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438章

奸雄天下-第438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忽必烈的帝国之中,汉人和色目人的地位已经颠倒了。现在是二等汉人欺负三等色目了!跟随忽必烈到达西域的汉人文官,只要学会了突厥语,都能成为各地的达鲁花赤总管。

另外,在刘孝元的建议下,忽必烈旗下的乌斯藏人、契丹人、女真人,也统统并入了二等汉——他们的长相和三等色目完全不一样,和二等汉相仿。

忽必烈身边的怯薛歹都认得刘孝元,知道他现在是大汗跟前头号红人,自然没有人阻拦。刘孝元策马上前,还没有到忽必烈跟前,就听见这位蒙古大汗在放声大笑。

“刘卿,朕打胜啦!哈哈哈,现在整个两河都是朕的天下啦!阿鲁忽那个蠢材还以为打仗就是骑马放箭,根本不知道火药兵器的厉害!不,不仅阿鲁忽不知道,整个西方的蠢材都不知道!他们统统不是朕的对手!”

失败是成功他妈这句话的确是真理。在经历了巨鹿之战的失败后,忽必烈的火器部队反而变得更加强大了。

首先,所有的火器都移交给了汉军,由刘元振、刘元礼两兄弟的万户接管——他们是真正的军队,而不是之前那个色目人抬铳军那样的“半工半军”的半吊子军队。

其次,火器军的作战思路也有了变化。不再强调杀伤敌人,而是追求扰乱敌人,配合步兵骑兵进行冲击。具体战术就是由步兵方阵护送抬铳、骆驼铳和三弓床弩接近敌人的骑兵群,然后在弓箭射程外开火,同时忽必烈的骑兵摆出凿穿阵。一旦火器攻击将对手打乱,骑兵立即冲锋!

这种“火铳居前,马队居后”的战术对上火力更加强大的明军当然是无效的。但是对付西方这些连火药都没有怎么听说过的土包子就是无往不利了。阿鲁忽的十三万大军就是这样被打得溃不成军的。如果对手换成了金帐汗国和伊利汗国还有马木鲁克,结果也不会有任何不同!

“刘卿,出了什么事儿了?你怎么闷闷不乐?”忽必烈说着话,已经发现刘孝元的脸色又些阴郁,只是在强颜欢笑。

刘孝元翻身下马,给忽必烈行了一礼,然后报告道:“大汗,刚刚收到了东方的消息……”

两军交战的时候,刘孝元奉命留守在忽必烈的汗帐,别失八里方面送来的急报,都会第一个交到他的手中。

“陈德兴的人找到明洲了!”

“明州?庆元府?”忽必烈随口反问了一句。探索明洲之事,忽必烈是听说过的,不过却没有当回事儿,因为他压根就不信什么太一神,什么天降明王之类的邪说。

“不是庆元府,是大海以东万里之外的明洲大陆,据说有二十个宋国恁般大。”

“哦,”忽必烈摸着胡子,诧异地道,“还真有啊!不会是骗人的把戏吧?”

“应该不是。”

“何以见得?”

“陈德兴的人不仅找到了明洲,还在明洲发现了金山、银山,还从明洲土人那里抢来了十万斤黄金运回了沈家门……”

“什么?多少黄金?”

“十万斤!”

“十万……斤!?不是十万两?会不会是用铜冒充的?”忽必烈的眼珠子都瞪圆了,十万斤黄金啊!大蒙古国最富裕的时候,大汗的宝库中都不一定有那么多金子!

“是十万斤!而且……也不是铜,”刘孝元顿了顿,“多半不是铜,因为黄金运到沈家门港后,陈德兴还让沈家门的豪商去码头上验看。”

“哼,欲盖弥彰!”忽必烈的眉头紧皱。

刘孝元摇摇头,“便是欲盖弥彰,也已经骗过江南的豪商了,陈德兴已经重启了天道票的发行,估计很快会筹集到足够的军费。大宋……怕是捱不过今年冬天了。”

第677章汉八旗和蒙古士爵

这时正是两河流域最好的季节,忽章河南岸,茫茫的大草原上放眼四望一片翠绿,零星点缀着一处处小小的蒙古包。白云也似的羊群,在草原上面流动。在这一片绿色的土地上面,一条白色的长龙在滚滚向前,蒙古骑兵、汉军骑马步兵、骡马拖拽的大车、驮着铜铳的骆驼,还有垂头丧气被绳索拴着步行前进的色目俘虏,一路向南。

得胜的忽必烈大军,此时正在向南挺进,目标是忽章河中上游的富饶土地,忽毡(苦盏)、麻耳亦囊、俺的干。就是被天山、阿赖山环抱的费尔干纳盆地。那里是两河流域最富庶的农耕区,阿鲁忽的王帐之前就设在忽毡附近。

“……当以谷地为根本,北据亦列河,南取阿姆河,置路府于阿里麻里、撒麻耳干(撒马尔罕)、不花剌(布哈拉)、玉龙杰赤(花剌子模绿洲)、那黑沙不等城。推行释儒,以佛治心,以儒治国……此乃控扼三河,再兴蒙古之上上策!”

这是忽必烈的头号谋臣刘孝元在给忽必烈提建议。在忽章河大战后,这对君臣在南下途中,就常常并辔而行。一边赶路,一边商讨大蒙古国的未来。

刘孝元的意见就是放弃蒙古荒凉的本部,改以富饶的费尔干纳盆地为根本。北面占据亦列河流域,南面控制阿姆河流域。在阿里麻里、撒麻耳干、不花剌、玉龙杰赤、那黑沙不等西域大城设立路府作为地方统治机构。

然后再推行喇嘛教和儒学,以喇嘛教迷惑人心,以儒学治理国家。这样就能在三河(指亦列河、忽章河、阿姆河)流域建立大蒙古国新的统治中心。

这个计划仿佛是不错的。蒙古草原固然是蒙古人的发源地,但是那块地盘是个苦寒之地。早个几十年,蒙古人还能吃大苦的时候,以蒙古草原为本据地当然不错。可是如今蒙古人早就享受惯了,还要以蒙古草原为根据地就得占有中原,用中原财富去养草原上的蒙古人。窝阔台、贵由、蒙哥三代大汗,都是这样做的。到了忽必烈这里,中原丢了,自然没有财富去养草原。以陈明的强盛,没准还会三天两头出兵草原杀人放火,忽必烈要再以草原为根据地那就在找死了。

但是蒙古草原是大蒙古国的根,也是大汗法统的象征。大汗可以不常驻草原——忽必烈之前的蒙哥也不常驻和林,而是以别失八里为本据点——但是不能没有蒙古草原。如果没有蒙古草原的忽必烈可以称大汗,那么萨莱的别儿哥,蔑剌哈兀的旭烈兀(此时已经死了,但是忽必烈还不知道)又为什么不能当大汗呢?

而现在,蒙古草原已经落入海都之手!

如果忽必烈不尽快反攻夺回蒙古本部,大蒙古国很有可能会彻底分崩离析变成四份了。

不过这还不是最让忽必烈担心的事情——哪怕大蒙古国变成四份,占据西域三河之地的忽必烈还是拥有一个相当庞大的帝国。

最让忽必烈担心的是海都和陈德兴还有天道教之间的特殊关系!根据塔察尔早些的报告,陈德兴在四川抓到了贵由汗的女儿宝音特穆尔,而且还毫不客气的牵手了。而宝音特穆尔是窝阔台系的公主,是海都汗的堂妹。据悉,海都就是被她忽悠成天道教徒的。

在海都和宝音特穆尔的推动下,天道教极有可能在蒙古本部广泛传播,甚至成为蒙古本部的国教!

到时候海都统治下的蒙古本部,就会变成陈明的附庸。草原上的蒙古人,甚至有可能变成蒙古八旗兵!

到那时忽必烈还能在三河流域坐稳江山吗?

看到忽必烈皱着眉头沉默不语,刘孝元已经明白了大汗的担心,不过他却没有去接这个茬。反攻蒙古根本不现实,几十万追随忽必烈西迁的部众,这两年可没少吃苦。现在好不容易占了块富庶地盘,还不让大家好好享受两年?

这时候,谁肯再去万里远征去蒙古?况且,真把海都逼急了,马上投靠陈德兴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反攻蒙古这事儿,刘孝元压根不提,而是继续说着怎么治理“三河”之地。

“……三河之地,有草原,有大漠,有大城,也有富庶农耕之土。其草原位于亦列河两岸,最是肥美;富庶农耕之地位于谷地、忽章河之中上段及花剌子模绿洲;其大城如撒马耳干、不花剌,则靠近波斯,位于阿姆河北岸。总的来说,三河之地乃是以农耕为主,大城工商次之,游牧更次之。我大蒙古欲牢控三河,便不能只牧不耕,无视工商。中原之败,教训累累,如今征战,乃是钢甲火炮第一,弓马骑射次之了。游牧之地只有弓马,出不了钢甲火炮。因而大汗当使蒙古、汉军牢控农耕之地和工商之城。”

忽必烈也把思绪拉回了三河之地。刘孝元总结的中原之败的教训仿佛是很有道理的。游牧骑兵对上钢甲长枪兵、炮兵和轻重骑兵的组合没有一点优势,让人打的满地找牙!

而在这次同阿鲁忽的会战中,一定程度上模仿明军步兵的蒙古汉军同样发挥了巨大的威力。长枪方阵足以抵挡骑兵的冲击,而远射程的火器又给阿鲁忽的骑兵造成了很大的混乱。给忽必烈的蒙古骑兵以突破击溃的机会。

所以忽必烈想要复兴蒙古,就必须进行彻底的军事改革。将骑兵为主的军队改成步骑配合,重视火器的军队。而这样的军事改革,必然会让忽必烈的军队更加依赖农业和工商。

“如何牢控农耕之地和工商之城?”忽必烈淡淡发问。

刘孝元笑答道:“可效法陈明!”

“效法陈德兴?”忽必烈并没有半点生气的意思。向敌人学习并不丢人,被敌人用同样的办法一再吊打那才丢人。

“对,蒙士爵,汉八旗。”

“蒙古士爵?”忽必烈眯着三角眼发问。

“蒙古人封爵授土,将三河之地的色目农户,都变成蒙古勇士的佃户,让他们来养蒙古的武力。同时也让蒙古勇士替大汗镇压地方!”

刘孝元的意思,仿佛就是让蒙古人去当三河之地的地主老财,不过大宋的那种士大夫地主,而是武装地主,说是武士也行吧。

“那汉八旗呢?”

“汉军为八旗,军民合一,驻扎大城,平时维持治安,收取税赋,督促工匠打造兵器。战时则组成长枪兵、火器兵,替大汗冲锋陷阵。”

这个倒有点类似历史上真正的八旗兵,不过权力更大,还自带城市管理功能!

“大汗您有三十万蒙古人,十五万汉人,一个蒙古人或汉人管十个色目,也能牢牢控制四百五十万色目人。”刘孝元掰着手指头道,“如今三河之地的色目人,大约也就这个数吧。”

忽章河和阿姆河流域本是人口稠密之地,不过五十年前让成吉思汗洗了一遍,人口十去其九,经过五十年的恢复,也就是四五百万人。主要集中在费尔干纳谷地、花剌子模绿洲和不花剌、撒马耳干等地。而蒙古人则活动于忽章河、阿姆河两岸的草原——原来那里都是大片的耕地,被蒙古人破坏后大部分变成了荒漠,只有一小部分距离水源较近的土地变成了草场,成了蒙古部落的地盘。而忽章河、阿姆河流域的城市和农业区,则基本上由色目人自治,蒙古人以往并不干涉。

实际上,以往生活在两河(忽章河、阿姆河)流域的蒙古人并不多。主要是由成吉思汗封给察合台的几个千户繁殖出来的,再加上中央兀鲁斯派驻此地的驻军。根本没有几十万之众,因此也无力建立起巩固的直接统治。

不过现在,忽必烈带来了四十五万人,而且还会收编两河这里的蒙古人,总人口至少会有五十几万近六十万,如果再能将安置于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调来三河,总人口突破百万也是有可能的。以百万人管束数百万人,仿佛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另外,三河这里的色目人也要给他们上升的路子。”刘孝元继续往下说道,“一个是科举,考喇嘛教的佛理和儒家的道理……大汗的朝廷里面应该流出一些官职专门给色目进士们来当;二是军功,大汗可以募色目勇士当兵,建立起单独的色目军,由蒙古将领担任统帅,战时冲当选锋,替大汗建功立业。有了功勋,大汗可以封他们做官,封他们当士爵,也可以让他们补入汉八旗。”

忽必烈捋着胡子,皱眉思索,半晌之后才重重点头,大声笑道:“好!刘卿,你果然是朕的张子房……三河之地就按照你的办法来治理!”他说道这里,浓眉又紧皱起来,“只是治理国家不是一朝一夕,朕现在被别儿哥、旭烈兀和海都三面夹击,当如之奈何?”

第678章一路向西

听到忽必烈的问题,刘孝元只是苦苦一笑,脸色也凝重起来了。

呃,当然是装的!他是个有秘密的男人,他的秘密是一个使命,就是把忽必烈大汗忽悠成忽必烈法老——实际上就是祸水西引!

三河之地不过是忽必烈西行记的第二站(第一站是后世中国的新疆那块地盘),接下去还有慢慢征途呢。

想到这里,刘孝元就是一声长叹:形势很不好啊!忽必烈丢了中原,又是个伪大汗,别儿哥和海都肯定不容他,赖在河套不肯西行的东道四王多半也恨死忽必烈了。唯一和忽必烈关系不错的就只有占据波斯大食的旭烈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