在汉王雄踞乐安,对京城虎视眈眈,而交趾的战局又变幻莫测,吉凶难料,对李云天来说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尽快使得讲武堂里的这些学员能够完成从普通人到军人的蜕变,以组建未来新军的框架。

不过,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使得李云天不得不从纷繁的讲武堂事务中抽身而出,将目光重新投回到了大明的政局中。

八月初一日,临晨时分,京城近郊突然发生了一场地震,导致数百所房屋损毁,千余人死伤。

虽然这场地震对京城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只是一场虚惊而已,可李云天心里却有一个不祥的预感,每当天降异象,例如地震、陨石等等,总会被那些心怀叵测之人利用,汉王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吗?

自从被永乐帝发配到了乐安后,汉王就已经开始与手下心腹谋划造反之事,不仅私自在乐安城中制造兵器、火器,囤积钱粮物资,而且还将州民丁壮登记注册,编为行伍。

为了获得兵力,连乐安州境内各个地方衙门的监狱的囚犯、附近州县的地痞无赖等人员都被汉王编入了军队,勤加操练。

时至今日,单单就山东境内而言,汉王除了与山东都司都指挥靳荣私交甚密外,还笼络、收买了山东境内诸多地方衙门和卫所,手头掌握的兵力已经近十万。

至于山东周边的各个州府,暗地里与汉王往来的地方官员和卫所军官也不在少数,这些人或许不敢明目张胆地支持和追随汉王,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八月初七的晚上,李云天被宣德帝紧急召进了皇宫。

在乾清宫,李云天见到了内官监秉笔太监杨瑛,根据杨瑛的奏报,汉王已经在乐安造反,其手下的军队在乐安四处劫掠粮草和马匹。'323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3执宰大明326

杨瑛之所以知道汉王造反,是因为汉王七月底向宣德帝上书索要马匹和骆驼。

因此,宣德帝准备了40只骆驼和120匹马让杨瑛前去乐安送给汉王,并且还赏赐给了他一套华美的冠服。

临近乐安州地界,杨瑛遇上了大量从乐安逃出的军民,惊讶地获悉了汉王部下大肆劫掠的事情,这摆明了是要造反,吓得他连忙飞骑而回,向宣德帝禀告。

“李御史,如今汉王已反,你可有何破敌良策?”等杨瑛退下后,宣德帝皱着眉头问向了李云天。

虽然宣德帝对汉王造反早有心理准备,也早就在布置应对之策,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的还是感到惴惴不安,心慌意乱。

“陛下,依臣看来,汉王若反,必会派人前来京城,联系关系密切者为内应。”李云天闻言沉吟了一下,郑重其事地说道,“京城中与汉王私交甚密者,以英国公和威国公为首,陛下要多留意此二人的言行。”

“朕也在担心此事,已经谕令锦衣卫暗中进行监视。”宣德帝忧心忡忡地点了点头,英国公张辅和威国公鲁仲乾在军中影响力甚巨,倘若两人支持汉王,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太师在宫外求见。”就在这时,金英忽然推门进入,冲着宣德帝躬身禀告。

“太师?”宣德帝闻言微微一怔,太师指的就是英国公张辅,此时已经是午夜时分,不知张辅深夜前来所谓何事。

“恭喜陛下,看来英国公并不想与汉王为伍。”李云天的眉头皱了皱后眼前猛然一亮,起身向宣德帝一拱手,沉声说道。

“李御史,此言怎讲?”宣德帝双目闪过狐疑的神色,不解地望着李云天。

“陛下,能令英国公深夜前来之事绝对非同小可,而放眼当今时局,也只有与汉王有关之事才能使得英国公如此急迫。”

李云天微微躬着身子,有条不紊地向宣德帝解释道,“如果臣猜的没错,英国公此次前来十有**是告发汉王谋反。”

“但愿如李御史所言。”宣德帝闻言神色逐渐缓和了下来,点了点头后说道。

如果张辅能站在宣德帝这一边,那么加上忠国公周征,足以镇住京中的那些勋贵,使得他们不敢乱来。

李云天此时不方便见张辅,本欲回避但宣德帝让他躲在了屏风后面聆听。

“陛下,臣此次前来是要告发汉王意欲谋反,请陛下早做防范。”张辅被金英引进乾清宫后,冲着宣德帝一躬身,高声禀告。

“噢!”宣德帝双目一亮,随后不动声色地望着张辅,“太师,此事非同小可,太师可有确实的证据?”

“陛下,汉王派亲信枚青今夜前来当说客,希望臣随其造反,微臣父子世受皇恩,岂可做出这等天理不容的事情来。”

张辅再度冲着宣德帝一躬身,神情严肃地答道,“臣已经将枚青擒拿,陛下一审便知。”

宣德帝听闻张辅拿下了汉王派来的说客,不由得大为感兴趣,于是让殿前侍卫将被捆得像个粽子似的枚青带进了殿内。

枚青三十多岁,身材魁梧,留着两撇小胡子,见到宣德帝后吓得面无血色,瑟瑟发抖地将汉王要他联络张辅谋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道了出来。

说实话,枚青万万想不到张辅竟然会擒下他交给宣德帝,要知道汉王和张辅之间私交甚厚,当年永乐帝驾崩就是张辅暗中向汉王通传了消息,使得汉王调动了山西都司和大宁都司的兵力,差一点就率兵进入京城与洪熙帝争夺皇位。

因此,这一次汉王造反,首先想到的就是张辅,只要张辅站在他这一边,那么在他看来就大局已定。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张辅虽说与汉王交情深厚,可今时不同往日,经过洪熙帝和宣德帝的谋划,已经成功获得了一部分勋贵的追随,并将京畿都督府的兵力牢牢地控制在了宣德帝的手中。

再加上朝中文臣集团对宣德帝鼎力支持,宣德帝已经逐渐在与汉王的争斗中占据了上风。

汉王虽然勇武善战,但摆在其面前的是京畿都督府的数十万大军,又有周征等悍将统兵,汉王要想取胜谈何容易。

况且,张辅已经是当朝太师,位极人臣,宣德帝对他是荣**有加,他何苦再折腾一番去帮助汉王夺取天下?

枚青不仅交待了汉王谋反一事,而且还说出了汉王在乐安州的部署以及造反的缘由。

本来汉王并不打算这么早就造反,想等到明年诸事准备妥当之后再向宣德帝发难。

不过,京城的那场地震使得汉王改变了主意,汉王觉得这是天意,因此决定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完成他的宏图大业,同时也是打宣德帝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汉王已经在乐安州设立了五军都督府,并且亲自坐镇中军,以护卫指挥使王斌领前军、乐安州知州朱恒领后军、护卫指挥使韦达领左军、千户盛坚领右军。

与此同时,汉王用四子担任监军,其中济阳王朱瞻监前军、临淄王朱瞻域监后军、昌乐王朱瞻监左军、齐东王朱瞻坪监右军。

由于要外出征战,汉王让嫡三子朱瞻坦居守乐安,护卫指挥使韦弘、韦兴和千户王玉、李智各带一支兵马协助朱瞻坦守城。

王斌和朱恒等人相继被汉王授予了太师、都督和尚书等官职,设立了五府六部,以与京师各大部院相抗衡。

张辅建议宣德帝将枚青交给北镇抚司审理,趁着汉王立足未稳之际发兵平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将汉王剿灭,防止事态扩散。

不过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