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穿越1862 >

第321章

穿越1862-第321章

小说: 穿越186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了一句空话,万般皆下品。唯有有钱高才是正理!

并且那谘议局随着发展,早晚会成为议会。刘蓉子孙无有太英杰之辈,家资更是算不上富豪,虽然还有个女婿可倚重,但自己一去,似乎也可以看到刘家彻底的没落。

刘蓉是真的研究过西方世界的议会,他感觉那议会就是权利扩大到极致一群的御史。今后自己子孙若无才华,就是自己女婿能最终做到内阁最高位置,无数双眼睛注视之下,也一样不能做一丝襄助。甚至为了展示己身清正,刘家和曾家后人还都要受到一定抑制。免得授人以柄!

中国人很普遍的心理,一想到议会就会想到党争,想到党争就会想到历史上那一幕幕无所不用其极的排除异己!

“什么事情都是有得有失。咱们这些人得了保障是得……这失嘛,就是今后大秦之官的官威万万不能和前清、前明相比了。社会阿堵之物,铜臭之气盛行,也是在所难免。”

“不过即便如此,本朝的官威还是在西洋列国之上的!”他郑重地对刘蓉说道:“孟容兄,今上既然有开议会的意思,那咱们就只能顺着他的意思来!胳膊拗不过大腿!”

“这局势滔滔不可逆流,天下商贾大兴是在所难免。所以分出一些族中子弟去经商,如果商海搏击能成长出几个胡雪岩、盛宣怀来,倒也值得浮一大白。

而且我看那英法美诸列强,一直来的都在被动的,又不得不,不断的扩大选举人之数量,此西洋穷人之自我抗争也。

英人宪章的运动,即其中之代表。

西洋诸国即是在不断降低选举人资格获取的条件。新朝如果开议会,当也遵行此规律也。我辈资产不能与巨贾相媲美,就只能瞄准这点了。

谘议局进展越快,转向议会的时间越短,我读书之辈才会多取一丝生机……”

怪不得左宗棠对谘议局一言不发,原来他是这么想的。

第五百一十五章属于日本的机会,不存在了……

时间流转,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

临近腊月大雪已经下了两场,北京城已经恢复了往昔的不少生机,南京、广州的诸多衙门迁来北京,数以万计的官员眷属和二十万朝上的新迁移民,大街小巷一家家店铺客舍饭庄酒店的开张,北京这座城市正在焕发着新的青春!

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在八月里正式昭告天下,还有十几所新式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的建立,政治培养学校也纷纷改革,更名改姓叫起了一个个高大上的名号。但他们并不能归入大学序列,而更多的是公务员培养、深造、学习之地。

在八月份新的科考制度确立之前进入这些政治学校的学生有福了,他们不用考试就能得到公务员资格,只要毕业就能算是秀才。

但是在八月份之后,最低一级科举考试——秀才的最大年限给划定了。三十岁。超过这个年限一天,你就不能考试。举人的最大年限为四十岁,进士的最高年限是四十五岁。超了这条线,就别想着官场上快速蹦级了,一年一年熬资历做成绩才是真!

政治学校跟科举等级不搭,朝廷宣布的官制上,也不给官员品级做硬规定。没说秀才就不能入阁当大佬了。只要政绩优异,谁都能入阁,这并不是进士的独有待遇!

但这话没谁会信的。

大秦现在将秀才、举人的科考权利下方到省府一级,规定一年一考。但是进士之科依旧牢牢把握在文教部的手中,依旧是三年一考。而考中了进士。有一定施政经验的直接就可以做一县父母,放个实缺。当然若是本身就已经是更高品级的大官。进士身份就只能算是他的一层光彩的外衣。

大秦官制可不比之前各朝各代,进了科场就等若进了官场。秀才功名获取之后。就要在政府里做事办公,之后无论是考举人还是考进士,期间的学习等准备,都要自己在工作之余抽取时间来做。而且秀才一入职就是从底层基层干起,再想像前朝那样十几二十来岁中了二三甲的进士,立刻就执政一方,那是不可能的。

“如今方知七品之贵!”

这是新的官制公布以后,《大公报》上说的一句话。他们以十八岁中秀才举例,而立之年能坐上一县父母。那已经是顺风顺水了。四十岁坐上知县都不算老!

七品知县是大秦官员起步的一个里程碑,六品官员无大实权,无论正从,或是省府、中央衙门里的小官儿,或是附郭府城、省城的知县,而五品官就是州城一级,四品为府城一级,三品以上即是省城大员。

大秦官制宣称——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讲究、看重中央大员的基层施政经验和能力。所以大秦如果能平安延续下去。过个几十年,省部大员怕都将是五六十岁的政治老手了。那每一个人都是历经拼搏,见惯了官场险恶,人心不古的老油子。

当然。现在大秦中央的这批人是不能了,这就是从龙开国功臣的意义所在,那说的是以后。

所以七品知县被看作大秦官场的里程碑。位置十分重要。

那些考中进士的人,直接就是七品。连副知县的从七品都省去了。其要是没有足够的施政经验,先去政治学校学习一段。再到省府衙门待一阵,磨练两年再下方基层。其培养之善全,像极了刘暹前世大天朝的某些跟脚深厚之辈。

也因为此,进士之贵,科举之贵,不仅没有因为改朝换代和大秦体制的变更而有所降低,反而比之明清时候更加有份量了。

过年后,刘暹就将举行大秦的第一场进士科举,并且宣布此届科举前朝旧日功名亦可算数,虽然只此一届,虽然前清举子的年龄必须在四十以下,却也引得不知多少人在欣喜若狂。现在才是十一月份,北京城里就汇集了两三千进京赶考的人!

同时间,文教部下属的新华书店,在全国各地的分店中,那些施政参考,政治教材,简直是都卖疯了。

大秦的科举是讲究分类的,因为刚刚变革,分类缩少,刘暹不愿意在这点上引起太大的争议,这一刻就只分三类:综合、专业技术、法律。

综合是什么当然不需多说了。

专业技术就是算术、科学,这一块涵盖的实际上很多,但现下之中国国情,也只能分作这两个大块。以后有待完善的还很多很多。

法律,干什么的也不用多说。

无数学子在埋头苦读,还有无数人因各种原因,来不及或是无暇赶这一次科考,每到夜里都是长兴哀叹。

《大公报》说的很入这些人的心:今后大秦官场,最珍贵的是时间!

五品以下,六十岁就退休了。四品为六十五岁;三品以上方是七十!

不过这个时候刘暹的心却不再两个月后即将开启的那场文教盛事上,而是目光炯炯的注视着南海,注视着南海那队即将归来的日本舰队!

三艘铁肋木壳战舰,三艘两千吨级以上的铁甲巡洋舰,六艘日本军舰的归来让日本海军实力大增。这些舰队已经能够对中国造成绝大的威胁了。

虽然刘暹在掏了李鸿章于英国购入之军舰的尾款之后,再加了十万英镑,总算是把李鸿章在英国的订单搞定。两艘小铁甲舰和两艘防护巡洋舰,外加两艘铁肋木壳战舰,除了在德国依旧施工建设中的两艘萨克森级铁甲舰以外,这些是中国海军这两年多来唯一一笔增添的军舰了。

李鸿章当年筹集了八百万两银子建设北洋海军,随后又从直隶、山东、两江调集了二百万两库银,近千万两白银的投入,还没见到收获的那一日,大清朝就完了,淮军就分崩离析了,一切算是全给刘暹做了嫁衣裳。

如此秦军海军就算是有了六艘铁甲舰,尤其是李鸿章在英国新造的这两艘铁甲舰,一艘一千八百多吨,一艘两千一百吨,几乎可以媲美日本的金刚级巡洋舰,那性能也根本不是扬威、振威这两艘十多年前的老舰可比的。

所以说,刘暹倒还不用担心日本海上威胁成为真正地威胁。尤其是日本的东京政府,至今还为西南藩军所困扰,一直在努力扩大陆军,而不能将有限的资金完全投入到海军上来。这一笔海军上的投入过后,下一笔订单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而中国的那两艘萨克森级铁甲舰,明年开春就可以启程归国了!并且刘暹已经向英法德各订购了一艘五千吨级以上的二等铁甲舰。中国国内的两大一小三家造船厂,江南重工【原江南制造总局】下属的江南造船厂主营民用船只和小型快艇,福州船政局和钦南造船厂过半的码头也在自造民用客轮、货轮,最大的吨位已经超过三千吨级了。中国这两年东南沿海的海运海贸发展速度太惊人了。两家在亚洲算是第一流的造船厂自用少量的力量在制造军舰,因为刘暹已经准备逐步剔除掉海军主力舰队中的无防护战舰了,这两家造船厂自造木壳战舰有不错的经验,但在铁甲舰和平甲舰的制造上还需要足够多的经验去积累。那当然不能盲目上马造船了!

当明年两艘萨克森级铁甲舰回归中国以后,中国对日海军战力将再一次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并且这个地位极可能长久的保持下去。除非日本政府背后的金主们愿意不顾成本的来加强日本的军事实力。但刘暹还是不愿看到六艘新锐战舰归入日本东京政府手中。

……

日本,鹿儿岛县。

雪花飘落,凌厉的寒风顺着敞开的门扇吹向屋内。西乡隆盛盘腿坐在门口,似乎感觉不到寒冷,任凭风吹,眼睛里只有身前的一张小酒桌,一壶清酒,一个酒杯。

再冷的天气也冷不过他内心的冰寒。把自己冻死吧,人死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西乡隆盛,性格坚毅,视武士荣誉比自己生命都重要的西乡隆盛,现在真的就像死去。

昨天,面对着那个人他做出了一个让自己永远钉在日本耻辱史上的决定。他顺从了中国的意思,这必会严重损害日本的利益。

西乡隆盛似乎回到了六年前,回到了自己辞去政府参议和近卫军都督之职的那一天。他自己所代表的诸多传统意义上的武士们,在那一天永远的失去了他们所能独享的荣誉。那一天他是痛苦万分的,那意味着太多悲剧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就像昨天,西乡隆盛清楚地看到,比樱花更为令他们一群人珍视的荣誉,已经轻轻地落去了。

“西乡君,既然已经决定那就坚定的走下去吧。让历史和未来来判定我们与东京的对错。我们无法回头,不是在于武士们的生存和荣誉,更是东京政府的政策。”已经被东京政府拿掉了鹿儿岛知事帽子的大山纲良,依旧是西南军的重要人物和领导者之一。昨天的决断是整个西南军领导阶层共同做出的决断。

“大秦不是大清,中国已经振作,已经崛起。属于日本的机会不存在了。而东京政府的野心和他们背后的洋夷,只会让日本毁灭。”

第五百一十六章新加坡事件

万里之外的马六甲海峡,槟城。

这座建立于1786年的自由港,到今天已经有九十三年的历史了。早起仅仅五十余居民,现在也发展到了将近六万人。

这里有英语教学的大英义学,也有汉语教授儒学的五福书院,乃至槟城里有些年头了的五福堂广州府会馆。

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几乎整个西欧国家的人种商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痕迹,基督教堂自然不可或缺,但是佛庙、蛇庙【原是一间清水师祖庙,名为清云巖。蛇庙的称呼,是在庙建好后,来了数条青蛇在里头居住。而每当清水祖师宝诞时,更有无数的青蛇从后山涌入庙,成为一大奇景,因此蛇庙就享誉各地。】,乃至中国人的传统宗祠,也缺不缺少。当然,当地土著马来人也有他们的文化痕迹。

这是典型的殖民地海港城市,只要能带来财富,英国人并不压制华人、土著的势力和发展。相对于西班牙和荷兰治下的中国人,英国人治下的国人无疑安全的很多。

虽然随着秦军在兰芳的横插一刀,不管是雅加达还是马尼拉,华人的地位都大步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西班牙人和荷兰人这两个没落的殖民帝国,暗中却对华人的发展设置了更多更大的阻碍。

槟城站只是军情处改革以后的南洋司下属的一个三级情报站,往日里整个槟城站都只有五个人,他们在南洋司的地位是处于被省略的位置的。而今天。一种担负使命的重任感充斥着这五个人的内心,他们接到了军情处本部直接发来的电文。

五个人三个人的身份是商人。一个是教书匠,还有一个是在港口谋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会一点法语和德语。

除了居中联系,掌控槟城站的教书匠站长,其余四个人都长期活动在港口,要监视入港的六艘日本军舰的动静,那是再简单不过了。

很快,六艘战舰不仅自身牢牢的被槟城站盯紧,就连它们的照片也落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