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战国征途 >

第604章

战国征途-第604章

小说: 战国征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è,如果敌军从两侧进攻上来,双刃斧兵就改为近战,保护全队的侧翼。而弓弩手伺机而动,根据战场的情况,或用弓弩进行远程shè击,或协助双刃斧兵掩护全队。另外如果前方有同伴受伤阵亡,也马上填补上去。同时每一个小队之间,保持五到六米的距离,保持齐头并起。

    总之无论人数怎样变化,但始终都是坚持团队作战,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长短配合,互相协助,整体对抗敌军。这才是鸳鸯阵的精髄所在。

    不过高原虽然也知道,鸳鸯阵是一个十分厉害的阵法,但都是从历书中看到的,毕竟没有真正使用过,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心里也没有太多的底,只是组建了十个鸳鸯阵小队,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训练之后,鸳鸯阵的威力也开始发挥出来,在进行对抗训练中,与同样人数的对手对抗,鸳鸯阵取得了完胜,按照对抗训练的规侧,一共杀死对方一百零七人,而自身仅仅只损伤了十三人。

    把对手的人数扩大到一倍之后,鸳鸯阵依然能够轻松取胜,在差不多半个小时的对抗中,一共杀死对方一百五十七人,而自身的损失是四十一人。

    到了这个时候,高原才完全相信,鸳鸯阵确实是一个在步兵近战中十分有用的阵法。这才扩大了训练的士兵人数,又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训练,高原一共训练了六十个鸳鸯阵小队,共九百人。不过由于训练的时间不少,因此暂时还没有训练鸳鸯阵的变阵,五行阵和三才阵。但现在也可以在全军面前展示这两个多月以来的训练成果。

    这一次对阵,高原出动了二十个鸳鸯阵小队,一共是三百人,对阵袁选部下的六百名士兵。因为是对抗训练,因此士兵都是使用的木质武器,当然高原部下士兵使用的刀、双刃斧等武器都是由军中的木匠刚刚制做出来。

    李牧点了点头,道:“好吧,开始。”

    随着李牧的一声令下,双方的士兵立刻按照自己的队列,向前推前。不过因为这一次对抗训练主要是检查鸳鸯阵的近战威力,因此鸳鸯阵并没有停下来先用弓弩等远程武器发动打击。

    但双方推进到距离只有二十多米的时候,鸳鸯阵才首先发动进攻,由双刃斧兵首先用标枪投向对方。

    因为双方都是使用的木制武制,枪戟的尖头都用厚布包起来,刀剑都是钝口,但都沾上白漆,打到人身上就是一个白点,但基本不会对人体造成多少伤害,一般被击中要害部位的士兵都会自觉的退出训练,算是阵亡。

    这时双方的距离只有二十多米,而且阵列十分密集,因此六十名双刃斧手投出标枪的命中率极高,对方顿时有三十多人被命中“阵亡”,随后弓弩手们也都纷纷开弓放箭,双方还没有接战上,黑方的阵亡人数就己经超过了百人。

    在这个时代,弓弩手基本都是单独编制,只是在双方近战之前,才发动远程打击。而一但在双方白刃战之后,弓弩手们基本就没事了,因为怕误伤了同伴,最多就是釆用抛shè的方式,打击对方的后阵。

    但极少有人将弓弩手和其他兵种混编作战的。因为一般来说,弓弩手的格斗能力并不强,而且一但双方近战,弓箭也都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了。当然在战斗进行到可关建的时刻,弓弩手也会冲上去参加白刃战。而这一次主要是考核双方的近战能力,因此袁选出动的六百士兵中并没有弓弩手。

    而鸳鸯阵是釆用的多种武器混编制,每一个小队里面都配备了大量了标枪和弓弩手,因此在双方刚一接触的时候,也大占优势。不过红方是在双方接近到二十米左右时才开始远程打击,也并不算违规。而且黑方人众多,也不会计较这些,但就是这二十米的距离,也足以让红方先发制人,首先给对手一个下马威。

    不过毕竞现在双方的距离太近,因此只够弓弩手发动一轮shè击,只有少数的弓箭手和双刃斧人能够展开第二轮打击。双方马上就短兵相接,激战了起来。
第七十三章 赵王不朝
    “各位大人,大王有诏,今曰微染小疾,早朝就免了,各位的奏章就交给本相,由本相送入宫中,呈交大王御览,大家若是无事,那就各自回府治公去吧。”

    随着郭开的宣布,众大臣们顿时是一阵怨声载道,原来自从接见了秦国的使臣姚贾之后的第二天,赵王迁下令,由罢职的前大司马赵葱付责,和姚贾一起赶奔漳水南岸,接收秦国割还给赵国的漳南十二城,然后就自和染病不在上朝,将政务全部托交给郭开处理。自己则是整天在王宫里和十个秦国美人纵情欢乐,荒废了朝务,己经有六七天的时间了。

    这时李牧出列道:“相国,这己经是第七曰了,大王都不上早朝,不知大王的病要到什么时候,又在什么时候才会诏见众大臣呢?”

    郭开旲道:“武安君,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疾病之事,又岂能预料的,现在大王的身体有疾,不能朝见众臣。难到武安君还要大王抱病上朝吗?万一让大王的病情加重,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李牧道:“李牧不敢,但现在正值多事之时,而大王久不上朝,政务迟迟不决,恐怕会耽误了国事。”

    郭开道:“各部的奏章不是每天都传入宫中吗,而且大部份也都已经批了,到齐国购买粮食,也派人去了,接收漳南十二城的事情,也有人派去接收了,怎么说会误了国事呢?”

    李牧道:“这些事情确实都做了,但在五天以前,我上奏朝廷,要求朝廷加紧备战,以防秦军进攻,这样的大事,为什么还没有回应呢?”

    郭开皮笑肉不笑道:“武安君,你的上奏大王己经看过了,但备战之事,需要钱财啊,如果按你的计划备战,至少需要五六千镒黄金,现在我大赵国库空虚,那里拿得出那么多钱来,何况现在赵秦两国议和己成,防备秦国,似乎也并不那么紧急了,因此备战的事情,可以缓一缓再说吧。”

    李牧的眉尖一挑,道:“相国,秦国素来没有信义,而且列国相争,又有几国能够尊守议和,因此备战的事情,绝对不能够放松,否则等秦军打过来,就悔之不及了。”

    郭开道:“武安君,大王也没有说备战不重要,不过现在赵秦议和成功,总也可以维持几年的时间,而且我赵国连连征战,今天又遭大灾,事情也总有一个轻重缓急,今年就暂缓一缓,等这场旱灾过去了,国库有了些收入,一定会首先拨款备战的,而且……”顿了一顿,道:“国库里现在确实是拿不出钱来了,如果武安君一定要备战的话,那就只能自己筹钱了。朝廷是拔不出钱的。如果武安君没有别的事情,本相就不奉陪了。”

    说着,郭开一甩袖孑,转身进宫去向赵王迁交令。李牧抢上几步,正要去追他,但却被守卫王宫的护卫拦住,道:“武安君,没有大王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无故入宫。”

    李牧在王宫门口怔了半响,才轻轻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

    走了没两步,只听身后有人道:“武安君,请留步。”

    李牧回头一看,叫住他的是一个六旬的老者,一身黑衣,白面长须,李牧拱了拱手,道:“原来是虞太卜。”

    原来这个人是赵国的太卜虞祭。列国之间,都非常重视占卜,因此太卜尽管没有什么实权,但位置极为重要,而且一般的大臣都不敢待罪太卜,否则他在占卜时稍稍歪一歪嘴,任谁都够喝一壶了。当然太卜一般也不会轻易的和其他大臣交好。

    虞祭在赵国担任太卜巳有三十余年的时间,是赵国的三世老臣,而且也深得历代赵王的信任,平时和任何大臣都没有太多的来往,不过在私下里,他和李牧十分交好,因为李牧对他有救命之恩,因仇两人有生死之交。不过虞祭还从来洠в姓庋慕凶±钅痢

    因此李牧的心里也不由在想; 虞祭有什么事情; 要在这里叫住自己。

    这时虞祭走近李牧,轻轻道:“武安君,以后你最好还是少提备战的事情。”

    李牧怔了一怔,道:“为什么?”

    虞祭道:“就在三天以前,相国进宫,和大王商议武安君的上奏,大王对上奏到是不置可否,本来是准备批准的,但相国称武安君是在借机独揽军权,恐怕有不臣之心,大王虽然说武安君绝不会背叛赵国,但对武安君的上奏却不在理睬了。因此武安君以后最好不要再提备战之事了。”

    李牧呆了一呆,也不由得苦笑了一声,向虞祭拱了拱手,道:“多谢太卜的提醒,李牧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说着转身离开了王宫。

    出了王官之后,李牧一言不发,只是带着赵轩等人,直接来到城外的军营里,这时袁选、高原、李瑛鸿等人正在训练士兵,整个军营里都十分热闹。如果是在平时,李牧当然会在各营中都视察一番,以鼓舞士兵们的士兵,但现在李牧却没有这个心棈,来到自己的营帐里闷坐。

    也不知过了多久,只见李瑛鸿和高原联袂进来,李瑛鸿道:“父亲。”高原道:“大将军。”

    李牧见他们来了,也免强笑了笑,道:“你们怎么来了,不练兵了吗?”

    李瑛鸿道:“我们听赵将军说父亲从王宫出来之后,就一直悒悒不乐,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叫我们来看看父亲。”

    高原道:“大将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您不要瞒着我们,说出来大家也可以一起想办法。”

    李牧看了赵轩一眼,也知道他是为了自己好,而且这一口气憋在心里,李牧也确实有些愤愤不平,因此也点了点头,这才把自己进宫的经过说了一遍。

    而李牧还有说完,李瑛鸿就己经气得柳眉竖起,忿忿道:“岂有此理,父亲对赵国一向忠心耿耿,为赵国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如果没有肥之战、番吾之战两次击败秦军,现在赵国恐忙就己经和韩国是同样的下场,早就己经亡国灭宗了。大王居然还怀疑父亲的忠心,实在是太可恶了,更可恨的就是郭开,居然在大王面前挑拔事非,这一次我绝侥不了郭开。”

    李牧摆了摆手,道:“瑛鸿,你冷静一点,大王现在也未必对我有所猜忌,而且现在国库空虚,拿不出钱来,也是事实,你不要胡乱惹事。”

    李瑛鸿道:“父亲,你还帮着他们说话,这一个昏君,一个jiān臣,还能有什么好事,说不定现在他们正在商量怎么谋害父亲呢。”

    李牧也苦笑了一声,其实他说的那一番话连自己都不信,因此对李瑛鸿的话也无言以对。

    而高原这时也这才明白,秦国和赵国议和,最终的目地原来就在这里,因为按照常理,两国议和之后,怎么样也能够維持几年的时间,这样一来,赵国面临的军事压力就会减小许多,不是那么紧急了。而李牧的作用、地位也会在这一段时间內大大的降低。赵王迁本来就是一个昏庸之辈,秦军压境,他也许到是会紧张一阵,而双方议和,这口气一松,赵王迁当然就又沉迷酒色了。因此如果郭开要陷害李牧,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动手时机。

    看来秦国为了除掉李牧,所花的本钱到是真不小,一下孑就向赵国让出了漳南十二城。不过一个李牧的价值,绝不是区区十二座城邑所能相比的。如果能用这十二座城邑换得除掉李牧,是绝对划算的。

    至于郭开和秦国有没有联系,还不能确点,但郭开任用赵葱付责接收漳南十二城,恐怕也是一个有意而为的手段,就是给赵葱一个立功的机会,让他有能够重新回到权力中心来的理由,同时也让赵葱彻底投向郭开,而重新启用赵葱的目地,当然就是用来牵制李牧,而在必要的时候,还能让赵葱来取代李牧。

    这时高原道:“大将军,如果只是因为国库空虚,难以支应备战,到还不是什么大事,我现在还有三千多镒黄金,反正留在我手里也洠в杏茫虼丝梢远寄贸隼词褂茫材芄挥Ω兑徽箧荨!

    李牧怔了一怔,道:“这些黄金都是你的财产,我又怎么好用呢?”

    高原笑道:“反正这三千多镒黄金不是从郭开那里嬴来的,就是大王赏赐的,我也根本就用不了那么多,放在府里也是搁着,到不如用在有用的地方;而且大将军也不是私人所用,既然现在军中需要,那就用在需要用的地方。”

    李牧点了点头,心里也估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