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亲王 >

第374章

大明亲王-第374章

小说: 大明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剩下的,最大的可能,则是京城刑部尚书这个位置了。

而一个刑部尚书的位置,什么时候能能两个朝廷大臣共同任职了?

是以,只要文固来京城,怕是如今的刑部尚书闵珪就该提心吊胆了。

也正因为此,闵珪方才会一直‘阴’沉着脸,他的这位好友,才会如此的说话。

朝廷的大臣们,和下面的人,是不一样的,朝臣们有一点,是要必备的,那就是要善于琢磨。

从一丁点的事情或者迹象中,琢磨出线索来。

“他若是想要动我这刑部尚书的位置,怕也是不容易的。”

闵珪冷声,别看他和曾毅曾经有过合作,可,那其实都是朝廷的需要罢了,两人之间,却是没什么‘交’流的,更没什么走的太近的关系的。

这也难怪,当初,谁都以为曾毅不过是侥幸得了圣宠的家伙。

侥幸得了圣宠的朝臣,不在少数,可是,最终,能够真正以此成长下去的,却没几个,绝大多数,都是因为骄纵或者是能力不足,最终,被遗忘了。

当然,对于这样的人,是有官员巴结,可,那都是些趋炎附势的官员,和品级不高的官员。

真正地位足够的官员,是不屑于如此的,若不然,他们的面子岂不是丢完了?

若是早知道曾毅有先帝赐予的金牌,无论如何,闵珪当初也是要和曾毅拉扯上关系的,可惜,现如今,悔之晚矣。

坐在一旁的闵珪好友摇头苦笑,他自然看的出来,闵珪这话,是有多么的虚张声势。

现如今朝堂上,还有曾毅动不了的人么?

瞧瞧刘瑾,一个太监罢了,在当今圣上的宠信下,都嚣张到了何等的地步,更何况是曾毅了,名正言顺的朝廷官员,更有先帝赐予的金牌。

别说是刑部尚书了,就是皇亲国戚,没看曾毅也能拉下马吗?宁王朱宸濠,现如今,可不就是一直被软禁在京城的吗?

虽说是宁王有谋逆的意图,可,若非是他派人刺杀曾毅,指不定,曾毅段时间内,还真未必会去管这事的。

是以,闵珪这个刑部尚书,若是曾毅真的想要动他,是绝对能拿下的,这,就是要看曾毅的决心了。

而闵珪,自然也该清楚这个道理,只是,这个时候,他也不能说,听天由命,看曾毅的心情吧?若是那样说,他的脸面,也真是丢的一干二净了。

第四百五十四章

只是,曾毅动内阁,只是一个假设,他有这个能力,但是,不代表他会动。…。。…

除非,曾毅愿意承受一些名望的损失的代价,若不然,想要动内阁,曾毅就要先考虑一番。

这是有能力,但是,要考虑得失的问题。

可,这只是对内阁而言,可,对刑部而言,可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虽然刑部尚书是六部九卿之一。

可,想要动他,却是比内阁要容易多了。

“其实,咱们或许还有一线转机。”

闵珪的好友一手在桌子上轻轻敲了几下,眉头稍微舒展开了一些,却是看着‘门’外的月‘色’,低声道:“你不妨给曾毅去一封信,对其在湖广一案,进行一番肯定,就足够了。”

“亦或者,你行文湖广提醒按察使司,严惩一番。”

闵珪好友所说的这两种方法,的确不错。

第一种,那是直接向曾毅示好的,若是曾毅不是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动他这个刑部尚书的位置,看到信以后,肯定会考虑一番的。

毕竟,现如今,曾毅没有自己的势力,不存在什么势力之间的争斗。

而第二种,则是委婉一些向曾毅传递善意的一种方式。

之所以说出第二种方法,是闵珪的好友看的清楚,闵珪是绝对不会用第一种方法的,这,也涉及到了面子问题。

朝廷当中是有官员喜欢趋炎附势。

可,却也有官员最为在乎名声和面子,而闵珪,就是其中之一,若是让他为了保住官职而向曾毅卑躬屈膝,哪怕是稍微有这么一点的意思,都是不成的。

若是如此,怕是闵珪宁可丢官罢职。

是以,闵珪的好友才说出了第二种折中的法子。

“本官乃是朝廷钦命刑部尚书,无须看任何人的脸‘色’。”

闵珪却是摇头,若是像朝中的一些老臣低头,这个,闵珪还能忍受,可,曾毅的年纪摆在那里,若是传了出去,他丢不起这个人。

闵珪的好友苦笑,他就知道,会是这么一个结果,所以,才会说了第二个折中的法子,只是,没想到,这个折中的法子,也不成。

“若是他曾毅真敢撤了本官的官职,那,本官自会当面问清,本官是何处做错了,他必须要给本官一个‘交’代才行。”

闵珪的倔脾气却是上来了,身为刑部尚书,或者说,刑名这一块的官员,其实,都有倔脾气的,这是他们平日里所要经历的给慢慢积攒出来的。

闵珪的好友苦笑,有些话,他是没说出来的,若不然,怕是闵珪要和他翻脸的。

但是,心里,闵珪的好友却是看的明白,完全知道,闵珪刚才的这一番话,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或许说,闵珪,太过高看自己了。

朝廷大臣,是官员们眼中的大臣,是朝臣眼中的重臣。

可,在皇帝眼中,臣子,终究是臣子,只要不是边关手握重兵的大将,其余的,只要皇帝不满意,那,根本就不用顾忌那么多。

而曾毅行事,像来是不会‘乱’了分寸的,也不会给人留下什么明显的把柄的,他若是想要京城刑部尚书换人,肯定是要经圣旨的,到时候,圣旨下达,你难不成,敢违抗圣命吗?

亦或者,你敢找皇帝问话不成?若是那样,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还会留下猖狂的名声。

若是找曾毅理论,你又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是曾毅在背后用力的?

有些事情,虽然看的明白,可,若是没有证据,那,只能是心里明白,却是不能拿到台面上的,若不然,就是落了下乘的,且也不会被任何人所认可的。

而且,若是圣旨上,随意找个理由,给你支派了出去,而且,还说几句勤勉的话,如此一来,就算是心中在不满,也不能表达出来了。

自古以来,或者说,只是大明一朝,就有多少的朝廷重臣,是被这样的圣旨给派出去了?

先是一番勤勉嘉奖的话,然后,委以重任云云,可结果呢,其实就是‘交’付了手中大权,然后有多远滚多远。

这,就叫做是软刀子,明明是在收拾你,可还让你无话可说,甚至,连辩解的办法都没有。

若是直接降职之类的,还能喊几句冤枉,说几句不公。

可,若此,嘉奖一番,然后,委以重任,似乎让你去任职的地方或者是官职缺你不可云云,那你能如何?

平日里,不都喊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么?难不成,事到临头了,反悔了?

自古以来,多少的朝廷重臣,都是被这样的圣旨给‘逼’的,有苦无处说,只能是自己吞下去。

尤其是,这样的圣旨,其实谁都看的明白,只要看日后的权力,就知道是升还是降了,圣旨上的话,其实可以忽略。

但是,却不好安慰,圣旨上明明说着是嘉奖等,而接了圣旨的官员,不管心里如何,也是要表面高兴,叩谢隆恩的,这个时候,你跑过去安慰人,虽然知道是好意,可,却没有这么做的。

是以,闵珪的话,在他好友看来,只是气话,不可能实现的。

只不过,现如今的闵珪心情可是极差,是以,他也不方便再说什么,其实,之前的几句话,已经表明了他的看法,要么,就是像曾毅低头,而且,要趁早,要么,就是等了。

而所谓的等,就是看运气了。

若是曾毅没有动他这个刑部尚书的心思,那,算是他们白担心一场,可,若是曾毅真有这心思,那,闵珪这个刑部尚书,就等着收拾铺盖走人吧。

这,就要看闵珪冷静下来以后,怎么选择了。

是低头,亦或者是等待,当然,亦或者,闵珪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这,也是有可能的。

只不过,这,在闵珪的好友看来,可能‘性’是极低的。

若是真有什么好办法,闵珪此时也不会如此了,怕是直接就说了出来。

对此,他也只能对安慰安慰闵珪了,除此外,他是真没什么办法,他并非是当事人,只能是出谋划策一番罢了。

第四百五十五章大动

湖广。……

这次,曾毅的到来,却是让湖广的官差来了一次大的震动。

尤其是湖广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员更是成了重灾区。

陕西提刑按察使查的,自然是湖广的各种陈年旧案了,而这些案子全都堆积在这里,自然是要有人负责的。

是以,自然是要一个个的追究了。

这下,原湖广提刑按察使却是连翻盘的机会都没了。

提刑按察司内,上上下下的官员,这一次,可就被查了一半还要多,而且,这还是曾毅网开一面的结果。

在曾毅看来,若是他不是顾全大局,湖广的提刑按察司他都能全部给推倒了,然后,重新全部任命官员。

只不过,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除非是出了天大的事情,若不然,这种情况,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总是还要留下几个熟悉的官员,在其中作为引子的,若不然,整个湖广提刑按察使的官员上上下下,全都是新来的,就是查案,也是不好查的,很多地方等,都不了解,也不知道。

但是,就算是如此,曾毅的手笔,也不可谓不大了。

在加上这次对湖广布政司一些官员的任免,这程度,可以称为成祖一朝之后的首例了。

只不过,对于这些官员,曾毅却是有分寸的,他只是用他的权力,免了这些官员的官职,至于是就此削官为民,还是降职他用,这些,就要看吏部的意思了。

甚至,就是这信任官员的派遣,曾毅也是没有进行过多的干涉的,虽然安排了几个官员,可大多数,还是让吏部进行安排的。

至于曾毅安排的到底是那几个,曾毅做的却是很隐秘的,怕是除了吏部少有的几个人外,在没人知道了。

而之所以湖广有如此的动静,虽有曾毅的态度在,可,更为功不可没的,则是陕西提刑按察使董索了。

陕西提刑按察使董索,正直中年,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这次,得了曾毅的暗示,想要在曾毅跟前表现一番,彻底的入了曾毅的法眼,是以,在查湖广堆积旧案的时候,可是没有丝毫疏忽的。

追根朔源,哪怕是牵扯在大,牵扯再多,董索也浑然不在乎,非是要一查到底不可。

因为此,案子当中也牵连出了不少的官员包庇等。

这些,自然是要报知曾毅的,也正因为董索的出力,才会有了今日的湖广官场大动。

只不过,董索的努力,也是没白‘浪’费的。

最起码,曾毅对董索的表现,很满意。

现如今的曾毅,若说他是孤臣,这,并不合适,最起码,曾毅没有做孤臣的意思,之所以他身边的官员围绕的少。

这,主要是曾毅年轻的原因,一些个老臣们放不下面子。

至于那些个趋炎附势的官员,曾毅又瞧不上眼,是以,才会形成了眼下这种局面,曾毅身边没有过多的人才可用。

就如同这次湖广的大动干戈一般,虽然曾毅安排了几个官员,可,却终究是太少了。

这种情况,怕也只有曾毅才能碰到了。

若是旁的一些朝廷势力,只会因为官职的所属而打破脑袋,一个官职,后面可是一连串的人排队等着呢,是绝对不会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的。

只不过,现如今,曾毅虽然无人可用,但,这只是暂时的,若是在等几年,曾毅的底蕴彻底积累了起来,那个时候,曾毅身边亦然也会聚拢不少人才的。

而且,曾毅现在,尚且年轻,时间上,他等的起,比起那些个老大臣们,有些晚年才得势的或者是中年得势的,曾毅要强的太多了。

“你就现在湖广呆着吧。”

曾毅在左布政使司的后‘花’园内,和陕西提刑按察使董索坐在亭子下面。

“湖广这次有了这番动静,这几年内,民生吏治,该是不会在出什么差错了。”

提起这个,曾毅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吏治若是必须要时刻以如此的杀戮来监视,那,其实并非是一件好事。

“此次,京城那边,怕是短时间内,也不好派官员来接任湖广提刑按察使之职的。”

曾毅现如今,对朝局也是了若指掌,对于朝廷的一些大员,也是能猜个大概的。

若说是湖广提刑按察使这个位置,肯定是要有不少势力争抢的,可,也正因为争抢,所以,才会消耗时间。

都想自己人坐在这个位置上,毕竟,这虽然不是京官,可,也算的上是三品大员了,而且,还掌管一省刑名。

若是能坐在了这个位置上,只要任期内不出事情,等日后,寻个机会,自然是能进朝堂当中的。

这位置,等于是让下去锻炼同时还给铺路的,争得人自然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