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927章

清末英雄-第927章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二十号没有拿下察里津,那执行委员会就会和中国人签约?”瓦采季斯问道。根本就是难以置信。“我们根本做不到!”他低沉而坚决的说道。“中国人不是白军,他们和德国人一样难以对付。二十天的时间根本就不够!”
  “可以我们的立场是不能和中国人签约,而且十五号之后德国人就要我们交付粮食和毛皮。时间就只有这么多!”托洛茨基一拳砸在铁板上。他对中国太缺少了解了,而且被喀山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最后被斯大林一刺激,要不然怎么会反对和中国人签约。
  “亲爱的列夫,我知道你的难处,但你一定要明白,如果整个东方面军打光了却没有拿下察里津,那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这些人一定会制造其他的借口,将我们这些人全部逮捕,然后又是一艘‘斯大林驳船’。”
  瓦采季斯能爬都现在这个位置,虽说是机遇,但总有过人之处。布尔什维克内部的争斗他全部看在眼里,现在最要紧就是东方面军不能失败,特别是不能大败,一旦大败,那自己这些人的结局和那些被枪毙的旧俄军官和资产阶级分子毫无二致。每次想到这里瓦采季斯都觉得命运不可思议:一个上校团长居然变成了红军总司令;而一个比一切革命者都要革命的革命党人,居然昨天才刚刚入党。
  托洛茨基当然听不懂红军总司令的感叹,他有些苦恼的道:“可我们不能就这么认输!”
  “可我们已经输了,真要将这四个集团军打光,不但我们,就连苏维埃也将处于绝对危险中。那时候如果中国人认为我们抵挡不住白军的进攻,是不是签约将是另外要考虑的事情,失败之后我们能守住喀山吗?对他们来说,反正都是签约,为何不和白军签?”
  瓦采季斯反问完,又道,“要么不给时间限制,那我们一定能打退中国人,当然这将冒很大的风险,如果白军趁机进攻,或者德军因为得不到物资而进攻,那无产阶级革命将会失败;要么我们找一个借口,直接承认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占领察里津,这样我们还能保留住部队对付白军。或许会被伊里奇同志批评,可我们最少没有把有限的力量压在一场很有可能会输光的赌局上。因为一旦输了,整个革命也失败了。”
  以职位而言,应当是托洛茨基处于领导地位,而瓦采季斯处于被领导,但实际上在权衡利弊、乱中取利之时,往往是瓦采季斯处于领导地位——一他有一种巧妙的、通过旁敲侧击便能改变托洛茨基决策的办法。现在,趁着托洛茨基对中国人空袭的担忧,他正用这种办法改变着他的决定。
  “借口?寻找什么借口?”托洛茨基默默的问。他此时也觉得真的和中国人死战是不明智的,要拿回察里津最好的办法还是签约。
  “让第十集团军进攻!”瓦采季斯瞳孔收缩了一下。无比冷静的说道:“如果他们的进攻失败,那我们就向莫斯科汇报。承认我们对中**队的战斗力判断有误,并认为就目前的兵力和时间限制,根本就没有夺回察里津的可能。为了革命的前途,苏维埃的存亡,还有……”说到这里瓦采季斯看了托洛茨基一眼,没有再说还有什么,他接着道:“我们应该停止和中国人的战争,集中兵力对付日益壮大的高尔察克白军,那才是我们最致命的威胁。”
  斯大林想看自己这些人的笑话。希望通过中国人将东方面军削弱、消灭,那不如先把斯大林组建的第十集团军全部打光,而后借此机会认为再战无益、同意和谈,这就是瓦采季斯的思路。不得不说,这是在不损害自己利益前提下的最佳策略。
  “伏罗希诺夫会疯了的!”托洛茨基看着红军总司令,目光里有着深深的忧虑。
  “可你已经枪毙了他的政治委员、他的部下、他的亲信,他已经疯了!”瓦采季斯激烈的提示不擅长政治斗争的托洛茨基,“只要战争不断的持续下去,也正如你说的那样。只要我们不断的革命,苏维埃就会需要我们这些军官而不是枪毙我们,我们也就不必担心伏罗希诺夫和斯大林了。”
  作为一个区联派,一个昨天才入党的新党员。托洛茨基以及由他征召和任命的这些红军内部的旧俄军官,要想不失势、不被契卡狗一样拖出去枪毙,唯一的办法就是永远让苏维埃处于战争中。不断的革命下去,哪一天革命结束。哪一天他们的价值也就完结了。
  “让我想想吧!”托洛茨基此时有些迷糊,他说完这句后便回到开会的那节车厢宣布散会。之前瓦采季斯宣布的那些命令也没有取消,它们将执行下去。
  犹如饱食一顿的秃鹰一般,刚才轰炸红军总部的空军俯冲轰炸机两个中队心满意足的回营了。轰炸虽是主要任务,但对于敌军的情况也将在落地后马上汇报给专门收集情报的作战处参谋,消息很快就会传到了前指司令部。
  那里,除了骑兵军参谋长文永誉少将,中亚集团军司令彭清鹏中将以及参谋长徐敬熙中将也在拿下察里津后的次日移帐于次——尽可能靠前指挥是复兴军高级指挥官的传统。
  一处由钢构件搭起来的作战室内,缩小的察里津城区惟妙惟肖整齐的陈列于沙盘之上,这座沿着伏尔加河建设的狭长城市宛如一块巨大丑陋的伤疤凸起于草原和伏尔加河之间,而俄国城市里照例位于城市中心高大的、金顶的东正教教堂则像是一枚制造创口的钉子,暗示着这块伤疤还未痊愈,随着人类的贪婪伤疤将会越来越大。
  围绕着这块还未痊愈的伤疤,复兴军各处的堑壕和铁丝网就像医生缝合手术中所用的无菌丝线一般,一层一层的、把这块狭长的伤疤牢牢绑死。外围如此,伤疤的内部虽没有丝线,可之前那些碍手碍脚的违章建筑全被推土机推平,格子一般整齐的划分出各种功能区
  ——复兴军占领察里津时,这座十五万人口的大型城市' 注110,革命后虽然饱经劫难,城里头依旧还有近十万人,为了防止俄国人暴乱,部队特别划分了区域,以尽量避免军队和市民接触;同时,从日本国内来的一火车殖民地警察被司令部临时征召,他们随同第一批船队在阿斯特拉罕上岸,而后赶赴这个刚刚被占领的城市维持秩序。不知道是因为粮食供应充足,还是日本警察管理有方,察里津居然没发生什么暴动和骚扰,真是让参谋部大惑不解。(未完待续。。)
  ps:  注110:《林徽因文集:你是人间四月天》,第五章,斯大林格勒之重建。p236


辛卷 第七十章 和约

  从野战机场打来的电话以及其他各处打来的电话响彻整个通讯处,半响功夫,参谋随即向徐敬熙汇报了空军轰炸时所侦察到的情况——红俄军队正在快速集结于杜博夫卡,枪炮、弹药、辎重全部汇集在杜博夫卡车站附近,适才的轰炸极具效果,敌军物资损失惨重。
  给徐敬熙中将的汇报是极短的、简明扼要,更详细的数据将汇报给专业参谋,由他们来计算红俄军力以及物力。不过参谋部诸人对此并不在乎,以复兴军战斗力参数计算,红俄的战斗力只及复兴军一半,虽然胡文耀的报告里曾反复强调红俄军人坚韧和悍不畏死,可对于一支以科学和艺术为建军基础的军队来说,悍不畏死并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人海终究难敌火海。
  不动声色的听参谋将空袭的情况汇报完,在他转身离去后,徐敬熙问向气象参谋:“这短时间气温如何,哪一天最冷?”
  军队气象部门是从复兴军建军初就有的,十几年的发展,这已走在世界各军的前列;下达红俄的命令中,气象是杨锐反复反复强调的重点——复兴会现在占领的这座城市现在是叫察里津,可数年后它将改名叫做斯大林格勒。
  “报告长官,最近五天都是晴好,气温在零下两度到八度之间,后几日则难以预料,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冷。”气象参谋难得是一个‘四只眼’,此人叫做竺可桢,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学的专业虽然是极为偏门的气象学,在他还在回国路上时。国内农部、土部、运部就明争暗斗、条件一个比一个开的高,非要把这个人抢到手不可。奈何这些部门都是泥腿子,总参谋部一纸军令,海军半道就把人给截了。
  “长官是否担心伏尔加河冰冻问题?”竺博士一入伍就挂上了少 校军衔,只是未经军训的他除了军装之外,并无半点军人本色——虽然他也很想像司令部的其他军官一样身板如钢。“以农部多年研究洋流的数据报告推测,今年冬天的气温要比往往年高。俄国如果也是这个情况的话,那么伏尔加河很可能不结冰,即使是结冰也只是薄冰,使用破冰船还是能保持河运畅通的。”
  “不是的。傻小子。”徐敬熙看了着正扶着眼镜、满脸书生气的竺可桢笑,“不出意外话,我们所有人都能在冬至前回家。你先下去吧,气温有异常马上向我汇报。”
  “是,长官!”竺可桢虽然军姿不佳,可这两句‘是,长官’、“不是,长官”还是很熟练的,他说完就敬礼退下去了。
  竺可桢一走。刚才一直背着身子看地图的彭清鹏中将转过身来道:“冬至前回家……,你就那么有把握俄国人会妥协?”
  “差不多吧。”对俄国的渗透、对布尔什维克的了解情报局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可以说即便是英**情六处都没有‘西厂’知道的多。“从截获的电文中看……”
  徐敬熙还没有说完就被彭清鹏打断了,他摇头道:“那些截获的电文并没有提到签约啊……”
  “不。不是从电文的内容上看,而是从我们能截获电文这件事情上看。”徐敬熙摇头道:“根据胡文耀的报告,他已经对斯大林透露了布尔什维克的电报泄密严重。这已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了,可为何我们还能截获红俄的电文?”看了看因此引起思索的彭清鹏。他再道:“我认为是以斯大林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老人,对于托洛茨基这样的‘新人’有着深深的敌意和提防。特别是他现在几乎是全盘操控着革命军事委员会,所以,他故意不提防胡文耀对察里津的侦察、故意让察里津失守、故意不将电报泄密一事告知托洛茨基,其目的……”
  在徐敬熙的想象中,斯大林完全是一个为求权利而不惜民族国家利益之人,当然他这么想也情有可原,因为拿下察里津这场仗真的是太诡异,当时进攻是在拂晓开始的,半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那单薄的方向就被第3装甲师遭穿,而后突击部队蜂拥入城。红俄根本就不会打巷战,特别是他们见到打头的是之前大杀白军的装甲战车时,顿时成建组的溃退,半天不到,察里津就这么拿下来了,和阿斯特拉罕没什么差别。
  “好吧,我们就断定斯大林和托洛茨基斗的厉害,那接来下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彭清鹏并不像徐敬熙这般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他只是很想知道他那句‘冬至前可以回家’是怎么来的。
  “我的建议是,趁着红俄军队还没有到齐,主动出击!”徐敬熙很是果断。“红俄到齐了我们再打也行,但那样就没有突然性了,现在我们双方都在备战,大家都没有打仗的心思,这个时候出击是最出其不意的。”
  “这样做不会影响彼得堡的谈判吗?”彭清鹏闻言也是点头,正筹备大战的双方忽然发生战事,肯定是出人意料的。按照日俄战争、以及欧洲战争的经验,这样做是得不偿失,因为进攻方没有那么多预备队将突破口扩大、巩固,最终所占领的狭小突出部会在对方三面围攻下损失惨重。只是,这是堑壕战的经验,不是运动战、也不是装甲战的经验,真要给红俄来这么一家伙,装甲师一直打到杜博夫卡,那托洛茨基一定会崩溃的。
  “想来是不会的。”徐敬熙道:“斯大林进了谈判代表团,和他一起的季诺维耶夫透露他非常支持和谈,这和胡文耀报告里提到完全的相反,反复考虑下来,这斯大林是借刀杀人啊,我们为何不遂了他的意?”
  军事和政治两不分离,徐敬熙又对杨锐的判断完全信服,认为对俄策略其实就是对斯大林策略。他这么说彭清鹏也点头微笑,道。“你的意思是想趁着天寒地冻难以挖设工事之际,给托洛茨基来一次狠的?真要是从这个角度考虑动手。那我建议要请示先生,政治战真不好打,一下没注意,火候就过了。”
  “那你写电报吧,我们一起签名。”徐敬熙也知道事情一个不好,红俄内部的局势会失控,且现在正在谈判,要是谈判桌上大家谈妥了,这么做岂不是多此一举。
  电报从察里津很快就发到北京。而当北京还没有复电时,意料不到的进攻却开始了。
  察里津乃至总个伏尔加下游地区都在下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