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447章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447章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潮中昂立潮头:无论是除了力气之外再无可卖的黑叔叔,还是在对俄战争中饱受炮火蹂躏的东欧占领区,其民众所急需的显然不是枪炮弹药,而是在生活消费中所必需的各种商货。

    这一外在条件无疑极大地改善了德国当前的工业组成。此前,由于俾斯麦所主导的欧洲体系在19世纪末期的全面崩溃,使得国际形势骤然恶化的德国不得不将大量精力都投入到国防工业上去;而这一选择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德国民众口袋中的钱财数量远不能符合其实际的工业能力。

    在大战爆发之前的1912年,德国的钢产量高达1730万吨。比英法俄三国的总和还要多出10%,其发电量和煤炭产量也遥遥领跑于欧洲各国;然而在国民总收入上,他们却远没有重工业这般霸气侧漏的华丽数据。德国1912年的国民收入不过26亿英镑,较英国22。5亿英镑的数据并无明显优势,这还是在本位面中较历史同期有相当程度加强的成绩。如果算人均收入的话,德国民众更是只能平摊到不足39英镑,而英国民众的这一数据却能超过50英镑,多寡高下已然立判。

    即便是在重工业上已经被德国远远抛开的法国,其在战前的国民收入也能达到12亿英镑之多,而这也正是法国敢于同夙敌叫板的底气所在。而相较于国民总收入高达76。3亿英镑、人均也有79英镑的灯塔国,德国则更是相形见绌!这其中不成比例的差距一部分是因为金融,另一部分则无疑是轻工业使然了。

    虽然轻工业不能在战争中尽数转化为军备所用,但它却直接关系到政府财政收入的多少;而由于基本的经济原理,钱显然是一个国家在和平时期最核心的力量源泉。只有有了钱,耗资巨大的重工业才有能力建立起来,并得到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发展。轻工业从来都是重工业赖以存在的承载体,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同样是其力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有鉴于此,清英便借助这一在国际压力和市场需求上都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执掌经济大权的情况下大力扶持这一势力,以求从根本上消除德国自立国之初便出现的工业头重脚轻的不利局面。

    短短数月间,德国的轻工业产值就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通过从造船厂大批下水的商船、和已经得到修复的东方铁路,这些轻工业产品便从德国本土销往遍及世界的各处占领区。而在国营垄断和贸易剪刀差的作用下,远远高于其本身价值的橡胶、咖啡、烟草、棉花等基础原材料随之进入德国本土,这无疑使得德国的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个此前所从未有过的良性格局。

    与此同时,帝国主义经济模式也第一次在德国的身上建立了起来。由于这些原材料是从殖民地以极低的价格虏获而来,德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无疑较从前有了极大幅度的降低;而一旦这些商品投放到世界市场,其所产生的竞争力也必将较之前出现大幅度的飞跃。通过这种殖民地…宗主国的帝国主义经济体,德国那本就极富竞争力的商品更是让奉行自由贸易的国家所难以抵御;而由于政治上的因素,即便是贸易保护也很难做得太过分,这也同样是德国商品销往世界、通过常规贸易赚得足够外汇和贵金属的一个重要途径。

    实际上,对于德国这个本身国内市场狭窄、且工业原材料严重不足的工业国家而言,在帝国主义经济模式占主导地位的19世纪末,也只有这种走出国内、并建立起与英法一般的殖民地…宗主国结构,才能保证自身的工业不被英法这种因占据世界市场、而由此带来的先天产业优势的经济体给击毁。这是德国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客观需要,威廉的世界帝国政策完全正确。至于那所谓的“小皇帝一手摧毁了俾斯麦的欧洲架构,狂妄叫嚣着意图统治世界,并最终落得可耻下场”的无稽论调,无非是胜利者对历史的恬颜篡改,徒增鄙薄与耻笑罢了。

    在工业和经济总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德国的黄金储备总量也在不断刷新着最高纪录。截止到1915年末,德国的黄金储备已经突破了900吨大关,比战前足足增加了一倍有余:在增加量当中,超过半数都来自于继承沙皇遗产的高尔察克和红俄政权,一成来自于兰德金矿开采并最终流入德国的数目,其余则是源于法国的赔款。由于海外殖民地丧失大半,本土的北部工业区又在战争中遭受了严重的创伤,法国的赔款进度极为缓慢;在这种情况下,清英向其提出了先用黄金来抵押一部分欠款、之后再用外汇等实物赎回的建议。

    由于战前各国都实施的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在国家之间流通的金本位制,拥有大量黄金的法国没有理由拒绝这一提议;于是和40年前相同的一幕,便在当今再度上演了。法国的金库被搬空了近五分之一,今后还将会有相当数量的黄金被拉往德国抵债。黄金储备的增加,使得德国央行发行的马克数量能够始终满足不断增长的经济需求;金本位下的通货紧缩阴影随之不复存在,而这也更进一步激发了德国国内的生产热情。

    由于黄金在经济领域的巨大作用,清英便根本就没有要将其归还给法国人的打算了。已经吃下去的肥肉又哪里还有再吐出来的道理,到时候给法国人提供一些贷款作为黄金储存在德国的利息,就已经算是他古道热肠的良心表现!

    “根据财政部的统计数据,帝国1915年度的国民收入总额突破了640亿马克,比1912年同期增长近20%;考虑到其间欧洲大战对经济的影响,这无疑是一个极为了不起的成就!我提议,让我们全员为埃特尔致以最深挚的感谢;由于他在经济领域的出色成就,才使得帝国政府在各个领域都有了足够的资金可供使用!”威廉将目光投向自己身旁容光依旧的青年,话语中满是欣喜和骄傲的说道。

    刀叉轻鸣,杯盘铿响,年关晚宴终于在一片喜悦的氛围中拉开了序幕。(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中国军人的月票支持,和昵称不想空、zhouyu1976的打赏~~~





第644章 空中奠基

    就在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德国的军事架构也于1915年发生了变化。

    由于战场上的需求和科技的飞跃,使得持续一年的欧洲大战中出现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式武器:空艇、飞机、坦克、毒气……而在这些武器当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无疑是装备专职航空动力的飞机。二战后期,美英盟军的陆地战斗力只能说是一般,可他们之所以能在d日之后横扫欧罗巴,全靠其遮天蔽日的蚊蝇统治了天穹之功。而德国在东线战场的失败,也与其空中力量的逐渐枯竭有着直接联系:毛子的数量本就远比他们为多,再没有空军支援的话就着实没法打了!

    有鉴于此,德国必须在未来的时间里大力发展航空工业,并将其置于重要性更胜于传统陆海军的优先地位。唯有如此,德国才能避免如历史上一般航空工业远逊于英国的局面,从而在未来的硬实力上始终占据优势。

    在清英的大力推动下,德国军队出现了自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体制变动:一支名为“德皇的空军”的全新军种被建立起来,独立在了传统的陆海军之外。铁十字下的武装力量随之进入了三驾马车齐驱并驰的时代。实际上,除了能更有效的向航空界投入资金、扶持这一至关重要的军种发展之外,清英也还有一分政治考虑在其中。当前总参谋长的权力实在是过于巨大,无论是战争指挥、军官任免,还是装备生产、资金运用。都由其一人负责;虽然总参谋长本人正是容克军官团的核心代表。与皇帝利益一致。但这种模式也无疑是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君权。

    因此,清英便再不能像二战前的美日两国一样将航空兵并入陆军,而是将其单独成军,以避免总参谋长手中的权力过度膨胀了。而在空军司令的人选上,清英则将曾在战争中与自己密切合作的西克特空降到了这个位置:作为另一个位面中“十万陆军”的缔造者,西克特在组织和训练上的能力毋庸置疑,足可肩负起一个大军种的前期奠基和扩充发展的使命。而西克特那军人世家的容克出身,也让建立“陆军航空兵”想法落空的陆军高层们得到了一些安慰。虽然军种各异,但追根溯源还是会烂在一个阶层里。

    让军方高层多少有些意外的是,对于同属于空军的飞艇,清英却再没有了战前那般的热衷态度。他下令中止了新式重型轰炸飞艇的研发项目,已经下单但却没有来得及建造的工程也被叫停;颇具规模的齐柏林航空公司开始大幅向民用方向转型,其今后所建造的飞艇将以载客运输为唯一使命。

    这一命令方甫推出,便遭到了来自军方的一片质疑。因为根据战争中的表现来看,重型轰炸飞艇都称得上是无可挑剔:无论是列日要塞、还是巴黎城防,这些漆着吓人鲨鱼嘴涂装的庞然大物在历场关键性战都中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列日攻防战,当德国步兵面对比利时人的坚固要塞束手无策、而沉重的大贝尔塔攻城巨炮还在后方数十公里的地方艰难挪动的时候。这些装载着恐怖爆炸物的大家伙就已经飞临到了战场上方,并通过那天雷狂泻般的火力迅速为进攻部队扫平了道路。在满载炸弹的情况下。一艘巨型飞艇的火力就等同于两个重炮营,而前者还能以梦幻般的70公里时速快速转移,且完全无视地形!

    面对军方不解的质疑,清英通过一次演习便全然平息了这些异样的声音。在一场飞艇遭遇战斗机拦截的模拟对抗中,体型比飞机大数千倍的飞艇却根本不是对方的对手;不出数分钟,飞艇的帆布蒙皮上便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染料星点,而灵活轻盈的飞机却毫发无损。如果换成真正的机枪子弹的话,飞艇中的氢气气囊早就在这番打击之下轰然爆开,并发生无可挽回的殉爆了!

    一艘价值高达200多万马克的重型飞艇,竟如此毫无还手之力的被不过几千马克的单翼战斗机击毁,即便是飞艇的总设计师齐柏林本人也沉默了下去,再没有任何的反对声音了。虽然演习用的飞艇只是在吊篮位置加装了几挺机枪,自卫改装还大有潜力所在,但通过这场演习,浸淫此道数十年的齐柏林却已然洞悉了飞艇的先天缺陷。由于飞艇的浮空原理是阿基米德定理,其庞大的气囊便注定了它们将是一个个目标极其庞大、且毫无灵活性可言的移动标靶;除非拥有克莱因力场这种偏转一切攻击的黑科技,否则根本不可能在战斗机的围观之下幸存!

    至此,德国军方的重型飞艇项目便宣告终结了。而已经在德国军队中服役了一段时间的轰炸飞艇们,也凭借其大载重量改装成各种空中宫殿,并消去了艇艏那标志性的鲨鱼嘴涂装。庞大的研发和维护资金被投入到飞机的研究中去,更进一步促使了德国航空科技的腾飞。这也算是应时而生、却又应时而退的军用飞艇,在其如同彗星般闪耀而又短暂的服役生涯之后,所留给后辈的最后一笔财富。

    尽管清英将陆军和空军分离了开来,不过在海军身上却是手下留情:公海舰队被允许有直属自己的航空兵部队,以便充实他们方兴未艾的舰载机群。虽然当前飞机的技术仍旧十分原始,但其在海战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却已经显现,而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中的规定,德国被允许拥有一支高达15万吨的蛮夷航母舰队,这其间的大量飞机显然只能由海军的来指挥。执掌海军的提尔皮茨也乐得如此,不管怎样,海军的家底也能通过这些新成员的加入而得到进一步的扩充。

    有了专属于自己的航空兵之后,德国海军所考虑的便是如何将其更有效的利用起来了。除了传统的侦查和为己方主力舰提供校射之外,一半身心都属于海军的清英提出了大胆的展望:在舰船上起降的飞机也应当拥有如同陆地飞机一般的格斗和轰炸能力,甚至还应携带一枚鱼雷发动远程攻击!对于航空技术还处在相当原始的1915年而言,这一展望无疑是极为超前的理念。不过,清英却认定这些指导性的概念应该尽早向海军提出,唯有如此,德国海军才能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快速前行,并保持对美英潜在敌国的领先优势。

    由于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自带一对大型浮筒的水上飞机无法满足格斗和轰炸的需求,德国海军便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策略,开始试验在军舰上起降常规陆基飞机的可能性。由大型商船改造而来的“美洲鹰”号水机母舰再次成为了试验的小白鼠,其上层建筑几乎被拆了个精光,烟囱移到右舷,形成了一个长达140米的全通甲板。根据陆地机场的经验,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