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14章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14章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甲午战争前夜的京师dì dū,呈现出的是一幅后人难以想象的景象:一方面是垂垂暮已的老大帝国的衰败倾颓;另一方面却又蕴含着新兴民族资本主义的勃勃生机。自同治一朝以来,经过30多年以图自强的洋务运动,成果初显;在军事、经济、文化、医疗、教育等等方面,都比闭关锁国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沦陷的京师已经恢复了昔rì的繁荣,其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甚至要比35年前的皇城更胜一筹;百万京城民众,无不对这表面上的太平盛世满怀希冀,心存感动。

    两天之后,便是螨清当朝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的23岁寿辰,而再过三个月,又是慈禧老妖婆的60虚岁大寿。值此两名螨清最高统治者生辰临近之际,官方不遗余力的营造出一种喜庆祥和的氛围,更是借此机会大力宣传“圣人当世、同光中兴”的盛世论调。虽然距离光绪的寿辰还有2天的时间,清英一路而来,街道两边已经挂满了喜庆的红灯笼,不时有舞龙耍狮的队伍吹吹打打地从街道上经过,引来周边百姓一片叫好之声。

    看着这一片盛世联欢的迷醉场景,清英却是闭上眼晴重重叹息了一声,脸上流露出一抹苦涩的神情。

    rì本觊觎朝鲜之意和对螨清的侵略之心,早在半年之前便已经通过一系列大举调兵的举动显露无疑;而螨清上下却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根本就没有几个人真正考虑过给予rì本当头一棒,来保卫国家的安宁。经过两百多年的愚民政策、**和奴化教育,绝大多数汉人的血气几乎都在螨清的屠刀之下被斩灭殆尽,只剩下了一颗明哲保身之心。在这种威权统治的白sè恐怖之下,在这种全社会都在颂扬皇上太后英明伟大光荣正确,赞美幸福生活期待美好明天的大背景下;谁还敢忤逆老妖婆的意志,跳出来陈述rì本威胁论,影响她的60岁庆典?就连那位被尊称为东方俾斯麦,手握重权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也在慈禧老妖婆撂下的那句“今rì令吾不快者,吾令其终生不快”的狠话下心存忌惮。

    此外,李鸿章也是想保存北洋的实力,唯恐伤筋动骨影响到这一大片自己打拼下来的家业;于是对rì本在朝鲜的种种挑衅举动听之任之,一门心思只想着让列强来进行调停和干预。在当下的螨清朝廷里,慈禧老妖婆和李鸿章这两人的权势和影响力,甚至还要高过那位住在紫禁城里的螨清皇帝光绪;见这两人都对rì本在朝鲜的举动不甚上心,其他的官员民众更是心安理得的歌舞升平。在他们看来,rì本乃是弹丸蛮夷,要说他们能威胁到天朝上国,这与杞人忧天何异?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天塌了下来,朝廷里还有李中堂这根擎天柱,要死也轮不到他们去死!

    此时此刻,千里之外的朝鲜已经战云密布,由大岛义昌少将指挥的混成旅团,开始向驻守牙山的螨清军队发起了攻击。由于之前螨清zhèng fǔ和李鸿章在对rì本是战是和的决策之间迟迟举棋不定,既不往朝鲜增兵示强,又不让他们示弱撤离,还不让他们修筑战防工事害怕制造紧张氛围,以至于在己方毫无作为的情况下坐视rì本在朝鲜坐大。加之统帅叶志超早已在20年莺歌燕舞的生活中变得懦弱昏聩,早已不复当年之勇,螨清军队先弃牙山、后败成欢,惶惶如丧家之犬,直接龟缩进了平壤;而据清英所知,坚城平壤同样也只守了1天。

    5个时辰之后,rì本第一游击舰队也将用不宣而战的方式,袭击北洋前往朝鲜进行运兵任务的船只。“济远”号管带方伯谦逃跑转进疾如风,任由友军罹难而不动如山。想到历史上两次临阵脱逃的方伯谦,清英不由得看了旁边的柳雪儿小萝莉一眼,如果没有自己这个变数的话,只怕这只13岁的萝莉又会变成那个贪生怕死的中年军官的第N房小妾吧?

    想到这里,清英脸上不禁流露出一丝笑容。这只萝莉的容颜,和清英前世所恋的那个名为诗夏的女孩子有七八分相似,都是那么的钟灵毓秀,澄静幽泠。看到这只萝莉,就如同看到了她一般,虽然算不上是什么他乡遇故知,这只萝莉不可能是真正的诗夏,但也让清英的内心感受到了极大的欣慰。

    不管怎样,有一只萝莉在自己身边,总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

    1894年7月28rì,光绪皇帝的23岁生rì庆典在帝宫太和殿隆重举行。弦乐韶韶,紫烟缭绕,文武百官朝贺如仪,谀浪滚滚;三跪九叩,“万岁”之声震动山河。前天由“济远”号带回的丰岛海战的消息,早已被这些官员们选择xìng的遗忘在了脑后;在他们心里,那几百个丘八的xìng命贱若草芥,哪里比得上万岁圣寿的一丁点零头?

    在官方的刻意宣传下,原本败得一塌糊涂的丰岛海战被吹嘘成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胜;在朝鲜陆地爆发的牙山战役,经过叶志超的谎报捷功和礼部妙笔的双重润sè,更是把喜庆气氛推向了高峰。京城百姓不疑有他,在万岁圣寿之前能有如此祥瑞,难道不是天佑大清,同光中兴?

    相继发生在丰岛和牙山的海陆2次战斗,在中国朝野引起了极大反响;由于前敌将领的虚报战功,夸大胜利,使得清zhèng fǔ对于自身的力量做出了错误估计,认为rì本弹丸小国不堪一击,国内清流的主战声音rì益高涨。光绪皇帝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甘心凡事都仰仗慈禧鼻息;如果能在战争中击败rì本,凭借这一功绩,收回原本就属于皇帝的权力便是水到渠成之举!在帝党的默许下,美其名曰“清流”的愤青们泼墨挥毫,舌绽莲花;一篇篇词藻华丽、气势磅礴的文章如雨后chūn笋般纷纷出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舆论,使以慈禧为首的主和派也不得不做出了妥协。

    中历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rì,西元1894年8月1rì,清廷正式对rì本宣战。“用特布告天下,俾晓然于朝廷办理此事,实已仁至义尽,而倭人渝盟肇衅,无理已极,势难再予姑容。着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并着沿江沿海各将军督抚及统兵大臣,整饬戎行,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毋得稍有退缩,致干罪戾。”

    同rì,对这一时间等待已久的rì本也立即向清廷宣战,中rì战争爆发。除俄国和德国外,英、法、美、奥等列强分别宣布中立。为了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的战地消息,数十上百名战地记者从世界各国纷涌而至,全然不顾朝鲜半岛已经成为了真正的炼狱。

    ——————————————————————————————

    首先秋月承认错误,不该在螨清这上面投入太多笔墨。本来我的想法是只写一场有别于历史的大东沟海战,在战争中小小的拉螨清一把;结果前因后果什么的一交代,就变得有点多了……╮(╯_╰)╭

    写完海战之后,我就会结束这段分支剧情、并返回主线的。





第22章 定计

    ()    晚霞如血,一轮夕阳沉落在西方极远处的天际,如病入膏肓的患者,迟迟不愿咽下最后一口气。东边乌云低垂,狂风呼啸,一场风暴已迫在眉睫。

    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静静坐在议事堂的首座上,面sè灰败,眉头紧锁,任凭已经带着凉意的寒风从脖颈滑入。公案前方,十余名心腹幕僚正在紧张激烈的争论着;那乱哄哄的声音,让原本就忧心忡忡的老人的心里,又多出了几分烦躁的感觉。

    作为整个北洋集团的掌门,李鸿章对自己属下的那一点战斗力太了解不过了。北洋练兵20年,号称是海陆师齐备,承平之时威风八面,被世人认为是苍龙猛虎;但那些表象仅仅是一个虚肿的架子,对内还能吓唬一下造反的民众,对外抵御外国入侵那几乎就是痴人说梦!别的不说,就这次所谓的丰岛大捷,在场的众人就没有一个会相信;方伯谦为人胆小怯懦,平时练练兵还有点模样,如果他都能打出这等大胜,那北洋现在早都把各国在大清租借的众多港口全都收复了!

    李鸿章深吸一口气,努力想平复自己烦躁忧虑的心绪,但一想到前往朝鲜汉江进行战斗巡航的北洋水师主力,心中又忍不住咚咚打起鼓来。当坐到了他这个位置的时候,所要顾虑的地方太多太多,绝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放下那么容易的事情。这次由于朝堂上的压力,被迫让丁汝昌率领舰队主力北上觅敌交战,他心里早就把那些清流的祖宗十八代给问候了个遍;打造这支现代化海军,足足花了白银2000万两,如若有失,京师门户将失去屏障,到时候rì本再来一个大沽口登陆,紫禁城岂不是又要像30多年前一样再度沦陷?

    “轰隆隆!”雷霆炸响,震耳yù聋。

    从议事堂的窗口向外看去,东边天际的乌云宛若万马奔腾,滚滚翻涌,朝着西方天际急速涌来。yīn风呼号,尘土纷扬。一片灰黄的枯叶被狂风打落,顺着窗户斜斜吹进,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李鸿章的公案zhōng yāng。头发花白的老人瞄了那片枯叶一眼,心中忽然涌现出一阵彻骨的苍凉。

    三十年前,自己初得文正恩相看重,热血澎湃,锐意昂扬;三十年后,自己壮年的豪言壮语早就随着时间长河滚滚东去;坐在曾国藩曾经的职位上,面对比当年更加险恶的境地,才终于能体会恩相的不易与艰难。

    当初恩相手中的,是一支足以改朝换代的庞大军队;现在自己手中的,是整个大清国唯一能够在泰西列强面前强撑脊梁的jīng英团队,它的名字叫北洋。

    倾盆大雨如天河飞泄,转眼间窗外的景sè已经笼罩在一片雾霭蒙蒙之中。众人有惊于这突如其来的大雨,不由自主的停下了漫无边际的争论,一时间议事堂内静静悄悄,唯有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和不时响起的惊雷,在耳边回荡。

    李鸿章疲惫的按着额头,目光转向右边首下的一位壮年男子,开口道:“萍石,身为北洋智囊,你来说说吧。这个仗该怎么打?”

    壮年男子一袭青衫,面容方正,乍一看去还真有几分儒将的风范;听得李鸿章开口,他轻轻叹了口气,道:“中堂,咱们这一次,是以北洋一隅之力,对抗rì本全国之兵,士骧窃以为,如果想在正面战场上击败rì本,难。”

    李鸿章徐徐点头道:“说下去,老夫想听听你的看法。”

    自称士骧的壮年男子向坐在首上的李鸿章拱了拱手,继续道:“目前我北洋,陆师仅有四万五千余众,就算凭借这二十年来的武器储备再拉起来万余人马,陆地亦恐非倭人敌手。数量庞大的绿营八旗已经糜烂致死,根本不能作为前线战斗力来计算。如果那户部翁叔平,能全心全意为我北洋筹集物资军饷;士卒效命,将帅果明,在前线凭险固守,尚有一搏之力。”

    听得杨士骧口中说出当朝帝师翁同龢的名字,李鸿章脸中表现出不加掩饰的厌憎之sè。他沉吟半晌,话语中流露出难言的味道,似不甘,又似庆幸:“翁叔平虽然和老夫斗了这么多年,但他绝不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人;此番国战,他即便心里再过不愿,也不敢抛弃这么多年的道德文章,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背后卡我北洋的命脉。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在朝鲜采取守势,尽量避免伤亡浩大的正面推进;消耗倭人,以争取泰西列强进入调停。”

    杨士骧点了点头,道:“中堂英明。朝鲜虽然是我天朝藩属,但毕竟是化外蛮地,不尊教化,远不如我淮军主力来的重要。士骧说一句诛心的话,只要我淮军主力仍在,即便是前线败了,咱北洋就还是大清国的那个北洋;而一旦我淮军主力尽失,就算是前线惨胜,对北洋来说也是一场灾难。因为有太多的人,将我北洋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早就迫不及待的想把我们从这个位置上给赶下去了。”

    他顿了顿,又道:“至于水师么,虽然不是此次战争最关键的因素,但若能趁此机会向国外购入几条新型舰艇,也更能作猛虎在山之势,震慑倭寇。”说到这里,他苦笑了一声,道:“咱们北洋水师这些年来片板未添,当初买回来的那些船的保养也不尽如人意;时至今rì,早就没了当年亚洲第一舰队的名头。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的输入,难保那些倭人不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举动来。”

    “买船么……现在咱们北洋哪还有钱来买船?又有哪个国家肯在战争中把船卖给我们?”人群之中,忽然传出来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道。

    雷声滚滚,暴雨倾盆。

    李鸿章端起桌上的水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